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首創一考試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他卻因為喝酒而一命嗚呼!

2020-12-23 騰訊網

剛剛過去的高考,大家還記得嗎?無論是今天剛參加高考的,還是畢業很多年的學生,對於高考都是終生難忘。

那麼,你們肯定都記得我們填寫試卷和答題卡的時候,名字都要寫在旁邊,然後裝訂起來。這樣的做的目的是為了公平,防止以權謀私、先入為主。

其實,這個考試制度或者說方法在古代就有,起源於唐朝武則天時期。與糊名法相一致的是鎖院制度。而鎖院制度的首創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易簡。

《宋會要輯稿》上記載:

是年(淳化三年),又知貢舉,既受詔,徑赴貢院,以避請求,後遂為例。」謂之「鎖院」。

公元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畢士安,知制誥錢若水、王旦、呂祐之等5個人被確定為當年貢舉的考官,其中蘇易簡為主考官。

蘇易簡得知被委以重任,為了規避親戚朋友找自己走後門請求照顧,於是主動率領其他四名考官一起把自己鎖了起來,直到當年貢舉結束才出門回家。

當時蘇易簡等人的行為其實是自發,但宋廷認為這種舉動可以有效防止考生請託,防止考題洩密,便將之定為慣例,然後沿用至今。

跟糊名法一樣,只不過糊名法是對考上的,鎖院制度就是對主考官的。

鎖院制度下,被選為主考官的這些人會被立即送入貢院(或其他場所)封閉起來,在與外界隔絕的狀態下,沒收一切與外界聯繫的通訊工具。這些人必須在完成命題、考試、閱卷、確定等次等各環節工作,甚至到放榜之後,才能出院。

從蘇易簡之後,鎖院制度便成為定製,所以說蘇易簡就是鎖院制度的首創者。

但就是這個首創者,最後的結局很尷尬,他是大量飲酒而亡。其實,蘇易簡這個人頗具傳奇。

此人從小就顯示出了天示異象,江湖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故事:蘇易簡的父親有一個好朋友叫嚴儲,二人關係不錯。

當時蘇家舉辦麒麟宴,為蘇易簡降生大宴三日,作為好朋友的嚴儲自然要到堂祝賀。跟嚴儲坐在同一桌的有一個看相算命的,據說算命很準。

嚴儲本來也要進京趕考,於是壯著膽子詢問算命看相的大師,他的前程怎麼樣,什麼時候才能高中。

算命看相的仔細看了看嚴儲,掐指一算,然後手一指正在襁褓之中的蘇易簡:你嚴儲應該是在蘇公子高中狀元那年或可成名。

結果一言既出,哄堂大笑。嚴儲感覺有些尷尬,等到蘇易簡高中狀元,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誰都不會相信這種鬼話,嚴儲當然不信,但事實卻真如當年那個看相算命說的。嚴儲此後無論怎麼努力,考科舉總是名落孫山。一直到太平興國五年,蘇易簡榜下才進士及第。

可以說有些事情真的說不準,冥冥之中似乎自有一些安排。

蘇易簡高中狀元的時候是22歲。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宋太宗這個皇帝特別尊崇儒學,於是朝廷專門召集進士們搞了一場殿試。蘇易簡自然也在,他洋洋灑灑寫了一篇三千字的長文,一揮而就。

宋太宗讀完這篇文章,感覺非常棒,當場轉發並點讚,同時賜名蘇易簡為龍虎榜狀元。

蘇易簡中了狀元後,曾擔任諫官,後來又連續七年擔任主考官主持貢舉,皆公正無私,深受太宗器重。

除此之外,蘇易簡還著書立說,著名的《文房四譜》就是出自於他之手。該書共五卷,分為《筆譜》、《紙譜》、《墨譜》、《硯譜》,涉及筆、硯、紙、墨產生的根源、製造的工藝、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等內容。是我國第一部描寫紙發展史的著作,極具史料價值。

蘇易簡這個人為人也不錯,很坦率,總之,蘇易簡什麼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嗜酒如命。

本來文人雅士喜歡喝酒沒什麼不好,但蘇易簡太貪杯了。沒有一天不飲酒的,沒有一天不喝醉的。凡酒必飲,凡飲必醉,總是酩酊大醉。

據《宋史》載,蘇易簡還借酒發揮,他以酒水倒欹器,用「日中則昃,月滿剛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勸諫宋太宗持重守成,謹慎勤勉,循序漸進,以固國本。

宋太宗雖然對他的這個建議太宗欣然接納,但對他的這個嗜酒如命的壞習慣很不高興,總擔心他因飲酒過度而喪命。

於是,宋太宗寫了《勸酒》《戒酒》兩首詩賜給蘇易簡,意思叫他戒酒。皇帝的話,誰敢不聽?

