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達裡奧: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引發衝突

2020-12-28 新浪財經

原標題:橋水達裡奧: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引發衝突

來源:環球外匯網

近日,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美國億萬富翁瑞·達裡奧(Ray Dalio)非常擔心,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掌權,美國將出現分裂、嚴重不平等的局面。

達裡奧警告說,各國領導人必須緊急解決日益惡化的不平等、政治兩極分化和債務不斷增加等問題帶來的不良後果。

他在接受CNN採訪時描述了他認為美國正在形成三股主要力量:貧富差距、價值觀差異和政治分歧。他認為這三股力量會使美國發生衝突甚至內戰。

他表示,這場大流行病暴露了我們的制度是多麼不平等。當華爾街的狂熱情緒將股價推至新高時,美國民眾卻陷入了危機。

「我研究了過去500年的歷史和歷史周期。巨大的財富伴隨巨大的價值觀差異,以及債務增加和經濟衰退,很有可能會引發衝突和不確定性。」

他表示,現在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缺乏就業和生產力。不斷增長的失業率和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永久喪失的就業機會將導致「情況繼續惡化」。

但他也將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和缺乏政治溫和派視為美國潛在衝突威脅背後的推動力量。

在採訪中,達裡奧提到最近美國大批高管甚至其管理的整個公司從舊金山、紐約這樣的大城市遷往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這樣的地方。過去幾個月,甲骨文創始人拉裡·埃裡森、Dropbox執行長德魯·休斯頓、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等億萬富翁都從矽谷遷出,甲骨文和惠普都將公司總部遷到了德克薩斯州。風險投資家基思?拉布瓦在譴責了舊金山的稅收政策之後,搬到了邁阿密。

達裡奧將這種現象比作某種「內戰」。他說:「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內戰:人們從一個地方離開到另一個地方,部分原因是稅收,但也有其他原因。最糟糕的一種情況是,人們會認為這個地方不再是我的國家了,我不再屬於這裡了,所以選擇離開。」

幾個月來,達裡奧一直在警告美國有發生革命或內戰的可能,因為現在一系列危機正影響著美國:新冠疫情、經濟衰退、政府債務、政治分歧和貧富差距。今年早些時候,在接受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可汗的採訪時,達裡奧表示,美國夢現在「已不存在」,這可能會導致資本主義的崩潰。此外,他將貧富差距描述為美國面臨的「國家緊急狀態」。

芝加哥大學和聖母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自6月以來,已有近800萬美國人加入了貧困行列。根據一項人口普查調查,在過去7天內,有2700多萬成年人「有時或經常」經歷過食物短缺。

與此同時,2020年的選舉——以及川普總統破壞選舉結果的努力——進一步加深了政治創傷。

達裡奧敦促政界領導人找到中間立場,以解決美國不可持續的不平等問題。「為了讓國家團結起來,不爆發某種形式的內戰……必須以一種聰明的方式把整個國家團結起來。」

根據最新的每周報告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達到88.5萬。包括可口可樂、迪士尼和便利貼製造商3M在內的大公司都宣布了大規模裁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近1300萬成年人(9.1%)沒有支付房租或抵押貸款,或者對自己能否按時支付下個月的住房帳單有輕微或完全沒有信心。

然而,美國經濟的某些部分正在蓬勃發展。房地產一片火熱,科技公司在賺錢,股票價格從來沒有這麼高過。

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拉吉夫·沙阿最近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新冠危機不僅加劇了不平等的情況,也揭開了我們社會和世界各地存在的巨大不平等的面紗。」

達裡奧說,美國必須通過投資未來來解決不平等問題。他強調有必要通過改善醫療保健、基礎設施,特別是教育來提高生產力。

他說:「如果我們不能從教育和就業項目等方面獲得廣泛的生產力和就業,那麼兩極分化就會持續並惡化,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問題。」

這位億萬富翁強調,美國的體系必須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越早越好。他說:「目前存在貧富差距、價值觀差異和政治分歧,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必須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相關焦點

