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 為什麼男人總是喜歡得不到的女人?

2021-02-09 十點人物誌


每天20分鐘,帶你真正讀懂一本書。

「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已經陪伴大家2年了,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陪伴與溫暖。

新的一年,十點人物誌傳記欄目將會全面升級,嘗試用「每天精讀一本書」和「全本有聲書」兩種形式,繼續帶你讀書、聽書。

第一期,我們的主題是「民國愛情故事」,我們挑選了能體現民國愛情最經典的五本書,帶你全方位感知民國世界。

本期你將聽到以下幾本書:《紅玫瑰與白玫瑰》《胭脂扣》《我願為你洗盡鉛華:孟小冬傳》《圍城》《朱生豪情書全集》 。

每本書我們都找了專業作者和專業主播來解讀,帶你高效掌握每本書的精華內容,或者用獨特、專業的視角告訴你這本書背後的故事和價值。

喜歡閱讀的朋友,可以購買十點聽書會員,這裡有超500本精讀拆解,也有365本全本有聲書。原價300元一年,現價198元1年,還可以選擇30元包月,拉到文章底部即可購買。

閱讀,既是一種陪伴,也是為了更好的成長。我們希望陪伴你的同時,也幫你收穫更多的知識與力量。

領讀 | 夏萌

十點人物誌出品

今天我們為你準備的書是《紅玫瑰與白玫瑰》。

 

前不久,曾獲得日本最美女性冠軍的佐佐木希,被曝出其丈夫出軌多人。 

這不禁讓人感慨,無論擁有多麼美好的女人,男人似乎都會變心。難道女性不配擁有幸福永恆的婚姻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已經回答了。

 

這篇小說講述了功成名就的男人振保,反覆糾結在兩個性格迥異的女人之間的故事。

 

起初,振保魂牽夢繞地愛上了紅玫瑰般火熱的女人嬌蕊,但當他得到嬌蕊之後,又果斷拋棄了她,很快迎娶了如白玫瑰般賢惠的女人煙鸝。

 

當振保和煙鸝結婚不久,他喜新厭舊的老毛病又犯了,他開始懷念起紅玫瑰嬌蕊。

 

為什麼振保總是喜歡得不到的女人?

 

這到底是振保的問題,還是婚姻本身的問題?《紅玫瑰與白玫瑰》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本書作者張愛玲,是「出名要趁早」這句話的的原作者。她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發表作品,她的小說一經發表,便震動文壇。

 

也許是才女多悲命,小時候,張愛玲的父親抽鴉片、逛青樓,母親一怒之下與父親離了婚。

 

此後,張愛玲很少見到母親,父親也對她愛答不理,張愛玲一直生活在孤獨冷漠的環境中,也正因如此,成年後的張愛玲一直顯得孤高氣傲,冷眼看人。

 

張愛玲19歲時,以遠東第一名的成績被香港大學文學系錄取,雖然一身才華,也難免被渣男迷惑。

 

口才超級好的胡蘭成俘獲了張愛玲的芳心,現在流行的一句話「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就是他給張愛玲寫的情話。

但最後胡蘭成還是多次出軌,張愛玲無法忍受,與他離婚。

 

晚年的張愛玲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不與任何人接觸,在這樣孤獨的狀態下,張愛玲度過了整整23年,直到1995年9月,張愛玲一個人靜靜地離開了世界。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解讀《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本書的精華內容,你將聽到一個男人在追求自認為幸福的婚姻過程中,反覆喜新厭舊,不斷糾纏在如紅玫瑰般火熱和如白玫瑰般賢惠的兩個女人之間,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故事。

 

通過讀這本書,你將會學習到:婚姻中,為什麼人總是不滿足?婚前海誓山盟,為什麼到了婚後就打水漂?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告訴了你:無論婚姻還是人生,沒有完美無缺,真正幸福的人,未必足夠完美,而是足夠知足。

 

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學習吧!