蘇易簡當場表示不喝酒,表示規表示,他依然我行我素,還是無酒不歡,舉杯痛飲,沉醉其中。

「上嘗戒約深切,且草書《勸酒》二章以賜,令對其母讀之。自是每入直,不敢飲。」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後來,蘇易簡最終還是因為喝酒而被罷免。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蘇易簡的官已經當的很大了,是參知政事,副宰相,官很大。

同為參知政事的趙昌言不喜歡蘇易簡,兩人經常相互攻擊。趙昌言抓住蘇易簡愛喝多次失禮的毛病進行精準打擊,最終擊破了宋太宗的心理防線。

蘇易簡被貶到外地做官,而蘇易簡下放沒多久,就因為喝酒過量而一命嗚呼,終年39歲,十分可惜。

而宋太宗聽說蘇易簡縱酒離世,禁不住悲從中來嘆道:「易簡果以酒死,可惜也。」於是追封蘇易簡為禮部尚書。

所以說,喝酒千萬不要貪杯,切記!切記!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朝代眾多,有沒有好的制度沿用至今的?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那麼中國古代有沒有好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古代誕生過許多制度,這些制度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有些制度優越,直至今日仍在使用。秦朝全國統一度量衡標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全國書同文、車同軌,而且還統一了全國度量衡的標準。
  • 武則天對考試的貢獻:武舉和殿試一直延續到清朝,思想卻影響至今
    題/武則天對考試的貢獻:武舉和殿試一直延續到清朝,思想卻影響至今 文/有疾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
  • 武則天喝多後隨口給一小國賜名,一直沿用至今,現發展成世界強國
    在古代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世界強國之一,哪怕當時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跟波斯帝國也不敢說在繁榮跟富裕程度上就能比過中國,並且中國還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
  • 考試機制不斷進化,科舉制被沿用,朱元璋為何廢止十年才重新啟用
    到了隋朝,隋煬帝採用了「十科取士」,形成了層次不同、要求不同的考試制度,這也就是後來科舉制的初步樣子。到了唐朝時期,科舉制被完善,武則天首創殿試,從此之後,科舉製成為了主要的選拔機制。直到現在的小、初、高考也是選拔人才的機制,這讓寒門也能出貴子。選拔人才制度隨著朝代更迭,但是最後科舉製成為了最終的定向。
  • 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又是誰廢除的? 揭科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與廢除
    唐朝增加了明經和進士兩科,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增加了武舉考試,自此文武雙全,人才輩出。科舉制度萌發於魏晉,產生於隋朝,定型於唐朝,從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人才選拔制度給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影響。   科舉制度廢除時間   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舞臺上盤踞著一千三百多年,最終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那麼,科舉制度廢除的時間是哪年呢?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古代學校
    1、齊國的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所著名學府,是由官家舉辦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學校,是戰國時期最高學府; 2、孔子與私學 孔子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兩大主要貢獻;一是首創私學,開創私人講學之風;二是編訂「六經」,整理和保存了我國古代文化典籍。
  • 清朝首創的選秀女制度,到底是怎麼選的?
    清朝在北京建都前,後金的汗王迎娶后妃是沒有什麼固定的制度的,主要是一些政治聯姻的需要,通過婚姻來維繫各個家族之間的關係,基本上與其利益攸關的蒙古族聯姻最多,比如皇太極的一後四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在清政府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後,清朝一開始是沿用的明朝的后妃制度,隨後,在明朝制度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清朝的后妃制度,也由此開創了清朝所獨有的選秀女制度。
  • 商鞅變法:有一制度被沿用到今天!奠定秦國大一統,最後卻被施以極刑
    「四境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於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書·境內》 這道法令的主要內容是,人出生就要登記戶口,死後註銷戶口,方便控制農戶和賦稅的徵收,以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的方式編制,採用互相告發和連坐的制度,一個人如果犯了罪,同族人不檢舉的要和犯人同罪,且對舉報者實行獎勵。
  • 我國改名最多城市,已有40多個名字,最美那一個卻沒有沿用至今
    從古至今,在我國的眾多城市之中,有的城市上千年來名字未曾有過變動一直沿用至今,就像河北的邯鄲市,邯鄲學步這個成語也是很早之前就出現了。相反,有的城市經常會被人們更改名字,今天小編就要向大家介紹我國改名字最多的一座城市。
  • 我國「最神秘」的村子,至今沿用世襲制,完全生活在原始社會!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中國最後一個原始村落,那裡的房子還是茅草屋,甚至還在沿用世襲制。 雲南作為中國少數民族聚集的省份,經濟並不發達,但云南省在中國卻很有名氣,主要原因是雲南省旅遊資源豐富,這裡有九個五A級景點,比如玉龍雪山,大家都很熟悉。與此同時,許多少數民族聚集在雲南邊境,這些地方有一部分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但一些原始部落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面貌。
