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從來不是選擇題

2021-02-13 新鄉市新華書店

最近有一首叫《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歌風靡了各大平臺,歌詞中的這句「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硃砂痣久難消,你是否能知道」,更是戳痛了很多人的心坎兒。

或許每個人都曾愛過一些人,但不管和誰走到了最後,最終都會對未走到盡頭的人心存遺憾。在一起的那個人,久了就厭了。沒有得到的那個人,卻逐漸在回憶裡發酵,變成了一個觸不到的完美的存在。

於是,得不到的往往才是最好的,得不到的就是白月光,就是硃砂痣。陳奕迅的《紅玫瑰》說得更明白些:「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這些比喻和意象都出自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諷刺男人在愛情中的貪心不足、喜新厭舊?張愛玲的這個故事,沒那麼簡單。在硃砂痣這段話後面,張愛玲說:「在振保可不是這樣的。」

 

▎紅是硃砂痣烙印心口,紅是蚊子血般平庸

小說第一句,張愛玲便開門見山地說:「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的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

振保先遇見了他的紅玫瑰——王嬌蕊,朋友的太太,一個「熱的女人」,他「娶不得的女人」。

振保在朋友家借宿,初次見面,嬌蕊堆著一頭雪白的肥皂泡,在他的心裡投下了點點火星。張愛玲是這麼寫的:

「濺了點肥皂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幹了,那一塊皮膚上便有一種緊縮的感覺,像有張嘴輕輕吸著它似的。」

一種撩人的曖昧在暗中滋長著。

嬌蕊有鮮辣潮溼的綠色曳地長裙,也有貪玩任性的天真和孩子氣,「嬰孩的頭腦與成熟的婦人的美是最具誘惑性的聯合」,年輕的張愛玲無比清醒地道出了社會對女性的偏見,更一陣見血地戳破了男性虛偽、自私的心理。

「男人憧憬著一個女人的身體的時候,就關心到她的靈魂,自己騙自己說是愛上了她的靈魂。唯有佔領了她的身體之後,他才能夠忘記她的靈魂。」

△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

振保得到了他的紅玫瑰,但要做「好人」的意願又迫著他推開紅玫瑰,他一會兒自欺欺人地認為嬌蕊愛的是別人,自己進了她的圈套,一會兒又連哄帶騙地要嬌蕊愛他就得替他著想。

紅玫瑰沒有成為烙印在心口的硃砂痣,也沒有在日常的消磨中變得蚊子血般平庸,多年後的再次遇見,只得了一句「老了,老得多了」。彷佛這就結束了女人。

 

▎白如白忙莫名被摧毀,得到的竟已非那位

告別了紅玫瑰,振保在母親的催促下匆匆尋到了他的白玫瑰,「看到孟煙鸝小姐的時候,振保就向自己說:『就是她罷。』」

煙鸝給振保的感覺是籠統的白,細高的身量單薄又秀麗,但還是覺得白,她的白彷佛把她和周圍的東西隔開了,存在著一層白的膜。遲鈍又乏味,空洞白淨,永遠如此,哪怕結了婚之後也沒一點改變。

「振保對他太太極為失望,娶她原為她的柔順,他覺得被欺騙了……漸漸顯出疲乏」,白玫瑰沒有滿足他對於一個理想妻子的要求,他親手造的「對的世界」,眼見著出現了裂痕。

而煙鸝呢,「每天在浴室裡一坐坐上幾個鐘頭——只有那個時候可以名正言順的不做事,不說話,不思想」,在家裡地位低落,連僕人都使喚不動。

 

△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

為了「最合乎理想」莫名綁在一起的兩個人,都沒有得到自己真心想要的。「振保自從結婚以來,老覺得外界的一切人,從他母親起,都應當拍拍他的肩膀獎勵有加。」

有些人似乎總喜歡去做那些對自己和別人都好,但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事,然後再用更出格的行為補償自己的「犧牲」。

在振保這裡,是十分規律化的宿娼,雖然在外面不像樣,大家看他還是個「頂天立地的好人」。然而諷刺的是,他的看似聖潔的白玫瑰,也出軌了,和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裁縫。

下筆辛辣的張愛玲毫不留情地推倒了振保早已搖搖欲墜的理想世界,砸不掉他自造的家,可以砸碎他自己。

 

