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賢在2010年臺大社會系畢業典禮上的致詞:社會學不是藝術

2021-02-25 華語演講

首先代表全系的老師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本系的畢業典禮,也代表老師們向畢業生說幾句勉勵及祝福的話。恭喜大家順利完成這個高難度的挑戰。

好像才不久之前,大家才坐在這裡參加新生訓練,那時候心理可能都抱持著對本系及社會學的一種好奇,社會系究竟在學甚麼? 社會學倒底是甚麼?轉眼四年過去,相信大家對於甚麼是社會學,都已經有明確的答案,只不過我們的看法可能不見的會很一致。

不論你的答案是甚麼,我想可能大家都會同意社會學是關係的知識。社會學的知識特別強調兩種關係: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我之間的個體關係,或是我們、你們、他們,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第二種關係,是人類作為一個集體,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人類在宇宙的空間中,與環境的關係,及在時間的脈絡裡,人類與文明、歷史的關係。社會學的目的,是要理解怎樣才能建立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的之間的合宜的關係,及當關係造到破壞,損毀,如何才能恢復合宜關係。

我們大部分的課程,都在描述現代社會中各種關係如遭到破壞。在階層化的課題中,我們看到資本家對勞工的剝削與階級的對立,在移民及族群的課程中,我們看到不同種族之間的歧視與隔閡,在組織的課程中,我們也看到管理者對勞方的控制與剝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逐漸被人與機器或人與組織取代。在環境社會學中,我們看到人與環境的關係如何遭到破壞。社會學的重要課題,就是思考如何從這些遭到破的關係中尋求解放與自主、以恢復原本合宜的關係。

要用甚麼方法才能將遭受破壞的社會關係,恢復到合宜的關係?我們從大學中追求真善美的知識體系來思考這個問題。社會學不像自然科學或經濟,政治學那麼樣的樂觀,認為從客觀經驗世界中,可以找到關於自然世界或社會的運作規則的客觀真理,並依此來設計出更有效率的制度或系統,來管理這個世界,就可以使得各種關係變得更美好、更符合公義、效率的原則。

社會學家認為像政治、經濟、社會等各種人類發明的組織、制度、與規則、意識型態等,本質上都是用來控制關係、維繫權力,支撐現有體系運作的工具。我們不太相信人類可以在這些制度中找到出路,找到真的合宜的關係。我們反而憂心於過度樂觀的科學家所設計的各種控制系統、管理系統如脫韁之馬,反過頭來壓抑人性、宰制人類。

社會學也不像哲學或法律等,企圖從道德、倫理、律法等是非對錯的討論中,來恢復遭受破壞的關係,社會學告訴我們,要斷定一個人的是非善惡,實在是十分的困難,帶給我們好處的東西,我們說他是善的,造成我們痛苦的東西,我們說是惡的,因此宣告甚麼是善,甚麼是惡,實在是非常主觀的。不但宣告是非對錯很困難,要精確計算公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殺人兇手固然有罪,但難道小時候虐待他的酗酒父親,有機會改變他旦卻冷落他的小學老師,或對他冷嘲熱諷的品學兼優的同學,還是有機會阻止,但卻經常冷眼旁觀的你我。難道都沒有責任?如果要以牙還牙才能恢復公義。這些人的責任要不要納入計算?要求公義的審判是極度困難的。在指責別人時,斷定是非善惡時,我們很容易自以為、以為正義公理一定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學過社會學的人都不會輕易對別人施行審判,因為除了上帝的審判,所有的人類的自行審判都很容易會淪於自以為義的迫害。

社會學也不像是文學藝術,企圖以美來感化、感動這個世界,使世界恢復到如藝術般的和諧、一致的狀態。

如果社會學不從真、善、美三個知識範疇來尋找恢復關係的出路。除了真善美之外,大學知識的範疇,還少了甚麼?真善美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知識範疇,就是愛。社會學認為生命完全在於關係,而關係的維繫與建立完全基於愛與憐憫。一般人經常誤解社會學,認為社會經常製造矛盾與衝突,對立與抗爭。對立的關係,是我們開始用社會學的知識來檢視這個被破壞了的世界時,我們所初次面對的各種關係的原始狀態,抗爭與衝突是企圖恢復愛的關係的一種過程,並非我們的目的或手段。我們的手段是愛,而且只有愛。衝突只是為了要消除建立關係的各種阻礙,但我們絕不是透過製造與他人的敵對關係來建立或凝聚你我之間的關係,這只是關係的移轉,不是關係的恢復,我們企圖創造出更大的愛的能量,來修補原本被破壞的關係,或建立原本不存在的關係。我們是要增加關係的數量與能量。不是在敵我之間進行選擇。

