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紀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揭露了社會的另一面

2020-12-23 慢錢財商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

世界上最富有的62人的資產相當於全球人口中最貧窮的36億人的總資產;

美國過去20年間1800項政策中,其中45%都包含了富裕階層的授意;

巴黎、加拿大,全世界針對資本主義的遊行越來越多......

日本NHK記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裡,為我們展示了世界貧富差距的冰山一角。

1

西雅圖,美國屈指可數的經濟發達城市。

在這城市中心區域,出現了大量的帳篷,被稱為「帳篷城」。

大量無家可歸的人,就住在帳篷裡面。

在大家的想像裡,住在這些帳篷裡面的人往往是一些失業的流浪漢。但是與想像相反,「帳篷城」裡的人大多數都是有工作的。

為什麼有工作卻只能住在帳篷裡?

因為近5年來,西雅圖的房價不斷高漲。那些付不起房租的人,只能露宿街頭。

這樣的「帳篷城」,西雅圖市內一共有8處。而且,這些無房可住的人還在不斷增加。

美國作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強國,貧富差距也是眾所周知的位居前列。

據報導,美國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生活十分困窘。

不僅是美國。從1980年開始,全球的貧富差距就在不斷擴大。以基尼係數顯示的話,基本上就是一條上升的直線。

基尼係數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最大為「1」,最小等於「0」。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這裡順帶一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我國基尼係數一直處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2017 年中國基尼係數為0.467。收入差距還是相對較大的。

2

要明白為何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我們首先要理解社會的財富分配模式。

在記錄片《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中,提到了滴漏理論(也稱作「涓滴效應」)。

涓滴效應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或貧困地區特別的優待,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或地區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

用玻璃杯塔演示。

上面的杯子代表富裕階層和企業家,下面的杯子代表員工和低收入人群,酒代表賺到的錢也就是財富。

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利潤會流到富裕階層和企業家的手中,財富就像酒一樣慢慢分配下去。雖然不可能使所有人都同樣富裕,但還是有些好處會滴落在窮人手中。

這種理想的財富分配方式建立在兩個前提下,一個是經濟增長率高(有足夠的酒),一個是所有人對錢的欲望都是一樣的(杯子一樣大)。

在過去經濟增長率高的年代,可供分配的錢比較多,可是如今,全球國家的增長率都在下降,可供分配的麵包(酒)越來越少。

同時,人類的欲望是無法衡量的,有錢人或許會想賺更多的錢。這樣一來,財富就流不到下面了。

我們可以對比上圖左右兩邊的玻璃塔。右邊的玻璃塔更契合如今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分配現狀。

3

被稱作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曾說過,驅動市場經濟的,是追求利益的利己心。

我們不可否認,適當的貧富差距能促使經濟更好的發展,人們也有更強的驅動力去創造財富。

可是貧富差距一旦過大,就會抵消掉它的積極點,使經濟陷入危險之中。

當人們發現再多的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就會感到無力並放棄。隨著經濟的停滯不前,世界會開始分裂。

這也是為何如今全球排他性民粹主義盛行的原因。

從2018年美國在全球挑起貿易衝突開始,「逆全球化」就拉開了序幕。

我們知道,「全球化」是資本在追求成本最優的結果。隨著美國貧富差距擴大,民粹主義盛行,總統川普不得不想辦法改變收入分配結構,所以就想把窮人的飯碗(製造業)給搶回來。這也是關稅戰挑起的原因。

如今資本除了考慮成本外,還不得不考慮關稅、國家政策和民意等,這進一步加劇了「逆全球化」。

而這次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毫無疑問會更加破壞全球化的路徑。「逆全球化」的思潮,將會比之前更加嚴重。

現在已經開始有苗頭了。

4月10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向全美呼籲,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應考慮撤離中國,美國政府提供全部的「搬家」費用支持。同一天,日本同樣呼籲日本企業撤離中國。並宣布提供20億美元的資金用以支持日企搬回日本,2億美元支持日企搬離中國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地區。

在如今全球經濟低增長率的時代,財富由「增量」變成了「存量」。為了保住自己國家的「飯碗」,國與國之間博弈將會更加頻繁。

外需指望不了,這個時候內需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也是為何我國正大力鼓勵消費的原因之一。

4

關於如何解決貧富差距,各國政府很早以前就給出了答案——在「再分配」的環節上下功夫。

例如對富裕階層的徵稅以及提高員工的最低薪水等,這些都是改善社會貧富差距的方法。

但不管如何,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沒有辦法增加社會財富,那麼經濟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屆時,我們將面臨跟美國一樣的困境。

由於我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最底層的人民有相對的保障。所以一旦衰退,最慘的不是玻璃塔中的上層與下層,反而是廣大的中層——它們也是房貸的中堅者。