▎紅玫瑰與白玫瑰,從來不是選擇題

王爾德曾經說過:讓那些結婚的結婚,不結婚的就不結婚吧,反正到頭來都會後悔的。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似乎也是相似的境地,不管紅玫瑰還是白玫瑰,選了哪一個,得到的久了都會厭棄、後悔。

張愛玲卻說:「在振保可不是這樣的,他是有始有終的,有條有理的。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事實上振保經歷的,並不是一個所謂紅白玫瑰的取捨故事。

他追求的,是做一個「最合理想」的「好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待母親孝順周到,待朋友熱心仗義,人人交口稱讚,萬物各得其所。

在國外留學時,振保有個初戀叫玫瑰,在他的記憶裡,是一個痴心愛著他的天真熱情的女孩子,而他,為了崇高的理智的裁決,鐵一般地捨棄了她。「振保認為她是天真……這樣的女人,在外國是很普通,到中國來就行不通了。」

 

振保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對」的世界,隨身帶著,在那袖珍世界裡,他是絕對的主人。然而,他要創造的世界沒有如他所願,紅玫瑰與白玫瑰,也沒有如他所願。

△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

結婚多年後,看著公交車上偶遇的嬌蕊,看著她老了、憔悴了,卻仍認真地說「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振保心裡是難堪,是妒忌,是填不滿的空虛。「在鏡子裡,他看見他的眼淚滔滔流下來,為什麼,他也不知道。」

原來他的紅玫瑰也會像他曾經希望的那樣,如賢妻良母一般帶著孩子去看牙醫,而他的白玫瑰,在和裁縫偷情時,或許也會成為他人的紅玫瑰。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

初看《紅玫瑰與白玫瑰》時,我關注的更多是佟振保這個男人的虛偽、懦弱、自私,氣憤於他對紅玫瑰的背叛和拋棄,對白玫瑰的冷暴力。後來看到振保在公交車上的流淚,看到「連她的老,他也妒忌」,又感到深沉的悲哀。

△ 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

 

張愛玲早在開篇便點明了振保這一生的努力: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為一枝桃花。振保的扇子卻還是空白,而且筆蘸墨飽,窗明几淨,只等他落筆。」

《桃花扇》中,孔尚任筆下浸染著李香君忠貞不屈的鮮血的定情紙扇,第一次以如此冷酷無情的方式出現,隱喻著普通人的命運。沒有家國大義,也沒有生死浪漫,振保的一生沒做成自己的主人,他只能拍腥冷的泥漿,摔柜上的熱水瓶,砸碎自己,混著難堪的眼淚和汙跡在扇面上染出朵朵桃花。

振保以為自己的扇子還空白,等待著他去創造一番圖景。其實他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一個囿於社會規範和他人目光的普通人,一個被人看作「頂天立地的好人」,「無數的煩擾與責任與蚊子一同嗡嗡飛繞,叮他,吮吸他。」

於是他只能繼續做下去,「第二天起床,振保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

★ 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但我們偏要在愛裡尋找光和熱。
★ 摩登才女張愛玲中短篇小說集,收錄《紅玫瑰與白玫瑰》《多少恨》《年輕的時候》等名篇。
★ 這篇故事之後,愛情裡的選擇都叫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樣的故事,每一刻都在發生。

