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壯士」談《八佰》|王千源:我們都是男一號

2020-08-3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2020年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已經上映3天,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23日13點,《八佰》累計票房達6.66億元。

影片中極具藝術性的畫面、血肉飛濺的真實戰場以及盪氣迴腸的視聽節奏令人熱血沸騰,電影尤其注重了對個體的刻畫,塑造了形態各異、變化複雜的小人物,以獨到角度去講述「八百壯士」的故事——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和視死如歸,都是常態。《八佰》公映之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邀請了影片中「八百壯士」的演員們講述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

《八佰》中,王千源飾演的羊拐是個老兵痞子,他無妻無兒,時常沉默地抽著煙,倔強冷硬,散發著「狼性」,只有老母親是他唯一的牽掛;性格又有點「賊」,時常欺負老算盤和老鐵,但有時又在邪惡中流露出一些正義。羊拐是被戰爭裹挾的底層士兵群像之一,大敵當前,他也捨棄自身挺身而出。以下為王千源的採訪:

Q1:跟其他演員合作的感受是什麼?
王千源:跟其他演員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每一天都是那種最飽滿、最激情的狀態。你像端午(歐豪飾演)和張譯演的老算盤,有一場在水裡的拍戲,張譯本身很恐懼水,每天扎著頭套也很難受,如何去克服?天很冷,他們沉到水裡,還要展現出那個鏡頭要表達的東西,這對他們來講是挑戰。跟優秀的對手、優秀的演員在一起,我覺得是一種幸福。 王千源:我們不像別的戲一樣有男一號、女一號,男二號、女二號,我們每天都跟群眾演員們在一起,我覺得我們都是男一號。我跟老虎說,如果能參賽報獎的話,你報50個配角上去,我們要拿配角獎就拿團隊配角,哪怕就一個獎盃也行。因為大家不像其他的那種配角,有情感、有故事、有性格、有反轉,我們是群體,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用自己熱情和激情燃燒了這個角色。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是最優秀的配角演員。
Q2:《八佰》是個什麼樣的劇組?
王千源:這個組讓我感覺到了專業。最早我們要一起圍讀劇本,這之前要要試妝、化妝、做完衣服。每個部門都很專業,比如化妝,人物皮膚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傷疤是一些什麼樣子,砍傷是什麼樣,刀傷、槍傷、擦傷、火燒……每種都不一樣,他們做了無數種。 來到《八佰》給我的感覺是比較緊張,有一些不確定,也有一些壓力。因為第一次拍這種IMAX的機器,一點點很細微的東西,都會很清晰地放在銀幕上。所以每一場戲、每一個鏡頭都不能懈怠,人物的狀態、眼神都會一覽無餘的出現在這個銀幕上。
Q3:演了這麼久的羊拐什麼感受?
王千源:這個戲是在我的拍攝經歷中比較大的一個戲,我估計可能對大部分在這個組裡的人來說都是比較大的戲。這是我第一次拍的30年代的戰爭戲,也是第一次拍這麼長時間的電影、第一次拍這麼髒的電影。之前是拍過一些戰爭戲,但是像這樣的戲從來沒有拍過。我覺得在這個組裡工作有一種神聖感,有很多激情、激動的情緒在裡面。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八百壯士的故事為何要取名《八佰》?
    八百壯士的故事 ,為何導演取名《八佰》的一個原因,既是八佰壯士的統稱,也是寧做百夫長,血濺國破處的誓言。實際上,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參戰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 420餘人。為了迷惑進攻的日軍,領軍的謝晉元中校答道:「八百人」。由此,「八百壯士」就成為了這支孤軍的代號,被刻在歷史長河裡。
  • 談電影《八佰》 說桂林八佰壯士
    隨著影院的恢復開放,電影《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全國上映。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歐豪、李晨、杜淳等主演。400多位國民軍將士為了掩護大軍撤退並迷惑敵人,對外宣稱自己是「八佰壯士」。他們在四行倉庫死守了四天四夜,殲敵200餘人,為淞滬會戰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百科資料【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八佰VS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八百壯士》是丁善璽執導的劇情影片,於1975年上映,柯俊雄、林青霞等主演。其講述了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率領四八○ 青年軍官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 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對比《八百壯士》,《八佰》淡化謝晉元、楊惠敏,故事性更弱了
    但是對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來說,其實早在該事件發生的第二年就拍了一部電影,然後到1975年再度拍了一部《八佰壯士》。那麼與《八佰壯士》相比,《八佰》又有什麼特點呢?01.當然在整部影片的視效呈現上,《八百壯士》與《八佰》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場面的氣勢,還是光影的搭配,《八佰》都是頂級的視效呈現。
  • 「八百壯士」談《八佰》|張譯:我經歷了許多「第一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8月21日,《八佰》正式公映,對於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產業來說,可以算是盤活市場的「救市之作」。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22日凌晨1點,《八佰》累計票房達4.02億元,上映首日獲得1.34億元票房,排片佔比57.3%,上座率高達18.2%,各項數據一騎絕塵。影片中極具藝術性的畫面、血肉飛濺的真實戰場以及盪氣迴腸的視聽節奏令人熱血沸騰,電影尤其注重了對個體的刻畫,塑造了形態各異、變化複雜的小人物,以獨到角度去講述「八百壯士」的故事——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和視死如歸,都是常態。
  • 新電影《八佰》與老電影《八百壯士》
