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el Egorov Papillons Op.2
淺析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音樂形象與演奏
導讀:音樂有著獨特的細膩、深刻與精琢細磨,有著深刻的感染力。舒曼的鋼琴套曲沒有固定的發展手法,不注重大型題材和哲理性的內涵,善於抓住生活中的細節,注重人物內心情感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加上簡單的標題把小故事一個個串聯起來,人物形象和場景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聽眾面前。《蝴蝶》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通過音樂擴大了文字的表現力,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蝴蝶》由序奏和十二首小曲組成,根據文學作品的啟示串聯起來。通過對音樂形象和演奏技巧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這首作品,更加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涵。
一、舒曼的生平
羅伯特・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紀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受父親的影響,自幼接觸大量的文學名著。1828年,他隨母親的意願去萊比錫學習法律,但始終對藝術保持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後來跟弗裡德裡希・維克學習鋼琴,花費長時間練琴並進行音樂創作。但由於手指傷病於1832年放棄做鋼琴演奏家的夢想,轉而從事作曲和音樂評論。1834年他創辦《新音樂報》,想通過報刊的音樂評論,宣揚和捍衛優秀的歐洲音樂藝術。他創造出「大衛同盟」這個虛構的組織極其成員,在他的文章和音樂創作中都滲透了這個組織中各種人物不同的形象,充滿了浪漫氣息的幻想。1839年他與克拉拉結婚,此後的幾年生活幸福,也是其創作的大豐收時期。1844年起舒曼開始出現精神上的病症,1856年逝世。
舒曼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曲、聲樂曲、交響曲、室內樂等。他的音樂富於想像、具有民主主義的思想,對促進浪漫主義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肯普夫演奏Papillons Op.2
二、《蝴蝶》的創作背景
《蝴蝶》是一套象徵性標題音樂,完成於1831 年,是公認的舒曼初期傑作, 作曲靈感主要來自於讓・保爾的小說《少不更事的年代》中的最後一章「 假面舞會」。故事敘述舞會中的雙胞胎兄弟瓦特和伍特的愛情之爭。瓦特具有脫俗敏感的詩人氣質,而伍特則是堅強獨立的現實主義者,他們為爭取維娜的愛情而互相對抗。整個作品包括序奏以及十二首小品。
三、音樂形象與演奏分析
序奏
中速的圓舞曲風格,帶有疑問的語氣。像是一個紳士邀請女士跳舞,款款大方地伸出手等待女士的回應。演奏時就像一個開場白,或者拉開幕布一樣,沒有過多的表情,把力量送到指尖,每一個音符都有明確的走向,帶我們走進這場化妝舞會。
第一首
屏住氣,經過兩拍休止的醞釀,用同樣「p」的力度和感覺銜接進入主題。主題是輕快華麗的圓舞曲,象徵著瓦特愛情的開始。旋律是流動的八度音階,建議高聲部用3、4、5指交替以保證旋律的連貫,同時注意手臂、手腕的放鬆和協調,指尖靈活、迅速的觸鍵,突出高聲部旋律音,彈出清澈、連貫、歌唱的主題。低聲部典型的圓舞曲節奏,應彈奏得輕盈和富有彈性,使音樂更加賦有舞蹈性和節奏感。
第二首
第二首是對瓦特的描寫。急板,1-4小節,開始兩拍子進行極富爆發力的過門式樂句、短促有力的分解和弦在四個八度內上下翻騰,充滿了青春的生命活力。力量沉到指尖,身體跟隨音型走勢調整重心。前臂、手腕、手掌為一個整體,力量直達指尖,手掌撐住,1、5指直接去抓下一個音符,音色果斷集中,整個句子一氣呵成。接著5-12小節由降E大調轉到降A大調,音樂也變得詼諧,短小的音符左右手呼應,把音符抓在手心裡,指尖小面積的快速下鍵。這種快速的音色與風格的變化是舒曼常用的創作方法。
第三首
