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歷史 大雲山將打造「湘北抗戰紀念公園」

2021-01-09 嶽陽晚報

嶽陽晚報全媒體 通訊員 李嶽波 記者 馮剛

1945年3月至8月,王震將軍率領八路軍120師359旅"南下支隊"主力轉戰於湘鄂邊境之間,三次往返於嶽陽與鄂南地區,位於嶽陽縣的大雲山是中心地帶和主戰場,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在大雲山上,如今仍留存著南下支隊司令部駐紮舊址,及王首道題寫的"攻無不克"紀念碑亭。為進一步挖掘整理王震將軍在此留存的抗戰事跡和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當地決定打造"湘北抗戰紀念公園",為此,記者一行於近期研究收集此類資料,當年英雄們一幕幕頑強抗戰的歷史畫面,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

首進湘北,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11月,王震、王首道同志根據黨中央關於創建湘鄂贛抗日根據地的指示,率領八路軍210師359旅主力組成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第一遊擊隊"(簡稱南下支隊,下設6個大隊,共約5000人),從延安啟程南下,直插敵後。一路上斬關奪隘,浴血奮戰,所向披靡,轉戰數千裡,於1945年3月下旬進抵湖南,先後經過平江、臨湘、嶽陽、湘陰、瀏陽、長沙、等19個縣。南下支隊在湖南先後歷時半年,歷盡艱辛,突破了日偽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堵截尾追。

3月23日,南下支隊由湖北通城的大坳進入湘北,首先到達平江縣境內幕阜山西南的沙鋪裡。入湘後,為了適應鬥爭發展的需要,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26日佔領平江縣城,恢復了中共平江縣委。

4月16日,南下支隊指揮機關遷移到嶽陽縣渭洞張谷英。17日成立了"嶽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嶽陽縣抗日遊擊總隊",嶽陽縣地下黨員周繼佶任縣長兼遊擊總隊隊長。後因多路頑軍來犯,對南下支隊形成包圍之勢,情況十分緊急,南下支隊主力遂於當晚撤出戰鬥,回到了鄂南抗日根據地。

再進湘北,直搗"湘北王"老巢大雲山

1945年5月10日,王震將軍率主力部隊從鄂南崇陽出發,13日進入臨湘、嶽陽。17日,又進抵平江文昌閣以南之桃花山,並通宵行軍到達湘陰之智源洞(今屬汨羅)與楊宗勝、吳光運部會合,次日繼續北上,直指"湘北王"王翦波老巢——大雲山。

5月21日,王震將軍率南下支隊主力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三路包圍了大雲山。嶽陽縣遊擊總隊在抗日救國軍一個連的配合下,擊潰王翦波駐守臨湘縣白羊田鎮的一個連,攻佔了白羊田。22日,抗日救國軍司令部、政治部等機關移駐至此。王震指示,嶽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嶽陽縣抗日遊擊總隊,改為嶽(陽)臨(湘)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嶽臨縣抗日遊擊總隊,周繼佶仍任縣長兼遊擊總隊隊長。

當時,王翦波在大雲山擺了6個大隊(相當於2個團的兵力),在車廖家設了司令部,帶胡太貴、王伯仲2個大隊坐陣,李垂材率李擴海、駱正湘、李彬錫3個大隊防守祖師殿,姚鳳舞大隊駐沙坡嶺和鷹嘴巖。支隊另一部從高家橋打到草鞋嶺,掃除敵人外圍據點後,越過南山,移駐黃金坑,又在石廟擊潰頑軍李擴海部。

23日黃昏,南下支隊向大雲山頑軍各個據點同時發起猛烈的攻擊,經一夜激戰,殲滅王翦波部800餘人,次日拂曉佔領大雲山,並乘勝追擊。王翦波騎匹騾子,率殘部經塘坳、謝家山、石廟向黎家山逃竄,最後乘早晨大霧掩護跳下騾子抄小路逃脫,李垂材等也趁黑夜從鷹嘴巖溜逃。南下支隊直追至百裡外的白石園,後班師回平江,途經相思山芙蓉寺學校宿營一晚。

部隊走後,村民在樓梯間發現一張南下支隊遺留的油印有"紅軍歌"的宣傳紙:雄雞叫,紅軍到。腰裡挎著盒子炮,手裡拿著大馬刀,銀洋鈔票都不要,打倒日軍和土豪,宣傳馬列鬧工潮,遍興農會紅旗飄。

