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鏡頭的好壞,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1、最大光圈 2、防水防塵 3、防抖性能 4、變焦範圍
那什麼是鏡頭的光圈、焦距及防抖呢?
光圈是⼀個在鏡頭內⽤來控制進⼊鏡頭光量⼤⼩的裝置。光圈的⼤⼩是鏡頭的⼀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參數,表達光圈⼤⼩⽤「F」表⽰,「F」值越⼩,光圈越⼤,通過鏡頭的光線就越多。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焦距從鏡⽚光學中⼼到圖像傳感器焦平⾯的距離,常使⽤毫⽶(mm)來表示。
圖片來自網絡
焦平面在相機上的位置及圖標如下圖:
圖片來自網絡
鏡頭焦距的特點:
1、 焦距決定鏡頭視⾓(視野)的⼤⼩和透視關係 2、 焦距越短,視⾓越⼴;焦距越長,視⾓越窄 3、 ⼴⾓鏡頭擴⼤空間,長焦鏡頭壓縮空間 4、標準鏡頭,35-55mm 5、 ⼴⾓鏡頭,10-28mm 6、中長焦距鏡頭,70-300mm 7、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以上的鏡頭標準基於全畫幅相機
鏡頭按焦距分類,可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
A、定焦鏡頭:只有⼀個固定焦距的鏡頭,只有⼀個焦段,或者說只有⼀個視野。(優點:光圈⼤,體積⼩,重量輕,成像好。缺點:焦距固定,調整視野只能通過移動來實現。)廣角定焦鏡頭:28mm和以下;標準定焦鏡頭:35-55mm;中長焦定焦鏡頭:70mm和以上
圖片來自網絡
B、變焦鏡頭:在⼀定範圍內可以變換焦距、從⽽得到不同寬窄的視場⾓,不同⼤⼩的影象和不同景物範圍。有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和⾮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優點:在不改變拍攝距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變動焦距來改變拍攝範圍。缺點:體積和重量⼤,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價格昂貴。
a、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在變焦範圍內能保持最⼤光圈不變。特點:光圈⼤,成像好,體積重量⼤,變焦範圍不⼤,價格⾼。
b、 ⾮恆定光圈變焦鏡頭:在變焦範圍內最⼤光圈隨著焦距的變化⽽改變。特點:光圈⼩, 成像稍差,體積重量⼩,變焦範圍⼤,價格低。
⼴⾓變焦鏡頭焦段為:12-24mm、16-35mm、17-40mm 標準變焦鏡頭:24-70mm、24-105mm、18-55mm 長焦變焦鏡頭:70-200mm 、70-300mm、 18-200mm
圖片來自網絡
鏡頭按畫幅分:全畫幅鏡頭與非全畫幅鏡頭
全畫幅鏡頭:可以同時⽤於全畫幅機⾝和APS畫幅機⾝的鏡頭。尼康:AF-S,佳能:EF
⾮全畫幅鏡頭:專⽤於APS畫幅機⾝的鏡頭,不能⽤於全畫幅機⾝。尼康:DX,佳能:EF-S,索尼:DT
單反鏡頭焦距是按照全畫幅設計的。不同數位相機因為其感光元件的尺⼨不同,所以同樣焦距的鏡頭在不同尺⼨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上,成像的視⾓也不同。
APS-C畫幅(圖片來自網絡)
防抖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微處理器⽴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組,根據鏡頭的抖動⽅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的影像模糊。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降低2-3檔快門速度,使⼿持拍攝不會產⽣模糊不清的現象.
佳能防抖標識:IS 尼康防抖標識:VR 索尼防抖標識:OSS 適馬防抖標識:OS 騰龍防抖標識:VC
注意:使⽤三腳架穩定拍時請關閉防抖功能。
佳能原廠鏡頭
鏡頭卡口安裝注意事項
佳能機身卡口(APS-C)
上圖是一部佳能APS-C畫幅單反.主要需要學習的都已經在圖中標記,現在來著重這幾點講解一下。
一般來說佳能的單反目前有兩種卡口,分別是全畫幅像場的EF卡口和APS-C像場的EF-S卡口,目前佳能全新推出的RF卡口由於是針對無反系統設計且新上市保有量不大,在這裡就不詳細講解,這篇文章只針對單反系統。EF卡口鏡頭可以用在幾乎佳能全系列單反上(5D系列、6D系列、70D、80D、760D等一至四位數的機器),而EF-S鏡頭只能用在佳能APS-C畫幅的機器上(70D、80D、760D等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機器,一位數的7D系列也可以使用),不能用在全畫幅機器上
佳能EF-S鏡頭的特點是沒有紅圈,價格相對便宜,重量輕便,擁有數隻保有量大和標誌性的大範圍變焦鏡頭,鏡身有EF-S標識
EF卡口標誌性的紅圈鏡頭,只有EF標識,只能用在全畫幅機身上
EF卡口鏡頭安裝表示點是紅色的一個大紅點,而EF-S是白色小正方形,確認好機身和鏡頭是相匹配的,然後對準鏡身和機身的相應顏色標識點,插入順時針安裝即可
鏡頭旋轉到盡頭時,會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正是機身卡口的鏡頭鎖定釘已經鎖定的反饋聲,證明鏡頭已經正確安裝
機身與鏡頭觸點
紅圈內就是機身和鏡頭交換數據的接觸點
機身和鏡頭觸點的作用,類似於兩個人在工作的時候不停地交流,通過分享兩者得到的信息,去完美地完成工作。這個比喻就非常適合機身和鏡頭的關係,而觸點就是這兩者溝通的橋梁。一般來說,鏡頭會將光圈值,對焦,防抖等信息傳輸給機身,機身又將用戶設置的信息交換給鏡頭,由於涉及到很多電子工程等方面知識,這裡也不詳細講解了,機身當然和原廠同門的鏡頭最搭配。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原廠鏡頭帶有防水防塵膠圈,可保護機身鏡頭免受環境因素的侵襲,平時觸點也要多加保養,以免氧化造成接觸不良
鏡身詳解
佳能鏡頭標識
以佳能17-40超廣變(超廣角變焦)為例,17-40mm代表,鏡頭的焦段可以從最廣的17mm一直變焦到中焦段40mm.可以兼顧風光和部分人像(數值越小代表越廣角,數值越大代表焦段越長)。譬如你想以風光為主,建議選擇35MM以下的鏡頭,35MM以下廣義上都能叫廣角。如果你想以人像或其它用途為主,建議選擇35mm以上,50mm或者85mm最佳。所以如果你想拍風光兼顧一點日常拍攝,可以選擇較為便宜的17-40或者較好的16-35mm.
