優愛騰該放棄101式偶像選秀了

2020-12-27 界面新聞

文|壹娛觀察  丫老師

分享一個冷知識——《創造營2020》最終出道的七人團名單是:希林娜依·高、趙粵、王藝瑾、陳卓璇、鄭乃馨、劉些寧、張藝凡。

上周六晚,騰訊視頻《創造營2020》(以下簡稱「創3」)總決賽落下帷幕,哪怕早已知道這個節目糊了,也沒想到會如此沒有水花。

直播開始前,微博熱搜Top10沒有節目相關話題,直播開始之後,終於有了一個選手上熱搜,卻不是任何一個總決賽出道的人氣選手,而是因病遺憾退賽的姜貞羽。

回到總決賽本身,很多網友的觀感是「像個拼盤演唱會」,不僅導師全都上臺表演,孟美岐和周震南還分別作為學姐、學長帶領選手們跳了自己當屆的主題曲。

《創造營2020》成團夜

這屆妹妹們自己的熱度呢?

但是,至少還有人討論或吐槽《創3》為什麼糊,隔壁優酷的《少年之名》開播一周,無人討論。

雖然《創3》的播出效果不佳,跟節目呈現和營銷重心偏差有關係,比如過於注重導師,給選手的故事線少等等有關,但縱觀騰訊視頻從《創造營101》到《創造營2020》這三年搞創,也可以感受到「101」類綜藝的頹勢。

都說2018年是中國的「偶像元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之後,三大視頻網站每年都會推出一個S級別的「101」式綜藝,但都難以重現「偶練」和「創1」當時全民打投的成績。唯一有點起色的是《青春有你2》,但一檔《青春有你2》恐怕不足以讓市場重振對於「101」式選秀的信心。

偶像經紀公司被掏空後,演員和網紅只好唱主角

如果說2018年是全民搞創,到了2020年,大家都有種「搞不動了」的感覺,部分原因是,不管是觀眾、經紀公司都快要被掏空了。

首先是經紀公司。

此前FUNJI曾統計過《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以團之名》、《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507名選手的數據資料。這些選手中,共有20人以個人練習生的身份亮相,剩下的487人則來自162家經紀公司。

但162家經紀公司的實力差異很大,一半的公司至今只成功送出過一位選手進入節目,而能夠持續選送10位以上選手的公司,全國僅有7家。這7家分別是:樂華娛樂、香蕉娛樂、覺醒東方、領譽系(可米/1CM)、麥銳娛樂、匠星娛樂和絲芭傳媒。

數據來源:FUNJI種瓜基地

緊隨其後的是哇唧唧哇、果然天空、坤音娛樂等公司,選送人數在6人以上。由此可見,大家心目中已經有些名氣的偶像經紀公司,平均能輸送到每檔節目的人數也就在兩三人左右。

但是,練習生是需要花時間訓練的。

在韓國,培養一個練習生一般在三年左右,甚至會有培訓期超過5年的「高齡」練習生。

國內的偶像經紀公司中,樂華娛樂擁有最正統的「韓國造星血統」,以孟美岐為例,她15歲成為練習生,18歲以宇宙少女成員身份在韓國出道,出道兩年後再以練習生的身份參加《創造101》。

坦白說,她和宇宙少女的另外一位隊友程瀟,之所以一位需要重新出道,一位可以在《偶像練習生》中擔任導師,最主要的差距不在實力,而在人氣。

程瀟曾因2017年在韓國綜藝節目《偶像明星運動會》獲得藝術體操項目金牌,在韓國實現了人氣「出圈」,並提升了整個團隊的知名度。

2018年,樂華娛樂可以派出孟美岐、吳宣儀這樣的「老將」帶團隊新人組成七人團參賽,到2020年,出徵人數就只有5位新人了。在偶像行業深耕十年的樂華娛樂尚且會出現人才斷層的情況,更何況其他公司。

樂華娛樂參加《創造營101》的練習生

尤其,據音樂財經CMBN的不完全統計,為《青春有你2》輸送訓練生的公司中,約有1/3成立於2018年及以後,為《創3》輸送練習生的47家經紀公司中,有22位是剛入局的新玩家。對於這些成立甚至不到兩年的公司,練習生的訓練時間能有多久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種情況下,優愛騰還想辦選秀,當公司揠苗助長都趕不上平臺拔苗的速度,就只能擴寬選人標準了。

拓展選人標準的第一個思路就是,找願意做男團/女團,同時又有唱跳能力的藝人。這類選手多為科班出身,甚至已經參加過了其他綜藝比賽,甚至拿到過不錯的名次。這樣的選手來參加選秀節目,相當於在某個垂直領域對其他選手形成降維打擊。