我們對於弱勢的憐憫與幫助,並非是一種施捨,而是基於虧欠。因對讀過社會學的人都明白,我們都是這個遭受破壞的世界的成因,我們都是造成身邊周遭不幸的幫兇,既然是這樣,我們施出援手,乃是因為我們虧欠所試圖做的彌補,我們應該抱持還債的心來愛人,絕對不能企盼有回報,或者有一絲施與者的優越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過是單純的分享生命。自由地去愛,與無私的去服務。

社會系的學生,是少數具有變化世界能力的學生,不過因為我們人少,所以常常會有無力感,或因為寡不敵眾而未戰投降。社會網絡的用來測量一個社會團體凝聚力的方式,不是計算網絡中有多少關係存在,而是看拿掉多少條關係之後,團體才會被分解成多個次團體。我相信我們雖然人少,但每一位社會系的學生都是凝聚及變化社會的關鍵關係。要更新這個社會,不用太多人,一杯白開水只要加入少許幾粒鹽,就具有消毒的作用,一盤平淡的菜只要加入少許的鹽就會變得很美味,一間晦暗的鬥室只要有一燭光,就可以被照亮。勉勵大家努力成為世上的光和鹽,讓這黑暗的世界因你們而充滿光明,讓這失了味的世界因你們而變得更有趣及更有意義。最後代表全系老師誠摯的祝福各位同學,也勉勵大家一生都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相關焦點