第三首被稱為大皮靴舞,是對伍特出場的描寫。中速的3/4拍節奏,進行曲風格,以卡農的形式描繪各色不同的化妝隊伍穿梭在大廳的場景。這裡的八度音符也應是以肘部發力,前臂、手腕、手掌為一個整體,掌關節挺住,手指站住,音色結實但又富有彈性。踏板少用,音色乾淨果斷。
第四首
這是首圓舞曲,描寫了假面舞會的場面。
第一段1-16小節,也是八度的彈奏,但與上面第三部分不同,發力點靠前,主要靠指尖彈奏,手臂很輕,彈出柔美委婉的音色,手指貼鍵獨立的彈奏,尤其小指勾勒出旋律音,音色清澈柔美。
第五首
這是一首從容優美的波蘭舞曲。高低聲部的相互呼應,傳達維娜與瓦特無言的愛意。高聲部旋律可以彈得舒緩一些,每一個音符都彈得飽滿,整個句子富有歌唱性。仿佛蝴蝶徘徊在花叢中,不知道停落在哪朵上面。
第9-12小節的幾個和弦打破了美好的氛圍。這四個小節就像小插曲一樣,在第13小節變得綿延、悠長,與前三個小節形成鮮明的對比。可以稍微舒展開,高聲部旋律一點一點升高,小指的旋律要勾得很清晰、很連貫,感覺手指已經揉進了琴鍵的裡面。右手的復調聲部也跟著高聲部一點一點升高,聲音要弱,不要超過高聲部。左手的次中聲部的伴奏要弱,低聲部音響渾厚一些。中間這一段就像過渡,音符逐漸升高,音響逐漸漸強,音樂進行越來越緊張,到了19小節,和聲解決,再現第一段,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德慕斯演奏Papillons Op.2
第六首
這首是一個迴旋曲式。A段1-6小節,是進行曲風格,描繪舞會中飲酒作樂、高談闊論的喧譁景象。弱起小節,重音在第三拍上,把大臂的力量送到指尖,手指牢固的站住,彈奏八度主要靠指尖快速觸鍵,指尖快速移動,手腕靈活。
B段7-14小節是圓舞曲。力度變成極弱,靈活歡快。這段的和弦一定要小心彈奏,指尖輕輕地抓住和弦,就像跳跳球在地上彈,沒有哪一下會顯得突兀,很輕,很有彈性,手指要控制好每下的力度,一句用一個動作,不要重新發力。
C段25-32小節是首輕快的圓舞曲,兩小節一組,每組的第一拍的琶音重音,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震動一下翅膀,也像女士舞蹈時飛起的裙角,琶音要彈得迅速,並且把聲音揚起來,整個琶音往小指的高音走,用這一個音的餘音的感覺帶起兩個小節。 第七首
作曲家給我們註明「單純的」。1-8小節是個引子,f小調,把手指放平,用指面觸鍵,聲音要極其柔和。
主題吟唱於bA大調,9-24小節,這個抒情迷人的樂段表現了舒曼敢於幻想的性格及對幸福的渴望。高聲部旋律綿延悠長,靠3、4、5指去勾勒,這時候要感覺手指被鍵盤吸住了,彈得很連貫。這段重心在兩隻手的外側,可以用一些手臂的力量,中間兩個聲部只用手指的力量,左手的次中聲部貼鍵彈奏,手腕圓滑地轉動,讓分解琶音彈得流暢。結尾進行到主和弦後,沒有停止,而是又進行到了屬音E,加上延音記號,給人留下回味的空間。
第八首
描寫舞會現場,此時氣氛已達到高潮。
1-8小節,極為熱情的#c小調序奏,有力的波羅乃茲節奏,是舞會上男士剛毅、挺拔的舞蹈,一開始三個有力的和弦就讓人們一下子感受到了舞會的盛大場面。「極強」的力度要求掌關節支撐好手的架子,指尖迅速、有力地抓起和弦,大臂、小臂、手腕是一個整體,不能在某一個關節卡住,也不能鬆懈,要直接貫通到指尖。這句的節奏重音在第一拍,到了第9小節,bD大調重音在第三拍,變成了瑪祖卡節奏,力度也由極強變成弱,音樂變得活潑、歡快,是舞會上女士的舞蹈。減少手臂的力量,掌關節抓住和弦,音色輕快、有彈性。
第九首
急板,3/8拍,兄弟倆快速的交換衣服和假面,我們似乎可以聽到催促的「快快快」的聲音。引子1-8小節,A段9-24小節,B段25-40小節。
整個主題部分是連續的八分音符斷奏,四個聲部同時進行,主題材料此起彼伏,再加上極弱的力度,讓兩兄弟換裝顯得有些神秘,有些詼諧。突出主旋律,四個聲部下鍵的時候要整齊,感覺手像鍘刀一樣,快、準、齊,指尖像刀鋒一樣利索。
第十首
伍特化妝成瓦特來到了舞會現場,以極弱的力度開始,1-16小節為序奏,活板的節奏,在安靜中隱藏著小動機,手指不要離開鍵盤,貼鍵彈奏,動作要小,感覺能把所有的音都抓在手裡。隨著動機的逐漸豐富,音樂由一個靜態的畫面發展為動態,到第9小節音樂變得非常有動力。
25小節才是舞蹈的正式開始,高聲部的長音是音樂的主題,非常夢幻、柔美,3、4、5指要連接得很流暢,像一條涓涓的溪流,音符在指尖「淌」出來,一口氣要彈足8個小節。中聲部手指貼鍵,獨立地彈出來,隱藏在高聲部之下,不能影響高聲部的連貫。這裡左手的小弧線要彈成一個圈的感覺,這個圈要流動起來。這一部分整體的色彩是很夢幻的、延綿的,氣息很長。
第十一首
這首是一個再現的復三部曲式。序是1-3小節,A部4-31小節,B部32-47小節,再現A部48-67小節。
