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舒曼誕辰:假面與蝴蝶,映照著他熱烈而夢幻的心靈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在德國古典音樂的萬神殿裡,羅伯特·舒曼並不佔據起眼位置,畢竟在他的身前身後,有著像巴赫、貝多芬、勃拉姆斯、華格納這樣更有個性,作品更為奪目的天才。但在舒曼誕生210周年的今天,他非凡的想像力和創作天賦,以及留給世界的一系列傑作,他和妻子克拉拉堪稱傳奇的愛情故事,都讓人們一再懷念。法國作家薩特說:「舒曼的小夜曲終於使我完全信服:我既是深感絕望的創造物,又是早在創世之初就已拯救了該創造物的上帝。」

舒曼的人生並非順遂、幸運,但他筆下流淌的音樂卻是浪漫主義風格中的翹楚,如詩如歌。「只能發出空洞音響,而沒有適當的手段來表達內心情緒的藝術,乃是渺小的藝術。」舒曼的樂評也正是他的創作追求,他的作品中,感人的精神深度永遠與無休無止的愁緒並存。

今天,是羅伯特·舒曼誕生210周年的紀念日,小編節選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古典音樂推廣人田藝苗撰寫的《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一書中關於舒曼和他的妻子克拉拉的章節,以紀念這位偉大音樂家。

1986年,闊別家鄉61載的鋼琴演奏大師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回到莫斯科舉辦音樂會,返場曲目選擇了《童年情景》中的夢幻曲,觀眾在音樂中淚灑衣襟

舒曼第一次見到克拉拉的時候,她9歲,他18歲。他是萊比錫大學法律系的學生,她是遠近聞名的鋼琴神童。在一個藝術沙龍裡,他聽見她彈琴,起初無甚印象,對這個嚴格訓練出來的機器娃娃甚至有些反感,後來舒曼在朋友家中結識了克拉拉的父親,弗列德·維克,萊比錫最著名的音樂教師。

那段日子正是舒曼荷爾蒙泛濫的青春期,白天參加學生社團,詩朗誦,玩劍術,搞辯論賽,泡酒吧泡妞,忙著體驗人生。夜晚彈琴作曲,被自己洶湧的靈感激動得日夜顛倒。他知道自己遲早會是個大人物,但還不知道會在哪方面出名,讓·保爾的文字奪走了他的靈魂,舒伯特的去世又叫他痛哭一整夜,總之他忙到三年沒空去上一堂法律課。但三年下來,他的音樂已經玩得很專業了。自從認識了維克,舒曼的人生有了方向,他趕緊登門拜師學藝,為了擠時間練琴後來乾脆搬到維克家去住。他寫信給母親說,他再也不想讀什麼法律系了,他「已經和詩情畫意鬥爭了20年」,現在要「服從他的稟賦」,去做一個音樂家。

萊比錫的弗列德·維克故居,這裡也是克拉拉的誕生地

在維克家,舒曼和克拉拉有了很多時間相處。舒曼是年輕英俊的才子,身邊少不了貴婦小姐點綴,一開始他沒對這小姑娘上心。她像個天外來物,一手漂亮的鋼琴技驚四座,讓他嘖嘖讚嘆,又有些自卑。兩個勢均力敵的野生動物,偶爾暗暗交手。舒曼覺得克拉拉的眼睛和鼻子都長得太大了,克拉拉拍拍舒曼——「人家華格納先生比您強」。

幾次跟隨父親旅行演出歸來,克拉拉忽然從女童變成了少女。她像小時候一樣喜歡拖著舒曼講故事、散步。在花蔭下,山路旁,她要求他全部的關注。這個小天才總是叫舒曼迷惑,她一邊上躥下跳刁蠻淘氣一刻不得閒,一邊跟他探討最深刻的哲學問題,他曾說,「這個孩子仿佛懂得如何講述一個由空氣和痛苦編織的長故事」。

