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鬼才」救魯國令人稱奇,故事的後續亦令人唏噓(下)

2020-11-29 聽風漲潮

子貢去齊國見田恆,能夠說服他暫停攻打魯國,是因為他洞悉田恆的內心,話語切中要害,並順著田恆的心機做出謀劃,田恆自然會聽從。最後,齊魯重歸於好,但子貢確實為田恆引來了吳國的大軍,並在齊吳交戰中,打敗了齊國十萬大軍,致使齊國國力大損。

沒過多久,田恆果然趁機發動政變,殺死了齊簡公和其他頗有勢力的大臣和家族,扶持齊簡公的弟弟上位,成為田恆可以操控的傀儡。從此齊國的大權就掌控在了田恆的手中(成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中的竊國者指的就是田恆)。田恆死後,田氏一族依舊牢牢掌控著齊國大權,並在齊平公的孫子齊康公死後,取得了齊國的合法統治地位,最終實現了「田陳代齊」

子貢去見吳王夫差,說服他去攻打齊國。一來,子貢抓住了夫差此人好大喜功,早有稱霸中原的野心;二來,夫差擔心越國會趁虛而入,子貢幫助他消除了對越國的顧慮。

子貢的來訪,提前激活了吳王夫差隱藏心中的勃勃野心。夫差率吳國大軍打敗了齊國的十萬大軍,不久之後,便舉吳國之兵,欲與當時的霸主晉國決一雌雄(史稱「黃池之會」),實現自己稱霸中原的夢想。

子貢去見越王勾踐,說服他親自派兵追隨吳王去攻打齊國。一方面,吳國比越國強大,當年吳王夫差攻破了越國的都城,勾踐通過一切手段討好奉承,才保住了性命,給吳王夫差當了兩年的馬夫之後,才被放歸越國,目前越國還在休養生息,沒有與吳國抗衡的實力;另一方面,子貢也指出來勾踐的內心所想,「臥薪嘗膽」的勾踐,勢必要抓住機會報仇雪恨的。

後來「越王勾踐破吳歸」的故事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初,子貢來訪時,勾踐非常謙卑,不僅以非常高的規格和排場接待了子貢,而且臨別之際,還要贈送大量的金銀寶物。最後,勾踐能夠報仇雪恨,正是如子貢給他描繪的那樣,趁吳王夫差舉兵北山與晉國爭雄,吳國國內空虛的機會,攻破吳國,殺死了當年羞辱自己的吳王夫差。所以,越王勾踐復仇大計的實現,子貢可謂是功不可沒啊!

經子貢提醒需要早做準備的晉定公,最終還是在於吳國的對峙中,落了下風,黃池之會讓吳王擔任了盟主,承認了吳王的霸主地位。所以,思前想後,晉定公也不得不感激子貢給他提醒。

子貢解救了魯國,並非是解決了戰爭的矛盾,而是挑明了齊、吳、越、晉四國的欲望,讓他們蠢蠢欲動,轉移了戰爭的矛盾。最終,魯國雖然安全了,卻引發了齊國和吳國的交戰、吳國和晉國的會戰、越國和吳國的交戰。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雄,戰爭本就是當時的主旋律。諸侯國彼此的戰爭早晚都會發生,這一切並非子貢的過錯,也並不是子貢能夠平息的。

有意思的是,子貢知道田恆的心思,為他謀劃奪取齊國大權。後來,田恆殺了齊簡公,聽到消息的孔子,齋戒、沐浴、更衣等一系列操作之後,跑去求見魯哀公,請求發兵討伐這個弒主篡權的田恆,可惜魯哀公並未理睬。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他救魯國用的並不是老師教的那一套「德治」、「禮治」的思想學說。在孔子看來,田恆的做法無德無禮,可謂大逆不道,應該興正義之師去討伐之,卻並沒有獲得魯哀公的認可。

孔子懷著仁政思想,在春秋亂世中周遊列國而無法施展,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吶!