 

選擇另一半,本質上就是在選擇你自己 

 

我們的男主人公叫做振保,他是苦孩子出身,但是靠著異於常人的努力,在海外留學取得了學位,那時他家裡沒錢供他讀書,他就半工半讀咬著牙堅持下來。

 

振保這麼拼命,不為別的,只為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果他不拼命,可能他只是一個店夥計,一輩子要在一個愚昧無知的小圈子裡生活。

 

現在,振保在一家老牌子的工廠做到很高的位置,真正做到了掌握自己的命運。

 

但如此還不夠,他還要讓自己的人生再完美一點,於是他開始努力做一個符合傳統道德的君子。

他對母親孝順,待朋友熱心,辦事周道,工作認真,而且還是出了名的「柳下惠」,是朋友眼中的紳士。

 

「柳下惠」這個外號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振保在留學時認識了一個叫玫瑰的姑娘,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但一直到振保回國,和玫瑰分手,他都沒有碰過玫瑰,甚至玫瑰主動投懷送抱,振保都可以坐懷不亂,跟古時候的柳下惠似的,於是振保在朋友中便有了一個「柳下惠」的名號。

 

不過沒人知道的是,振保拒絕玫瑰,其實心裡挺後悔,不過他一開始就沒打算娶玫瑰為妻,玫瑰打扮前衛,性格大大咧咧,和異性相處無所顧忌。

 

這些特點和中國傳統妻子的形象相差甚遠,振保怎能讓自己完美的人生中出現這樣一個不搭調的女人呢?

 

再加上玫瑰是正經人家的女孩子,振保給不了她未來,出格的事,他也不敢做。

 

不久,振保便回國了。因為成績優異,畢業之前振保已經接了一家老牌染織廠的聘書,一回上海便去就職。

但是他家離工作的地方太遠了,恰巧振保有個叫王士洪的老同學,他家住在公司附近,有一間多餘的屋子,振保便租了下來。

 

搬進去這天,振保遇見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洗了一半頭髮,堆著一頭泡沫,走出來跟王士洪說話,原來她是王士洪的妻子嬌蕊。

 

嬌蕊見到振保,把右手從頭髮裡抽出來,要與振保握手,但發現手上有泡沫,不便伸過來,只好笑著點了個頭,但泡沫還是濺了點在振保手背上。

 

振保不知怎麼,不肯擦掉那點泡沫,由它自己幹了,而那一塊皮膚便有一種緊縮的感覺,像有張嘴輕輕吸著它似的。

 

次日,振保下班,得知王士洪要出差一段時間,此時已經出發了,空蕩蕩的客廳裡只有振保和嬌蕊兩人,嬌蕊正嬌滴滴地跟一位男士打電話,請他來喝茶。

 

但不一會兒,嬌蕊又寫了一張字條,故意說自己有事出去了,放了那位男士的鴿子。這一切都讓振保看在眼裡,他覺得眼前這個女人真是被慣壞了。

 

但是嬌蕊卻不以為意,她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在她眼裡,女人有改變主張的權利。任性一點,未嘗不可。

 

見振保不理解自己,嬌蕊又說道:「你處處剋扣你自己,其實你同我一樣,是一個貪玩好吃的人。」

 

這句話說得振保有些手足無措,他一邊排斥嬌蕊的評價,一邊又被嬌蕊的話勾得心裡痒痒的。

 

這個任性的女人,似乎有一種魔力,總讓人想親近她。

 

與嬌蕊幾日的相處,使振保渴望親近嬌蕊的想法越來越強烈。這回,振保沒有做成「柳下惠」,他與嬌蕊成為了情人。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嬌蕊的丈夫王士洪要回來了,嬌蕊告訴振保一個驚掉他下巴的決定——她要跟王士洪離婚,和振保在一起。

 

振保覺得眼前這個女人瘋了,王士洪有錢,又對嬌蕊百依百順,怎麼看都比自己強,難道是嬌蕊對自己動了真感情?