相關焦點

  • 紅玫瑰,白玫瑰,都是煙幕彈——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已改編成同名電影紅玫瑰,白玫瑰,都是煙幕彈——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的小說總有一種老石庫門房子的味道——那是住得太擁擠帶來的,既然繁雜,那味道裡自然有鹹有甜有香有辣,比如這一篇,《紅玫瑰與白玫瑰》,本來是一個爛俗的市井故事,因為她的語言又機智、又精到,每讀一陣就來幾句「金句」,使這個故事大放異彩。尤其是這一段: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是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蘊含了多少心理學和哲學道理。小資女郎們可以記在本子上——現在都是記手機上了——約會時,可以拿來試探男朋友。
  • 張愛玲著作《紅玫瑰與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這段膾炙人口的開場白,出自張愛玲的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 紅玫瑰騷動,白玫瑰矜持,你選哪一朵?
    如果問,是你,你會選擇紅玫瑰還是白玫瑰?我想你會回答:「我選白玫瑰。」「對於一切漸漸習慣了之後,她變成了一個很乏味的婦人。」——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這是小說裡描寫「渣男」迫於面子拋棄了紅玫瑰、迎娶了白玫瑰之後,厭倦了白玫瑰的平淡的句子。「當一個女人錯過那個她最想嫁的人,就會變的越來越挑剔。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節選——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兩朵玫瑰,取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這段話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言,說出了多少男人的心聲,又令多少女人為之感嘆感慨。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高黎貢書院
    《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內容簡介《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在振保可不是這樣的,他是有始有終的,有條有理的。他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給他自己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仿佛理想化了,萬物各得其所。
  • 白玫瑰與紅玫瑰,白月光與硃砂痣
    張愛玲1944年著《紅玫瑰與白玫瑰》,至若而來。張信哲2004年發行《白月光》,悽冷,月映清輝。
  • 紅玫瑰和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對元修來說,花莘和芝良就像是他生命中的紅玫瑰和白玫瑰一樣,當他得到紅玫瑰的時候,的確曾經有過一段恩愛的時光,但是沒過多久,這份感覺便消失了,於是她變成了他心中的「一抹蚊子血」,而芝良卻成了「床前明月光」;反之,當他終於歷經千辛萬苦,娶了芝良的時候,卻發現她並沒有他所想像的那麼好,比起能夠井井有條的處理好家中所有事情的花莘,她甚至連米飯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她變成了他心中的「一粒米粘子」
  • 《紅玫瑰與白玫瑰》:比愛情更重要的是活出自我
    《紅玫瑰與白玫瑰》:比愛情更重要的是活出自我民國的女作家當中,張愛玲是最令我側目的一位。她筆下的人物和她的人生一樣,充滿世俗的煙火氣息:熱烈而真實。讀她的小說,很容易令人沉溺於其中的韻味,她筆下每一個愛情故事都在告訴女孩子愛情和婚姻的真相。
  • 馬思純俞飛鴻,白玫瑰何必強做紅玫瑰?
    張的作品中女性基本是兩類,紅玫瑰,白玫瑰,前者是熱烈的情婦,後者賢惠的妻,而顧曼楨好像不太好歸類,沈世均也是,張愛玲的筆下無論是喬琪喬還是範柳原還是《金鎖記》裡的男性,都有一種浪蕩輕佻的氣質,沈世均過分老實了。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振保一生的硃砂痣與白月光
    娶了紅玫瑰,久了,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小說寫於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時期。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紅玫瑰與白玫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推經典小說5:紅玫瑰與白玫瑰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男人總是貪心的,有了白玫瑰,又想要紅玫瑰。張愛玲曾經愛過的人,便是這樣的貪心。高傲如她,曾甘願為妾。
  • 《紅玫瑰與白玫瑰》:其實哪種女人都不好惹
    ©️圖片來源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劇照【解讀經典系列
  • 《紅玫瑰與白玫瑰》:鳳凰男遇到紅玫瑰,愛你是真,娶你是做不到
    這事,還要從他在英國留學認識一個叫玫瑰的姑娘說起。振保在英國留學時,認識了他的初戀,叫做玫瑰。玫瑰年輕漂亮,可能很多人都在覬覦她,她只和振保隨隨便便,振保就覺得她是天真爛漫,她和誰都隨便,振保就覺得她是瘋瘋傻傻。這樣的女人,在國外尚且還可以撥雨撩雲,但回國後,是萬萬娶不得的。
  • 《紅玫瑰與白玫瑰》時間雖短,可是相思是長的!
    說到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大家都知道那句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每每讀張愛玲的小說,總會讓人有那種透但是氣來的感覺,喜歡她細膩的文筆,但又有些懼怕她的不近人的冷清。
  •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的3朵「玫瑰」,揭示了愛情裡的3種遺憾
    她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也全然是一部悲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最能詮釋:「得不到的從來矜貴」的,正是這段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粒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佟振保對生活失望的背後,是女性的自我覺醒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的人生中除了從第一次到後來嫖過的眾多女人,真正在他生命中存在過的是初戀玫瑰,和後來的紅玫瑰嬌蕊與白玫瑰孟煙鸝這三個女人,雖然她們都曾深深地愛過佟振保,但卻都逃不過被他拋棄的命運。在男權社會裡,愛情是頭上的頂戴,女人是肩上的勳章,從來都只是用來炫耀的東西。
  • 沈騰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一、隱忍的紅玫瑰 王琦沈騰的愛人王琦,當年還是很美的,美到沈騰對她一見鍾情,美到老師都不同意他倆的這段感情。二、永遠的白玫瑰 馬麗很巧的是沈騰也是一眼相中馬麗,「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有天賦型女演員,特別想和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