  • 2017臺大社會學系畢業典禮致辭:擁有徒然的熱情 欣賞失敗本身
    今年臺大社會系教師代表李明璁,在小畢典送給系上畢業生一段話,不同於許多面向成功、期勉美好未來的致詞,他說,「是的,無語的失敗與各種的波折,不只讓我們在這裡相遇,也讓我們從這裡出發。」以下為致詞全文:臺大社會系小畢典,李明璁(中)代表教師致詞。
  • 李開復在臺大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有一個識別笑話的軟體,看到它認為有笑點的地方就會說「哈哈」。當我們輸入今天的報紙的時候,他看了每句話都是「哈哈」。我看到很多臺灣的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文創領域中努力,也有不少在國際上有亮眼的成績,期待你們當中學習藝術、戲劇、音樂等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運用藝術和美學,甚至在文化娛樂領域創業,進一步提升臺灣的軟實力。AI時代,也將會帶給文科生各種希望。
  • 這位臺灣社會學大佬為什麼不讓學生來念研究所?
    由臺大社會系畢業生邱嘉緣與臺大財金系畢業生張佩綺創辦的社會企業共同工作空間「好伴」,已成為臺中市長林佳龍眼中,推動中區老城再生的關鍵紐帶。鏡頭轉到臺北,在寸土寸金的大安區,五間不同的老公寓成了臺大地理系畢業生王維綱的共生公寓「玖樓」。「玖樓」想打破資本主義的所有權霸權,讓有特殊專長的人,可以用低房租住進高價地段的房子,創造出新的「居住」價值。
  • 700人搶修的臺大《音樂社會學》到底上什麼?
    近日,臺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所開設的課程「音樂社會學」,作業題目之一為「如果你希望有一首歌能從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那會是什麼
  • 藝術社會學專題開篇(下):藝術社會學的三個時期——娜塔莉·海因裡希
    譯者按:娜塔莉·海因裡希(Natalie Heinich)1955年出生於馬賽,社會學家
  • 臺大畢業典禮現場,循環起解放軍海軍軍歌
    報導稱,有臺灣大學學生在觀摩去年畢業典禮的影片時發現,竟然有段配樂是解放軍歌曲《人民海軍向前進》,並且循環了3遍,播放時長約為5分鐘。親綠臺媒又藉此機會鼓吹所謂大陸勢力「滲透」臺灣校園。 當時臺大校長管中閔頒發博士學位給電機工程系博士畢業生,此時背景音樂開始響起「紅旗飄舞隨風揚」的旋律,隨後《人民海軍向前進》進行曲輪播了3遍。
  • 歐巴馬出席愛女畢業典禮:難掩感傷 戴墨鏡遮淚(圖)
    ▲參加畢業典禮時,歐巴馬和瑪麗亞一起與其他賓客合影。中新網6月11日電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10日經歷了一段令人備加感傷的「路程」,他參加了長女瑪麗亞的高中畢業典禮。歐巴馬曾說過他會哭,並如他自己所說戴上墨鏡出席典禮。報導稱,歐巴馬曾經開玩笑說,他不會在瑪麗亞(Malia)的畢業典禮致詞。歐巴馬今年稍早在底特律時表示:「瑪麗亞的學校曾詢問我是否要在畢業典禮上致詞,我回絕了。」
  • 化學元素畢業照、自助畢業典禮……今年,他們這樣畢業
    只有集體大合照是不夠的,湖南懷化學院的一組創意「雲畢業照」走紅社交媒體,這組照片中,除了有全班「大合影」,附上了每個同學的名字,還以宿舍為單位,給班上的「小家庭」製作了單獨的合影。為了這組畢業照,該班的班長自學PS,偷偷為全班製作創意「雲畢業照」。
  • 劇評|話劇《魁閣時代》:致敬中國社會學之父費孝通領銜的那個光輝時代
    至此,為期兩天的雲南大學 - 燕京大學魁閣社會學工作站成立 80 周年暨 2019 年中國社會學學會年會系列活動宣告結束。年會由中國社會學會主辦,雲南大學承辦,來自全國各高校及學術機構的近兩千人參加。抗戰烽火之中誕生「魁閣精神」1939 年,由於遭受日寇敵機轟炸,時任雲南大學社會系主任費孝通教授( 1910-2005)主持的燕大 - 雲大社會學工作站,被迫遷至昆明市呈貢縣魁星閣——中國現代社會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魁閣時代」,由此拉開序幕,費孝通本人,也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奠基人。
  • 韓國瑜就職典禮規模全臺首見!
    歡迎關注「豫臺一家」!
  • 臺大畢業典禮連播3遍解放軍軍歌
  • 畢業典禮·關鍵詞
    ■通訊員 李陽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典禮總是五彩繽紛,熱鬧非凡。畢業典禮有著永恆的主題,也少不了時代的烙印。本期整理出近幾年畢業典禮上多次出現的關鍵詞,從中可窺中國高校畢業典禮之特色。關鍵詞一:校長致辭如果把畢業典禮比作盛大宴席,那麼校長致辭就是一道主菜。為了讓這道菜色香味俱全,大學校長們使出渾身解數,拼風格、拼詞藻、拼創意。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上,時任校長李培根的一句經典演說詞「什麼是母校?
  • 【畢業季】臺灣清華大學畢業致詞:做一位內外兼顧的知識人
    新竹清大在我讀大三的時候創辦,避掉了「我沒考上」清大的失望。 今天首先要向1426位清大同學取得學士學位表達道賀。當你們獲得了一所卓越大學的文憑,你已經比大多數的年輕人領先出發了。以後的路程、以後的速度,就要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我一生的工作,就是讀書、教書、寫書。每當有機會要和畢業同學講話時,我當然會先做一些功課。
  • 臺大教授將"愛情社會學"課堂搬至南京
    金陵晚報訊(記者 王婕妤)昨天,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帶著新作《愛情社會學》受主辦方人民出版社
  • 「2010中國當代藝術金棕櫚獎+金酸莓獎」頒獎典禮
    「2010中國當代藝術金棕櫚獎+金酸莓獎頒獎典禮」於2011年2月15日19:00至22:00於北京798藝術區的一驛酒店拉開帷幕。作為對中國當代藝術圈最具活力與客觀性的藝術批評獎項的支持,此次活動由中國當代藝術基金、《藝術時代》雜誌社主辦,東方視覺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築中心Studio-X、高名潞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與一驛酒店共同協辦。
  • 碩士辣媽抱兒子參加畢業典禮 因懷孕曾獲批休學1年
    碩士辣媽抱兒子參加畢業典禮 因懷孕曾獲批休學1年 2014-07-04 15:39:40來源:長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曹巧一和丈夫、兒子在一起本人提供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視覺藝術工作室2014屆碩士畢業生曹巧一,一不小心就火了。
  • 中傳10小時「慢直播」畢業典禮 馬思純等校友線上祝福
    6月27日,中國傳媒大學2020屆畢業生們迎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著名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張紹剛領銜中傳歷屆校友在演播室主持了本次「雲上」畢業典禮,畢業生們通過「慢直播」展示自己的「雲畢業紀念冊」,共同慶祝畢業。3873位畢業生「慢直播」中展示畢業紀念冊「在這上了七年的課,本科時總得背著攝影器材爬五樓,抱怨過好多次。現在想想,還挺懷念的。」
  • 特殊的畢業季,湘潭大學給你別樣的畢業典禮,暖心!
    「不一樣的畢業季,不一樣的畢業典禮。」因疫情原因,今年學校未組織全校規模的畢業典禮。各學院通過線上線下「雙線並進」的方式舉行畢業典禮,「特別的儀式感給特別的你」,讓2020屆畢業生倍感「暖心」。為畢業生定格最美好的青春回憶,校長李伯超出席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和藝術學院2020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為畢業生撥穗正冠,並祝福同學們學有所成,鼓勵同學們懷揣夢想,傳承牢記囑託、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湘大精神,帶著母校的祝福再出發。
  • 老爸在女兒婚禮上的致詞,火遍了朋友圈
    今天來說一個感動了萬千少女的婚禮致詞。
  • 哥大舉行266年首次線上畢業典禮,畢業生:沒看夠啊
    原創 哥大全球中心 哥大全球中心北京時間5月20日晚11點,哥倫比亞大學為1.1萬餘2020屆畢業生舉辦了一場隆重的「雲」畢業典禮。這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建校266年歷史上首次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延續這個難忘又意義深刻的傳統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