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智慧:古代的人們怎樣擁有一個「冰」爽的夏天

2020-12-26 史海星槎

每到夏季,面對陣陣襲人的熱浪,現代人可以躲在冷氣開足的空調屋裡,喝著涼沁心脾的冰鎮飲料,度過這段酷熱的時光。可是在古時候,人們是怎麼在夏日裡享受一份難得的冰涼呢?

聰明的古人自有他們的辦法。

曾侯乙冰鑑

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楚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件「銅冰鑑」,這是一件構思巧妙、製作精良的雙層銅器,在方形的銅鑑內還嵌套有一方壺。不解的考古人員仔細研究才發現,這是專為夏季製冷之用的器具:鑑、壺壁之間用來填滿冰塊,方壺內則裝酒,用冰塊來使酒水冰涼可口。可以說,這件銅冰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箱」了,這表明了古人至少在2500年前的戰國早期就已經喝上冰鎮的酒水了。

據《周禮》記載,早在周朝,王室已建有專用的「儲冰室」,用來存貯冰塊在夏天使用,為此還有專門成立的管理機構「冰政」,負責人稱之為「凌人」。

「冰政」是一個編制不小的純內務部門,共有80名「員工」為王室服務。除了管理者「凌人」,各個工種配置十分齊全。一般從每年12月起,採冰工人就開始從天然水體採取天然冰塊,運到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

古代的儲冰室稱為"凌陰」

古時候冰塊的用途主要是夏天裡冰鎮食物延緩腐敗,或是使酒水降溫,更奢侈的用法是直接用於室溫調節,這是只有王侯才能用得起的東西。

1950年發掘秦漢宮廷遺址時,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陶缸,經研究才明白,這些陶缸是專門為房間降溫而製作的「空調」。古人把這樣的陶缸埋入廳室地下形成陶井,夏天時將冰塊放置其中,使室內溫度降低。

從《漢書》記載來看,漢代的皇宮裡,就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則叫「清涼殿」。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室最高級的避暑用房。清涼殿的製冷效果極佳,據記載「清室則中夏含霜」,盛夏時室內溫度低到結霜,可見房間「空調」的效果極佳。

那麼,是如何達到這麼好的製冷效果呢?奧秘在於室內附帶的降溫設備。佚名古籍《三輔黃圖》對「清涼殿」有這樣的描述:「以畫石為床,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又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與冰相潔」石床本身為寒涼之物,再將大量的寒冰放置在石床下面,會達到很好的降溫、調溫效果。 

漢代的清涼殿內景

西漢梁孝王劉武,死後葬於今河南永城縣境內的芒碭山。考古發現,其墓修建得相當豪華,除了帶有「衛生間」外,還特意建有一處冰窖。大概劉武很是怕熱,生前享受慣了,死後要繼續享受清涼。

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國的令尹子庚去世後,繼承人選薳子馮不願意繼任,為了迴避楚康王任命,他便穿著棉袍、大衣躺到窟室內的床上裝病。大熱天裡,薳子馮為什麼還敢穿棉袍、大衣?原來,他在床下放置了冰塊用以製冷。

到了明清時期,皇家宮殿的夏季降溫方式已經大有進步。宮殿的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式冷源,有點現代分體空調或冷風機的味道。這種可移動式冷源,時稱 「冰桶」。其實就是貯放有冰塊的柜子,上面鏤空,當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冰鎮西瓜、冷飲。 冷桶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稱為「洋桶」。

清代皇宮使用的景泰藍冰桶

皇室除了滿足自己的用冰需求,還會將冰塊賞賜給身居高位的人,這可不是誰都能有的待遇,夏天的冰塊絕對是稀缺資源。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只有一些有資格的人才能分到冰,即所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意思是沒有資格吃肉的官員,也沒有資格在夏天使用冰塊。

這種「賜冰」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明人劉侗、於奕正撰《帝京景物略》記載,每年到了立夏,明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清代也是這樣,把賜冰當成一種官員福利,但賞賜形式有所改變,不是直發放冰塊,而是以「冰票」形式下發。