  • 日本紀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揭露了社會的另一面
    日本NHK記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裡,為我們展示了世界貧富差距的冰山一角。1西雅圖,美國屈指可數的經濟發達城市。在這城市中心區域,出現了大量的帳篷,被稱為「帳篷城」。美國作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強國,貧富差距也是眾所周知的位居前列。據報導,美國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生活十分困窘。不僅是美國。從1980年開始,全球的貧富差距就在不斷擴大。以基尼係數顯示的話,基本上就是一條上升的直線。
  • 美國上世紀經驗:如何緩解貧富差距
    事實上,1920s,美國貧富差距也曾一度達到頂峰,但30年代美國在羅斯福總統領導下得到緩解,關鍵手段是穩定生產、保障就業以及調節分配。平衡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中國模式兼顧效率與公平,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 【島讀】李強: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做社會學,有時候思考一個問題,中華文明的長期積累,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什麼樣的財富?我們有無數的歷史故事需要梳理,有時候重溫一個歷史故事就能夠讓我們政策糾偏,就能夠發生重大影響。總之,上述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對我們是個提醒,這樣的貧富差距造成社會發展沒有動力,貧富集團之間矛盾很深,市場交換難以進行,巨大的底層集團沒有購買能力,造成經濟停滯。人們也稱之為「中等收入陷阱」現象。
  • 韓國貧富差距之大到底有多恐怖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一個制度追求公平的前提,是這個制度能夠保證效率,換句話講,追求公平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效率的提高,公平的部分缺失,卻可以被效率的提高所彌補,不能保證效率的公平制度,最後會難以為繼,舉個現實例子,基尼係數是反映一個,國家財言不平,國家財富不平等的指標,表示貧富差距越大
  • 稍不留神,貧富差距都這麼大了?
    有人失了業,有人降了薪,有人送起了外賣,有人入了股市,也有人擺起了地攤……國外也一樣,美國的窮人憤怒地跑上了街頭,印度的貧民吃起了土。日子越來越難過,但這並不影響富豪們在身價上屢創新高。前段時間,橋水董事長雷·達裡奧發表演講說:貧富差距已達近百年最高點。最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又說,世界上一半的財富屬於26個人。
  • 不容忽視的貧富差距: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
    尤其是城鎮居民內部、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比較大。「比如說城鄉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鎮工資統計,高收入行業和低收入行業有4倍左右的差距。」  「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財產差距擴大的問題,而且這一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李實告訴記者,以往人們大多把貧富差距等同於收入差距,但實際上,居民在資產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貧富差距狀況的重要方面。
  • 周冬雨代言維密,低欲望消解性感,貧富差距埋葬消費主義
    在裡根之前,美國經濟已經連續數年陷入滯脹(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的泥潭,而再之前,尼克森、福特與卡特總統時期,美國儘管經濟發展動力不強,但是貧富差距卻沒那麼明顯,中產階級的比例達到了80%,在經濟活力下降前,美國的社會是一個不錯的狀態,政府、企業和資本家與僱員都能在國家發展中獲益,人們可以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過上不錯的生活。
  •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同處首都,為何卻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經濟被百萬華人操控,卻有400萬貧民蝸居首都?大家好啊,我是球哥,今天就讓球哥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一下菲律賓的貧富差距吧?這裡球哥還想提醒大家一句,喜歡球哥視頻的朋友們,記得關注球哥哦!咱們先來看下菲律賓。
  • 從數據和實拍圖:中國貧富差距比日本大多少
    貧富差距。中國的貧富差距究竟有多大?國際上有個衡量貧富差距標準的數值,叫「基尼係數」,基尼係數0代表該國財富絕對平均,1代表國家的財富集中在一個人手裡,即絕對不平均。也就是說數值越小該國貧富差距也就越小、社會越穩定;反之,基尼係數越大,則代表該國貧富差距越大、社會越不穩定。
  • 《寄生蟲》:貧富差距是永遠逃離不開的話題,我們都是時代犧牲者