 

想到這,振保卻高興不起來,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他的前途,如果這件事傳出去,他完美的人生就有了裂痕,他的名聲、前程都要被毀了。

嬌蕊見振保陰沉著臉,心裡明白了幾分,便說:「你別怕……我決不連累你的。」但是振保一個字也聽不進去,他只想讓嬌蕊收回決定。

 

最終,嬌蕊認清了現實,她抬起早已哭紅的臉,站直了身子,找到她的小鏡子,側著頭左右一照,用手帕擦擦眼睛,便走了。

 

那晚振保一直沒睡好,清晨補了一覺,朦朧中感覺有人趴在他身上哭泣,原來是嬌蕊,等他完全清醒了,嬌蕊卻已經不在他身邊。

 

後來,嬌蕊還是跟王士洪離了婚,之後便無音訊。

 

振保這一邊,因為家裡催促,也開始準備結婚。

 

妻子是他母親託人給他介紹的,叫孟煙鸝,大學畢業,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格溫和,從不出來交際,完全符合振保心中理想妻子的形象,於是振保選定了她。

 

通過振保的這段經歷,你估計會感覺振保是一個表裡不一的渣男吧?明明心裡不老實,表面上還要假裝一個仁義禮智信佔全的君子,有膽量跟有夫之婦偷情,卻沒膽量承認,一心想著自己的前途。

 

但是如果你深究會發現,振保做的這一切,出發點其實都是想成為一個符合道德要求的好男人,但正如王家衛在《一代宗師》中說的:「有些人成了面子,有些人成了裡子。」

 

振保就是那個成了面子的人。他拒絕玫瑰,放棄嬌蕊,選擇煙鸝,都是為了他好男人的面子,但是他本質上卻和好男人這個詞相差甚遠。

 

就如嬌蕊說的那樣,他處處剋扣自己,其實一樣是個貪玩好吃的人。但是振保不承認,所以他選擇煙鸝這個符合傳統道德要求的女人當妻子,來填補內心的缺口。

 

所以說,選擇另一半,本質上就是在選擇你自己。

 

好的婚姻,不是找一個你渴望變成的人,而是要先把自己變成你渴望的那個人,如果你和振保一樣,打算用婚姻填補內心的窟窿,結果只能害人害己。

 

 

不滿足為何會成為人生常態?

 

新婚後,表面看振保和煙鸝是一對恩愛夫妻,但實際上,振保對於煙鸝有許多不滿的地方。比如,煙鸝不喜歡運動,太過淑女缺少女人的韻味。

 

漸漸的,煙鸝在振保眼裡,變成了一個很乏味的婦人,振保開始懷念那個又任性又迷人的嬌蕊。

 

振保廠裡的副經理要回國了,大家出份子錢送禮,派振保去買紀念品,就在振保坐公共汽車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是嬌蕊。

此時她已經再嫁,並有了孩子。她比以前老了,但也成熟了。

 

振保看著嬌蕊,內心五味雜陳。兩人一陣尷尬地寒暄後,振保不知為何,眼淚竟滔滔地流下來。

 

振保一直以為,在這一類的相遇裡,如果必須有人哭泣,應當是嬌蕊,而他負責安慰,但實際上卻顛倒過來,而且嬌蕊並不想安慰他,只是沉默著。

 

與嬌蕊這一次見面後,振保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妻子無趣,他把在嬌蕊面前的哭泣,歸咎到煙鸝的乏味。

 

雖然振保沒有責罵過煙鸝,但大家都看得出來煙鸝不受振保待見,煙鸝在家裡的地位越來越低,就連僕人都可以欺負一下她。

 

只有在新來的僕人前面,煙鸝可以做幾天當家少奶奶,因此她寧願三天兩天換僕人。

 

振保為了顯示自己孝順,把母親接來住,母親看到煙鸝換僕人換得比衣服還快,非常不高興,到處宣揚煙鸝不中用,這些話吹到煙鸝耳中,煙鸝對婆婆的憤怒一點點積在心頭。

 

後來,煙鸝生了個孩子,生產的時候吃了一些苦,她覺得有權利發一回脾氣了,可因為她生的是個女兒,婆婆並不給她發脾氣的權利。

 

眼看婆媳兩人劍拔弩張,即將點燃戰火,振保於是出面調停,才沒有引發一場婆媳大戰,但因為這事,母親還是搬回老家了。

 

振保對煙鸝非常失望,當年娶她就是因為她賢惠柔順,但現在看,振保覺得被欺騙了。

 