前三小節是一個序,低音A就像一個沉重的號角,開始一段新的舞蹈,以弱的力度,伴隨著波羅乃茲的節奏逐漸加速漸強,又一次把氣氛推向高潮,隨後三個有力的和弦開始了這場精彩的舞蹈。
A部描寫舞會上紛雜人群的各種舞蹈形象,酣暢淋漓。a段4-11小節,b段12-23小節,a段再現24-31小節。從第4小節進入主題,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顯得很新鮮,像是一個姑娘徐徐走來,成了整場的焦點,所有一切雜質都消失了,高音a2非常清澈、透亮。第五小節用斷奏,重音記號更給旋律添加了些許動力,顯得有些俏皮。4-11小節是段輕快的舞蹈,12-19小節,形象變得詼諧、幽默。手指要特別靈活,指尖觸鍵,幾乎不用踏板。20-23小節,尤其第22小節的切分節奏,音樂更加有力,節奏感更強,彈奏八度跳進時以手腕為中心,彈出飽滿的有彈性的聲音。這部分要把握好音樂形象的變化,指尖有清晰的顆粒性。
B部是弟弟瓦特做了一個奇幻的夢,32-39小節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夢裡的他闖入了一個童話王國,一切被還未散去的霧籠罩著,仙境一般。彈奏時屏住氣,生怕打擾了這裡的安寧,這裡手臂感覺很輕,力量像浮在水面上,手指也要格外小心,尤其控制大指的音量,聲音像銅鈴一般清澈,以手腕為中心左右轉動,讓聲音更加圓潤。在這個王國裡,瓦爾特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並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瓦爾特以為那就是維娜,他想伸手去迎接,突然一陣颶風無情地捲走了美麗的姑娘。40小節,手指對突然的變化做好準備,用爆發力迅速抓住和弦,這一小節音符要彈的很乾脆。44小節,進入深夜,窗外的夜鶯傳來美妙的歌聲。這裡的短倚音處在拍子位置,十分輕巧,突出高聲部旋律音,觸鍵要非常柔和,其他聲部都作為陪襯隱藏在高聲部的下面。
第十二首是終曲,以德國民歌《祖父舞》,運用法國號五度進行作為最後主題。這裡不僅要注意橫向旋律的進行,縱向的和聲也要飽滿。
21小節引出了第一部分的主題,瓦特終於回到了維娜身邊。這裡出現了復調形式,左手是《祖父舞》的旋律,右手是第一首小曲的主題。這裡兩隻手要保持平衡,左手不要弱,依舊按著拍子穩健地進行。在第43小節,低音D響起,人們開始散場,祖父舞的旋律仍然在迴蕩,右手旋律越來越短,逐漸漸弱。A音出現六次,象徵著鐘聲敲響六下,在暮色裡隱隱約約地聽到三個音、兩個音、一個音、逐漸消失……在這裡右手要彈出非常柔美、縹緲的音色,像蒙了一層紗,指尖也非常小心地觸鍵,就像生怕打破了暮色的安靜。在43小節低音D持續了25個小節,在完全把D踩住以後,一點一點地抬起,避免因為踩得過多使音樂聽起來渾濁。
第70小節,當音樂消失,馬車也漸行漸遠,在鐘聲之下,一切都消失在暮色中。長音下的和弦要彈得十分安靜,就像所有聲音都能被沉寂的夜幕吞噬。所以指尖要十分集中,悄悄的,控制好音量。音樂漸弱漸慢,最後一個和弦以極弱的力度出來,然後一個音一個音的鬆開,舞會上所有的熱場面都一點點的沉澱,直到一片寂靜。最後的三個音可以稍微輕快一些,指尖繃緊,手腕放鬆,最後回到了D大調的主音,一切消失在寂靜的暮色中。
舒曼的鋼琴套曲沒有固定的發展手法,也不注重大型題材和哲理性的內涵,他善於抓住生活中的細節,注重人物內心情感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加上簡單的標題,把小故事一個個的串聯起來,人物形象和場景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聽眾面前。
《蝴蝶》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通過音樂擴大了文字的表現力,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音樂有著獨特的細膩、深刻與精琢細磨,有著深刻的感染力。通過對這首作品的學習,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時期的鋼琴作品及其風格,對學習舒曼其他作品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免費申請巴赫音樂導賞群
讓聆聽巴赫變成美好生活
還可加入古典音樂分享群
群裡每天分享音樂與資料
掃描下方圖片微信二維碼即可申請
助手72小時內會通過申請
如果沒有通過可再次申請
通過微信後務必耐心等待
元旦後開設蕭邦莫扎特群
你為何要申請巴赫音樂微信群?