這些情景後來都記載入舒曼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這首曲子作於1838年,他們婚後的第一年。《童年情景》並不是一部兒童樂曲,這是舒曼寫給克拉拉的第一首情詩。他憐愛的目光回憶她,像她老去的親人。12歲的克拉拉,穿著蓬蓬袖的裙子,像一隻疲倦的小昆蟲。她自小忙著練琴,連基本的讀寫也不會,時常抱著故事書來找他。

維克(左)教導舒曼(中)時,克拉拉總在一旁

故事開始了。在遙遠的東方,馬車到不了的地方。那裡流傳著一個奇怪的傳說。

哦,羅伯特,又是老一套,你的故事沒勁死了,連你自己都不信。我們來玩捉迷藏吧?好不好?來嘛,快點!

女孩的嗓音在空曠的記憶裡迴蕩。這可憐的女孩一整天都要練琴,得空抓緊時間玩《捉迷藏》。在他的旋律裡,她簡直就是滿院子趕鴨子瘋跑的精力旺盛的小男孩,就像她彈琴一樣,蠻橫起來像個「匈牙利輕騎兵」。有時候她來到他書桌前,眼巴巴請求他扮老鷹。兒時的《奇怪的故事》,現在聽著有點兒天真。《夢幻曲》後來在無數鋼琴家的苦澀歲月裡徘徊。依稀記得倚《在壁爐旁》唱童謠的時光。《過分認真》的孩子容易早熟。但她回頭就忘了,照樣騎《木馬》鬧得兇。玩了一整天之後,穿上公主睡裙靜靜《安眠》。睡夢中,詩人還在她耳邊講大海另一頭的故事。

馬爾塔·阿格裡齊彈奏的《童年情景》

他的精靈,他幾乎是崇拜她的。反正他沒辦法。他記得她滿足的樣子,不屑的樣子,倔強的樣子,過分認真的樣子,得不到禮物的可憐樣。他的曲子又快樂又傷感。

《童年情景》中的13首曲子,結構簡短,曲調精湛而甜美,仿佛曾在記憶裡定格過千百回而被記錄下來。是為留念。他曾這樣看著她長大。雖說是小曲,日後卻成了舒曼的代表作,創新意義超越了他那些煞費苦心的大型交響曲。年邁的霍洛維茨彈來尤其動人,見他輕撫琴鍵,琴音溫柔醇濃,像一把成熟的嗓音念三兩句童謠。紋絲不動感情,只平添了歲月蒼茫。你尚年少,而我在遇見你的那一天蒼老。

1835年,克拉拉再次旅行演出歸來,已是16歲的大姑娘了。她不算漂亮,卻有一雙藏著千言萬語的眼睛。如今她是成功的女藝術家,帶回歌德的表彰和維也納的高度聲譽,比舒曼見過的所有女孩都大方洋氣,說話舉止簡直像個外國人。在舒曼生日的時候,克拉拉作了幾首鋼琴曲題獻給他,舒曼借她的曲子寫了《克拉拉·維克主題即興曲》,他給她配上生動的節奏,仿佛逗她玩兒。克拉拉後來回應一首《舒曼主題變奏》 OP.20,曲調中的柔情千迴百轉。自此他倆開始了流傳佳話的夫唱婦和,現在看來簡直到了肉麻的程度。

再次見到克拉拉,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港灣。只是克拉拉的感情多少叫人疑惑,她已是歐洲的鋼琴皇后,追求者無數,嫁個貴族豪紳毫無問題,為什麼偏偏喜歡這個神經兮兮、恃才傲物、腦子缺根筋的窮音樂家葬送演奏前途?這要多聽幾遍《童年情景》,才會明白他們之間的深沉的牽絆。這是一曲家園之夢。可憐的克拉拉,她早在發育之前就愛上了舒曼。

