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抗日紀念亭記錄東莞抗戰第一仗

2021-01-17 東莞陽光網

  緬懷先烈勿忘國恥是我們每位中國人民都必須銘記的。70多年前,在我們東莞大地上,也發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戰鬥,莞邑兒女為抗擊日寇侵略不怕犧牲挺身而出,譜寫了一曲抗日戰爭勝利的凱歌。

  抗日舊址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榴花之戰是東莞抗戰歷史上光輝一頁

  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10月19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決定,由社訓總隊政訓員何與成、副總隊長顏奇率抗日模範壯丁隊和壯丁常備隊共200多人開赴榴花一線,在峽口、京山、西湖、鰲峙塘等地作戰。11月13日,為打擊在江北燒殺搶掠之敵,何、顏又率領40餘人渡江,在石碣劉屋抗日自衛隊的配合下,同日軍騎兵浴血奮戰。日寇遭打擊後退回石龍。 榴花之戰,是日軍登陸華南以後,中共廣東地方組織領導人民抗日武裝進行的一次較早的有組織的抵抗,振奮了東莞的民心士氣,成為東莞抗戰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榴花公園工作人員 蕭愛興:「我們榴花抗日紀念亭建立,主要是為了紀念在抗日戰爭當中東莞人民的第一仗,榴花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和當地的英雄而建立的,他們是我們抗戰的先鋒和模範。」

  紀念亭呈四角亭形結構,高10米,共分三層。亭底層的正面掛著刻有「榴花抗日紀念亭」的牌匾。亭裡立有一塊抗日紀念碑。整個紀念亭佔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

  榴花公園工作人員 蕭愛興:「我們這個榴花抗日紀念亭是1995年的7月,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由中共東莞市委市政府決定出資興建,並在1997年7月份出資興建,並且在1998年10月15日舉行了落幕揭成儀式,那一年剛剛又是我們榴花戰鬥的60周年。」