巴赫創作音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每個人的成為孤獨聆聽者?還是通過音樂讓人們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並不複雜——那就是通過巴赫的音樂,讓古典音樂把人團聚在一起,然後一起慢慢成長,不斷學習古典音樂知識,讓每日聆聽變成一種習慣的美好生活方式。我們的巴赫群正在開設巴赫1000計劃,在未來1000天免費帶大家欣賞巴赫作品、分享相關研究資料!除此以外,申請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機會加入古典音樂群,以及未來建設的蕭邦、莫扎特等群!
溫度古典音樂欣賞群介紹
大家好,寒冷冬季,音樂最溫暖!🌨 我們的古典音樂微信群會每天帶大家免費欣賞古典音樂、分享音樂資料、講解一些欣賞的方法!讓音樂溫暖微信群的每個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動和進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轉發,邀請朋友!也歡迎跟我們一起分享!我們的資料分享也將按照重要程度,進行評分:🌟🌟🌟🌟🌟(五顆星為最重要)。歡迎大家及時保存各類資料,如有遺漏,歡迎相互轉發,減輕我們的負擔。
莫扎特欣賞指南
戀愛中的莫扎特
淚如泉湧的莫扎特
上帝派來的莫扎特
傅雷與傅聰談莫扎特
莫扎特真的很窮嗎?
傅雷丨莫扎特的藝術人生
電影中的莫扎特歌劇
莫扎特一生真正愛過的女人
「你愛我嗎?」莫扎特問父親。
莫扎特唯一談到哲學與死亡的信
重讀莫扎特書信丨永久恬靜的泉源
《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創作特點
莫扎特《安魂曲》詳細分析
陳丹青丨不強迫自己孩子聽莫扎特
那些演奏莫扎特的鋼琴大師們
楊燕迪丨六個層面解讀莫扎特
莫扎特、舒伯特都曾為錢發愁
他說:「莫扎特就是我們的太陽!」
解讀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莫扎特精神與《肖申克的救贖》
「我的舌頭已經嘗到了死的滋味」
莫扎特為何不當面表揚貝多芬?
愛因斯坦論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古典音樂紀錄片丨莫扎特(上、下)
我們該如何比較莫扎特與貝多芬?
電影中的莫扎特丨讓子彈飛丨走出非洲
楊燕迪丨莫扎特的兩個深層人文向度
「莫扎特的死與其說太早了不如說太晚」
單簧管要聽莫扎特,雙簧管要聽巴赫
參觀薩爾茨堡註定要下雨,因為莫扎特?
哪怕是最複雜的時候, 也顯得那樣簡樸
「我唯一的目的是儘量掙錢,越多越好!」
聽音樂,為何始於莫扎特而止於巴赫?
莫扎特的沉思丨他的奏鳴曲各不相同
莫扎特說:「人心高貴,也可以成為貴族」
欣賞莫扎特音樂的最佳時間和地點吧!
時而陰霾的天空中,一抹明媚可親的光線
「最可貴的是時間,最奢靡的是揮霍時光」
「莫扎特,對孩童太容易,對音樂家太困難。」
如何安慰短暫又痛苦的塵世生命
—每天分享一張最新古典音樂專輯—
莫扎特演奏指南
莫扎特指南丨三個創作時期
演奏莫扎特應當注意的幾點
莫扎特奏鳴曲的彈奏技巧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中悲情因素
演奏莫扎特要注意的觸鍵原則
布倫德爾論如何演奏莫扎特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彈奏要點
怎樣才能彈出莫扎特的感覺?
不應該用貝多芬的聲音彈莫扎特
想懂莫扎特鍵盤作品要聽他的歌劇
鋼琴教學如何把握莫扎特式的「歡樂」
如何演奏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連線?
莫扎特風格的展現丨以K.331為例
莫扎特鍵盤音樂中最常用裝飾音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