少女時代的克拉拉

詩人之戀

接著是結婚大戰。維克氣瘋了,這個女兒花了他半生心血,眼看著就要變成搖錢樹,卻要跟這個沒前途的窮音樂家跑了。他趕緊帶上女兒再次出門去巡演。

離別與等待卻把年輕情人的心拴得更緊。

「你鮮明的形象在黑暗中閃耀,協助我度過困厄。……我相信我們的守護神會眷顧我們……」——舒曼

「你像一座充滿了遊戲與故事的湖泊,總是給我豐富的想像與驚喜,人能夠活多久呢,現在的心情,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我想儘快跟上你……」——克拉拉

「我癱瘓了,我很清楚什麼才能挽救這些退縮的心緒,我需要一個心愛的女人。」——舒曼

「奇怪得很,如果我像現在這樣寫那麼多信給你,我就不能作曲,音樂都往你那兒去了。」——舒曼

舒曼給克拉拉寫了不少情書,談音樂,談理想,談他們的未來,但全都被維克沒收了。

「我一直在等你的回信,結果在等待中我寫了一大本作品……記得有一回你對我說,有時你在我面前真像個孩子。我突然有了靈感,即席寫了30首有趣的小品……他們會讓你發笑,但首先你必須忘了自己是個演奏家。」

「常彈我的《克萊斯勒偶記》吧,其中有些樂章傾注了我狂熱的愛,描述了你我的人生,以及你對事物的看法。」

後來他的熱情終於得到了回應——

「我這樣一顆溢滿難言之愛的心,又怎能坦然直說?是的,我能,我從靈魂的最深處綿綿無盡地向你訴說……」——克拉拉

這是200年前的書信生活。如今伴著浪漫派的旋律讀來,這些信比愛情電影更激動人心。他們的愛情已成了轟轟烈烈的浪漫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了。浪漫主義者全身心投入,身體響應靈魂,物質趨同精神,生活忠於信仰,婚姻只為愛情,他們從不曾將現實與夢想分開,畢生都在與市儈虛偽戰鬥,身體力行要將浪漫主義過成一種生活方式。在如今製造話題借緋聞炒作的娛樂時代,更覺得這些100年前的配樂詩朗誦般的情信無比值得信任。克拉拉愛他的才華、詩情,愛他浪漫主義的靈魂,完全不顧他窮、脆弱和他的家族神經病史。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夢幻般的純潔氣質,屬於那個年代的氣質。當年他們的愛情也確實成了大事記,得到了各方浪漫主義者的強烈聲援,孟德爾頌、蕭邦、李斯特都紛紛表示力挺他們,鬧著要跟維克絕交。

沒有比地下戀情更刺激的了。他們找各種機會見面、遞情詩小紙條、偷偷寫信,還發明了街頭暗號。克拉拉朝他揮揮白手絹,表示今天我們在新市場見面吧;萊比錫每座房子的門廊,每條通往郊外的小徑,都留下他們的身影。舒曼從內心深處需要這個「如鋼鐵般堅強」的姑娘,拯救他於憂鬱任性,而克拉拉覺得她與舒曼的狂熱與詩意情投意合。克拉拉的少年成名叫他又激動又憂鬱,此時舒曼還只是一個看不到前途的小作曲家,剛剛創辦《新音樂雜誌》,而克拉拉已被任命為奧地利宮廷演奏家,每天都會收到優美的情書。他總是詢問克拉拉,是不是真的喜歡他?是不是真的覺得他會成為大作曲家?是不是自願演奏他的鋼琴協奏曲?克拉拉常常被他的敏感煩死,但她的回答證明她是多麼適合做他的妻——「當然!我彈奏它是因為它到處都受歡迎……我自己是否對它滿意,這是一個問題。你以為我傻到不清楚這首協奏曲的缺點所在?」