相關焦點

  • 子貢的遊說真的改變了魯、齊、吳、晉、越的歷史走向嗎?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不可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講的是孔子若干弟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嚮往的莫過於
  • 孔聖人的學生子貢也搞過
    孔聖人的學生子貢就直接幹過這兩件事,而且還是得到孔聖人的默許和批准,想不到吧!圍魏救趙,光明正大,大張旗鼓,恨不得別人不知道自己在做這件事。出處是戰國時,齊國為了救趙國,齊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趙。田忌採用軍師孫臏的計策,打近救遠,乘魏國主力部隊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齊國集中兵力攻襲魏都大梁。從而解了趙國之圍,拯救了趙國,順便還在桂陵一帶大敗魏軍。
  • 積善之方:子貢贖人不受金是非善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注釋】①臣妾:春秋時期對奴隸的稱呼。男性奴隸稱為臣,女性奴隸為妾。②惡:失望。③賜:這裡指子貢。④移:改變。【譯文】什麼是善和非善?
  • 從「子貢贖人」說起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我們再拿出來看一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
  • 端木賜,子貢也
    他「行行如也」,和冉有一樣總是和樂的樣子;人長得帥,學習又好,愛問問題;善於雄辯,且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的丞相;還善於經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簡直滿足了我對國民黃金男的所有想像,完全的高富帥啊! 而且,越王勾踐能復仇成功,也是聽從了子貢的建議,作為越人,當然對子貢心存感激。當時孔子得知魯國即將遭齊國侵犯後,派擅長辨說的學生子貢解決此事。
  • 子貢故事 | 端木生涯
    端木指的就是子貢,他和陶朱公範蠡一直被歷代商人奉為始祖,子貢更是被稱為中國儒商之鼻祖。為什麼要懸掛這八個大字?自然是期冀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富比陶朱,誠如端木。曲阜本地的商人至今仍舊習慣以「端木遺風」作為春聯的橫批。何謂「端木遺風」?指的就是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端木生涯」當然不僅僅是指這種誠信經商之風,更多的是對子貢一生的概括。
  • 同樣的問題,孔子為什麼不回答子路反而回答子貢呢?
    《荀子·子道》記載:有一次,子路問孔子:「魯國的大夫披戴白色熟絹為父母進行周年祭祀時卻在床上睡覺,這合乎禮制嗎?」孔子說:「我不知道。」子路出來後,對子貢說:「我以為先生沒有什麼不知道,先生卻偏偏有不知道的。」子貢說:「你問了什麼呢?」
  • 能和範蠡比商富 敢與諸侯抗禮庭——古聖商賢(端木 子貢)給我們的啟示之二(刁朝焰)
    要知道,田常作亂齊國,聚重兵伐魯,當時魯國的情形十分危急,孔子召集弟子,說: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意思是:魯國是祖宗陵墓,父母所在的祖國啊,國難當頭,誰可以出而救國難於為難之秋呢?史書記載:顏淵辭出,孔子止之;子路辭出,孔子止之;子貢辭出,孔子遣之。既說明了孔子的知人善用,也足證了子貢的溝通能力之強,在孔子心目中遠在他最倚重的弟子顏淵、最鍾愛的弟子子路等人之上。
  • 孔子的班委會中,如果子路是紀律委員,子貢能做生活委員嗎?
    生活委員子貢我們現在讀書,上學家長送到學校,放學家長再接回家中,好菜好飯供著,幸福指數相當高。但在孔子「青年政治學院」,學生們得自己幹活謀生,過艱苦的集體生活。孔子的學生大部分是窮人,又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不一樣,要搞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必須有一個能力很強的學生,來做生活委員。
  •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