清人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京城「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有冰票,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這種冰票類似於現在的購物卡一樣,以票為憑在專門的地方領取實物,這個地方被稱為「冰窖」,而製冰、存冰、售冰已經成為一種產業了。到了盛夏,京城的各個冰窖門前都是一派繁忙。

清代製冰工人

上述的製冷方法,在古代只有王侯將相才有資格和實力才能享用,對一般有錢人來說仍屬消費不起的奢侈品,至於普通老百姓就更別說了。

後來漸漸的民間也開始使用存冰的方法來度夏,一些臨近河湖居住的人們則更有便利條件。

比如大明湖周邊就是國內製冰業發展比較早的地方。每年冬天,在湖水完全凍結之前,大明湖附近的幾個村子的村民就先開始準備存冰的地窖。這些冰窖建在地下,更好地隔絕了陽光和空氣,熱傳導很低,可以長時間保存冰塊。

村民們把地窖挖好後,還要在下面和四壁鋪上草氈進行隔熱。到了三九天,大明湖裡冰已經結得很厚,這時候村民們都湧到湖上去切取冰塊,運回冰窖,冰塊要一塊一塊從下往上摞得整整齊齊,摞滿後上面蓋一層草氈,草氈上面再蓋一層厚厚的黃土,最後入口也要用土封起來,這樣冰就存儲好了,等到明年夏天就可以拿出來賣了。