孟德爾頌、蕭邦和李斯特都是舒曼與克拉拉的堅定支持者

她巡演歸來,見到《幻想曲》OP.17。幫他收拾了滿桌鋪散的樂譜,走到鋼琴前面坐下,一首一首彈過來,愛不釋手。她不時從鋼琴上抬頭興奮地瞧著他笑。渴望、溫柔而無畏的眼睛。她的藝術家氣質和少女情懷令人迷惑地混合起來,令他不安,又給他勇氣。

這首大型的三樂章《幻想曲》,美得叫克拉拉想哭。熱情的旋律透著憂傷與幻想,奔騰的音流間有思省,還有執拗叩問青春的迷人節奏。在第一樂章的末尾,貝多芬的「致遠方的戀人」主題忽然流露,在克拉拉聽來簡直就是謎底。第二樂章綻放理想主義光芒。進行曲一般鏗鏘的曲調,像壯志滿懷的年輕音樂家反覆念叨著自己的志願。叫人想起舒曼離開法律系初學音樂時的熱忱,每天清晨起床,一邊煮咖啡一邊工作,寫信給母親描述自己辛勤工作的幸福感:「世界有時真是可愛極了。」第三樂章如夜曲般靜謐。但舒曼的夜曲與蕭邦不同,他的和聲裡纏繞著神秘莫測,他將自己迷失在夜空裡。他這個人就像一個謎。

羅伯特,你生來就是作曲家。

默裡·佩拉西亞彈奏的《幻想曲》OP.17

維克徹底冷了心,將克拉拉趕出家門,並四處散播謠言叫女兒丟了演出合約走投無路,又向舒曼提出五條刁難要求,不惜撕破臉皮摧毀一家人。最後爭執不下,兩代人鬧上了法庭。在法庭上,維克百般指責舒曼,沒前途,沒才華,養不起他女兒。父親的翻臉讓克拉拉震驚,更叫舒曼傷心。在自己父親去世之後,舒曼幾乎是將維克當作親生父親,親人陌路比婚姻遇阻更叫他消沉,他覺得維克拿著「刀柄」也能刺傷他,自己已被「連根拔起」。傷心之餘,兩人已像患難夫妻了。

經過一番痛苦折騰,法院終於宣判年輕人勝訴。

1840年9月12日,克拉拉生日前夕,婚禮在舍內菲爾德的教堂舉行。克拉拉在日記裡寫「我熱烈祈求,讓我擁有他久一點,再久一點……」

愛情的勝利與歡樂,只有《春天交響曲》可以表達。走過 30個春天,他第一次看見了萬物復甦的春的歡欣。這大約是憂鬱型才子舒曼最明亮的曲子,據說靈感來自浪漫主義詩人貝特格的一句詩——「在溪谷的原野上盛開著春天的花朵」。這樣普普通通的一句詩,讓沉浸在幸福的狂喜中的舒曼,重新發現了生命,認識了春天。他了解一句樸素的詩中有真意,將自己的幸福升華至「春天的激情」,召喚埋藏在生命中的神魂激蕩的忘我本能,要人們像他那樣張開全部靈魂去擁抱生命,去用力生活。你聽,小號聲如春神在雲霄呼喚,大地醒來,鳥雀醒來,空氣中春天的氣息瀰漫……

婚後的舒曼與克拉拉

新婚的甜蜜,加上給維克一刺激,一向散漫的舒曼忽然才華井噴,成了高產作曲家。從來沒有作曲家像舒曼那樣,作品可以按照婚前、婚後來劃分,婚姻像信仰一般將從前的風流浪子變成了一個忠誠的丈夫,並且塑造了一位全能型的作曲家。婚前,從1830到1840年,舒曼主要寫鋼琴曲;婚後,從1840到1854年被送入精神病院之前,他嘗試各種聲樂和器樂曲類型。

