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 山西斷案名臣狄仁傑

2020-12-25 愛生活愛互動

狄仁傑從(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晉陽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武周時期任宰相。

對於狄仁傑的了解現在的人多來源於影視劇的演繹,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真實發生過的。

狄仁傑出生於太原以明經進入仕途,之後歷任歷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一直到武周的宰相也就是鸞臺侍郎、同平章事。

說狄仁傑就不得不說狄仁傑的判案如神,在影視劇中狄仁傑的斷案能力可以說是神呼奇神。僅僅憑藉案發現場的些許線索就可以推斷出案情很快破案。

歷史上的狄仁傑在任大理寺卿時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夜以繼日,筆不停批,整整奮戰了一年,就把積壓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員達17000人之多,事後竟然一個喊冤的都沒有。數量之多,質量之好,在當時傳為佳話。狄仁傑剛正不阿,敢於直言,心向百姓,嫉惡如仇。也正是這樣所以狄仁傑得罪了不少人幾次被陷害,之後又被重新啟用。

武則天當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斷地殺害李姓宗室,打擊李唐舊臣,但是對於狄仁傑卻可以相對寬容一些,可見狄仁傑的能力之強。

從神龍元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之後一直在朝中擔任要職直到去世。

武則天也特別的尊重狄仁傑常常稱其為國老,並且面君不用跪拜。

狄仁傑任宰相時大力舉薦人才,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如舉薦張柬之保契丹降將李凱固,舉薦兒子狄光嗣等為武周舉薦了大量的人才朝廷大多是狄仁傑的門生故吏。狄仁傑從來不信鬼神之說,狄仁傑任寧州刺史時,刺史居住的宅院已經死了十幾個人了很多人都勸她另外找個地方居住,但是狄仁傑卻堅持不換,狄仁傑說:「刺史不住本宅,何別舍乎?命去封鎖葺治,居之不疑。」並且狄仁傑力主武則天歸還李唐天下建議武則天傳位於太子李顯。

歷史上各朝各代都對狄仁傑具有較高的評價。

藺仁基:狄公之賢,北鬥以南,一人而已

趙匡胤:武則天一女主耳,雖刑罰枉濫,而終不殺狄仁傑。所以能享國者,良由此也。

李煜:狄公正笏持朝綱,直辭凜凜生秋霜。神堯大器安可攘,儲君不復我涕滂。沒身事付桓與張,虞淵日落回重光。瑤圖三百漢共昌,至今青史傳芬芳。陳廷敬:武后令宰相各舉尚書郎一人,狄仁傑舉其子光嗣,時比之祁奚,失其指矣。蓋與左師觸龍諫

趙太后,請長安君為質事絕相類。當時武承嗣、武三思營求為太子,仁傑每從容進諫,勸召還廬陵王。他日,武后語仁傑「夢鸚鵡,兩翼折」。仁傑對以「武者,陛下之姓;兩翼,謂二子。起兒子,則兩翼振矣。」鸚鵡之翼釋以二子,權也,舉子之事,亦權也,而遂正告之矣。故左師之憐舒祺,仁傑之舉光嗣,其跡雖殊,所以感其心者則一也。卒之長安君為質於齊,而趙國不被兵;中宗復闢,而唐社稷卒不變。

