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由奇蹟構成,請說出你的一百個優點!

2021-01-07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王小東

(一)烏龜與兔子

《伊索寓言》中龜兔賽跑的故事聞名世界,在人們的印象中,兔子驕傲而輸掉比賽,烏龜堅持而贏得勝利,故事告誡人們要踏實地做事,不要半途而廢,才會取得成功。但除了這樣常規的解釋,是否還有其他的解釋呢?

最近迷上了一部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劇中對龜兔賽跑就有了這樣一個新奇的解釋:烏龜對競爭和勝負完全沒興趣,甚至對兔子也完全不在意,而只是一心享受往前走,探索著未知的世界。而兔子,則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為了贏得勝利而把自己折騰的很疲憊,卻從來不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奔跑?

從映射的角度來看,《我們由奇蹟構成》中的男女主角很像龜兔賽跑裡的烏龜和兔子。

女主水本育實(榮倉奈奈飾演)是一位牙科醫生,為了繼承父親的診所而去學醫,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而去美國留學學習牙齒美白,在日本高檔消費場所銀座做兼職牙醫,甚至因能力出眾上雜誌做女性精英人物專訪……她是那麼努力,像兔子一樣,為了他人的認可而不斷奔跑,卻還是活得那麼辛苦,一個人哭泣說自己「想要被愛」。

而男主相河一輝(高橋一生飾)在大學教授研究動物行為的「動物行為學」,他從小喜歡觀察動物世界,可以趴在地上和烏龜一起在森林裡前進,可以把水龍頭轉動的聲音當成日本遠東山雀的聲音,也可以為了探索人類足跡對松鼠的影響而為松鼠在路上架橋……他對待世界不驕不躁,對生活充滿著感激。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和他人好好相處的能力,於是,就專一地討好自己,與自己好好相處。可以說,他就像劇中的烏龜,做任何事情,單純是因為享受做這些事情的過程和瞬間,就這樣快樂地生活,真讓人羨慕!

(二)說出你的一百個優點

當然,一輝也有他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像劇中相河一輝的爺爺對一輝的教授領導說的:一輝雖然享受著自己的世界,但這世界也僅僅是家裡的世界和有著動物存在的森林世界,在人類的社會裡,一輝還是在封閉著自己!

如果《我們由奇蹟構成》這部劇僅僅是一部構築籬笆、逃避現實的電視劇,那麼它不會讓我那麼沉迷其中。這部劇真正的魅力在於:它讓人們發現自己的光芒所在,從而更好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就像一輝的爺爺問他:如果他內心愛的光芒不斷擴大,會發生什麼?一輝說:別人會進入到光芒裡。隨著劇情的推進,相河一輝在不斷地釋放光芒,收穫他人的認同與理解。

女主角水本育實一開始不理解一輝,認為他不守時、愛說話,但隨著進一步的接觸,她卻可以在一輝面前訴說她的軟弱,訴說她對於她男朋友的愛,訴說自己的委曲。

一輝的一位學生新莊,因為自己家是農村種魔芋的,就對自己的出身相當自卑,從來不吃魔芋。但是,一輝認真地觀察了新莊的父親做魔芋的工藝後,就真心的誇讚魔芋是一種偉大的食物,新莊父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讓新莊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反思!

一輝有一位小朋友虹一,他把虹一擅自帶到動物園去遊玩探險,被虹一的母親知道後禁止虹一與一輝玩耍!但是,做母親的不知道孩子的優點,一輝卻可以說出虹一的一百個優點:愛畫畫、愛玩耍、愛母親、會獨自上學、會獨自刷牙……僅僅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情,但因為我們可以獨立完成,就成為了優點。一輝說出了虹一的一百個優點,說出了水本育實的一百個優點,虹一說出了他母親的一百個優點,這樣的優點,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百個!

(三)快樂的真諦

生命,是兩次永恆之間的瞬間光亮,如何像相河一輝那樣快樂地度過這段光明的旅程,不同時代的人們,有不同的答案!