那一年,他寫了 138首藝術歌曲,此外還有聲樂套曲《詩人之戀》和歌曲集《桃金孃》。《桃金孃》是獻給克拉拉的結婚禮物,為此結婚時克拉拉特地挑選了用桃金孃花枝編織的新娘花冠。這些歌曲選了呂克特的詩句,共26首,如今流傳甚廣的有《獻詞》和德奧民歌風味的《胡桃木》。舒曼的歌曲完全不似他天馬行空的凌亂幻想,它們曲調悠揚,總有一兩句教你的心靈和嘴唇銘記。他以138首風評很高的歌曲,成了公認的舒伯特的繼承人。與舒伯特相比,他更關注鋼琴伴奏的表現力及其與歌唱之間的互動。舒曼說,相比器樂曲,寫聲樂曲叫他快樂極了,他寫起歌來特別順手,好像把心裡流動的歌記錄下來就好了。也許他本來就有一個歌唱的靈魂。這份快樂如實地反映在歌中。對於情感豐沛的舒曼,無須刻意尋覓旋律,所有曲調即內心情感的直接流露。如此他的曲線舒展,句讀自然,一層一層揭開他內心的婉轉與奔放。讓你聽見愛的悲傷預感、胸口漲滿的眼淚、一顆起飛的心,他將豐富的情感濃縮於藝術歌曲這隻袖珍盒中。《詩人之戀》中,鋼琴聲與人聲,停停走走,相互傾聽。精緻的鋼琴織體,溫柔而騷動的和聲,讓你聽見歌聲背後那個憂鬱地有些消沉得舒曼。《在可愛的五月中》,城市流行歌曲的調子裡隱藏著微微觸痛的直覺;《笛子與提琴》中,鋼琴聲如古老的舞曲,兀自旋轉,而女聲唱著若有所思的句子;《夏天清晨》,沒唱幾句就由鋼琴接過獨白而結束。這樣淡淡的歌曲,叫人聽見詩人的孤寂,其中心靈的痛苦或許甚於舒伯特的風雪中孤行的《冬之旅》。

舒曼手稿

在舒曼的傳記裡,克拉拉始終是靈魂人物,他的繆斯,他的主宰,雖然這個著名的老婆,這根有點大的肋骨時常硌著他。一同旅行演出,見妻子比他受歡迎,總是叫他難堪,悻悻說搞作曲的要比搞表演的高級,他的名字應該排在她前頭。私底下他像個孩子般依賴她,若她一出門,他便借酒澆愁無法工作,直到她回家吻了他才能下筆如流。他甚至在《新音樂雜誌》中向曾經的情敵一一放槍,一個都不放過;有時候他甚至嫉妒長期跟她合作的孟德爾頌。毫無懸念地,他的曲子幾乎都與她有關,即使結婚十年愛情褪色的時候也一樣。《幻想曲》裡峰迴路轉地援引貝多芬的「遙遠的愛人」,讓克拉拉雀躍不已;《大衛同盟舞曲》裡也有舒曼對婚姻的深情聯想,他說「來日我再向你細述」;《克萊斯勒偶記》裡有舒曼狂熱的愛,「描述你我的人生,還有你對事物的看法」。後來有點抑鬱的《聲樂套曲》OP.39中的五度音程核也是「想對克拉拉說的心裡話」。他們讀書、旅行,研究巴赫的賦格曲,一起寫日記。偶爾不無得意地鬧點藝術家的優越感,人們問:「羅伯特勤奮作曲,總有新意。那些火花,它們是從哪兒來的?」羅伯特答:「她常常以不理我或不見我為手段,來換取我的歌,這就是藝術家的婚姻。」婚後十年,他還是不斷獻詩獻曲,而克拉拉也依然像戀愛中的少女,在日記裡寫:「這是才華橫溢的舒曼的作品。」

羅伯特,我們要到貝多芬和舒伯特生活過的維也納去,在那裡安家。我們的小天地,不需要很大,但要有好多書和樂譜。下雪的時候,我們坐在窗臺上喝熱咖啡。有時候你陪我旅行演出,搜集各種美麗的寶貝,帶回來裝飾我們的家;有時候我伴你失眠,在幽暗的溫柔鄉,我們一起寫出最美的歌劇。