煙鸝覺得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唯一能讓她鬆口氣的時候是在浴室。煙鸝得了便秘症,常常在浴室一坐坐上幾個鐘頭,只有那個時候她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做事,不說話,不思想。

 

其實,其餘的時候煙鸝也不說話,不思想,但是她心裡總有點不安,只有在白色的浴室裡她才感到安全。

 

振保對煙鸝的這些變化熟視無睹,他已經厭倦了這個女人,他心裡渴望的是熱情迷人的嬌蕊。

 

此時,你可能要說,他曾有機會和嬌蕊在一起,是他自願放棄的,現在他又要放棄煙鸝,尋找嬌蕊,這個人怎麼這麼喜新厭舊?

 

其實,振保會這樣,源於他的不滿足。

 

人們總是會把得不到的事情想像得非常美好,正所謂,得不到就想要,但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沒有十全十美。

 

這就好像當你遠遠觀望一處風景時,你只看到她美麗的一面,卻忽視了她的殘缺,一心以為那裡是人間仙境,但實際上,當你去過那個地方,你就發現一切不過如此。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最關鍵的一點,你必須直視一個社會現實——任何事物都沒有完美的。只有接納不完美的人,才不會三心二意、見異思遷。

 

最幸福的人,未必是最完美的人,只是他懂得知足。

 

煙鸝出軌,為何振保不願揭穿?

 

振保原以為,自己的生活會這樣淡如白水地過下去,知道有一天,生活給他開了一個玩笑。

 

某次,振保請客吃飯,那時是上海的黃梅天,振保還沒離開辦公室已經下起雨來。於是,他僱車回到家裡去拿雨衣。

 

開了門,煙鸝坐在客廳,身邊還有個裁縫,立在沙發一頭。

 

振保感覺有點奇怪,留心了一下兩人。裁縫的包袱放在椅子上,振保發現包袱沒有一點潮溼的痕跡。

但此時雨已經下了不止一個鐘頭,這證明裁縫已經待在這裡不止一個小時了,裁縫做什麼事需要這麼久的時間?

 

振保又看看裁縫,腳上沒穿套鞋,心裡有了幾分想法。裁縫看振保正在看自己,有些緊張,走過去從包袱裡抽出尺子來替煙鸝量尺寸。

 

振保看看裁縫,他知道,男人和一個女人發生關係之後,當著別人再碰女人的身體,神情完全是兩樣的。

 

振保已經篤定兩人有問題,振保看著這裁縫,年紀雖輕,但已經有點傴僂,臉色蒼黃,腦後還有幾個瘡疤,振保不明白,為何煙鸝會喜歡這樣一個人。

 

自從知道煙鸝出軌後,振保常常喝酒,在外面無所顧忌的玩女人,有時他醉醺醺地回家,有時索性不回來。振保家裡的一些僕人看出了問題,大家心知肚明。

 

有一天,家裡的老僕人餘媽跟振保說,他的衣服洗縮水了,要找裁縫修改一下。

 

聽到裁縫兩個字,振保心裡一緊,故作很隨便的樣子說道:「找裁縫來一趟吧。」

餘媽說道:「裁縫好久不來了。」餘媽把衣服疊好,放在床沿輕輕拍了拍。

雖然沒朝振保看,但振保知道餘媽臉上那溫和蒼老的微笑帶著點安慰的意味,似乎在說:「裁縫不敢來了,夫人不會再給您戴綠帽子了。」

 

想到這,振保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

 

日子一點點過去,振保的怒氣越攢越多,終於在一天晚上爆發了。那天振保回到家,將柜子上的檯燈、熱水瓶一下掃到地上去,一瞬間,這些小家具豁朗朗得跌得粉碎。

 

振保彎腰揀起檯燈,那檯燈還連著電線,便朝煙鸝扔過去。煙鸝急忙轉身向外逃。

 

這一刻,振保覺得她完全被自己打敗了,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暢快,立在那裡無聲地笑著,笑著笑著卻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

 