狄梁公街位於山西太原市崇善寺北端東側,原名狄公祠街。

狄村是狄仁傑的故裡,在太原市老城區南郊(建南汽車站附近),村旁西北有狄母手植的槐樹,稱唐槐,並有「狄梁公故裡」石碑

相關焦點

  • 孫嘉淦: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
    山西歷史上也有這樣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他就是清代名臣孫嘉淦。孫嘉淦,是清代興縣城關人,30歲時考取進士,歷任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尹、河東鹽政、左都御史、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湖廣總督。在其4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以突出政績和敢於犯顏直諫而蜚聲朝野。在他70歲大壽時,乾隆皇帝御書「清班耆碩」匾賜予他。乾隆十八年(1753年),孫嘉淦薨於吏部尚書任上,終年71歲。
  • 狄仁傑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狄仁傑並不是大理寺最高長官大理寺卿,而是「四把手」大理寺丞,主要負責地方司法案件的覆審工作,說白了,就是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進行書面審理。儘管是個六品職位,但畢竟是46歲的狄仁傑首次調入中央,所以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廢寢忘食的加班工作,由此也獲得上級的賞識,很快就離開大理寺調任侍御史,從此與大理寺再無干係。
  • 一代名臣,鐵血斷案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是2010年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由徐克執導,洪金寶動作導演,劉德華、李冰冰、劉嘉玲、鄧超領銜主演,梁家輝特別演出。該片主要講述了狄仁傑坐牢8年後,朝廷發生一樁怪案,武則天不得不再次起用狄仁傑破案的故事。該片入圍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於2010
  • 【呂梁文史】孫嘉淦: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
    山西歷史上也有這樣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他就是清代名臣孫嘉淦。·現代史學家郭象升評說孫嘉淦是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孫家遺冢已不在,幾處新墳替舊墳據有關史料記載,孫嘉淦逝後,葬於興縣城東四公裡處的喬家溝村西南緩坡上,佔地三十畝,墓地設置周全,規模較大。我們準備去喬家溝看看孫嘉淦墓的遺存。從縣城往東走數公裡,就能看見路北側喬家溝的大牌樓。
  • 狄仁傑、包拯和宋慈誰才是斷案行家?其實大部分人都猜錯了
    一個國家能夠正常運行,其中司法機構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外國有柯南,福爾摩斯,中國有包青天,後面大家又陸陸續續的知道了狄仁傑和宋慈。近些年來,隨著影視作品《神探狄仁傑》《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系列劇的推出,我們對狄仁傑,包拯和宋慈這三個算是比較熟悉了。
  • 越拍越火的「神探狄仁傑」,竟然是外國人寫出來的?
    在影視劇中為官斷案、與民除害的狄仁傑,被很多人視作「中國古代第一神探」,「東方的福爾摩斯」。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的狄仁傑並不是以斷案聞名。更讓人意外的是,狄仁傑斷案如神的傳說,其實出自一位國際友人的手筆——荷蘭人高羅佩(1910年8月9日-1967年9月24日)。
  • 狄仁傑斷案小說竟是舶來品 荷蘭漢學家再現「古老的中國」
    清人寫的與狄仁傑有關的公案小說有《綠牡丹》《狄公案》等,其中後者流傳最廣,也叫《武則天四大奇案》,經過民間說書藝人的改編,逐漸擴展為六十四回的長篇小說,廣為流傳。 明清時代的公案小說,主要表現清官的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總體上是不側重於寫細心察看案情、發現線索、深入調查、綜合分析辦案的過程。
  • 除了斷案,兩度拜相的狄仁傑還偉大在什麼地方?
    除了斷案,狄仁傑還偉大在什麼地方?老爺看到少年敢這樣和官老爺說話,不由大怒罵道:「懷英,你讀書讀傻了麼,怎麼和大人說話的!」嗯,我沒寫錯,這個少年就是小時候的狄仁傑,而這個胖子呢,我也不知道他叫啥,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官吏。這個故事可不是我瞎編的,狄仁傑就是以這種方式登上歷史舞臺的。不過,要很遺憾的告訴大家,這件命案有沒有偵破,史書並沒有記載,所以我也編不下去了。
  • 狄仁傑都當上宰相了,為什麼還只是三品官
    中國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會有一些名垂千古的名臣,與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一樣,唐代名相狄仁傑也是以清廉和剛正成為後世崇敬的楷模。如今關於狄仁傑的文學作品很多,而且大多是講狄仁傑破案如神的傳奇事跡。歷史上的狄仁傑是否斷案如神,這點不太了解,本文要說的是關於狄仁傑生前官職的一些情況。