舒曼與克拉拉

好像童話的結尾,王子和公主終於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但現實是,結婚不到兩個星期,他們就吵翻天了,互相吃醋,翻舊帳。舒曼不讓克拉拉出門演奏,克拉拉抱怨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琴,琴藝退步。很快他們有了孩子,她被孩子拉扯著脫不開身,還得負責開音樂會賺錢養家,舒曼倒是坐在那裡悠哉寫他的「仙子」。有時候鬧得不可開交,還得孟德爾頌出面調解。音樂史上德藝雙馨的模範夫妻,也一樣要面對柴米油鹽,職業音樂家的日子尤其艱辛,克拉拉這樣頑強能幹,全仗維克老爹從小的超女訓練。

兩個太有鋒芒的人,在一起難免互相刺傷,但也摩擦生電。音樂是他們的火花和紐帶。

德國萊比錫舒曼故居

克拉拉和舒曼曾一起寫了一本歌集出版,人們幾乎分辨不清誰是誰的靈感。克拉拉的曲子,一半抒情,一半在模仿舒曼。舒曼的《八首幻想曲》 OP.12裡面有一首溫柔的《在夜裡》,後來克拉拉也寫了一首類似的《在海邊》。兩首樂曲都是關於同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洛斯的故事。勒安德洛斯每夜遊過大海,去和情人赫洛相會。她的呼喚自水波中傳來,深情而悲涼,他躍入大海,踏浪穿波,心力交瘁,只為與她在月光海岸邊緊緊擁抱。赫洛夜夜等待,每夜看著他上岸,每天凌晨告別在地平線上……也許長久的愛情需要距離與錯失。好在有音樂,為他們推開了世俗,他們之間的精神默契始終不曾被日常瑣碎磨損。

舒曼說,我和克拉拉一起過了16年「花與詩的日子」。他們一起演出、交友,旅行,和孩子們一起歡笑,一起去柏林、哥尼斯堡、俄國,後來移居德勒斯登,也一起走過1849年的德勒斯登暴動。那一天,衛兵搜捕到他家,舒曼是公認的自由主義者,只好帶著克拉拉和女兒瑪麗從後花園逃走,將其餘孩子先留在家中。他們搭火車,徒步行走,後來藏身在馬克森的朋友家中。舒曼一坐下來就忙著繼續寫歌,克拉拉獨自挺著大肚子在槍林彈雨中出發,去接家中的孩子們。她帶回孩子,一路上還惦記著舒曼的安全。

直到他們落腳在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直到1853年,舒曼突然中風,出現語言和聽覺障礙。直到他被送入精神病院,昏厥,完全瘋狂,不再認得眼前的這個女人。

舒曼在1856年去世。克拉拉的人生卻還很長。

克拉拉與舒曼的孩子們(拍攝於1855年)

