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醫療美容協會會長肖徵剛接受華聲在線記者採訪
華聲在線7月25日訊(記者 龐琦 戴仲輝)為淨化醫美市場生態,規範行業發展秩序,今日下午,長沙醫療美容協會公開首發《長沙市醫療美容機構名錄》,同時發布《三個行業公約》。據了解,此次活動是今年1月長沙醫療美容協會成立以來,行業機構首次聯合發聲。
高速增長 :
長沙合法醫美機構已達139家 市場規模破34億
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猛,2015年市場規模為870億元,2016年為1250億元,2017年突破1800億,預計2018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45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0.99%。作為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據長沙醫美協會會長肖徵剛介紹,截至2018年6月,長沙市持合法有效證件的醫美機構共有139家,其中醫療美容醫院共十家(雅美、愛思特、美萊、亞韓、半島、藝星、華韓華美、瑞瀾萬象美域院、瑞瀾瀏陽院、麗都),醫療美容門診部107家、醫療美容診所22家;從業人員總數約6000人,醫美行業醫護人員總數約2500人;2017年度產值約34億元人民幣。
長沙醫療美容行業機構首次聯合發聲。
監管加碼:
發布《名錄》 助推「行業公約」落地生根
近年來,醫美行業亂象叢生,為規範市場,2017年6月,國家衛計委等7部門聯合部署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跟隨國家的步伐,2018年1月20日,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正式成立。截至6月,協會共吸納112家醫美機構入會,行業覆蓋率達90%。
今天會上發布的《長沙市醫療美容機構名錄》,首次對長沙主要正規機構進行展示;與會機構代表齊聲宣讀《聯合抵制非法醫療美容公約》、《聯合打擊醫鬧行為公約》、《會員機構用人公約》等三項公約;長沙醫美從業人員通過視頻以及集體籤名的形式,展示聯合抵制非法醫美、打擊醫鬧,打造健康、陽光、安全、規範醫美的決心。
與此同時,長沙醫療美容協會還將切實加強醫療美容科普宣傳,提升消費者辨別能力,引導公眾理性認知,聯合媒體加大行業信息披露力度,讓「行業公約」真正在湖南落地生根。
參會嘉賓在《三個行業公約》捲軸上簽名。
提純生態:
打建並舉 重建醫美行業規則
長沙市衛生與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厲衛東強調,會員單位要堅守「五不三確保」原則,即:不能觸碰法律、不能草菅人命、不能破壞環境、不能見利忘義、不能違背良心、確保辦院方向正確、確保依法依規執業、確保醫療秩序井然。
據悉,除了公示《長沙市醫療美容機構名錄》,制定《聯合抵制非法醫療美容公約》、《聯合打擊醫鬧行為公約》、《會員機構用人公約》三大公約,長沙醫療美容協會還創新了監督方式,包括建立通報機制和舉報渠道,與執法部門保持常態化溝通,移交非法醫療線索,建立醫鬧黑名單、不良從業人員黑名單,通過信息互通,維護消費者和正規醫美機構的合法權益。
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隊長韋力表示,嚴打非法醫療美容的高壓態勢將繼續保持,希望能通過政企聯手、信息共享、及時移送等機制的建立,為廣大求美者築起安全防線。
肖徵剛在接受華聲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沙醫療美容協會的成立搭建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是實現政企聯合、打建並舉、健全長效溝通機制的一個重要舉措,此舉不僅能進一步規範市場亂象,也將減少市場惡性競爭。
會員單位代表宣誓。
整合資源 :
打造中南地區醫美產業新高地
長沙擁有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代表的科研機構,以湘雅醫院整形美容中心、湖南省人民醫院整形醫療美容科為代表的眾多公立醫院,以及139家民營醫美機構,人才、機構、市場、資金等在長沙聚集,發展醫美產業,長沙頗具優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長沙醫美產業集群已開始萌芽,通過協會整合資源,布局醫美產業集群,長沙將成為中南部領先醫學美容消費的城市。
「為整合內部資源,加強交流,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長沙醫療整形協會積極組織會員單位『走出去』參與各類高峰論壇,並與『中國醫師協會鼻整形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 『規範化操作專家講習團』等活動,為會員提供一個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肖徵剛告訴記者,「為切實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應對各種幹擾機構發展的因素,我們將主動傾聽機構心聲,了解行業實況,為會員提供法律諮詢培訓等援助,與媒體建立溝通機制,共同營造規範化、健康化的醫美新局面。」
溫馨提示:
如果您在醫美消費過程中遇到非法醫療等行為,可撥打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投訴,您也可以登錄華聲在線《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https://ts.voc.com.cn)發帖投訴,我們將聯合協會及相關職能部門維護您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