一種回答是:在各種組織不斷的教育下,人們認為可以在集體主義的認同中達到快樂。當人們獲得集體中他人的認同,認為自己的生命有意義、有價值,就能得到快樂。只要自己的想法能和身邊的人的想法達成一致,就能說服自己,覺得自己的生命有意義,而且也能從這個信念中得到快樂!

還有就是從生物機制出發,把快樂當成快感。1932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時期,英國人赫胥黎出版了反烏託邦《美麗新世界》,書中將「快樂」當成最重要的價值,每天,所有人都要服用蘇麻(soma,一種合成藥物),這能讓他們感到快樂,而且不影響生產力和工作。書中的政府是世界一體,統治全球,而且所有人不論生活環境如何,都對這感到無比滿足(保留地裡的人們除外)。也因此,政府和人們完全不用擔心會爆發戰爭、革命、罷工或示威遊行等威脅,在和平的環境下快樂地度過一生。

《金剛經》的回答則是一個故事:2600多年前,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喬老師說: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說,人們要降伏其心,要離苦得樂,就必須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觀感受(包過快樂、痛苦)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所以別再追求某種感受,對於各種「色聲香味觸法」,我們要把它們當成波浪一樣,讓它們自由地流動,而我們,則在觀賞波浪的過程中,達到一種喜怒不影響自己的狀態。

當然,不論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把快感當成快樂;或者是人們從生命整體出發,從生命的意義中尋求快樂;亦或是像喬老師說的那樣,放下對快樂的追求,達到生命的寧靜……不同的人,因其不同的人生際遇,會選擇不同的方法去度過其一生。

相河一輝有他自己的光輝,水本育實也有他自己的燦爛,小朋友虹一也有他自己的光芒……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奇蹟之處,他人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從中發現到每個人的一百個優點,幫助我們打開固化的視野,發掘那些生命的奇蹟,從而在這段短暫的生命路程中,像一隻烏龜一樣,充實地、快樂地向前走。

