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話劇《魁閣時代》:致敬中國社會學之父費孝通領銜的那個光輝時代

2021-02-13 人類學之滇

話劇《魁閣時代》:致敬中國社會學之父費孝通領銜的那個光輝時代

文/溫星

隨著《魁閣時代》主創團隊一一登臺謝幕,雲南大學慶來堂內觀眾紛紛起立,掌聲雷動,連綿不絕。至此,為期兩天的雲南大學 - 燕京大學魁閣社會學工作站成立 80 周年暨 2019 年中國社會學學會年會系列活動宣告結束。年會由中國社會學會主辦,雲南大學承辦,來自全國各高校及學術機構的近兩千人參加。

抗戰烽火之中誕生「魁閣精神」

1939 年,由於遭受日寇敵機轟炸,時任雲南大學社會系主任費孝通教授( 1910-2005)主持的燕大 - 雲大社會學工作站,被迫遷至昆明市呈貢縣魁星閣——中國現代社會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魁閣時代」,由此拉開序幕,費孝通本人,也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奠基人。

團結在費孝通身邊的這批學者,以國家民族的命運作為自己的責任擔當,將學術研究與改造社會的實踐相結合,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並產生了後世概括為「報國情懷、社會擔當、紮根田野、自由討論、團 隊精神、傳承創新、文化自覺、美美與共」的「魁閣精神」。

昆明籍北大社會學者的夙願

為傳承「魁閣精神」,大型原創話劇《魁閣時代》應運而生。

該劇由雲南大學教授何明擔任出品人,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朱曉陽教授編劇,著名導演楊柳執導,雲大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偉華任製片人,同時,也是為慶祝雲南大學 - 燕京大學魁閣社會學工作站成立 80 周年暨 2019 年中國社會學學會年會在昆明召開。

劇照:跑警報

朱曉陽教授是昆明人,被譽為「最具詩人氣質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他說,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是自己的夙願。這是一部反映「魁閣時代」前輩工作、生活以及社會擔當為基本內容的話劇。該劇旨在弘揚魁閣精神,展現前輩學者於國難當 頭之際,心懷報國之志,在艱苦的環境中潛心學問,將個體命運與國家責任 緊密結合的時代畫卷,以此激勵當下的青年學子奮發圖強。

舞臺上,《魁閣時代》生動、簡約而又不無深刻地塑造了費孝通、陶雲逵、許烺光、張之毅、汪曾祺、金克木等學者先輩們的群像。

劇照:費孝通家被轟炸之後

深入中國鄉村底層的學術研究

話劇以1930年代末昆明被轟炸的情景為開篇,幾位當時年輕的學者教授與學生們一起「跑警報」。費孝通先生尤為從容,大義凜然地告訴大家:這僅僅只是日寇飛行學員畢業典禮的一部分,他們只顧著飛回去就可以拿畢業證,完全不用擔心。而且,中國人有精神撐著,即便炸也是絕對炸不垮的。

在頻繁的轟炸下,雲南大學的教授們,只好遷到呈貢的魁星閣繼續教學與研究——中國社會學史上輝煌的「魁閣時代」,由此開啟。

劇照:通姦案

話劇劇本精心設計,結構了幾個發生在中國鄉村最底層的社會和家庭倫理問題,當矛盾衝突愈演愈烈,社會和人心被撕裂,最終,皆歸由費孝通、陶雲逵等教授,以社會學的理論去指導加以解決。

幾個故事精彩而又典型,代表著特殊時期鄉土中國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

比如妻子出軌,丈夫打傷姦夫,卻被姦夫惡人先告狀,究竟該怎麼判?比如老二拉著老爹一起抽鴉片,老大怒打老爹後,該怎麼定性?又如,曾經的土匪當上護村隊隊長,高效地解決了與鄰村的用水糾紛,費孝通因此題贈「除暴安良」牌匾,而隊長其人卻被上峰嚴令捉拿治罪,如何收場?等等。

劇照:費孝通為「除暴安良」的「土匪」送匾

每樁典型案子的討論,皆在魁閣中進行,作為傳統中國鄉村「執法者」角色的鄉紳,和作為過渡期中國基層政府主腦的縣長也都參與其中。激烈的爭議與碰撞中,國家司法進程與鄉村傳統公序良俗的矛盾、法治與情理的衝突不斷升級,卻也不斷地明晰。