南下支隊被"進剿" 反而擊潰敵軍一個營

大雲山戰鬥告捷後,南下支隊計劃在黃岸市鄧家坊稍事休整(當時抗日救國軍總部駐紮在鄧家坊),然後向湘中日偽後方挺進。但王陵基唯恐我軍在大雲山建立根據地,馬上調集99軍的92師和99師向南下支隊"進剿"。日偽軍一個聯隊事前與王陵基取得聯繫,也從嶽陽進至黃岸市一帶。同時新13師也經平江到通城、嶽陽,後駐紮黃岸市,聯合向南下支隊發起攻擊。

南下支隊原計劃在頑軍必經的小湄村附近隱蔽,趁夜暗伏擊途經之頑軍。6月6日,王震同志親率軍部直屬隊迅速趕到,配合在此奮戰的南下支隊第二支隊同敵奮力拼搏。在爭奪一處制高點時,他身先士卒,衝到最前面。突然,一顆手榴彈從對面飛來,正落在他的腳下,眼看就要爆炸,警衛員尹光普迅即把他推倒在旁邊的田坎下,這才倖免於難。手榴彈爆炸,司號長和另一警衛員當場被炸身亡,尹光普頭部受輕傷。

南下支隊在黃岸市一帶血戰一晝夜,拂曉前,南下支隊擊潰敵人一個營,俘獲副營長以下1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十餘挺,步槍數十支,突破了頑軍的重圍。部隊擺脫頑軍後,一部留在桃花山,一部返回鄂南抗日根據地。"嶽臨縣抗日民主政府"因其領導成員隨南下支隊北返鄂南而停止活動。6月25日,主力部隊和鄂南留守部隊會合。後來,南下支隊橫渡湘江挺進粵北,一路上,突破了日偽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堵截尾追,廣泛宣傳了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極大鼓舞了人民的抗日鬥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南下支隊完成了抗戰使命。8月29日,根據黨中央安排返回延安。在短短的四個月裡,南下支隊衝破日、偽、頑軍的圍追堵截,建立了湘鄂贛敵後抗日根據地,既重創了日本侵略者,也打擊了破壞抗日的國民黨頑固派和地方反動武裝勢力。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其豐功偉績永遠載入了史冊!而坐落在大雲山的"攻無不克"紀念碑也將牢牢記住這段難忘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地、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人們以多種形式銘記歷史,追思先烈,汲取奮進力量,凝聚起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當天上午,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勝利廣場,廣育小學學生史靜妮俯身獻花後向無名英雄紀念碑行少先隊禮。「我們一定要學好抗戰歷史,激勵自己,長大後要像抗日前輩一樣報效國家。」她說。
  •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2015-07-07 07:46:55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介紹,文化部將於今年八九月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聯合國總部舉辦《為了和平的紀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李宗遠介紹,從7月7日開始,將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
  • 抗戰紀念活動要高揚愛國主義旗幟
    原標題:抗戰紀念活動要高揚愛國主義旗幟  「打仗就會死人,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和平。」曾是國民革命軍第66軍軍需處一名戰士的馬景剛說,他從不看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慘烈的戰爭畫面,會攻破他內心的那一道防線,但他叮囑年輕人要多看,「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 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今日,我們就帶大家走進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遺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
  • 想知道電影《八百》真實詳細的歷史嗎?去上海這個公園看看
    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全國各地都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作為普通的普通百姓,作為自媒體的創造者,我想以我自己的方式向那些偉大的抗戰英雄致敬,那就是介紹一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花園。早在就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之後,我帶著挺著和老公參觀了公園,我不僅了解了抗戰時期的歷史和那個時期的物品,而且還欣賞了美麗的風景,所以我又把他介紹給你,我希望朋友們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我們共同的願望!上海淞滬抗戰紀念公園位於上海市寶山區松寶區,東臨濱江大道,西臨東林路,總面積10.6公頃。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他將馬鞍山地區的抗戰歷史放到全面抗戰的大背景之下,分「馬鞍山地區的淪陷和日軍暴行」、「馬鞍山地區的抗戰局面和進程」及「馬鞍山地區的重要戰鬥和抗日英烈」三個部分,向全場近200名參會人員進行了全區域、全過程、多視角的介紹,客觀、真實地展現了馬鞍山的八年抗戰歷史。
  • 榴花抗日紀念亭記錄東莞抗戰第一仗
    抗日舊址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榴花之戰是東莞抗戰歷史上光輝一頁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
  • 長沙會戰紀念碑:記述抗戰相持階段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偉大曆程 英勇壯舉·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嶽麓山頂,雲麓宮旁,一塊青石碑豎立在六角亭內。這塊立於1948年的石碑是為紀念長沙會戰勝利而設立的,碑刻記述了1939年9月起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勇抗日的悲壯事跡。1938年10月,歷時138天後,武漢失守。
  •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專輯