當然,目前我國經濟還遠沒到衰退的地步,只是經濟增長速度下降而已。貧富差距雖然也比較大,但是階層還遠未到固化的地步,底層人民還有往上躍遷的可能。

努力的作用,雖然相對以往,效用已不像從前那樣明顯。但是鼓吹「努力無用論」倒是不必。

我們一直追求的,是相對的平等,而不是絕對的。就算在同一階層裡,努力讓自己生活得稍微好一點,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酒漏下來的時候,主動去接,總比被動要好得多。

相關焦點

  • 從數據和實拍圖:中國貧富差距比日本大多少
    貧富差距。也就是說數值越小該國貧富差距也就越小、社會越穩定;反之,基尼係數越大,則代表該國貧富差距越大、社會越不穩定。資料圖:中國貧富差距我們的鄰國日本,又是怎樣一幅景象呢?日本的貧富差距近十幾年來,日本的基尼係數一直在0.27上下波動,是全球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 橋水達裡奧: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引發衝突
    原標題:橋水達裡奧: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可能會引發衝突來源:環球外匯網近日,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美國億萬富翁瑞·達裡奧(Ray Dalio)非常擔心,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掌權,美國將出現分裂、嚴重不平等的局面。
  • BBC紀錄片 文森特· 凡· 高全傳.Vincent: The Full Story.2004
    前次推送(2020/10/1)NHK紀錄片 巨大貧富差距的結局.2010 揭露了社會的另一面澳大利亞紀錄片 龜女士的奧德賽.Turtle Odyssey.2018十二月推送合集 十一月推送匯總
  •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日華媒:日本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成「雙生花」 這種教育機會的差距也顯示在經濟收入上,教育差距與貧富差距就猶如一株「雙生花」,在日本相生相成。  文章摘編如下:  在剛剛結束的日本高等教育學會上,東京大學研究者們公布了一項最新調查結果。2012年,日本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相比,子女進入國立或公立大學的升學率相差近3倍。  比如年收1050萬日元以上的家庭,其子女進入國立或公立大學的比例在20.4%。
  • 閱讀《下流社會》:揭露日本社會轉型的趨勢,中國應提高警惕
    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目前,日本的GDP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也居世界前列,然而近來,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並不盡如人意,有人描述了日本在日本整個日本經濟和社會趨勢中失去的十年。通過對日本當前經濟社會形勢的分析,三浦展覽發表的新作《下流社會》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本書全面分析了日本中產階級陷入中小資產階級,形成下層社會的現象和原因。據三浦展覽顯示,日本社會出現這種分化的原因不僅是表現的經濟層面,而且整個日本社會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消費欲望都在向方向發展。
  • 日本黑幫的悽慘,揭露了財富流向的大秘密……
    但是大環境不好,日本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黑幫的日子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日本的貧富差距中等,英國更大,而第一名是美國。04在日本,社會保障雖然做得不錯,但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單親家庭,日本的貧困率在發達國家中是最高的。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經濟繼續增長,貧富差距就不是大問題。這個想法靠譜嗎?● 首先是理想模型:
  • 不容忽視的貧富差距:長期貧困和跨代貧窮
    專家認為,政府干預過多等,容易造成資源行業和一些自然壟斷行業同其他競爭行業之間產生巨大收入差距。如壟斷性企業員工特別是高管收入偏高乃至畸高;再如一些人和群體依靠權力資源得到優先發展、優先致富甚至一夜暴富的機會,而被權力邊緣化的群體,很難得到發展機會。
  • 觀察 從電影看見臺灣貧富差距問題
    凸顯臺灣社會的矛盾書名:《銀幕上的新臺灣:新世紀臺灣電影裡的臺灣新形象》作者:野島剛譯者:張雅婷出版社: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15年11月3日對於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有一部電影比蔡明亮的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比日本還大,臺北市內動輒要價上億元的豪華住宅大樓四處林立,臺灣報紙一打開都是新建落成的房地產廣告,臺北市中心的地價甚至比日本還要昂貴,以臺灣的薪資水平來看根本無法購買,甚至連租都租不起。但是,這些所謂的「豪宅」一棟一棟地開工興建,而且在落成之前早已銷售完畢。