相關焦點

  • 《我們由奇蹟構成》與自己和解
    (上一次是星期二的課,舞臺劇版,僅有的兩個人物整場都在討論,你能夠和你的內心和平相處了嗎?)我們由奇蹟構成,片名在主角和媽媽對話的那一集才點到,一輝說他和媽媽的聯繫,是由無數概率事件一環套一環連結起來的,計算起來那會是非常小非常小的數字,因此是奇蹟,媽媽存在這件事,是無數個奇蹟構成的。這場對話中,一輝和媽媽也是和自己的內心,達成了一次和解。
  • 我們由奇蹟構成——治癒日劇推薦
    接下來進入正題,我要推薦的就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我們由奇蹟構成》。故事的主人公相河一輝是一位在大學教授動物行為學的講師,他從不點名,也常常因為臨時發現感興趣的東西而上課遲到,這樣一個不能算是正面的角色卻得到了同事和學生的羨慕和認可。
  • 《我們由奇蹟構成》當你意識到,其實每個人都是由奇蹟構成的時候
    如何和討厭的自己相處,如何直視自己的不同尋常甚至是「怪異」之處,如何發現自己那些細小的不為人知的優點,如何學會和自己和解,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 很多時候總會考慮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做法又會得到別人什麼樣的目光,這些大多是自己給自己強加的枷鎖。別人到底是誰,究竟又會用什麼想法看待自己,其實並不能確定。
  • 《我們由奇蹟構成》:誰創造了孩子身上的奇蹟?
    初刷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的時候,就被其中很多的情節所打動。看到主人公相河一輝,對著孩子說出孩子身上100個優點那一段的時候,就又一次被感動了。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玩一個遊戲:說出自己或者別人的優缺點,有時候還要加上數字的限定,實在是讓人覺得為難。工作以後,需要寫總結,涉及到這方面的時候,也經常抓耳撓腮地不知道怎麼辦。
  • 《我們由奇蹟構成》你是由無數奇蹟構成的億萬分之一的奇蹟
    #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會掃地,會做飯,甚至是會切水果,熱情,遇到人會打招呼其實這都是人的優點,優點從來就不是小部分擁有的特徵才可以成為優點,大部分人擁有的也可以是優點。就好像村上春樹在他的書《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提到的小確幸一樣。
  • 《我們由奇蹟構成》我們由奇蹟構成——自愛
    演員總是毫不在意的展現皺紋,主角也平凡到仿佛就是你我,沒有驚人美貌,沒有主角光環,沒有狗血劇情,也沒有太多的驚心動魄和跌宕起伏,平淡地治癒,真誠得直擊人心。每次都令我思考良久回味無窮。神奇的是,一部日劇可以看很久,無聊的時候不是首選但是一旦開始就欲罷不能,不單是對後續劇情的心癢難耐,更多的是對自我成長、自我剖析和找到「病友」的欣慰與期待。
  • 我們由奇蹟構成(熱愛不止,生活不息)
    我們由奇蹟構成(熱愛不止,生活不息)《我們由奇蹟構成》是一部平淡地發光、人看人愛的治癒系日劇。男主相和一輝在大學教授「動物行為學」。比起和人交往,一輝更喜歡以森林為家,觀察研究各種動物,並沉溺其中。你能說出自己的100個優點嗎?一次,一輝請水本醫生到家裡吃飯。
  • 《我們由奇蹟構成》:長大需要勇氣,做你自己同樣如此
    01你能說出身邊人的100個優點嗎?你可能會覺得,說出10個優點都有點難,別說是100個了。有這麼一個外人眼中古怪不合群的人,卻能發現別人身上的100個優點,並用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影響和溫暖身邊的人。他就是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中的男主人公相河一輝。《我們由奇蹟構成》豆瓣評分8.8分,它是由《遲開的向日葵》、《代筆作家》、《打工仔的夢》的編劇橋部墩子執筆,高橋一生和榮倉奈奈主演的治癒系10集日劇。高橋一生飾演的男主一輝,在大學做講師,教授研究動物行為的「動物行為學」。
  • 《我們由奇蹟構成》:長大需要勇氣,做你自己同樣如此
    01你能說出身邊人的100個優點嗎?你可能會覺得,說出10個優點都有點難,別說是100個了。有這麼一個外人眼中古怪不合群的人,卻能發現別人身上的100個優點,並用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影響和溫暖身邊的人。他就是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中的男主人公相河一輝。《我們由奇蹟構成》豆瓣評分8.8分,它是由《遲開的向日葵》、《代筆作家》、《打工仔的夢》的編劇橋部墩子執筆,高橋一生和榮倉奈奈主演的治癒系10集日劇。高橋一生飾演的男主一輝,在大學做講師,教授研究動物行為的「動物行為學」。
  • 我們由奇蹟構成.
    看完《風平浪靜的閒暇》之後,我逐漸喜歡上了一個寶藏男演員——高橋一生,度娘了一下,除了日劇《四重奏》,2018年他也演了一部劇,叫做《我們由奇蹟構成》,出於好奇我看了幾集,風格比較慵懶比較自然,最適合開著空調鑽進被窩慢慢地看~內容講述的大概是:一位「動物行為學」的大學老師相河一輝在大學教書的故事,因為相河不是那種很能遵循校規的人,所以在大學任教期間也是