  •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給皇帝,產生一成語至今還在沿用!
    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將孕妻送給皇帝,產生一成語至今還在沿用!皇帝有一個十分信賴的大臣,這個大臣將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老婆送給了皇帝,而這位婦人所生下來的孩子之後變成了新一任的皇帝,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延伸出來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流傳程度十分廣,你知道是什麼嗎?
  • 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法律制度
    一、夏商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隸製法律,以習慣法為主,禮刑並用。它體現了王權與族權的統一,滲透了神權思想。這種思想構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論基礎,一直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 三、三國兩晉六朝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各朝都編纂法典。
  • 林正英:單挑李小龍,與洪金寶開啟靈幻電影,定3條規矩沿用至今
    小時候,他的家裡面很窮,又有六個兄弟姐妹,日子過得相當艱苦。他曾在信義會小學就讀兩年,但因為家裡窮很快就輟學了。 輟學之後,林正英加入了香港春秋戲劇學院,並拜京劇名家粉菊花為師。彼時,錢月笙、羅家英、陳龍等都是他的同門師兄弟。
  • 此人被懷疑了多年,至今仍有他的傳說,不是王莽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穿越這一概念開始出現在科學、文字、影視等等方面,發展到今天,不但在科學領域有了一定的學術成就,文字和影視領域也有了數量眾多的作品。對於大眾來說,穿越題材影視劇的轟炸,帶給我們對穿越時空的幻想與憧憬,無論是回到過去改變自己的過往,還是前往未來,探知自己多年後的發展,都讓人無比嚮往。可是數十年來,在人類活動中卻還是沒有穿越者的實證,有的只是無數的猜測。
  • 彌天大謊|框定華夏疆域的行省制度,是蒙古人首創?
    此外,行省製作為元朝基本政區制度,確實使中國的中央、地方權力結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不過,元朝行省制的內涵並未在明清和近現代流傳下來,它對後世影響其實微乎其微。再看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在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以上俱為元朝宰相職務),其行政機構名稱和官吏品秩與中央同,負責全省軍事、行政、財權。所以說,元朝發明行省制度這一說法並不正確。唐朝的大行臺尚書省性質已經和元朝的行中書省(尚書省)是一個事物了。唐朝三省制的簡化又為元朝的行中書省和行尚書省名稱互換奠定了基礎。唐初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詔旨,決定軍國大事和官員任免,負責決策。
  • 喝酒不上頭?孫紅雷親自為它代言,「非遺技藝」釀造十年基酒!
    有趣的是,古人不但愛喝酒,酒量還不小,動不動一句先幹為敬,轉眼只剩下幾個空罈子……所以,當真是古人海量令我們望塵莫及嗎?主要還是因為古代的酒度數偏低,一般是10°左右的米酒,幾罈子下去頂多喝個微醺。不過話說回來,咱們現代人喝酒的場合一點兒沒比古人少!工作應酬要喝、朋友聚會要喝、婚喪嫁娶這種大場面更少不了一壺高度白酒撐場面。
  • 《人類消減計劃》,講了人類未來的事情,與考試不過關有關
    《人類消減計劃》,講了人類未來的事情,與考試不過關有關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人口的增長已經超過了環境的負荷。那麼在未來,人口的增長會不會越來越多,而地球的環境也會越來越糟呢?相對於人口增長,每一個國家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就比如我國的計劃生育。
  • 香港律師|內地律師轉化步驟OLQE考試詳解!
    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區之一,與內地實行的大陸法系不一樣,香港沿用了英國法制,實行的是普通法系。1.香港律師制度概況香港的法律幾乎全部承襲了英國法,律師制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律師的分類上,至今仍保留著英國的做法,將律師分為出庭律師(Barrister)和事務律師(Solicitor),這在大英國協國家已鮮為可見。
  • 洪秀全是不仁不義之人,太平天國成也此人,敗也此人!
    不信請聽我慢慢道來,先說他如何不文不武了。這麼一個連基礎考試都通過不了的人,你說他有文嗎?也許你會認為我這話說的絕對了一點,認為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不公平公正,不一定能顯示一個人的真實水平。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清廷將其塑造成為一個吃人惡魔,很多史料被毀,面目並不完整。但我們可以從太平天國的發展軌跡透視洪秀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洪秀全是個敢幹的人。
  • 武則天喝醉後,隨口給一小國賜名,一直被沿用至今,是哪個國家?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我國唐朝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情。如果提到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朝代,那麼就不得不想到唐朝了。唐朝開國於公元617年,唐國公李淵稱帝後,將大唐的首都定在了長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它同時也成為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宏偉壯觀的都城。到了626年的時候,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