僕人拿著笤帚站在門口張望,振保把門關了,僕人便不敢靠近。振保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直到半夜,他被蚊子咬醒,起來開燈,發現地板正中躺著煙鸝的一雙繡花鞋,一隻前些,一隻後些,像一個不敢現形的鬼害怕地走來,央求著振保原諒他。

 

振保坐在床沿上,看了許久,再躺下的時候,他嘆了口氣,覺得曾經那個身為好男人的自己漸漸回來了。

 

第二天起床,振保改過自新,又變回了從前的自己,他依舊維護著自己的形象,當一個讓外人讚不絕口的「好男人」。

 

振保不會向別人提起,他的生命裡藏著兩個女人,一個猶如白玫瑰,是聖潔的妻子;一個猶如紅玫瑰,是熱情的情婦。

 

振保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將這兩個人均衡的放在心裡安置。

 

但實際上,正如張愛玲說的那樣:

男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振保永遠不會滿足。

 

讀到這裡,也許會有讀者提出疑問:振保既然不滿足,他為什麼不趁著發現煙鸝出軌,讓她離開,再去找嬌蕊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從振保的出身開始分析了。

振保是不折不扣的鳳凰男,他從一個貧苦的家庭走出來,這個世界能給他提供的幫助不多,他只能靠自己。

 

如果他的人生錯了一步,可能就是萬丈深淵,所以振保必須要求自己的人生無比精確,而煙鸝出軌,就是在他精確的人生中加入了誤差。

他不允許這樣的誤差出現,如果他把煙鸝趕走,就是證明他承認了這個誤差。

 

而且,振保現在擁有的家庭,是他自己經過努力奮鬥得到的,他投入的越多,就越捨不得破壞。

 

同時,振保不願意承認自己戴綠帽的事實,如果他找煙鸝攤牌,就是坐實了妻子背叛他。

 

在男性的世界裡,綠帽標籤會讓男人抬不起頭,他寧願自己抗,也不想說破。

 

但是羞辱和憤怒是壓不住的,所以他開始用喝酒、砸爛家具的方式懲罰煙鸝。

結語

 

好了,聽到這裡,你就已經學會了《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本書裡的精華內容。

今天,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學習,現在我再來為你總結一下:

 

首先,我們講了振保從貧苦少年一路打拼進入社會上層,他努力樹立一個好男人的形象,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對他都有口皆碑。

 

但振保遇到了他的紅玫瑰嬌蕊,嬌蕊是有夫之婦,熱情迷人,振保最終衝破道德底線,和嬌蕊在一起。

 

但是當嬌蕊要跟丈夫離婚,和振保堂堂正正的在一起時,卻遭到振保拒絕,振保擔心嬌蕊這麼做會毀了他的前途。

 

然後,振保娶了符合他要求的妻子,也就是白玫瑰煙鸝。煙鸝大學畢業,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格溫和,完全符合振保的理想妻子形象。

 

但是煙鸝沒有嬌蕊有趣,這讓振保開始懷念起嬌蕊,並在與嬌蕊久別重逢後,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淚。

這之後,振保對煙鸝越來越冷淡,使得煙鸝時刻生活在壓力裡。

 

最後,不堪重負的煙鸝選擇出軌,但被振保發現,振保沒有攤牌,而是用喝酒、嫖妓、砸東西來報復煙鸝。

最終振保打了煙鸝,發洩了心中的怒氣,他又開始假裝做一個被人稱讚的好人。

 

振保的喜新厭舊,不僅毀了自己的婚姻,也傷害了兩個女人。

 

紅白玫瑰的不幸,其實也是張愛玲那個時代所有女人的不幸,她們的一生都在不安穩中求安穩,在不滿足中求滿足,在不能忍受中繼續忍受。

 

現代社會的女性比她們有了更多的權利,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很多女性在婚姻裡似乎並不幸福,有的女性變成了新時代的振保,有的女性依舊重新演繹著紅白玫瑰的悲劇。

 

今日互動

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幸福。那麼什麼是幸福呢?

 

我們又該如何尋找幸福呢?難道幸福只屬於童話裡完美無缺的公主嗎?

