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選擇受讚揚,還創造了一成語

2020-12-23 解讀有趣的歷史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情侶在戀愛期間,女孩幾乎都會問男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如果回答先救女朋友,就意味著不孝;如果先救媽媽,那女朋友估計也會跑了。

這個問題在西方人眼裡不是一個問題,因為西方人傾向婚姻家庭是最重要,那麼配偶就是第一人倫關係,即先救女朋友。可在東方,則偏向血親家族是社會的主要單位,那麼血親就是第一人倫關係,即先救母親。無獨有偶,女孩也可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怎麼選?」

春秋時期,祭仲的女兒雍姬就面臨著上面這個問題,可她的母親回答得非常睿智,結果還出現了一個成語,「人盡可夫」。《左傳桓公十五年》詳細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

意思是說,鄭厲公想除掉祭仲,於是私下指使祭仲的女婿雍糾,結果被雍姬知道。此時雍姬面臨著一個選擇,是立即向父親告密,還是站在丈夫這一邊。雍姬很是為難,於是他請教母親,「父親和丈夫誰更重要?」母親回答的很乾脆,「人人都可以成為你的丈夫,但是父親只有一個,你明白該怎麼做了吧?」

雍姬立即向父親告密,結果祭仲就殺掉了雍糾,鄭厲公則帶著雍糾的屍體逃走了,還留下了一句話,「絕密大事被女人獲知,你雍糾死得活該。」丈夫死後,雍姬心態如何,她的後半生是如何度過的,史書上沒有記載。然而,雍姬選擇犧牲丈夫的舉動,也讓她頗受爭議。

不過,從孝道的角度來看,雍姬確實是一個大孝女。比如宋朝人就稱讚雍姬「可憐姬告母,父孰與夫親?能置此一問,未為愚婦人。」中國傳統文化裡,女性一旦出嫁後,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要求夫唱婦隨。

史書《儀禮·喪服》就對女性有「三從」的要求,「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婦人不貳斬者,猶曰不貳天也,婦人不能貳尊也。」無論如何,雍姬在兩千年前就做出了一個選擇,這個勇氣還是值得稱讚的。

參考資料:《儀禮·喪服》、《左傳桓公十五年》

相關焦點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父親和丈夫之間必須要選一個,該作何選擇?此女用一成語給出答案
    「人盡可夫」,本意為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是人人都可以作為其丈夫的,而父親與她有著血緣關係,血濃於水。因此,女子應當在「父親與丈夫只有可以一人存活」的「選擇題」中,毫不猶豫地選擇父親。隨著時代的演變,如今「人盡可夫」和古時候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古今的解釋已截然不同。
  • 父親和老公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個成語
    春秋時期,一位名叫雍姬的女子曾面臨「夫父落水先救誰」的質疑,兩個她最愛的男人,必死無疑,雍姬被迫做出選擇。這得從他的父親祭仲說起。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大臣。他生於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吳公死後,鄭莊公繼位。此時,祭仲成為鄭公的心腹和右臂,幫助他治理國家。鄭莊公死後,祭仲幫助兒子們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但是這個雍糾做事不夠嚴謹穩妥,事情還沒落實就飲酒醉,將計劃全盤託出了,還是對著自己的妻子,蔡仲的女兒雍姬。這個雍糾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雍姬一聽,大驚失色,左右為難,不告訴父親,父親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告訴了父親,自己的丈夫肯定難逃一死。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另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 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女子叫雍姬,父親祭仲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人,深受鄭莊公的器重,雖然她是個女子,可是父親對她卻是百般寵愛,而她的夫君雍糾也非常的優秀,婚後感情生活甚是幸福恩愛.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咋選?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對鄭國跟周天子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找點有關史料,這裡由於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所以只交代下這一背景。鄭國之所以敢這麼囂張,跟一位名臣脫不開關係,那就是祭仲,也叫祭足。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選擇後被罵千年,還因此誕生個成語
    回到家裡,雍姬發現丈夫神情不對,就詢問丈夫發生了什麼事?沒想到雍糾對妻子也沒有任何的設防,對雍姬全盤託出。雍姬聽後,大驚失色,她考慮自己是否應該告訴父親,可是雍姬又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把這個計劃告訴父親的話,那丈夫該置於何地呢?她心裡很清楚,如果父親知道,雍糾必死無疑。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 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一個,怎麼辦?她卻能巧妙解決,因此誕生一成語
    在未出嫁時,討好自己的父親,以期望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一個好的婚事。出嫁之後,便盡力討好丈夫,維持家庭。而在古代,有一位女性面臨丈夫與父親的艱難抉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第一、此女乃是春秋時期鄭國大臣祭仲之女雍姬。祭仲,出生於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春秋時期鄭國大臣。鄭武公死後,莊公繼位。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女子做的選擇竟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對於古代女子的地位,那是眾所周知的,在古代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永遠都不如男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就是一個古代女子的一生,而作為一個古代的女子,無論在什麼方面,更是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能做的就只有「聽從」,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女子呢,她雖然做了一個選擇,卻被人後人唾罵千年。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女人的選擇備受詬病,於是誕生了一個成語
    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年網上火了一把。妻子問丈夫:「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這個問題是個死結。不管怎麼回答,直到前段時間,才有網友給出了答案。誰離得近,誰有很大的生還機會,誰就能得救。不過,很少有男人問這個問題,但這種情況在古代竟然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她的父親和丈夫只能過一次生活。她的選擇在當時遭到了眾人的批評,一個成語應運而生。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那麼,倘若將選擇權交給古代女性,她們又會怎麼處理呢?在兩千年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女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位女性叫雍姬,她是春秋時期鄭國權臣祭足的女兒。根據《左傳·桓公十五年》記載,在公元前700年,鄭國國君鄭厲公因為忌憚祭足在朝野中的勢力,想要藉機除掉他。但由於祭足並沒犯下什麼罪行,只能暗中派人刺殺祭足。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雍姬:救了父親,害了丈夫,留下一個成語,被後人誤解了上千年
    當然,她之所以名傳千古,跟相貌無關,而是關鍵時刻的一次重要選擇,雍姬的選擇是,救了父親,害了丈夫,順便還留下一個成語,被後人誤解了上千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故事就得從春秋小霸,了不起的鄭莊公薨掉以後講起了。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女兒雍姬詢問母親,誕生了一個成語 據《左傳·桓公十五年》中記載,在春秋時期社會動蕩,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國家統一,其實早已暗潮洶湧
  • 丈夫和親爹只能活1個,選誰?她用1句話解決,誕生一成語家喻戶曉
    相信不少男生都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救誰?」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很惹人厭,因為無論怎麼回答,都無法令所有人滿意。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現實生活中一般是不會發生「愛人和母親同時落水」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