比如說《創3》的中C位出道的希林娜依高,在節目第一期就展現出了很強的vocal實力,而她在一年前已經參加過另一檔老牌歌唱節目《中國新歌聲》,並獲得了那英組的亞軍。

而第七位出道的張藝凡芭蕾舞專業出身,參加過2019年湖南衛視舞綜《舞蹈風暴》。當然更多人認識張藝凡,是因為她在師兄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中扮演了不堪忍受校園霸凌而跳樓的高中生胡小蝶。

《少年的你》張藝凡劇照

「101」式選秀興盛的這兩年,「出道」一詞的定義邊界經過了一個先被縮窄,後又被極大的擴展的過程。以至於到了今天,基本上只要藝人不滿足於自己現在的知名度,都可以抓住機會,重新「出道」。

優酷的《少年之名》就集中了大量的、一次次向「出道」衝擊的少年們。找過去參加過節目但沒有出道的練習生,這可能是一個比找solo唱跳藝人成團更順撇也更偷懶的思路。

節目組也並不避嫌,在節目播出第一期就放出了兩個宣傳點,先是張藝興質疑節目組:「前面淘完了那麼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啊?」,接著又有易烊千璽說「我覺得回鍋肉這個詞挺討厭的」。

可能想通過這種方式把往期選秀生雲集的情況引導到正面方向。

除了找有唱跳經驗的選手之外,節目組還有另闢蹊徑的第二個思路,不得不說,楊超越讓各個節目方都認識到了,能找到一個綜藝之神塞飯吃的選手對於一個節目來說是多麼重要。

對節目和整個平臺來說,這部分選手的唱跳實力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個性是否突出、是否方便打造人設,是不是容易出綜藝效果,後續變現是否容易。但奇怪的是,今年愛奇藝捧出了「小作精」虞書欣,騰訊視頻自己卻把這條寶貴經驗忘記了。

對於選手個人來說,火箭少女101成團這兩年,也向大家證明了,女團成員能拿到的最好資源還是影視和綜藝資源,只要先出道,熬過兩年時間就能「再也不跳舞了」。

火箭少女101告別典禮

這就和為了給旗下藝人增加熱度和人氣的一些影視公司不謀而合了。

前文提到,今年參加《青春有你2》和《創3》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公司是2018年之後成立的新玩家。但新玩家又何止他們?很多老牌影視、經紀公司,也紛紛在2018年後成立了開啟了新的練習生業務。

比如說,嘉行傳媒在2018年6月啟動的「A+計劃」、同年悅凱娛樂、靈河文化成立了創星力量,華策集團、新麗傳媒、華誼浩瀚、功夫真言以及康曦影業等影視公司都增加了偶像業務。

今年,嘉行娛樂給《青春有你2》輸送了4位選手,在《創3》中,王藝瑾和劉夢都走到了決賽圈,並獲得了老闆楊冪的打call,最終王藝瑾成功出道。今年通過選秀走出的人氣最高的選手之一虞書欣來自華策影業,因此她在節目後期獲得張劍雨的「耿直」評價以及王耀慶的「後浪」式應援,都順理成章,大家都是一個公司的同事嘛。

除了影視公司籤約的偶像藝人或者是演員也好,還有林小宅這種微博粉絲數量千萬級的「女企業家」、網紅秦牛正威和Lolita圈內「行走的種草機」謝安然。

對於像泰洋川合這樣綜合性業務的公司,或者說垂直的MCN機構來說,送來的選手只要有曝光,有流量,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這就是目前「101」式選秀選手大致的出身情況,但這些「出身」之間沒有排他性,很多選手本身就是以網紅身份籤約了MCN機構或者經紀公司,比如說劉夢在籤約嘉行之前,就是「全網粉絲千萬,年薪百萬」的網紅了。

但本質上來說,網紅、偶像和演員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不是僅存在於選秀綜藝裡的現象,整個內地娛樂圈的大環境都是如此。

不僅「出道即巔峰」的魔咒沒打破,就連「出道」也不夠高了

雖然說,選手整體實力參差不齊,觀眾審美疲勞的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

除了經紀公司很難選派出一定水準之上的練習生之外,觀眾也要被掏空了。

今年是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女團選秀幾乎肩並肩上線,在播出時間上有五周是重疊的。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今年「101」式選秀不僅集中,而且幾乎全都加量不加價。愛奇藝每周雙更,一次更新時常在2小時左右,《創3》也類似。也就是說,一個喜歡「101」式選秀節目的觀眾如果同時追這兩檔節目,按正常倍速播放,一周要看8個小時。