  記者 劉星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70年前,在我們東莞大地上,也發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戰鬥,莞邑兒女為抗擊日寇侵略不怕犧牲,挺身而出。今日,我們就帶大家走進東莞抗戰第一仗紀念遺址——榴花抗日紀念亭。   記者 何錫民:「我們現在看到這座亭,就是榴花抗日紀念亭,它位於東城街道的榴花公園之內,它記載了東莞人民的一段抗日戰爭史。」
  • 登臨東莞榴花古塔
    是日,我又有一整天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於是,我決定出行,到就近的"榴花公園"去看看."榴花公園"座落於東江南支流和東溪河匯流處的銅嶺山,佔地402畝.銅嶺山曾是民族英雄熊飛抗元,東莞人民抗日的地方,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山頂有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榴花塔",塔以紅砂巖為基礎,青磚灰沙砌築,為平面八角形,塔為七層,高38.75米,每層有凌角疊澀出簷挑出平座,沿穿壁梯級繞平座分級可登.倡建人為茶山橫崗袁昌祚,溫塘袁應文.袁昌祚<<募建榴花塔疏>>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一十八座,廣東東莞榴花塔
    榴花公園內有花溪銀塘、弘化寺、神仙床、七娘潭、銅鼓角等豐富的傳說和文物遺蹟。周圍有鰲峙塘的許公巖、徐景唐故居、海潮奄,餘屋的餘屋進士牌坊等旅遊景點。此外還有建於明代的榴花塔、榴花抗日紀念亭、熊飛古墓以及剛建成的園林勝景匯芳園。東莞榴花塔,位於東莞市東城街道。相傳此塔為峽內支流鎮守海口之物。
  • 明起東莞巴士開通852路跨鎮公交 往返榴花站至東莞東火車站
    東莞陽光網訊 (記者 溫龔鋒)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明天(4月26日),東莞巴士將開通一條新的跨鎮公交線路852路(榴花車站—東莞東火車站),此線路主要是為滿足榴花公園周邊群眾與橫瀝、常平等鎮街市民的往來出行,並與即將開通的軌道R2線在榴花公園站、東莞火車站形成接駁。
  • 東莞2米長巨蟒現身榴花公園 上演人社大戰
    東莞2米長巨蟒現身榴花公園 上演人社大戰時間:2015-04-14 09:54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東莞2米長巨蟒出沒 蛇王出動制服蛇精▏來源:南方網-羊城晚報 摘要:【東莞2米長巨蟒現身榴花公園 上演人社大戰】昨天(4月12日)是周末,這條巨蟒卻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東莞東城區的榴花公園
  • 追尋老兵足跡 致敬抗日英雄——《幸福向前衝》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
    聚焦老兵,記錄抗日人物       8月22日—25日,《幸福向前衝》欄目編導兵分三路,分別奔赴章丘市南部山區水峪村、臨沂沂南縣和淄博沂源縣三地,拜訪了中國第一批海軍偵察兵劉士平老人、支援前線的沂蒙女性代表劉桂臻老人、誓死保衛「抗日模範村」錦旗的抗日夫婦徐立江、來金春老人,還有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忠誠老兵左文平老人。
  • 記錄中國抗戰的真實圖景
    記錄中國抗戰的真實圖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人民英勇奮戰在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抗日戰爭期間,一大批外國記者深入中國敵後根據地和抗日前線,用筆和鏡頭忠實記錄下中國人民的浴血抗爭,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抗戰的重要窗口  埃德加·斯諾  感受中國革命希望之光  本報駐美國記者 胡澤曦  在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霍爾姆斯街上,有一座樹木蔥蘢的院落。這是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所在地。
  • 東莞城區又有舊改,緊鄰榴花公園站
    西側項目航拍圖(圖源:東莞日報) 東側項目旁即榴花公園,而這附近有一個軌道站點——地鐵2號線榴花公園站,以及東城榴花客運站,周邊交通十分便利
  •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20周年史跡展 2020年12月21日 10:20:00來源:華廣網 海峽兩岸有關機構日前分別舉辦紀念活動,回顧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 東莞地鐵之榴花公園站:出了地鐵口就是公園 有山有水有塔有歷史
    地鐵2號線榴花公園站。記者 趙浛銳 攝  A出口離榴花公園最近,走到南門只要一兩分鐘。  地鐵開通以後,退休的叔叔阿姨們又多了個好去處,約上三五好友,逛逛榴花公園,或者到公園裡散步、晨運,家長周末也可以帶上小孩到公園裡休閒放鬆,還可以看看文物遺蹟,順便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舉多得。逛完公園還可以順路到下一站——下橋買點水果再回家。
  • 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
  • 臺「國防部」紀念抗日殉國將領 左權在列
    不過,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多名大陸專家表示在看到左權名字時「眼前一亮」,因為此前臺灣方面並沒有類似的做法。臺灣「中央社」也報導稱,這在臺灣引發了討論。臺灣軍方強調左權抗日貢獻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臺灣軍方強調左權雖加入共產黨,但是在對日抗戰期間為「國軍」犧牲,這是歷史真相。
  • 抗戰勝利75周年,廣電總局「封殺」抗日神劇,《亮劍》卻被推薦
    1945年抗戰勝利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意義十分重大的事。時間過得很快,距離那一年已經過去了75周年。為了紀念那些在革命中犧牲的戰士們,很多部門都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包括文娛界。廣電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告知電視臺,要慎重的挑選一些優秀的抗戰電視劇。他們還拿出一些口碑不錯的來舉例子,像《彭德懷元帥》、《河山》。其中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亮劍》。
  • 不忘歷史 大雲山將打造「湘北抗戰紀念公園」
    在大雲山上,如今仍留存著南下支隊司令部駐紮舊址,及王首道題寫的"攻無不克"紀念碑亭。為進一步挖掘整理王震將軍在此留存的抗戰事跡和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當地決定打造"湘北抗戰紀念公園",為此,記者一行於近期研究收集此類資料,當年英雄們一幕幕頑強抗戰的歷史畫面,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
  •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2015-07-07 07:46:55來源:長江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介紹,文化部將於今年八九月間,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聯合國總部舉辦《為了和平的紀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展》。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李宗遠介紹,從7月7日開始,將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
  • 抗戰記憶不滅,僑鄉精神永存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回顧抗戰歲月,有苦痛,但也有更多值得我們傳承和銘記的東西。為了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近日,江門市網絡文化協會組織全國主流網媒追尋江門抗戰印記採訪團走進江門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專輯
    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連取敵方要害處,紅旗飛舞樹城頭。二國讎未報怎閒遊,扛起吳刀索自由。日寇盡殲方解恨,家園安定少牽愁。機槍怒掃倭軍堡,大炮轟坍鬼子樓。將士捨身衝絕境,丹心留取照神州。 抗日小英雄火燒原野毀千紅,樹倒花殘泣暗空。正義豈容魔亂戮,腥風更促士前衝。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
    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希望大家喜歡。低首冥思,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因為每一次的回憶和查找資料都是一次傷口的撕扯。我無法控制內心的洶湧,當看到那一幅幅記錄著日軍獸行的圖片時,無盡的悲傷和憤慨向我湧來,如野獸般將我吞噬乾淨。 我曾經偶然看到過一些慘絕人寰的圖片。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幅是一個革命老漢的頭顱被架在一段破爛的木樁上,木樁上螞蟻成群。
  • 紀念抗戰| 馬英九演說:抗日戰爭始於甲午、始於臺灣
    馬英九稱若真要推算中國人的抗日,應該從1894年的甲午戰爭起算,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臺灣民眾發起抗日運動,包括前二十年的武裝抗日,以及後三十年的政治和文化抗爭。因此可以說,「中國抗戰始於臺灣」。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他同時表示,準備今後寫一本關於抗戰老兵的回憶錄,將他們的故事和他們所承載的民族歷史永遠地記錄下來。     大合唱比賽     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紀念廣場在馬鞍山落成  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由馬鞍山市和縣人民政府出資興建的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紀念廣場,8月29日在和縣得勝河西畔建成,並向市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