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2020-12-20 國學大觀園

很久之前,在網絡上就流行一句靈魂拷問,女生問男生:「你媽和我同時落水,你先去救誰?」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是思來想去,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需要高情商才能解決,如果碰到一個「鋼鐵直男」,多半家裡的榴槤就要用來跪著使用了。

一邊是不愛她,一邊是不孝順,即使你不會遊泳,她都得說假如你會。聰明的人會說:「我救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滑頭的人說:「先救父母,然後殉情」,老實的則支支吾吾,無法給出答案。

事實上,這雖然是一句假設,一句玩笑,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兩難之事。一邊是國色傾城,一邊是榮華富貴;一邊是做好人不留名,一邊是做壞事卻被人永遠記憶。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

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公元697年,鄭國國君鄭厲公雍糾一起信步閒庭,忽然之間鄭厲公就唉聲嘆氣起來。雍糾就上前一問究竟,鄭厲公就等著雍糾來問,於是故作苦惱地說:「你看小鳥整天都那麼歡樂,而我活得還不如一隻鳥啊!」

這句話是很有深意的,因為雍糾的嶽父祭(zhài)足把持朝政,鄭厲公很顯然是傀儡國君,這自然心裡極為的不爽,此時跟雍糾這麼一說,很顯然是想探明雍糾的立場。

雍糾聽到這句話,急忙拜倒,表明了自己是和鄭厲公站在一起的。鄭厲公也許諾給他高官厚祿,於是他二人就謀劃出這樣一場陰謀:決定把祭足騙到郊外,然後用毒酒將其殺掉。

事情謀劃成功,雍糾回到家中卻是心神不寧,因為這畢竟是殺害嶽父的事情,而且嶽父也並不是等閒之輩,而是把持朝政的權臣,稍微有一點閃失就會有性命之憂。雍糾的妻子雍姬看出了丈夫的焦慮,於是就問到底是咋回事。

雍糾哪裡肯說,這是要謀害妻子的父親,還把事情告訴妻子,這不是找死嗎?但是在雍姬的軟磨硬泡之下,雍糾還是吐露了實情。

雍姬聽完後很是心慌,後來想了一下說:「父雖親,但既已嫁夫,就當從夫」,於是二人就洗洗睡了。第二天雍姬找到了自己的母親,隨後就問母親這樣一個問題:「父親和丈夫,哪一個更重要?」

母親知道女兒問得必有深意,於是回答:「當然是父親重要!」女兒忙問原因,母親說:「未嫁之女,父有定而夫無定;已嫁之婦,有再嫁而無再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底下任何沒有血緣關係的男人都能成為你的老公,但是你的親生父親就只有一個。

雍姬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找到自己的父親祭足把雍糾想要謀害他的計劃講述出來。祭足聽後勃然大怒,好傢夥自己的女婿要害自己,這還得了,於是將計就計前去郊外赴宴,在席間反殺了雍糾。鄭厲公的事情敗落,他趕緊跑路,而後的太子忽又當上了太子,歷史上稱其為鄭昭公。