中國早期社會學的發展,正是在這種深入鄉村底層的實戰研究中,得以一一步步推進,而社會的發展進步,亦在此過程中不斷推進。

【主創人員說】致敬「魁閣時代」

參與這部作品的幾位主創人員,紛紛表達自己的激動與使命感。表達方式雖各有不同,但核心都是在向「魁閣時代」致敬。

劇照:魁閣裡的學術討論異常激烈

編劇朱曉陽:從一塊白地上建成《魁閣時代》這部戲,真是超出意想的一個過程和結果。所有參與者和支持者的全心投入和團結努力,是這個奇蹟發生的原因。戲劇本身就是一場祭祀的儀式,《魁閣時代》所致敬的社會學和人類學先輩肯定庇佑了我們這些後輩。他們的精神火燭將長久地照亮所有年輕的和不年輕的參與者們的未來之路。

北大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魁閣時代》編劇 朱曉陽教授

導演楊柳:用戲劇之創意和唯美,集雲大會澤百家,至公天下之精神,傳承魁閣之自由探索的情趣,腳踏實地的理 念,包容寬厚與家國情懷。原創話劇《魁閣時代》致敬老一輩風流人物。

劇照:晚年費孝通追憶往事

製作人李偉華:如何拂拭八十年的塵埃,讓魁閣精神在雲大師生之間重新流轉,賦予力量,我想不能僅僅通過一種介質去實現,而是內容生產模 式全矩陣出擊。在話劇中,我們閱讀,我們創作,我們身體展演,我們用心感受。身為老師,說實話,還有哪件事會比伴隨如此多的學生一起 成長更有成就感?

《魁閣時代》海報

費孝通飾演者賀澤江(雲大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6級學生):

這臺話劇,讓我對於魁閣精神和費孝通先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費孝通先生是魁閣的主要人物,無論學術成就, 還是個人魅力道德修養方面,都是我們這些後輩難以望其項背。魁閣精神在我看來,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普遍的道德水準和科研精神,魁閣團體正是它的集中表現。有幸進入劇組,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際遇。衷心感謝每一位在劇組辛勤付出的老師和同學。

