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老師作為中央電視臺的元老級人物,很多人尤其是70,80後們,很多都是看著她主持的節目《綜藝大觀》長大的,作為這檔節目第二任主持人,倪萍老師之前的職業道路可謂充滿心酸。
1990年,還在山東話劇院的倪萍老師調到了中央電視臺,接任王剛。最後去主持了《綜藝大觀》,成功在中央電視臺站穩腳跟。如今倪萍老師在節目中的精彩表現,仍然留在萬千觀眾的心目中。
而在《倪萍拉呱》節目中,談到當初為何去主持這檔節目,倪萍老師回憶起來,也是滿滿的心酸,幾度落淚。看來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有,一段艱苦奮鬥,不堪回首的往事。
剛進電視臺的倪萍老師,可以說和大多數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樣,除了年紀和精力之外,沒有任何優勢,沒名氣,沒人脈,而周圍的同事,卻都是行業精英,混跡行業多年的老人。
在這種環境裡工作,作為一個新人真的是非常慌張,不知道要如何做,怎麼表現,才能讓大家接受,能得到大家認可,正常開展工作,畢竟團隊突然變動。倪萍老師慢慢適應著,最終等來了機會。
據倪萍老師回憶,當初參加第一個節目,開錄之前,導演告訴倪萍,有個片段某知名主持人撂挑子不幹了,問她願不願意頂上去。
這對初入組織的倪萍老師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倪萍老師說,他當初可以說是「心花怒放」,滿口說著答應,願意。好好回憶一下你初入職場獲得領導賞識的感覺,真是人生中少有的美好回憶啊。
可是美好的故事,總會有難過的時刻。倪萍老師回憶後說,當初去找那個知名主持人,做工作交接時,那個主持人直接把劇本從桌上扔到倪萍腳下。
你能想像一下嗎?一個新人好不容易得到機會,可是前輩的打壓和刁難,讓你不得不低下頭顱,放下尊嚴面子,乖乖放低姿態,去撿人家施捨的劇本。
其中掙扎煎熬,我們局外人已經無法評論。可是對比如今90後,95後們動不動裸辭,瀟灑放蕩的活著,這到底是是向好,還是向壞發展呢,人生總有萬般無奈,如果一次都不肯屈膝低頭。
那麼最後的結果,不是頭破血流,痛了之後學會服軟;就是千百次被傷害後,練就鋼筋鐵骨。可惜絕大部分人堅持不到千百次罷了。
猶豫的年頭只持續了幾秒鐘,倪萍老師就下定決心,低下頭,彎下腰,以低姿態撿起前輩不要的劇本,因為機會你不去跪舔求來,有的是人湊上來和你爭搶,因為資源和機會永遠是稀缺的。
默默撿起劇本,微笑著轉身離開,一句話也不說。這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可是也一直鼓舞著倪萍老師努力奮鬥,做那人上人,只要你有能力,有實力,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這就是現實。
而之後,倪萍老師用深厚的功底,紮實的基本功,靈活的臨場應變能力,讓審查,總編到臺長都認識到這位山東女孩,發現這是個可造之材。於是組織決定叫她接任《綜藝大觀》,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據倪萍老師回憶,如果當初沒有低頭,可能失去這個機會就沒那麼快出名,甚至泯然於眾也不是沒可能。人生沒有如果,可能一個決定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今天家喻戶曉的倪萍老師,有誰知道當初一炮而紅的機會是「撿來」的。機會有時候就在我們眼前,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肯不肯抓住。
成長的道路上,肯定有各種阻礙艱難,苦澀心酸都要自己消化,笑臉面對生活世界,一個人能承受多少痛苦,才可能受得住多少榮耀。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它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