位於德國波恩阿爾特公墓中的舒曼夫婦墓地

《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1685—1897)》

作者: 田藝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新媒體編輯:李凌俊

配圖:資料圖片、電影劇照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原標題:《紀念舒曼誕辰:假面與蝴蝶,映照著他熱烈而夢幻的心靈 | 此刻夜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蝴蝶面具背後的浪漫想像丨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演奏方法
    在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有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叫做舒曼,他所創作的作品充滿了幻想和詩意。而鋼琴套曲《蝴蝶》就是舒曼20歲的時候的作品,從《蝴蝶》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候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演奏方法和其特色。
  • 紀念舒曼丨《阿貝格變奏曲》的創作特點探析丨「舒曼用音樂寫出自己對世間事物的情感體驗,這部作品體現了他的夢幻感和虛無縹緲氣質.」
    音樂評論家大多對舒曼的鋼琴作品稱讚有加,他的作品浪漫唯美,這些在《阿貝格變奏曲》中都有完美的詮釋。充滿內涵和文學韻味是舒曼諸多作品中的一大特點。 ,充滿烈火般的活力和夢幻般的色彩。 六、總結  舒曼用音樂寫出自己對世間一切事物的情感體驗。《阿貝格變奏曲》體現了他自身的夢幻感和虛無縹緲的氣質。樂句中帶著淺淺的憂傷,但很快又會轉化成夢幻境界中的歡快。
  •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欣賞與演奏指南
    舒曼的鋼琴套曲沒有固定的發展手法,不注重大型題材和哲理性的內涵,善於抓住生活中的細節,注重人物內心情感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加上簡單的標題把小故事一個個串聯起來,人物形象和場景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聽眾面前。《蝴蝶》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通過音樂擴大了文字的表現力,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蝴蝶》由序奏和十二首小曲組成,根據文學作品的啟示串聯起來。
  • 羅伯特·舒曼 被眾星遮蔽依然是高貴的被人們銘記著的他
    更糟糕的是,作為一位以寫作鋼琴作品見長的傑出作曲家,他十分不幸地與波蘭人弗雷德裡克·蕭邦同歲,這讓歐洲大陸不得不同時容納兩位「鋼琴詩人」,時至今日這個難題都沒有得到圓滿解決,音樂史似乎選擇了更流行、更通俗、也更喜聞樂見的蕭邦。我清楚地記得,2010年全世界的鋼琴家、樂迷、唱片公司都在紀念200周年誕辰的蕭邦,而相比之下,紀念舒曼誕辰的聲勢則要小得多。
  • 舒曼與克拉拉,狂歡節曲集,蝴蝶
    舒曼和克拉拉的孩子,就是這樣帶大的。1858年7月29日,舒曼在波恩附近的恩德尼希精神醫院去世,那年才46歲。37歲的克拉拉,在他去世後第二天,寫信給孩子們:「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所敬愛的父親已經與世長辭了。昨天下午4點鐘,他在一陣痛苦的掙扎以後,長眠了。最後的幾天裡,我一直守護在他的身旁。有幾次清醒過來時,對我流露出吃力的笑容。有一次還勉強擁抱了我。
  • 紀念孔子誕辰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創立儒學,主張所有人都要「齊人之禮」,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編修《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著作以傳承中華文明。他創辦中國第一所私學,收弟子3000人,主張「有教無類」,其影響跨越千年時光。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的朝拜聖地,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時至今日,孔子及其思想在全球仍然影響深遠,截止2019年12月,中國共在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50所孔子學院,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遍全球。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孔子誕辰2571周年。
  • 舒曼《詩人之戀》中的美學思想
    舒曼就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時期的情感論美學思想的實踐者,他非常強調情感在音樂中的意義,認為「理智有時會錯誤,情感卻不會錯誤」,「沒有熱情,就不可能創作出任何真正的藝術作品」。舒曼認為音樂是「心靈的流露」,持有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美學觀點,視情感為音樂的靈魂,並將情感作為個人或是群體的某種精神生活的映射。 2、音樂與文學相結合,強調音樂內容的重要性。
  • ​舒曼鋼琴套曲《蝴蝶》
    他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的音樂成就收到世界音樂史的高度評價。        19世紀30年代的十年是舒曼鋼琴音樂創作的鼎盛時期,他最傑出的鋼琴作品都是出自於這一時期,他把這些作品看作是他個人情感生活的記錄。他的鋼琴套曲更是其鋼琴作品中特立獨行的存在。
  • 世紀愛情,克拉拉與舒曼
    這一年,舒曼30歲,克拉拉21歲。舒曼送給克拉拉的結婚禮物是浪漫的歌曲集《桃金孃》,他借呂克特的詩句讚頌愛妻:你是大地,我在那兒生活;你是天空,我在那兒飛翔在愛情的照耀下,舒曼的音樂莊稼長勢喜人,進入黃金收割期。在與克拉拉婚後的16年裡,舒曼過的是詩與花的生活。對此,摯友李斯特感嘆道:他們是音樂圈最有夫妻相的人生伴侶,一個是才華橫溢的作曲家,一個是了不起的鋼琴大師。