《青春有你2》成團THE9

觀眾也倦了。

飯圈自然也倦了。

「101」類綜藝的核心本身就是競技和養成的結合,而國內甚至對於養成的部分更感興趣。

比如《青你2》從頭到尾都沒有擺脫「像搞笑綜藝」、「賣選手人設」的詬病,總決賽舞臺甚至出現了車禍現場,但這都不影響大家一邊吐槽一邊投票。

反而以選手實力作為賣點的《創3》忽略了前兩期搞得像「中國達人秀」,忽略選手故事線,沒有在製作人和選手之間建立起足夠的情感,有的觀眾與其說是選手粉絲,不如說是選秀節目愛好者。

因此,選手的實力問題其實能夠以一定方式規避和化解,甚至轉化成看點,但真正影響視頻網站信心的,恐怕還是各家花式搞創搞了三年,依然沒有解決限定團出道即巔峰,大部分選手畢業即失業的問題。

火箭少女出道當晚,內地「第一女團」的盛況已經難以複製,但比那晚更難複製的,是火箭少女作為限定團這2年來的成績。

在《火箭少女101散場後,騰訊還會砸錢給「偶像舞臺」嗎?》那篇文章中,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提到,國內缺乏給偶像團體展示的舞臺,大家唱跳事業無處安放,沒有舞臺,只有商演。所有對愛豆們來說可以稱之為「好」的資源,只能是影視綜藝資源,音樂數字專輯已經完全成為只針對粉絲的另外一種形式的「握手券」。

其實除了《創3》,騰訊視頻在這個夏天還有一檔力推的音樂類綜藝《炙熱的我們》。

《炙熱的我們》R1SE

這檔以團體競演形式展開的音樂類綜藝,參賽者幾乎集合了三個國內「101」式的選秀出道的限定團,《創造營2019》的出道團R1SE、優酷《以團之名》的出道團Black ACE和火箭少女。除此之外,還有如SNH48、Sing這樣國內比較資深的女團。

但是節目播出後效果並不好,根據骨朵綜藝排行榜的數據,綜合全平臺數據,《炙熱的我們》月熱度排名第九。因此,火箭少女在排練畢業晚會時,還要兼顧《炙熱的我們》錄製,也成了此前團粉控訴唧唧哇「吸血」的一大罪狀。

而上周,該節目終於出現了一個被粉絲以外的群體討論的舞臺,但卻不屬於前述任何偶像團體,而是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他們改編了火箭少女的熱門單曲《卡路裡》,在火箭少女畢業前一周,作為禮物送給了她們。雖然這個作品不屬於火箭少女,但確實建立在她們對外的形象之上,和她們高度相關。

客觀來說,《炙熱的我們》的舞臺呈現非常用心,能看出平臺方捨得投入,騰訊視頻也一直以首頁資源位推廣這檔節目,對於偶像團體來說,的確提供了難得的展示機會。然而,即使如此,依然無法召喚到粉絲,或許是因為雖然團一直在出現,但真正的「團粉」,還是太少。

當偶像團體自身難以形成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產業,後端「銷路」不暢,對前端生產的調整必然會隨之而來。

現在,內地選秀節目最重要的創意源泉——韓國,也已經開始進行調整了。

就在最近,《Produce》 系列節目的製作方,Ment電視臺與防彈少年團(BTS)所屬的公司Big Hit娛樂和CJ ENM的合資企業「Belift Lab」聯合打造了一檔新的選秀節目《I-Land》,結合了常見於歐美綜藝的「飢餓遊戲」賽制和選秀。想像這檔節目也即將成為國內很多節目製作人的重點關注對象。

《I-Land》劇照

不知道有哪些變化,又何時會傳導到內地的選秀市場。

雖然優愛騰在客戶買單率方面,101式選秀較於其它節目來說還有不少優勢,但為了匹配節目效果,優愛騰的製作投入和營銷投入也是巨大的,而作為頭部項目來說,無論是《創造營2020》還是《少年之名》,顯然業績廖廖,如何完成贊助商的KPI,估計也會讓它倆頭疼半天了。

另外,就選手個人而言,以《創造營2020》C位希林為例,比賽結束後,微博粉絲只到達160萬左右,單條微博點讚過10萬寥寥無幾,這樣的C位成績,她的飯圈能氪金麼?

