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烈勿忘國恥是我們每位中國人民都必須銘記的。70多年前,在我們東莞大地上,也發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戰鬥,莞邑兒女為抗擊日寇侵略不怕犧牲挺身而出,譜寫了一曲抗日戰爭勝利的凱歌。
抗日舊址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榴花之戰是東莞抗戰歷史上光輝一頁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10月19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決定,由社訓總隊政訓員何與成、副總隊長顏奇率抗日模範壯丁隊和壯丁常備隊共200多人開赴榴花一線,在峽口、京山、西湖、鰲峙塘等地作戰。11月13日,為打擊在江北燒殺搶掠之敵,何、顏又率領40餘人渡江,在石碣劉屋抗日自衛隊的配合下,同日軍騎兵浴血奮戰。日寇遭打擊後退回石龍。 榴花之戰,是日軍登陸華南以後,中共廣東地方組織領導人民抗日武裝進行的一次較早的有組織的抵抗,振奮了東莞的民心士氣,成為東莞抗戰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榴花公園工作人員 蕭愛興:「我們榴花抗日紀念亭建立,主要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當中東莞人民的第一仗,榴花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和當地的英雄而建立的,他們是我們抗戰的先鋒和模範。」
紀念亭呈四角亭形結構,高10米,共分三層。亭底層的正面掛著刻有「榴花抗日紀念亭」的牌匾。亭裡立有一塊抗日紀念碑。整個紀念亭佔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
榴花公園工作人員 蕭愛興:「我們這個榴花抗日紀念亭是1995年的7月,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由中共東莞市委市政府決定出資興建,並在1997年7月份出資興建,並且在1998年10月15日舉行了落幕揭成儀式,那一年剛剛又是我們榴花戰鬥的60周年。」
記者 劉星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