    文\白鷺先生《八佰》是今年上映的新電影,導演管虎,主演王千源、姜武、張譯、歐豪、張承、杜淳、黃志忠、張俊一、魏晨、李晨、白恩、俞灝明、鄭愷等 。該片取材自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國民黨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團長謝晉元率領下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的故事。電影因種種原因一再推遲上映,今年八月終於上映。
  • 《八佰》不如《八百壯士》的,只是缺一個「俠女」徐楓
    而《八佰》的結局也被很多影迷詬病,說有虎頭蛇尾之嫌。但其實《八佰》該拍的都拍了。首先是衝橋過去的士兵,被租界裡的英軍繳械,國軍不解。但和《八百壯士》相比,真正在結尾弱的只是《八佰》裡缺少一個徐楓。》,《八百壯士》在結尾幾乎是團圓的場面,謝晉元率部衝橋成功後,騎上高頭大馬,揮舞著大刀向前前進。
  • 王千源: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激情燃燒著各自的角色,都是男一號|我看《八佰》②
    《八佰》匯集大批實力派演員,演員們為了這部戲付出很多,比如張譯寒冬拍水戲凍到發抖、姜武為戲減重20多斤、俞灝明閱讀了大量史料……紅星新聞日前特別推出的「我看《八佰》」系列報導中,將陸續邀請演員們講述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
  • 看完《八佰》之後,再回顧75年林青霞版的《八百壯士》感觸太深
    早就在1975年由由丁善璽執導,陳鴻烈,柯俊雄,林青霞,張艾嘉等主演的《八百壯士》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八佰》是同一故事。,以及場地環境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所給人展現出來的感覺卻是一點也不比《八佰》差多少,在當時所擁有的條件以及科技情況下可見《八百壯士》這部電影的用心程度。
  • 《八佰》英雄們熱血奮戰,八百壯士守江山,誓守最後防線
    在疫情的襲擊下,頂住了疫情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我們像長輩英雄們一樣,與疫情做鬥爭,在祖國的帶領下,我們的疫情趨勢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感謝祖國。在疫情情況下,我們都陸陸續續的開啟復產復工的指示,近日電影院從7月20日也開始營業起來,隨之回到最初的繁榮。
  •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 電影《八佰》今日公映
    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 「看哭了」成為關鍵詞電影《八佰》今日公映本報訊(記者丁曉晨)電影《八佰》今日公映。該片的首波口碑已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看哭了」成為被大家頻頻提到的關鍵詞。有觀眾說:「到了淚點哭得發抖,中華民族的無畏精神是不可磨滅的。」更有觀眾表示:「周圍人哭成一片,終於明白為什麼座位上要放紙巾了。」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和《八百壯士》都是大場面電影雖然《八百壯士》誕生於四十多年前,但以現在的眼光看,當年的製作也堪稱大場面。而《八佰》在畫面上肯定不輸《八百壯士》,畢竟總投資和新科技在那裡呢。但《八百壯士》電影對戰鬥過程做了升華,變得激烈且血腥,還增加了一些在軍事上看起來很業餘的打法,目的當然是製造氣氛和情緒。從《八佰》的預告片上看,《八佰》應該也是遵循了《八百壯士》的思路,在電影中大幅度提高了戰鬥的烈度。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八佰》同樣是老戲骨和小鮮肉的結合,劉曉慶、姜武、姚晨、王千源、張譯等人完全可以保證演技質量,還有一幫筆者不太熟悉的小鮮肉可以保證流量。三、《八佰》和《八百壯士》都是大場面電影雖然《八百壯士》誕生於四十多年前,但以現在的眼光看,當年的製作也堪稱大場面。而《八佰》在畫面上肯定不輸《八百壯士》,畢竟總投資和新科技在那裡呢。
  • 《八佰》與《八百壯士》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疫情過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絕對要數《八佰》,《八佰》上映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了,票房成績也比較樂觀,成為了拯救電影市場的救市作品。《八佰》講述的是在1937年發生的真實故事:服從於國民黨的800名戰士在蘇州四行倉庫拼盡全力抵擋日本人的襲擊。關於這個故事,其實早在1975年就有一部叫做《八百壯士》的老電影已經拍過這個題材,所以很多網友都會將《八佰》與《八百壯士》用來做對比。
  • 八佰壯士留守四行倉庫
    八佰2020年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是一部由管虎執導,姜武、張譯、王千源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
  • 八佰壯士,為中華而生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七位影帝集結《八佰》!還原八百壯士浴血抗戰日軍,4天4夜!
    上圖為《八佰》中展示硝煙裡的四行倉庫;下圖為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1941年12月,日軍突入租界,將手無寸鐵的「八百壯士」餘部300餘人俘獲押走,分散關押到國內及南洋島國,強迫他們做苦力,肆意虐待。直至日本投降,一些壯士才回歸故裡,但大多數選擇隱姓埋名。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的後來事
    《八佰》終於上映了,據說國內點映日日新高,好評如潮,票房收入可觀。在海外的我們雖然還不能在大銀幕觀賞,但是拜網際網路所賜,也以各種方式看到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忍不住說幾句吧。跟臺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是導演的功底和意圖。
  • 「八百壯士「談《八佰》|歐豪:極端環境激起我不一樣的情緒表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8月21日,《八佰》正式公映,對於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產業來說,可以算是盤活市場的「救市之作」,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23日13點,《八佰》累計票房達6.66億元。影片中極具藝術性的畫面、血肉飛濺的真實戰場以及盪氣迴腸的視聽節奏令人熱血沸騰,電影尤其注重了對個體的刻畫,塑造了形態各異、變化複雜的小人物,以獨到角度去講述「八百壯士」的故事——殘酷的戰爭中,貪生怕死和視死如歸,都是常態。《八佰》上映期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邀請了影片中「八百壯士」的演員們講述電影拍攝的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