再來說說標識的意義,如上圖,鏡頭標示「CANON ZOOM LENS EF 17-40mm 1:4 L USM」。首先CANON意思就是佳能,ZOOM LENS標識變焦鏡頭,EF表示EF卡口,17-40mm表示焦段,1:4表示恆定光圈F4,L代表Luxury,意思是高光學素質,USM表示採用超聲波馬達
自動/手動對焦切換
而幾乎全部鏡頭都代收對焦方式切換,AF代表自動對焦,MF代表手動對焦,一般普通拍攝下,使用AF自動對焦能完成絕大部分拍攝需求,但是某些情況下,例如拍攝慢門,拍攝星軌等需要長時間曝光或者低光照無法對焦的情況下,就需要把鏡頭的對焦模式切換到手動對焦,讓使用者自行判斷和合焦。當熟悉了手動對焦時,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比自動對焦快
對焦窗
對焦窗作為歷史的產物,依然廣泛存在於目前的鏡頭上,但是目前大部分情況下已經用不上,隨著對焦技術的發展,目前對焦窗的作用可能僅僅是作為美觀和裝飾存在於鏡頭上。由於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沒用,所以篇幅內也不做詳細說明。
防抖開關
部分入門級鏡頭和高端鏡頭都配備了防抖機構,佳能在配備防抖的鏡頭鏡身都會標註「image stabilization」等字樣方便識別。一般防抖級別大約有3擋~5擋範圍,譬如一個鏡頭官方說能夠提供3擋的快門補償,最簡單的理解是,當機身測光後決定使用相對較慢的快門時候,例如1/15s,即使手持拍攝,開啟鏡頭防抖之後,成像效果相當於快門1/125s。但畢竟防抖不是萬能的,必要時建議犧牲iso去提高快門速度。建議一般手持拍攝時,如無特殊需要,都可以把防抖打開。但是如果要使用三腳架等靜態拍攝時,都務必把防抖關閉,因為當相機固定時,鏡頭內的防抖機構依然在工作,會影響慢門下的成像,造成畫面抖動。反正很簡單的理解就是,上腳架要關,手持要開。
使用濾鏡
國內很多器材零售商都會贈送的配件
相機鏡頭這些器材花了大價錢買回來,誰都會額外注意保養,基本上買鏡頭很多零售商都會附贈很多配套小物件,這裡筆者要著重說一下用來保護鏡頭最重要的配件「濾鏡」。
幾乎每個鏡頭都會有標註濾鏡口徑(規格)
比較常用的濾鏡當屬直接旋鈕在鏡頭前的圓形濾鏡,在進入數碼時代之後,以往用來過濾紫外線的UV鏡變成了擺設,因為現在CMOS傳感器對紫外線不敏感,以往紫外線對膠片的影響比較大,膠片被主流市場淘汰之後,UV鏡卻依然在現在找到自己角色,變成了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保護鏡,所以現在有影友說UV鏡,基本都是泛指用來保護鏡頭的圓形鏡片。
由於鏡頭種類繁多,也衍生出很多尺寸濾鏡,當然是有業界標準尺寸的,一般比較常用和主流的有49mm、55mm、58mm、62mm、67mm、72mm、77mm、82mm。只要口徑匹配,正確安裝即可
選購的時候根據自己鏡頭的口徑進行購買即可,UV鏡在零售市場上也是龍蛇混雜,有的便宜的十幾二十塊,幾百塊上千塊的也有,主要區別體現在玻璃材質和鍍膜上,一般來說這些區別能具體表現在抗摔,抗油汙水跡等方面。淘寶上很多幾十塊錢的一般只有一片普通玻璃,連鍍膜都沒有,保護鏡頭是可以的,但是有可能會影響光學素質,所以有條件還是建議大家選購大品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