從「出道即巔峰」到「連出道也不夠高」的轉變,優愛騰的101式選秀,確實該休息一陣子了。

相關焦點

  • 優愛騰在偶像男團領域發動「冬季攻勢」,傳統選秀模式或被拋棄
    今年夏天騰訊、愛奇藝的《創造101》、《偶像練習生》掀起偶像綜藝熱潮,其中卻沒有優酷的身影。9月20日的優酷秋集上,總裁楊偉東介紹《以團之名》要做不一樣的偶像綜藝,不會是選秀的形式。 與此同時,騰訊的男團版《創造101》近日召開發布會、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第二季最快可能會在12月開始錄製。
  • 選秀偶像「入劇」,解碼視頻平臺布局藝人經紀
    這背後是節目結束後,視頻平臺通過培植偶像藝人拓展商業版圖。隨著《青春有你第二季》《創造營第二季》等選秀類節目逐漸爆出,視頻平臺選秀節目的對決逐漸進入「第三場」。從2018選秀元年打造出頂級流量蔡徐坤開始,到今年暑期檔《明日之子》的結束,兩年時間,優愛騰三大平臺投入巨資打造多款選秀節目,讓上百名青春偶像進入大眾視線。
  • 一團火還是一團糊,優愛騰大戰男團選秀
    再以《青春有你》為例,作為《偶像練習生》的第二季,該節目自籌備以來便備受關注,並由愛奇藝、魚子醬文化和微博聯合出品,魚子醬文化和愛奇藝Fancy Monster工作室聯合製作。或許部分人對魚子醬文化並不熟悉,但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註冊成立的魚子醬文化已參與製作了爆款網綜《偶像練習生》,以及《歌手是誰》、《中國音樂公告牌》等多檔熱門節目。
  • 偶像團體戰元年:300人男團混戰,優愛騰能否「押注」成功?
    優愛騰三家視頻網站的紛紛布局,無論是在內容創新還是在平臺打法上都各出奇招,搶跑賽道的領先位置,為平臺的競速爭奪更多的話語權。 以偶像節目為籌碼,優愛騰的這場正面對戰,還能否再開啟新一輪的偶像熱潮嗎?  在優愛騰的競速之路上,對於播出時機的搶奪就加具了白熱化。
  • 優愛騰選秀盛宴:《創造營2020》生變,《青春有你2》集資近3000萬
    在愛奇藝《偶像練習生》和騰訊視頻《創造101》將2018塑造成偶像元年後,養成系選秀節目成了優愛騰每年的常規項目。儘管整體市場的熱度在2019年已經大幅下降,今年的選秀「三國殺」還是準時登場了。隨著視頻網站們進入恰飯時間,粉絲們的氪金數量級也在不斷攀升。
  • 大型偶像選秀節目爆紅背後的喜與憂,從韓國《Produce 101》說起
    △從選秀節目《Produce 101》中走出的偶像組合Wanna One 文 | 李孟言 趙星雨校對 | 李雪嬌編輯 | 李禾子 國內從2015年底掀起的「偶像選秀」的熱潮至今持續加劇,在2017年,幾乎所有國內大型視頻平臺都推出或是延續了偶像造星選秀節目——有轉向網際網路造星的國內老牌選秀節目
  • 【中國式選秀從醜陋到噁心】
    我們暫時不比造星產業成熟的韓國,畢竟如果拿他們都選秀節目比那我只能說國內這幾年都選秀節目,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當然自己和自己情況也沒好到哪去。 國內這兩年比較火的《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都翻拍自韓國的《produce101》,但是從具體內容來看,用我看過的翻拍自韓劇的國產劇的吐槽來說,那就是一句話:【就屬於照抄參考答案還嫌字兒多的那種。】
  • 《青春有你》上線、《創造101》2改名,優愛騰開年偶像選秀大戰開啟?
    這幾天微博熱搜終於集齊了三檔偶像選秀節目,優酷《以團之名》(以下簡稱《以團》)率先播出,迅速從「嚴肅的偶像選秀」變成「今日份快樂源泉」;愛奇藝《青春有你》(以下簡稱《青你》)在萬眾期待下臨時延播,在吃瓜群眾剛升騰起一點失落之時它又突然播出了;今天(1月22日)騰訊視頻《創造101》第二季宣布改名《創造營2019》(以下簡稱《創營》)。
  • 火箭少女101女團宣布解散,楊超越崩潰式告別
    火箭少女101於2018年《創造營101》選秀節目正式成立限定出道,由11個女孩組成女團於23日宣布解散!該女團自從出道人氣一直很高,每個成員都是「有顏有才」,因此深受網友們的喜愛!是因為她之前在《創造營101》的選秀節目上,因為歌唱舞蹈實力跟不上節拍,最後卻以第三名的成績順利出道,引起許多網友的非議。楊超越表示:自己幹啥啥不行,跟老闆吵架第一名!
  • 中國偶像選秀市場被"芒果系"承包了
    可以看到,除了《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2019》《中國新說唱2020》《一起樂隊吧》《樂隊的夏天》等垂直類選秀綜藝外,偶像選秀市場幾乎被芒果系全盤承包,優酷的《以團之名》《少年之名》、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青春有你2》、騰訊的《創造101》《創造營2019》《創造營2020》《明日之子》《明日之子2》《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均由芒果系團隊主導。