清代恭儉胡同的冰窖現狀

到了清晚期,制、售冰產業已經很是發達,冰窖分成了官辦冰窖和民辦冰窖。二者加起來,在北京得有數十座。官辦冰窖修建比較正規,多為磚石砌築的拱形地下冰窖,而民辦冰窖則簡陋的多,皆為挖掘土坑而成。官辦冰窖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為皇宮服務的御用冰窖,一類是為官衙或王府服務的吏用冰窖。到現如今,民辦冰窖早已無處可尋了,官辦冰窖至少還有三處保存尚好,一處在紫禁城內,一處在北海公園東門陟山門街雪池胡同,號稱雪池冰窖,一處在北海公園東夾道恭儉胡同五巷五號,號稱恭儉冰窖。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人們有多種方法和技術可以對抗酷夏,古人的種種「奇巧淫技」顯得有些笨拙和可笑,但我們不要小瞧這小小的一塊冰,它也能折射出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電,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文/行走天涯古代沒有電,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相比較西方的科技快速發展而言,我國的文明雖然歷經了5000年的時間,但是科技發展卻是頗為落後的。其實古人是非常機智聰慧的,只可惜,我國古代一直實行的都是君主制度,皇權是最至高無上的。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人的發展。畢竟我國古代就擁有了四大發明,像是火藥,造紙金屬以及指南針等等。雖說後現代比較落魄,但是古人也是相當會享受生活的,就比如每年夏天的時候,古人也會將冰塊磨成碎冰放入飲料中來解暑。
  • 古代沒有冰箱,那古人夏天用的冰是哪來的?
    從白居易的這首詩中,大家可以知道,大多數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數會在冬天的時候才能提到冰塊,很少有文人墨客在夏天的時候想到冰塊。這也反映出了古代的社會生產能力偏低,沒有辦法出現與該季節不相符合的特殊產物。就比如說夏天的時候出現雪花,人們就會想到6月飛雪,這是不好的徵兆,代表的是冤屈。而在現代生活中6月不僅可以在娛樂場所中看到飄雪,甚至可以隨時從冰箱裡拿出冰塊。
  • 古代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呢?有些你肯定想不到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生活習慣多種多樣,那麼,你知道古代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呢?他們沒有手機玩、沒有電視看,每天生活豈不是很無聊呢?然而,並非如此,古代人的生活習慣,有些是你肯定想不到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文獻記載中的古人生活習慣。
  • 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真相後令人感嘆:天才的發明
    在漫長的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並沒有享受到電所帶來的生活福利。現代的人的生活,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電,我們也無法想像如果突然沒有電,會倒退到什麼樣子。 所以說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一定會極大改善,那麼,有人可能會認為古代人的生活水平和條件一定不能和今天相比。
  • 古代沒有冰箱,古人要如何在夏天儲存食物,和製作冷飲?
    古時候就沒有冰箱了,人們用什麼來儲存食物呢?遠古時代也沒有五顏六色的冷飲和冰淇淋,他們在夏天該怎麼解暑?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吧。圖:古代人吃冰鎮的葡萄果子,一、古代冰文化其實,用「冰鎮」來保存食物或做冷飲,並非現代才有的,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冰文化,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鑿出冰塊,然後把它保存起來,直到夏天使用。其中,「鑿冰」是《詩經》中所說的鑿冰之音,《詩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可見鑿冰的歷史和《詩經》中所說的一樣悠久。
  • 古時候是怎樣過夏天的呢?古代夏天女子穿開襠褲?
    在當下這個時節,全民都在討論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那就是「熱死了」。當然,因為隨著時節的更替已經進入了夏季了,而且是最熱的時節三伏天,古時候有句諺語叫做「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老實說這人活著還真是不容易呀!!那麼古代是怎樣渡過這個夏季的呢??其一:扇子。古人的夏天是更親近自然,更有情調的,他們也能把夏天過的有聲有色,古代的百姓主要是靠扇子納涼,扇子多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經濟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之稱的扇子。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帶來的愜意。
  • 古代人是怎麼過夏天的?現代的吊帶短裙敗了,沒想到竟然這麼大膽
    可是這個時候會想到古代人是怎麼過夏天的?古人的衣服大多很保守,一看就是很多件,看著都覺得熱。那麼他們在夏天是如何度過的呢?其實大家都想錯了,現代的吊帶裙都輸給了她們。1)低估古人現在我們每天都覺得很熱,不知不覺就會覺得古代人夏天一定更難過,其實不是的。
  • 古代沒有冰箱,為什麼夏天可以吃冰和冷飲?這一切從何而來?
    是冰箱的出現使人們在夏天可以吃冷飲和冰淇淋。有人認為古代科技不發達,烈日下難嘗清涼冷飲;這是真的嗎?其實不然。中國古代有相當多的冷飲。在西周時期,人們已經使用冰塊,並有專門的官員管理冰塊。春秋時期,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冰鎮飲料。古人把果汁和冰塊混合在一起製成冷飲,也就是現在的冰鎮果汁。
  • 沒有電的古代,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真相令人感嘆:天才的發明