雍姬這名弱女子,在面對「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先救誰」的靈魂拷問的時候,給出的答案是父親更加的重要,因為這件事,後來就誕生出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人盡可夫,我們現在的解釋是行為不檢點、不守貞潔的女子,但是事實上,這句成語背後卻暗含一個悲傷的故事。其最開始的含義,並非帶有奇淫的色彩,而是就事論事,闡述了事物的本質。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人盡可夫」或者是「人盡可妻」的,我們都是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之中選擇自己的靈魂伴侶,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老公或老婆,每一位單身男女,都有可能成為我們一生相守的對象,這便是這句「人盡可夫」的真實含義。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雍姬一聽,大驚失色,左右為難,不告訴父親,父親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告訴了父親,自己的丈夫肯定難逃一死。雍姬思慮在三,一般人確實拿不定主意,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一邊是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同床共枕眠的丈夫。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這個成語就是「人盡可夫」。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這個問題若問到哪個 男性的小朋友的頭上,回答起來都是很吃力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一邊是自己深愛的丈夫,另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丈夫和親爹只能活1個,選誰?她用1句話解決,誕生一成語家喻戶曉
    相信不少男生都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救誰?」說實話,這個問題真的很惹人厭,因為無論怎麼回答,都無法令所有人滿意。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現實生活中一般是不會發生「愛人和母親同時落水」這樣的事情。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咋選?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鄭國就是春秋前期比較囂張的一個諸侯國。 對鄭國跟周天子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找點有關史料,這裡由於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所以只交代下這一背景。鄭國之所以敢這麼囂張,跟一位名臣脫不開關係,那就是祭仲,也叫祭足。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選誰?此女的選擇誕生一成語,現家喻戶曉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道題對於男性來說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母親和妻子的原版題。儘管很多人會覺得這道很無聊,但是在歷史上,一名女子卻真實地面臨過這種難以抉擇的尷尬處境。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女子做的選擇竟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對於古代女子的地位,那是眾所周知的,在古代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永遠都不如男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就是一個古代女子的一生,而作為一個古代的女子,無論在什麼方面,更是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能做的就只有「聽從」,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女子呢,她雖然做了一個選擇,卻被人後人唾罵千年。
  •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一個,怎麼辦?她卻能巧妙解決,因此誕生一成語
    而也就自然而然的演化出了女子在家從父,嫁夫從夫,夫死從子的社會觀念。而在這種社會形勢下生長的女性,從小就被束之閨閣,不近世俗。而在她們的觀念中,家庭也就是自己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在未出嫁時,討好自己的父親,以期望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一個好的婚事。出嫁之後,便盡力討好丈夫,維持家庭。而在古代,有一位女性面臨丈夫與父親的艱難抉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
  • 父親和老公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一句話解決,從此誕生一個成語
    春秋時期,一位名叫雍姬的女子曾面臨「夫父落水先救誰」的質疑,兩個她最愛的男人,必死無疑,雍姬被迫做出選擇。這得從他的父親祭仲說起。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位大臣。他生於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吳公死後,鄭莊公繼位。此時,祭仲成為鄭公的心腹和右臂,幫助他治理國家。鄭莊公死後,祭仲幫助兒子們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選擇後被罵千年,還因此誕生個成語
    雍姬就是那個腐朽時代裡面的陪葬品之一,她曾因一個問題非常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個讓雍姬兩難的問題。雍糾之所以敢明目張胆把計劃告訴雍姬,是因為他覺得女子出嫁從夫,雍姬和自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雍姬肯定不會背叛自己,但是一切並未如他所料,雍姬還是很愛自己父親的,她並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父親死於政治陰謀。冥思苦想之下,雍姬決定先行回家,雍姬以探望雙親為由,回了娘家,在和母親獨處的時候,雍姬問了母親,丈夫和父親哪個更加重要。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選擇受讚揚,還創造了一成語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情侶在戀愛期間,女孩幾乎都會問男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如果回答先救女朋友,就意味著不孝;如果先救媽媽,那女朋友估計也會跑了。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 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父親和丈夫之間必須要選一個,該作何選擇?此女用一成語給出答案
    「人盡可夫」,本意為對於一個女子來說,是人人都可以作為其丈夫的,而父親與她有著血緣關係,血濃於水。因此,女子應當在「父親與丈夫只有可以一人存活」的「選擇題」中,毫不猶豫地選擇父親。隨著時代的演變,如今「人盡可夫」和古時候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古今的解釋已截然不同。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女兒雍姬詢問母親,誕生了一個成語 據《左傳·桓公十五年》中記載,在春秋時期社會動蕩,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國家統一,其實早已暗潮洶湧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愛情和親情哪個分量更重?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回答。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女人的選擇備受詬病,於是誕生了一個成語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74字,閱讀約3分鐘自古以來,婆媳如何相處都是個大問題。還有人說,婆媳是前世的冤家。新中國成立後,婦女地位大大提高,風氣開放,男女談戀愛自由。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
  • 古代版丈夫和父親只能活1個,她選擇後被罵千年,並因此留下1成語
    古代版丈夫和父親只能活1個,她選擇後被罵千年,並因此留下1成語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的,更不要說自己做主選擇自己的幸福什麼的啦!古代有一個女子,他曾經在父親和丈夫兩人中做出了選擇,結果卻遭到上千年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