  • 《我們由奇蹟構成》我們由奇蹟構成,我們也將創造奇蹟
    然後慢慢地,水木醫生整個人變得柔和起來,開始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不是總在緊縮眉頭,開始有困難可以向身邊的同事說出,從而換來更多的思路以及幫助等等。一個個分析下來我認為:1、當自己喜歡自己的專業就會毫無保留地投入,自己的那份狂熱也會感染學生,學生也會被激起好奇去了解你為什麼那麼喜歡。這就是一開始最關鍵的一步,你必須要讓學生提起好奇,就像是我們都會在想知道魔術師手裡到底抓著什麼、會變出什麼。2、教具不是只有統一銷售、專業定製的才叫教具。
  • 《我們由奇蹟構成》重拾星辰大海
    之前看的一部韓劇《請我吃飯的漂亮姐姐》,編劇偏要在最後三分鐘反轉劇情,給他們一個所謂的圓滿結局。當時雖然短暫心安,但現在才發現近二十個小時的劇情都走過了,如果所有的感受都要由最後三分鐘來決定,那或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吧?於是便有一些懷疑,怎麼能讓如此複雜的我們都由一些簡單甚至於蒼白的結局來定義呢?
  • 《我們由奇蹟構成》我們由奇蹟構成-EP01
    這個笑容,wsl自己買項鍊+請男友去高檔餐廳吃牛排我們由奇蹟構成
  • 《我們由奇蹟構成》不是簡單的雞湯劇
    今天看完了《我們由奇蹟構成》,最後兩集如果不看,那這部劇就不算看過。最後兩集,木老師(忘記了怎麼寫那個名字)朝著一輝發火,就像代表困在世俗壓力的觀眾一樣。大家或許都在想:一輝太幸運了,永遠被保護,憑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隨遇而安,活在當下。鮫島教授問木老師,這樣做是不是為了把錯誤推給別人,這樣自己就不用承擔做錯了的感覺了。
  • 這部片子被拍出來,本身就說明了《我們由奇蹟構成》的
    高橋一生的新劇《我們由奇蹟構成》,毫不意外,在秋日檔日劇中默默無聞。用豆瓣網友的話說,這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劇。這部劇既沒有都市愛戀,也缺乏對社會問題(對於這部劇來說應該是教育問題)的深層探討,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故事性的電視劇,居然被拍了出來,本身就印證它的名字——《我們由奇蹟構成》。既然沒有以上這些內容,這部用「奇蹟」命名的日劇到底講了什麼呢?它以一種散文詩兼生活化的方式,講述了高橋一生飾演的主人公相和一輝對於自然、動物、生活迸發的巨大好奇心與熱愛,這種熱愛瀰漫在他的日常生活與一言一行中。
  • 《我們由奇蹟構成》他本身就是奇蹟
    只是我們經常連第一步都做不到,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者只喜歡吃和睡這些滿足生理需求的事情。所以談何舒服?高橋一生飾演的一輝,從小就與眾不同,特別好動,對大自然萬物充滿無限好奇。他之所以能保持小時候的原始好奇與興趣,成長為劇中那位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以自己的原則「任性」活著的人,是因為他一路上遇見的人,都是構成他的奇蹟啊。
  • 《我們由奇蹟構成》世界是由每個活著的人所構成的
    從上周開始,我開始看日本新播的電視連續劇--《我們由奇蹟構成》。這部劇是由高橋一生主演的,而在此之前,我並沒有看過他演的劇,這是第一次。在這部劇中他演了一位在大學教授動物行為學的講師--相河一輝。他痴迷於生物,喜歡各種各樣的物種,並且喜歡研究它們,和它們去相處。
  • 《我們由奇蹟構成》遇見新的世界
    我們就是奇蹟,每一刻的體驗都是奇蹟人生就是由各種關系所組成的,以新的眼光看待一切,一切只是體驗,變得有趣。一、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被雜誌採訪的女主,被認為是閃光女性的女主,但卻討厭自己。>3、「優點,一個譴責的聲音和一個讚美的聲音,我們都是虹一,擁有選擇的力量,選擇認同哪個聲音才是自己。
  • 《我們由奇蹟構成》永遠不要忘記追尋自己心中的光亮
    我們很多時候也忘了,自己就是由極其微小的概率而來,存在的本身就是無數個奇蹟的構成啊。我們也經常忘了,可以數出自己的100個優點,而且遠遠不止,就算是那些和別人一樣做到的微小的事情,也值得慶賀。永遠不要忘記追尋自己心中的光亮,保持天然的好奇,堅持做那些讓自己產生快樂的、擁有溫度的事情,無論在別人的眼光中多麼「怪異」。
  • 《我們由奇蹟構成》等我承認自己有100個優點,就與自己和解
    我其實以前也會以為自己是相河老師那樣的人,為了自己喜歡的事一心一意著,保持自己,對別人的看法可以做到不關心,對喜歡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堅信自己有100個優點。要潤說的是氣話,也是現實,一邊想做自己想做的,並且自信著,為了虛無縹緲的夢想,一邊被現實打擊到爬不起來,很怕吧,說不定更後悔,更痛苦。有的是沒找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到底是不是擁有特殊才能的人,一直舉棋不定,我還沒能成為我想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