  • 【島讀】李強: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既不均等又不公正的現象,過去也有說法叫「拉丁美洲陷阱」,中國的發展要避免「拉美陷阱」。拉美的特點是資源特別豐富,人口又不多,那麼好的條件早就應該發展起來了。怎麼發展不起來呢?它制度有問題, 體制有問題。拉美貧富差距非常大,而且政治不穩定,政權更替、貧富差距、社會動亂、社會矛盾很深,一些非洲國家也有這些問題。
  • 日本NHK紀錄片揭露了真相!
    2014年時,日本NHK電視臺拍攝了一部【看不見明天--越來越嚴重的年輕女性之貧困】的紀錄片,來記錄下日本社會中的驚人現實。 這部紀錄片報導了日本光鮮的繁華下面都市的貧困女性。日本15-34歲的女性非正式僱員中,80%屬於政府界定的低收入人群。
  • 這部紀錄片揭露了日本未成年人賣淫現狀
    說到紀錄片,不少人首先想到的都是BBC。去年的《地球的脈動》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壯美且艱難。
  • 周冬雨代言維密,低欲望消解性感,貧富差距埋葬消費主義
    在經歷了「賣身風波」、「性騷擾風波」後,維密打出了如此的口號,而為了贏得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維密請楊冪與周冬雨擔任中國區的代言人,而周冬雨的形象與傳統意義上的維密天使之間的巨大反差,讓人們認識到了以性感著稱的維密正在試圖轉型,只是這種轉型多少讓人感覺有些尷尬。
  • 美國上世紀經驗:如何緩解貧富差距
    具體來看,自80年代起,美國的貧富差距水平開始持續擴大,45-80年基尼係數保持在平均37.5%的低位,而後指標從80年的37.8%加速上行至17年的45.5%。貧富差距擴大的同時,美國在近十年還面臨著經濟增速變低的困境。
  • 日本學者的疫情觀察:奧運停辦?股市大跌加大貧富差距
    新京報邀請中國、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圍繞國內公眾關注的經濟議題,記錄他們的經濟觀察。今天我們推出第四期《日本學者的疫情觀察:奧運停辦?股市大跌加大貧富差距》。以下是日本神戶大學教授趙來勳的日本經濟觀察:北京時間3月23日,加拿大宣布退出東京奧運會,國際上一片譁然。
  • 《寄生蟲》:貧富差距是永遠逃離不開的話題,我們都是時代犧牲者
    藝術的本質要回歸生活,給真相以意義,揭露現實的電影也更能激起人們的共鳴,好的作品終將實至名歸。他們是富人,處在社會的上層,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在基宇一家眼中的那些如何維持生計的難題,是樸社長一家從未經歷過的生活體驗。如果沒有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當基宇來到樸社長家當家教後,他看到了金錢與地位在人與人之間造成的巨大差異,這一切都成功激起了他對物質的渴望。他想讓全家人,都在這個家庭裡,找到自己的一份工作。
  • 《寄生蟲》貧富差距下的悲劇
    事情結局有點出乎意料之外,非常令人唏噓。然而最後,影片中的主角之一總算為觀眾爭回了一口氣,他最終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父親。可是悲慘的結局,以及各種情節仍然持續引發我的思考。這部電影反映了韓國社會的現象。影片中的金家是一個很貧窮的家庭。母親曾經是鉛球運動獲獎者,父親失業,兒子參軍後考了四次大學都沒有考上,女兒也沒有工作。一家人住在半地下室,環境非常惡劣。
  • 豆瓣評分9.1,韓國又一神片,《寄生蟲》直擊貧富差距!
    而如今這部《寄生蟲》講述的故事和去年奪得金棕櫚大獎的日本影片《小偷家族》又有點類似,同樣講述社會兩極分化的影片,但是這部《寄生蟲》不單單是講述底層社會的故事,而是將底層、上層兩個社會進行對比,更加直擊人心,更加血淋淋!
  • 韓國貧富差距之大到底有多恐怖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一個制度追求公平的前提,是這個制度能夠保證效率,換句話講,追求公平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效率的提高,公平的部分缺失,卻可以被效率的提高所彌補,不能保證效率的公平制度,最後會難以為繼,舉個現實例子,基尼係數是反映一個,國家財言不平,國家財富不平等的指標,表示貧富差距越大
  • 從電影細節中剖析《寄生蟲》:奉俊昊對貧富階級差距的社會化表達
    電影通過很多手法來展現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層次關係,這種社會結構也十分清晰的通過各種細節暗喻了出來。電影中很多物以載體的形式間接地表達出了導演對貧富的階級差距的理解,小帥將它們總結為三個關鍵詞:畫、石頭、樓梯。 1.畫 電影中多次出現了樸社長兒子多頌的畫作。
  •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同處首都,為何卻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經濟被百萬華人操控,卻有400萬貧民蝸居首都?大家好啊,我是球哥,今天就讓球哥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一下菲律賓的貧富差距吧?這裡球哥還想提醒大家一句,喜歡球哥視頻的朋友們,記得關注球哥哦!咱們先來看下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