  • 紀念克拉拉·舒曼誕辰200周年(上)
    今年(2019年)是克拉拉·舒曼誕辰200周年紀念,這個時間實在是再好不過了。在去年,女性獲得投票權一百周年之際(譯者註:作者所指為英國1918年通過的人民代表法),人們對數目並不算多的女性作曲家的興趣逐漸提升,這便是一個可以用來讚頌一位久已聞名的音樂家的絕佳機會。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她以羅伯特·舒曼夫人的身份被人熟知。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2020-12-01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Ciao!Federico Fellini :A Retrospective  2020年恰逢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全世界影迷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紀念這位影史最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
  • ...成功舉辦「心靈與古典的對話」暨「飛天」交響樂團首屆鋼琴音樂會
    心靈與古典的對話 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西北師大附中於12月12日下午在校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心靈與古典的對話,既有悲嘆的色彩,也混雜著超越的夢幻。
  • 從舒曼早期鋼琴套曲《大衛同盟之舞》看他的雙重性格丨這是他獻給克拉拉的訂婚禮物,也是浪漫主義鋼琴文獻中的一座豐碑!
    在舒曼的其他作品裡,我們也經常能見到大衛同盟,或者這兩個性格不同的人物的身影。如在作品第九號《狂歡節》中,就有專門的片段勾勒他們的形象。    雙重性格這個概念可以說貫穿了舒曼的整個一生。他的早期作品《蝴蝶》,靈感來自讓.保羅的小說《少不更事的歲月》最後一章。小說描繪了孿生兄弟瓦爾特和烏爾特對於少女維娜的愛慕。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
    緬懷革命偉人 追尋先輩足跡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 2020年12月26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在香山公園雙清別墅舉行紀念活動,深切緬懷毛澤東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建立的不朽功勳,追思他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不懈奮鬥的光輝生涯,學習和繼承他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傑出楷模的崇高精神風範。
  • 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
    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寧舉行「雲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當耳熟能詳的《戰士第二故鄉》旋律緩緩響起,現場觀眾在悠揚的歌聲中回味著那段崢嶸歲月。12月18日晚上,紀念沈亞威100周年誕辰作品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省音協、省演藝集團承辦。沈亞威,浙江南潯鎮人,著名軍旅作曲家,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2001年被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榮譽勳章。
  • 舒曼 | 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散發浪漫主義的光芒
    謹紀念舒曼誕辰舒曼曾放棄法學研究,打算從事職業鋼琴演奏家。德國鋼琴家、他的老師弗雷德裡希·維克,曾斷言他將成為歐洲最優秀的鋼琴藝術家,但一次手部疾患中斷了舒曼的鋼琴家之夢。之後,舒曼將他的音樂精力集中在了作曲上。1840年之前,舒曼出版的音樂作品是專門為鋼琴創作的;後來他的作品體裁包括:為鋼琴和管弦樂隊創作的音樂、許多德國民謠歌曲(人聲與鋼琴)、四部交響曲、一部歌劇,以及若干管弦樂作品、合唱曲、室內樂。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活動,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
    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
    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他表示,「近年來,平湖一直致力於打造李叔同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弘揚和傳承李叔同『凡事認真、勇猛精進』的人格精神。今年恰逢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平湖將以音樂會、書法展、教育思想研究徵文、研究專著出版等一系列活動研究他、學習他、紀念他、緬懷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平湖故事。」
  •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在這樣一個日子裡,北京人藝用一系列活動來研究他、紀念他,「是為了更好的弘揚、繼承和發展民族戲劇文化,使中國現代戲劇薪火相傳,發展和傳承下去。」曹禺女兒萬方。 王雨晨 攝  在此次的紀念活動中,北京人藝從歷史回顧、現在影響和未來發展等幾個角度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