    序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奮發圖強的中國,已儼然成為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今天,面對著南海各國的興風作浪,面對著釣魚島的波濤洶湧,我們雖然不希望戰爭,但是我們也絕不害怕戰爭。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專輯。該專輯共收錄了國內外86位詩友的作品,共計136首(副)。對於大家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謝。  今天,讓我們以詩詞來緬懷先烈,以詩詞來祭奠無辜的死難者。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盤點必看經典抗戰劇,致敬熱血抗戰英雄
    不忘過去,不忘歷史,每一個中國人不應該忘記曾經的抗戰史。今天,小編要懷著一顆誠摯的心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經典必看抗戰劇,重溫經典,也是致敬英雄,紀念抗戰勝利75年。《亮劍》是一部經典名作,想必很多人都看過不止一遍。這部劇在所有人心中,那是標杆一般的存在。
  • 彩燈公園將打造「市非遺公園」!
    其中更是提出了一條關於彩燈公園的建議:將彩燈公園改造為「自貢市非遺公園」。 委員連麗、李冰、陳富春、張劍剛則建議,市民十分關注彩燈公園何去何從。建議堅定改造的決心,明確功能定位、強化整體規劃和適配設計,結合棚戶區改造通盤考慮彩燈公園、五星街、東方廣場的整體打造,下大決心推動整個區域商業業態重塑。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滬展出
    8月13日,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 王俊 攝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 (吉朋曉 許婧)由民革上海市委會、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民革上海市寶山區委會、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承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13日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共展出文物及文創產品110餘件。
  • 1213公祭日湖南長沙舉辦緬懷抗戰英烈和悼念罹難平民活動
    12月13日上午十點,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發起的緬懷抗戰英烈和悼念文夕大火罹難平民儀式在天心公園警世鐘下舉行。參加舉辦本次活動的還有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湖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長沙市黃埔後裔聯誼會、長沙天心閣公園管理處、抗日戰爭紀念網、抗日戰爭圖書館、星城實驗三小(中嶺小學)、長郡月亮島第二小學、長沙關愛抗戰老兵志願服務隊、長沙關愛抗戰老兵秋天班、湖南炎德文化實業有限公司、湖南炎德文化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央視新劇《太行之脊》開播
    為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太行之脊》近日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電視劇以真實戰例為依託,展現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的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同侵華日軍生死相搏的歷史事件。該劇導演張玉中說「我們秉承不忘歷史的創作理念,在內容上『不忘初心』,在藝術表達上『不走老路』。」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總局發布24部參考劇目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激勵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現就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的重大意義。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
    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2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75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時,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恆。
  • 【鏡鑑】外國政要都這樣評價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鏡鑑的話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3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外國領導人以及10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齊聚北京。這些外國政要如何評價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這段悲慘的歷史,召喚我們要對世界的命運共同負起責任,要認識到破壞性的排他主義和肆意妄為念頭將會造成怎樣可怕的後果。正是這些想法滋生了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因此,我們應防止其復活和擴散。 俄中兩國共同致力於並將堅定不移地捍衛歷史真相、維護共同勝利,兩國共同慶祝二戰勝利70周年,就是對這一決心直截了當的宣示。
  • 韶關張九齡紀念公園楹聯徵集活動啟事
    韶關市委、市政府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決定規劃建設張九齡紀念公園、韶州歷史文化博物館,以更好地傳承弘揚和活化利用韶關優秀歷史文化,彰顯韶關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打造嶺南文化新高地,提升韶關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形象。 根據韶關張九齡紀念公園規劃建設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決定舉辦韶關張九齡紀念公園楹聯徵集活動,面向全國徵集優秀楹聯作品。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時間地點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  舉行時間:2020年9月3日上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 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