 

其實幸福不是手裡握著最好的牌。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從不少見。

 

幸福是珍惜眼前的牌,用心走好每一步。如此這般,逆風翻盤也是常有的事情。

 

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十點聽書會員」全新發布

一生最值得閱讀的1000本好書

每天半小時,每天一本書

在閱讀中成長

十點聽書會員 2021新年讀書計劃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

相關焦點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好女人得到男人的身,壞女人得到男人的心
    文/羅小可關於《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有這一句經典的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一抹蚊子血,白的就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就是那飯粘子,紅的就是心頭的硃砂痣。」不得不說,張愛玲在寫人性和愛情還是入木三分的。好女人總是得到男人的身,而壞女人卻得到男人的心。
  • 《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什麼「嬌媚」的女人,更能抓住男人的心?
    一首《白月光與硃砂痣》紅遍了網絡,初聽這首歌,很難不讓人想到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本書很多人都曾看過,放浪可愛、熱情奔放的王嬌蕊,像紅玫瑰一樣熱情、誘惑,讓人慾罷不能;而白玫瑰煙鸝聖潔、保守,嫻靜美麗,讓人心安。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這段話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言,說出了多少男人的心聲,又令多少女人為之感嘆感慨。但是姣蕊放棄了家庭想要和他在一起時,他又暴露出了男人怯懦而世俗的一面,拒絕了熱情奔放的姣蕊取了中規中矩的煙鸝,雖然不是自己心愛的,但卻是放心的。振保總希望愛的不一樣,曾經愛的,時間長了也會覺得很無趣,他為了實現自己理想的生活,卻害了自己和兩個女人。振寶喜歡的是紅玫瑰,那熱烈的、充滿情趣與誘惑的,在他看來娶不得的女人,但他臣服於道德禮教、社會規範之下,選擇了世俗眼光下的賢妻良母白玫瑰作為他的妻子。
  • 《紅玫瑰與白玫瑰》哪朵更好?對男人來說,得不到和已失去才最好
    也許每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王爾德說:世間只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許這就是人性。紅玫瑰與白玫瑰,似乎是所有男人都會面臨到的一個選擇題。
  • 紅玫瑰和白玫瑰
    多麼完美的比喻啊,一針見血,沒有給男人任何的情面和可迴旋的餘地。也許有些男人就是如此吧,永遠都在追逐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當他徹底佔有一個女人的身與心的時候,就註定他的心已經不再為她停留了。對元修來說,花莘和芝良就像是他生命中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一樣,當他得到紅玫瑰的時候,的確曾經有過一段恩愛的時光,但是沒過多久,這份感覺便消失了,於是她變成了他心中的「一抹蚊子血」,而芝良卻成了「床前明月光」;反之,當他終於歷經千辛萬苦,娶了芝良的時候,卻發現她並沒有他所想像的那麼好,比起能夠井井有條的處理好家中所有事情的花莘,她甚至連米飯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她變成了他心中的「一粒米粘子」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從來不是選擇題
    於是,得不到的往往才是最好的,得不到的就是白月光,就是硃砂痣。陳奕迅的《紅玫瑰》說得更明白些:「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些比喻和意象都出自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紅玫瑰騷動,白玫瑰矜持,你選哪一朵?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又落空紅是硃砂痣烙印心口紅是蚊子血般平庸時間美化那僅有的悸動也磨平激動從背後抱你的時候期待的卻是她的面容說來實在嘲諷
  • 紅玫瑰與白玫瑰
    或許,沒有任何一個男人或女人可以給對方帶來全然的滿足,就讓我們通過許知遠的音頻,在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裡認清這一現實。為什麼不呢?她有許多情夫,多一個少一個,她也不在乎。白玫瑰振保預備再過兩個月,等她畢了業之後就結婚。在這期間,他陪她看了幾次電影。煙鸝很少說話,連頭都很少抬起來,走路總是走在靠後。