  • 中國偶像選秀市場被「芒果系」承包了
    ,優酷的《以團之名》《少年之名》、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青春有你2》、騰訊的《創造101》《創造營2019》《創造營2020》《明日之子》《明日之子2》《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均由芒果系團隊主導。
  • 選秀節目裡的顏值TOP,《偶像練習生》林彥俊,韓版101周潔瓊
    這兩年來,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不過最出名的肯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韓國的女版101和中國的《偶像練習生》,直到今天,兩部綜藝的死忠粉還是很多。那今天小編來盤點一下選秀節目裡的顏值top。第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偶像練習生》了,林彥俊的顏值是大廠男孩投出來的第一,前期的他沒被很多人看到,但是他憑藉一首《fireworking》圈粉無數,當他站上凳子的時候,簡直就是神顏本人了。而且林彥俊的實力和人品也很好,所以他能成為黑馬完全是意料之中,粉絲也都很能打。
  • 韓國101系列選秀節目,全部作假!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在偶像藝人不斷更迭出新的韓國,從曾經締造出IOI、WANNAONE等超人氣天團的知名選秀節目《Produce 101》中出道,成為無數練習生夢寐以求的事。
  • 韓國《PRODUCE X 101》《偶像學校》等選秀節目造假 被粉絲告上法庭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韓聯社17日稱,韓國廣播審議委員會已對韓國Mnet公司旗下選秀節目《PRODUCE X 101》投票造假事件進行查處,並將處以1000萬至3000萬韓元(約合6萬至18萬元人民幣)罰金。
  • 從《創造營2019》看起,未來偶像選秀之路該怎麼走?
    文|demo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偶像選秀節目的火爆,使得各大視頻平臺爭相推出同類節目
  • 選秀15年:以前造偶像,今天養偶像
    文/蔣苡芯從素人爆紅到偶像練習,從「想唱就唱」到「乘風破浪」,15年間,中國選秀經歷過巔峰,也陷入過審醜媚俗的死胡同。迭代的偶像與明星不停被締造,中國選秀卻難以重演15年前的輝煌。2018年5月,杭州,選秀節目《創造101》後臺。
  • 選秀15年:以前造偶像,今天養偶像
    迭代的偶像與明星不停被締造,中國選秀卻難以重演15年前的輝煌。《創造101》後臺。15年「中國式選秀」,也讓一種娛樂文化不斷孕育和成長。資本與平臺,明星和大眾,每個人,都在其中書寫著屬於人性、個體的故事及秘密。
  • 選秀、限定團倒逼下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元年之後的這2年,是無數練習生、偶像經紀公司在三大平臺的8檔偶像選秀節目中沉浮,層出不窮偶像選秀後,是視頻平臺掌握了話語權,開始讓偶像大規模走進公眾視野,也是偶像選秀和限定團,倒逼出以選秀綜藝為核心、以限定團為發展的中國「特色」偶像產業。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和選秀節目?
    這麼多年,偶像選秀為什麼還這麼「火」?走到今天,偶像選秀又面臨哪些機遇和困境?究竟,我們又需要什麼樣的選秀偶像?近日,人民網文娛部推出「三問偶像選秀」系列特稿,回顧我們走過的「造星」路,並思考當下的「造星熱」該何去何從。
  • 從韓國Produce 101造假案談談選秀造假的罪與罰
    Produce 101 全系列造假據韓國媒體報導,涉嫌參與韓國Mnet電視臺人氣選秀節目《Produce 101》系列投票造假的安俊英和金勇範被求處3年有期徒刑。二 、若觀眾知情權受到侵犯 或構成消費欺詐(1)投票成了「燒錢遊戲」類似《Produce 101》這樣的偶像選秀節目,每年國內外都有不下5檔,為什麼各個平臺爭相斥巨資去打造這些練習生,難道是奉獻社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