    劉氏正義:下句待賈亦謂待賈人。白虎通商賈篇:「商之為言,商也。商其遠近,度其有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賈之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來,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賈。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論語曰:『沽之哉!我待價者也。』」白虎通引論語以證「止賈」亦當作「待賈」。今作「待價」,明為後人所改矣。「沽之哉」。
  • 他挨4刀救2女,未成英雄卻遭厄運,現獲賠10元,網友:值不值?
    昨天,平臺上一個叫張杰的作者發了一條動態,概述了自己的故事:24年前,他救下兩個被調戲的女孩,為此身中4刀重傷,女孩卻消失不見。他的人生因這件事陷入低谷。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找到當年的被救者,如今被判為見義勇為,獲得10元補償金。網友紛紛為他的勇氣和善行點讚。
  • 子貢很聰明,這種聰明不僅讓他在辯論中永遠勝場,不僅使他擁有才學、財富、權力、名聲,而且還一次次的替老師解決事端
    上周給樂謙的同學們講人物故事,也是講起子貢,所以來個舊文新發。美玉於斯,瑚璉之姿——子貢他複姓端木,單名一個賜,子貢是他的字。與之生命相糾結的是被後世尊為聖人的他的老師,以及可稱賢士的七十一位同學。作為孔夫子所鍾愛的學生之一,他的身前身後都有那樣的議論,就是子貢比他的同學們甚至老師都要出色。
  • #西班牙驚悚片#《地獄鐵匠》哥德式恐怖故事,結局卻令人唏噓!!
    本片根據西班牙民間故事改編。在巴斯克地區偏遠的深山裡住著一位神秘的鐵匠,傳聞他是魔鬼的化身,令四周的村民聞風喪膽。故事本身並不血腥,善與惡的交織,荒誕卻不可笑的現實才是最大的看點。虛偽信仰的神父,惡魔的報恩,令人唏噓。
  • 劇場時光隱喻與象徵,令人唏噓...
    11月11日-12日晚7:30,北京東宮劇院再度上演東宮影劇院 (東四隆福寺,地鐵5,6號線東四站西北
  • 孫藝寧《潛夢追兇》收官 大結局令人唏噓
    白靈犀這個人物在劇中一直保持著神秘感,始終游離於主線之外,卻又無時無刻散發出危險的氣息,高冷神秘令人著迷。在劇集一開始,白靈犀以柔弱的被害者形象出現,遭遇惡人下藥一睡不醒,被解救後方知是江城頂級白富美,以「入夢術」喚醒她的時候,案件發生了反轉,原來這個看似嬌弱的千金大小姐,性格與她的父親白大帥如出一轍,陰狠毒辣。
  • 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
    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流瀲紫揭秘《甄嬛傳》大結局的最後一個鏡頭,暗藏深意,令人唏噓
  • 《大唐榮耀》本該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結局卻是慘澹收場,令人唏噓
    故事圍繞著大唐安史之亂前後期的故事演繹,廣平王(任嘉倫飾演)對沈珍珠的深情在剛開始就表達得淋漓盡致。他和沈珍珠相識於江湖,第二次見面就識破了珍珠男扮女裝,對珍珠產生了喜愛之情,也許觀眾會被他倆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但小編今天想寫的卻是另一對。本該是令人羨慕的一對,結局卻是慘澹收場,令人唏噓。
  • 別再被騙了,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然而,這個成語的含義真的如此令人難以啟齒嗎?答案是否定的,相較於這種猥瑣的場合,「梅開二度」更多用來形容足球比賽,指代一場比賽中,某個球員進球兩次。由此,我們不難推斷出,這個詞的本意是指一年之中梅花開兩度開放,寓意美好的事情連續發生兩次。那麼,世上的花有千千萬萬種,為什麼非要用梅花來指代這種美好寓意呢?這不僅是因為梅花性本高潔,「梅開二度」背後還有一個很美好很勵志的故事。
  • 這兩個故事警示我們,不要好心做了壞事!
    一天,子貢得意洋洋地跟孔子聊天,說起自己引以為豪的一件事,孔子老師卻冷著臉對他說:「你錯了!」子貢不解地問孔子:「老師,我從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從卻沒有去官府那裡報銷。這有什麼錯?」孔子說:「你這個做法,只適合你自己,對百姓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