  • 推經典小說5: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男人總是貪心的,有了白玫瑰,又想要紅玫瑰。張愛玲曾經愛過的人,便是這樣的貪心。高傲如她,曾甘願為妾。卻仍是忍受不了胡蘭成一次又一次的「出軌」。張愛玲被傷透了心,才終寫下了這篇《紅玫瑰與白玫瑰》。
  • 紅玫瑰,白玫瑰,都是煙幕彈——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已改編成同名電影紅玫瑰,白玫瑰,都是煙幕彈——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的小說總有一種老石庫門房子的味道——那是住得太擁擠帶來的,既然繁雜,那味道裡自然有鹹有甜有香有辣,王小波先生說張愛玲寫的是些「幽閉型小說」,將惡婆婆折磨兒媳婦那些千刁萬惡的手段總是寫得事無巨細,樂此不疲。真是一針見血。但是有一點我還是喜歡張愛玲的,就是,她的小說有「語言」,她寫的是小說語言。比如這一篇,《紅玫瑰與白玫瑰》,本來是一個爛俗的市井故事,因為她的語言又機智、又精到,每讀一陣就來幾句「金句」,使這個故事大放異彩。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振保一生的硃砂痣與白月光
    一個男人的一輩子都有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書評:《紅玫瑰與白玫瑰》體現了張愛玲的女性主義立場和批判精神, 表達了對父權制下女性生存困境的審視與關注, 以及對女性社會性別角色的質疑和反叛。《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本書講的就是鳳凰男佟振保的選擇和掙扎。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紅玫瑰和白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在情慾和婚姻面前,有哪些不同的算計?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不是每個女人都是丈夫一生的專寵。繁香伴行客,多謝剌玫花。在男人奮鬥事業的一路上,繁花似錦,四季更迭,亂花漸欲迷人眼,他釋放了愛和欲望。他們的心裡跳出辯白:」我只不過戀上一朵紅玫瑰,我不是濫情之人,沒有流連百花叢,沒有拋棄糟糠之妻,所以我沒有負你,也請你理解我。「 男人和白玫瑰過尋常日子,又和紅玫瑰享受生活。他即想要聖潔的妻子,又想要嫵媚的情婦。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故事主人公是振保,他留洋歸來,在一家老牌子的外商織染公司做到很高的職位。他是家裡的頂梁柱。他替弟弟還債娶親,替妹妹謀事籌劃,待客溫文有禮,是所有人眼中最好的人。
  • 《紅玫瑰與白玫瑰》:其實哪種女人都不好惹
    好幾年前讀張愛玲的名篇《紅玫瑰與白玫瑰》,我細細描摹過鳳凰男佟振保的心理,他的欲望和理性,不過一場作繭自縛。那篇文章寫得辛辣諷刺,但如今看來仍不免帶著一絲怨氣,就如同張愛玲那句廣為流傳的名句: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於是女人們哀怨啊,男人娶了誰都不會珍惜,到底憑什麼?
  • 《紅玫瑰與白玫瑰》:人永遠也逃不過新鮮感的死循環.
    都說張愛玲寫愛情和人情世故寫得透徹又犀利,讀了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後我也深有此感。這部小說字數不多,情節也簡單,闡發的道理卻有著極高的普適性。 記得第一次聽陳奕迅的《紅玫瑰》是在我讀初一的時候,那時候的我還懵懂無知,只知道歌詞裡唱著:「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只知道大家都在傳唱著這首歌。
  • 讀《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自古多情,別把柔情總當「渣」!
    前言:「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在張愛玲的世界裡,男人並不會一心一意。這是一個批判,也是一個事實。
  • 《紅玫瑰與白玫瑰》,硃砂痣和白月光,誰都喜歡關鍵是怎麼選擇對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這樣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關於男女感情的見解與錢鍾書對於婚姻的見解有異曲同工之妙。
  • 馬思純俞飛鴻,白玫瑰何必強做紅玫瑰?
    為什麼呢?其實在張的作品中,《半生緣》不太典型,也不屬於最好的。張的作品中女性基本是兩類,紅玫瑰,白玫瑰,前者是熱烈的情婦,後者賢惠的妻,而顧曼楨好像不太好歸類,沈世均也是,張愛玲的筆下無論是喬琪喬還是範柳原還是《金鎖記》裡的男性,都有一種浪蕩輕佻的氣質,沈世均過分老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