    一、窮人與富人的命運交織,彼此對立,又相互平衡貧富差距是永遠都逃離不開的話題貧富差距的懸殊,給人與人之間帶來一場猝不及防的衝突。然而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裡,他們彼此對立的同時又依靠彼此而活。
  • 【文化美國】2019年託尼獎音樂劇《冥界》:關注貧富差距的現代化神話
    通過對神話人物和整體劇情表現手法的現代化改編,米切爾引入一個全新的主題——貧富差距,她曾表示,「我想要的是能引起上世紀三十年代沙塵暴(Dust Bowl)的回憶的東西,但你現在也能在布希維克街上看到,這個關於財富、貧窮和剝削的故事有很多現代元素」[3]。
  • 觀察 從電影看見臺灣貧富差距問題
    從電影看見臺灣貧富差距問題
  • 達裡奧談資本主義危機:5-10年內三大問題恐致美國走下「神壇」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橋水基金創始人、億萬富翁投資者達裡奧(Ray Dalio)近期表示,資本家在經濟上的分工不是很好,所以當前作為美國經濟基礎的資本主義體系並沒有為所有人有效地運作。「資本主義會造成巨大的貧富差距,從而產生機會差距,這對整個體系都將構成威脅。
  • 《寄生蟲》貧富差距下的悲劇
    可是悲慘的結局,以及各種情節仍然持續引發我的思考。這部電影反映了韓國社會的現象。影片中的金家是一個很貧窮的家庭。母親曾經是鉛球運動獲獎者,父親失業,兒子參軍後考了四次大學都沒有考上,女兒也沒有工作。一家人住在半地下室,環境非常惡劣。上網也是蹭鄰居的網絡。一家人都為某家小快餐店折盒子為生。但是他們折的盒子不夠好,被快餐店抱怨,並且減工資。
  •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這種教育機會的差距也顯示在經濟收入上,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就猶如一株「雙生花」,在日本相生相成。  文章摘編如下:  在剛剛結束的日本高等教育學會上,東京大學研究者們公布了一項最新調查結果。2012年,日本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相比,子女進入國立或公立大學的升學率相差近3倍。  比如年收1050萬日元以上的家庭,其子女進入國立或公立大學的比例在20.4%。
  • 美國警察「跪殺」黑人,為何會引發巨大暴亂?聽聽中國專家怎麼說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頭號強國,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醫療系統,都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按理說在擁有如此實力的情況下,美國應該成為世界最安全的國家。然而事實卻和我們所想的不一樣,首先是美國引以為傲的醫療系統,面對這場新冠疫情毫無還手之力,美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的最新思考:剖析貨幣、信貸和債務相互關係
    來源:金融界網站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裡奧24日在他的領英(LinkedIn)主頁上發布了2萬字長文,剖析在長期債務周期中,貨幣、信貸和債務的相互運作方式,以及它們驅動全球經濟和政治變化的方式。因為在這樣的時期,在衝突之後,沒有人願意去戰鬥,人們厭倦了戰鬥,所以有一個和平的重建和增加的繁榮,這是由可持續的信貸擴張所支持的。之所以說是可持續的,是因為收入的增長超過或跟上了償還不斷增長的債務所需的償債支出,也是因為央行有能力刺激信貸,經濟增速也很強勁。在此過程中,會出現短期的債務和經濟周期,我們稱之為衰退和擴張。
  •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城鄉與族裔差距拉大,教育不平等埋下社會撕裂...
    巨大的經濟損失背後,則是城鄉之間經濟差距拉大、不同種族間貧富差距拉大、不同收入人群之間教育差距拉大的冷酷現實,疫情帶給美國社會的種種裂痕,將在未來產生深遠影響。此外,美國城市往往比農村擁有更多來自資本、法律、政府,以及其他系統的資源和支持。隨著疫情暴發引發「強者更強」效應,未來幾年城市的科技創新、消費者資源聚集、技術性工人集中,以及人才增長將進一步拉大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福布斯》認為,這無疑會導致農村居民的憤怒和不滿,進而激化城鄉之間的矛盾,加劇政治和社會對立。
  • 文化現象不是真相,貧富差距誰能解
    所以,成為高概念電影的《寄生蟲》大聲疾呼:「貧富差距不是寓言就比如「貧富問題」,誰能夠翻轉這一切?這不是《寄生蟲》的悲劇,而是鏡頭的有限制。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不是從這個年代開始的,當然也不是《寄生蟲》才開始搬上大銀幕。
  • 《巨大的鴻溝》: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美國金權政治的控訴
    美國貧富差距的巨大鴻溝,種種撕裂社會和諧的矛盾,是誰造成的?如今的美國社會猶如一個火藥庫,只要有人點燃一根火柴,就會引爆,充滿了種族排他主義的極右翼的土豪川普,已經幹了一屆,他的出現,就是美國近十幾年來的貧富差距的擴大下,白人中產階級的陷落,川普以廉價的種族主義為宣洩口,讓白人中產階級把箭頭指向黑人、華裔與西班牙裔的有色人種,散布排外仇恨。但事實上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