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魁閣時代》:致敬中國社會學之父費孝通領銜的那個光輝時代
文/溫星
隨著《魁閣時代》主創團隊一一登臺謝幕,雲南大學慶來堂內觀眾紛紛起立,掌聲雷動,連綿不絕。至此,為期兩天的雲南大學 - 燕京大學魁閣社會學工作站成立 80 周年暨 2019 年中國社會學學會年會系列活動宣告結束。年會由中國社會學會主辦,雲南大學承辦,來自全國各高校及學術機構的近兩千人參加。
抗戰烽火之中誕生「魁閣精神」1939 年,由於遭受日寇敵機轟炸,時任雲南大學社會系主任費孝通教授( 1910-2005)主持的燕大 - 雲大社會學工作站,被迫遷至昆明市呈貢縣魁星閣——中國現代社會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魁閣時代」,由此拉開序幕,費孝通本人,也逐漸成為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奠基人。
團結在費孝通身邊的這批學者,以國家民族的命運作為自己的責任擔當,將學術研究與改造社會的實踐相結合,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並產生了後世概括為「報國情懷、社會擔當、紮根田野、自由討論、團 隊精神、傳承創新、文化自覺、美美與共」的「魁閣精神」。
昆明籍北大社會學者的夙願為傳承「魁閣精神」,大型原創話劇《魁閣時代》應運而生。
該劇由雲南大學教授何明擔任出品人,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朱曉陽教授編劇,著名導演楊柳執導,雲大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偉華任製片人,同時,也是為慶祝雲南大學 - 燕京大學魁閣社會學工作站成立 80 周年暨 2019 年中國社會學學會年會在昆明召開。
劇照:跑警報
朱曉陽教授是昆明人,被譽為「最具詩人氣質的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他說,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是自己的夙願。這是一部反映「魁閣時代」前輩工作、生活以及社會擔當為基本內容的話劇。該劇旨在弘揚魁閣精神,展現前輩學者於國難當 頭之際,心懷報國之志,在艱苦的環境中潛心學問,將個體命運與國家責任 緊密結合的時代畫卷,以此激勵當下的青年學子奮發圖強。
舞臺上,《魁閣時代》生動、簡約而又不無深刻地塑造了費孝通、陶雲逵、許烺光、張之毅、汪曾祺、金克木等學者先輩們的群像。
劇照:費孝通家被轟炸之後
深入中國鄉村底層的學術研究話劇以1930年代末昆明被轟炸的情景為開篇,幾位當時年輕的學者教授與學生們一起「跑警報」。費孝通先生尤為從容,大義凜然地告訴大家:這僅僅只是日寇飛行學員畢業典禮的一部分,他們只顧著飛回去就可以拿畢業證,完全不用擔心。而且,中國人有精神撐著,即便炸也是絕對炸不垮的。
在頻繁的轟炸下,雲南大學的教授們,只好遷到呈貢的魁星閣繼續教學與研究——中國社會學史上輝煌的「魁閣時代」,由此開啟。
劇照:通姦案
話劇劇本精心設計,結構了幾個發生在中國鄉村最底層的社會和家庭倫理問題,當矛盾衝突愈演愈烈,社會和人心被撕裂,最終,皆歸由費孝通、陶雲逵等教授,以社會學的理論去指導加以解決。
幾個故事精彩而又典型,代表著特殊時期鄉土中國某一方面的主要矛盾。
比如妻子出軌,丈夫打傷姦夫,卻被姦夫惡人先告狀,究竟該怎麼判?比如老二拉著老爹一起抽鴉片,老大怒打老爹後,該怎麼定性?又如,曾經的土匪當上護村隊隊長,高效地解決了與鄰村的用水糾紛,費孝通因此題贈「除暴安良」牌匾,而隊長其人卻被上峰嚴令捉拿治罪,如何收場?等等。
劇照:費孝通為「除暴安良」的「土匪」送匾
每樁典型案子的討論,皆在魁閣中進行,作為傳統中國鄉村「執法者」角色的鄉紳,和作為過渡期中國基層政府主腦的縣長也都參與其中。激烈的爭議與碰撞中,國家司法進程與鄉村傳統公序良俗的矛盾、法治與情理的衝突不斷升級,卻也不斷地明晰。
中國早期社會學的發展,正是在這種深入鄉村底層的實戰研究中,得以一一步步推進,而社會的發展進步,亦在此過程中不斷推進。
【主創人員說】致敬「魁閣時代」參與這部作品的幾位主創人員,紛紛表達自己的激動與使命感。表達方式雖各有不同,但核心都是在向「魁閣時代」致敬。
劇照:魁閣裡的學術討論異常激烈
編劇朱曉陽:從一塊白地上建成《魁閣時代》這部戲,真是超出意想的一個過程和結果。所有參與者和支持者的全心投入和團結努力,是這個奇蹟發生的原因。戲劇本身就是一場祭祀的儀式,《魁閣時代》所致敬的社會學和人類學先輩肯定庇佑了我們這些後輩。他們的精神火燭將長久地照亮所有年輕的和不年輕的參與者們的未來之路。
北大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主任、《魁閣時代》編劇 朱曉陽教授
導演楊柳:用戲劇之創意和唯美,集雲大會澤百家,至公天下之精神,傳承魁閣之自由探索的情趣,腳踏實地的理 念,包容寬厚與家國情懷。原創話劇《魁閣時代》致敬老一輩風流人物。
劇照:晚年費孝通追憶往事
製作人李偉華:如何拂拭八十年的塵埃,讓魁閣精神在雲大師生之間重新流轉,賦予力量,我想不能僅僅通過一種介質去實現,而是內容生產模 式全矩陣出擊。在話劇中,我們閱讀,我們創作,我們身體展演,我們用心感受。身為老師,說實話,還有哪件事會比伴隨如此多的學生一起 成長更有成就感?
《魁閣時代》海報
費孝通飾演者賀澤江(雲大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6級學生):
這臺話劇,讓我對於魁閣精神和費孝通先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費孝通先生是魁閣的主要人物,無論學術成就, 還是個人魅力道德修養方面,都是我們這些後輩難以望其項背。魁閣精神在我看來,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普遍的道德水準和科研精神,魁閣團體正是它的集中表現。有幸進入劇組,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際遇。衷心感謝每一位在劇組辛勤付出的老師和同學。
轉自 今日頭條
魁閣時代文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