  • 與電影裡的不一樣,還原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
    截止到今天,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票房近六億,影片中的狄仁傑和以往的影視劇中的形象有很大不同,他不僅是思維縝密的斷案名臣,而且功夫高強。他有智有識能文能武,而身處廟堂與江湖夾縫之中,他的性格裡卻並非毫無稜角,始終堅守自己心中的正義和底線。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究竟是怎樣的形象?
  • 狄仁傑在影視中的形象最初是一名「配角」
    狄仁傑並不是大理寺的最高長官大理寺卿,而是大理寺丞,主要負責地方司法案件的覆審工作,簡言之,就是每天進行書面審理。儘管是個六品職位,但畢竟是46歲的狄仁傑首次調入中央,所以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廢寢忘食地工作,由此也獲得上級的賞識,很快就離開大理寺調任侍御史,從此與大理寺再無干係。
  • 歷史上,狄仁傑最後的下場如何?
    而真實的狄仁傑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的一生經歷過什麼,最後又是怎樣的結局,接下來就一一加以敘述,為大家展示一個真實歷史上的狄仁傑。唐貞觀四年(630年),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城內,東宮內直郎狄知遜的府中,他的長子啼哭著降生了。狄知遜得子後欣喜異常,給這個孩子取名「仁傑」,期望他長大後能夠仁厚寬宏、成為人中之傑。
  • 狄仁傑去世後,在其遺物內發現8個字,謎團自解
    武則天善用人才,名臣輩出,其中最為出名的朝臣便是宰相狄仁傑了,想必狄仁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出色的斷案才能了吧,比如之前關於狄仁傑的電影,電視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神探狄仁傑》《少年神探狄仁傑》等等,很多,狄仁傑是個著名的清官,而且政績上也十分突出,從一名小吏做到一朝宰相,可見狄仁傑還是有不凡的過人之處的,當然了,也少不了因為有「貴人」相助,要說狄仁傑最大的「貴人」便是我們前面說的武則天了。
  • 黔驢技窮的《神探狄仁傑(第三部)》
    央視八套電視劇頻道熱播的連續劇《神探狄仁傑(第三部)》
  • 神探狄仁傑竟被誤解了1000多年!而真相只有一個……
    他一見狄仁傑,大吃一驚,感嘆:「此小兒今後當位極人臣,百姓有幸,蒼生有幸。可惜我年事已高,看不到那個時候了。」後來也的確如法師所料,狄仁傑在日後成為大唐的一代名臣。狄仁傑得知後竭力反對,據理力爭:「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避邪?」 李衝玄這才作罷,免去了一場勞民傷財的繁重勞役。高宗聽到這個消息後,稱讚狄仁傑「真丈夫矣」。儀鳳年間,狄仁傑被調入長安任大理寺丞。這個職位相當於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出任位高權重的京官,也是狄仁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怎麼讀?華夏文明看山西,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我省優秀歷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建設文旅強省,近日,我省啟動了「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這也是省委省政府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彰顯文化自信、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遊山西•讀歷史」,讀什麼?怎麼讀?我們一起來看。
  • 狄仁傑的官職是什麼?幫你解惑
    狄仁傑曾經出任過的官職並非是自始至終只有一個,而是隨著時間還有機遇多有變換。這些年影視劇的影響下,主要塑造了狄仁傑作為「神探」的形象,而歷史上的狄仁傑則被「分割」成了兩半,唐高宗時他是辦事認真的能臣,武則天時是中樞決策的宰相。
  • 【三晉歷史名人——孫嘉淦】 敢言直諫的名臣
    孫嘉淦(1683—1753)字錫公,又字懿齋,號靜軒,山西興縣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諫而出名。
  • 盤點《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身邊的臥底,你覺得誰隱藏的最深?
    在《神探狄仁傑》中,反派們為了打敗狄仁傑,都會派遣自己的心腹到狄仁傑身邊去臥底,前前後後都出現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潛伏人員,這讓狄仁傑都感到非常的好玩。而下面追夢就為大家盤點下《神探狄仁傑》中隱藏在狄仁傑身邊的臥底,不知道大家覺得誰隱藏的最深呢?
  • 狄仁傑死後,武則天哭著說出4個字,兩人的關係這才真相大白
    狄仁傑與武則天頗有些緣分,二人是山西老鄉,狄仁傑老家在太原,武則天老家在文水,今天地圖距離才160多裡,算是正兒八經的同鄉。估計在南腔北調的朝堂上,武則天能聽到狄仁傑的鄉音,自然會生出幾分親近之感。在擔任武則天的宰相之後,狄仁傑盡心竭力,為她獻計獻策,輔佐朝綱,成為武則天的須臾不可暫離的左膀右臂,基本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