    酷熱的夏天到了,冰棍冰淇淋等物品再次重新進入公眾的視野,打開電視,發現古人竟在用冰塊招待客人,不禁要想一下,古代都沒有冰箱,怎麼電視劇裡面老是能看到古人吃冰呢?
  • 河北發現古墓,推翻了人們對古代飯菜的認知,有水果,還有葡萄酒
    事實證明,一個國家的歷史越悠久,那麼它的飲食文化也更具特色。中國便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中國人民是極其具有智慧的,對於飲食也是極其講究的。中國人民一直講究的是民以食為天。我們大都聽過滿漢全席。據說滿漢全席的菜餚高達108道。而享受滿漢全席的正是是清朝時期的慈禧太后。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一頓飯有108道菜。
  • 真相後令人感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在眾多歷史小說和歷史古籍中,從不缺乏古人使用「冰」的記載,就比如每年夏季到來的時候,天氣都非常的炎熱,但是古代又沒有電電器,也沒有冰箱,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卻又少有解釋,看完不得不說古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非常聰明的。
  • 新天龍帶你圍觀古代人的消暑大法!
    現代的夏天都這麼難熬,那麼古代人夏天的時候都是怎麼度過的呢?這不,前段時間《新天龍八部》網遊就和開封博物館來了一次深度合作,展現宋朝的大家是怎麼應對炎炎夏日的。 直到現在,在農村還有一大部分人夏天的時候還會把西瓜放在家裡的深水井冰鎮過後再吃。在井裡冰鎮過的西瓜透著陣陣涼氣,切開的瓜肉甜水多汁,咬一口別提多爽了。
  • 假如在古代你是否可以吃得上冰?
    夏天是炎熱的,現在我們可以在空調房裡面,也可以吃著冷飲。但是,在古代呢?他們沒有冰箱,能吃上冰的東西嗎?冬天儲藏,夏天享用據文獻資料,古人們早上西周時期就已經可以在夏天吃上冰的食物。他們是怎麼實現這個呢,那就是藏冰。在《周禮》中記載,當時的周王室為了保證夏天可以享受到冰塊的涼爽,專門成立的相應的管理機構「冰政」,負責管理的人稱「凌人」。
  • 古代沒有冰箱,那他們是怎麼吃冰的?必須為我們的吃貨老祖宗點讚
    在21世紀的夏天,多數地域的氣溫已經高到讓人無法忍受,在烈日的炙烤下,很多地方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火爐,這時候只需要來上一杯冰飲或是一碗冰沙,就能達到緩解炎熱的效果。而人們之所以能享受到冰飲、雪糕等美食,就離不開冰箱這一發明了。因此人們常常都在感嘆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否則就會像古人一樣面臨著度夏問題。鮮有人知的是,古人雖然沒有冰箱,但他們一樣可以在夏天吃到冷飲,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古人夏天是怎麼製冰的?
    ,現在製冰都是用神馬冰箱啊,那麼古代人沒有冰箱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其實小編在探索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發現兩個答案,一個就是其實古人是不製作冰的,而只是搬運冰塊儲藏然後用。還有一個答案就是古人還真的是有製冰的技術,那就是用硝石,所以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不妨接著看看。硝石製冰法:我們來來看看這個,其實早在唐代極具智慧的古人就在火藥這個開採過程中就發現了硝石這個神奇的東西,硝石遇到水就會大量的吸熱,然後使水降溫至結冰。
  • 古代沒有冰箱,古人是如何在夏天儲存食物和製作冷飲的?
    如果沒有冰箱,食物不能通過冷藏保鮮,人們也無法便捷的儲存食物,這會給生活增添許多麻煩。可是古代就沒有冰箱,人們該通過什麼來儲存食物呢?古代也沒有五彩繽紛的冷飲和冰激凌,他們在夏天又該如何解暑呢?圖片:古人吃吃冰鎮的葡萄水果劇照一、古代的冰文化其實,利用「冰鎮」來保鮮食物或是製作冷飲的方法,並不是現代才有的,早在夏商周時期,冰文化就誕生了,人們會在寒冷的冬天鑿出冰塊,再將冰塊儲存到夏天使用。
  • 五層衣服還能見胸口的痣,古代紗衣如此清涼?細數古人的降暑策略
    然而想想,古代的人既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怎麼度過這炎炎夏日呢?難道就只能依靠「心靜自然涼」,佛系度過充滿激情的盛夏嗎?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像,古人的精緻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今天就讓我們沿著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人到底是怎麼消暑的。
  • 古代人通過什麼來測量時間?古代智慧的結晶
    我們知道在古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規定什麼時間上朝,大臣就必須要按時上朝。那麼,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計算時間的呢?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懂得計時國家,在商朝的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當時出現將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之後一直使用百刻計時制,直到清朝才被廢除。
  • 沒有暖氣的古代,人們如何禦寒?原來從頭到腳都有保暖措施
    那麼在古代,在沒有這些現代化禦寒方式的時候,古人們是怎樣過冬的呢?在我國古代,人們為了禦寒,也是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神器,從頭到腳都可以防護好。腦袋保暖:風帽、抹額、暖耳從五代至宋朝,到了冬天,男子會戴上風帽。這種帽子類似今天的飛行員皮帽,是用黑布或黑綢緞縫製而成,帽頂部可以遮擋前額,左右有垂下來的兩片,可以通過帶子系在下巴上。
  • 蕭山夏天完美吃冰地圖,簡直比談戀愛還爽!
    蕭山的夏天要!來!了!露大腿,看辣妹,狂吃冰簡直比談戀愛還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