轉自 今日頭條

魁閣時代文創店

相關焦點

  • 雲南大學打造原創話劇《魁閣時代》重現光輝歲月
    雲南大學打造原創話劇《魁閣時代》重現光輝歲月 12月22日晚
  • 一門學科,兩個時代:社會學今天終於火了嗎?
    相較於其他研究中國早期社會學學術史的作品,《傳承與斷裂》側重於運用知識社會學的方法,將中國社會學的發展置於時代脈絡之中,考察學術思想演變、學科體系發展、學者心路歷程以及具體時代背景之間的複雜互動。《傳承與斷裂:劇變中的中國社會學與社會學家》 ,陸遠 著,商務印書館,2019年12月(出版發行時間為2020年)。
  • 費孝通誕辰110周年精選集出版
    眾人重讀費孝通,再議「社會科學中國化」這個百年議題,以此紀念費孝通先生。費孝通先生的外孫、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副秘書長張喆出席了會議並發言。  王銘銘教授說,費先生一生知行合一,是一位置身於時代而又不拘泥於時局的大知識分子。先生文章樸素易懂而意味深長,思想歷久彌新。
  • 紀念「最後的士人」費孝通誕辰110周年 300餘萬字精選作品完整呈現...
    眾人重讀費孝通,再議「社會科學中國化」這個百年議題,以此紀念費孝通先生。費孝通先生的外孫、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副秘書長張喆出席了會議並發言。 王銘銘教授說,費先生一生知行合一,是一位置身於時代而又不拘泥於時局的大知識分子。先生文章樸素易懂而意味深長,思想日久彌新。
  • 「費孝通作品精選」發布:「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等佳句則不時透露出作者的洞察和睿智,一些場景讀來甚至同那個年代好萊塢電影《魂斷藍橋》《卡薩布蘭卡》等還若合符節。在中國部分描繪中,雖然寫到了村民由於蒙昧而對工廠煙囪的猜忌,但行文恬淡,筆觸優美,費孝通無疑對「鄉土中國」的農人懷有美好的情愫與期待,並與30年代的左翼文學遙相呼應。
  • 邁向更加卓越的中國社會學
    今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以費孝通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社會學家,在恢復重建中國社會學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奠基性作用。新時代加快發展中國社會學,需要傳承弘揚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卓越精神,紮根中國大地,涵育家國情懷,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貢獻。
  • 費孝通結婚百日妻子去世,與二任妻相伴55年,卻將女兒以亡妻命名
    在中國談到社會學,就一定離不開費孝通,他是中國最著名的社會學家,而且他是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最著名的社會學代表作是《鄉土中國》。費孝通先生不僅學術研究做得好、文章寫得好,他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動容。1935年廣西邀請燕大的社會學專家去調查當地的少數民族,費孝通被選中作為指派人選,而王同惠也對這次調研產生了濃厚興趣,她想一起去,儘管這個時候費孝通和王同惠已經確定了戀愛關係,但是孤男寡女一路同行去調研,在那個時代還是會被人說閒話的,於是,為了這次調研倆人決定提前結婚。
  • 致敬那個時代,致敬中國軍人!《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在與敵人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依然奮勇迎戰,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託的深厚情誼。影片將於10月25日全面公映。
  • 令社會學家吳文藻、費孝通、陶孟和失意的1940年代
    這種不解是促使費孝通與之展開辯論的重要原因。費孝通對顧頡剛的批評,是從辨析一組概念(state、nation、race、clan)開始的。為了避免再陷入中文譯文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費孝通巧妙地提出了一組相應的,但卻一目了然的中文概念:政治團體、言語團體、文化團體、體質團體。他根據自己的民族學、社會學調查,認為中國人民不但在文化、語言、體質上有分歧,而且這些分歧時常成為社會分化的根據。
  •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 話劇《深海》獲大獎
    大型話劇《深海》劇照。 廣東話劇院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12月6日晚舉行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汕尾市,曾在汕頭市就讀中學。
  • 《瞄準》即將收官 高品質劇作致敬美好時代
    今年下半年,浙江衛視以「美好中國」理念為契機,以《平凡的榮耀》《在一起》《瞄準》三部高品質大劇為主體,推出「美好時代劇獻」劇季,以「美好」為核,講「時代」故事。近日,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旗下浙江影視集團原創出品,高密度狙擊動作劇《瞄準》即將迎來收官。該劇由黃軒、陳赫、楊採鈺、李溪芮領銜主演,以正義和情感作為主旋律,通過電視劇的文藝表達傳遞出人性的光輝與信仰的可貴。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鄧超特別出演的電影《金剛川》,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記憶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 在「不變」與「變」中感受時代力量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其主講的「鄉村社會學」課程講稿的一部分。(費孝通:《鄉土中國》,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下引此書,不再標註。)由此觀之,該書是費孝通先生將國外社會學理論「中國化」的學術論著。按照常理,這樣一本略顯晦澀的著作其生命力難免「令人堪憂」。然而,《鄉土中國》早已超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擁有眾多的讀者。2019年秋,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將其列為「整本書閱讀」單元指定篇目,要求通讀。
  • 電影《金剛川》發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鄧超特別出演的電影《金剛川》,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記憶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據悉,電影《金剛川》講述了一段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鄧超特別出演的電影《金剛川》,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記憶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據悉,電影《金剛川》講述了一段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長期封存於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檔案中 費孝通小說《繭》首次翻譯出版
    《繭》為費孝通英國留學期間所寫據介紹,《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
  • 新科學家:網絡時代的社會學實驗
    刊物: 《新科學家》7月24日 導讀者: 韓晶晶 原文: 請看這裡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社會學研究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了。雅虎研究中心的Duncan Watts很早就意識到了網絡的力量,他和同事設計了一個下載網站來研究歌曲流行的原因。
  • 《光榮時代》今晚播出,張譯領銜眾實力派演員致敬初代公安
    今晚,由劉海波執導,張譯、黃志忠、潘之琳、薛佳凝等領銜主演的年代反特刑偵劇《光榮時代》精彩上演,劇中一群熱血的公安幹警們將以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在風雲激蕩的歲月中篤定前行,一展新中國第一代公安信仰至上,捨生忘死守衛一方的鐵骨力量。全新故事題材,匠心製作班底,加之實力派演員的聯袂演繹,《光榮時代》即將要掀起新一輪愛國熱潮。
  • 帳前猶憶護燈人:費孝通《鄉土中國》出版考
    作者的一生歷經近一個世紀,作為其最廣為人知的著作,書中諸文章的發表、出版、重刊的歷程也跨越數個歷史時期,於中不僅能窺見作者的隱微心緒,也多能發覺時代變遷的意蘊。      問題的提出:1947還是1948?
  • 梁鴻和梁莊|我的時代與我
    從費孝通第一本《鄉土中國》開始,費孝通就寫作為這個鄉土中國的基本特性是而言,中國是「鄉土特性」,費孝通對「鄉土性」做了一個基本的闡釋,展釋鄉土間權力關係結構,社會和家庭的錯綜複雜又互相關聯的內部管理結構,中國人是」差序格局,是以第一人稱我為中心往外投射親密關係的格局,而西方有團體格局,為什麼中國鄉間俗語「只掃門前雪」費孝通在裡面講的非常的多,能讓今天的讀者對中國人的性格生成有一個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