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 | 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行

2021-02-23 十點讀書會

 ◆ ◆

文 |  蔡玉 · 主播 | 王丹

你是一個文雅的人嗎?

怎樣的女人稱之為「文雅」呢?

如何成為文雅的女子?

如果說男人的最高境界是儒雅,那女人的最好品行就是文雅。

「溫潤如玉,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

夫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這樣的女人,即使他們有著滿腹的詩書,卻並非不識人間煙火,有著非同一般的品味和格調。

她們有著少女時代的活潑可愛,卻少了一份年少時的驕橫放肆。

她們沒有凌人的傲氣,只有智慧謙和。

和她們交往的人,總能感受到她們的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淡定從容,讓人如沐春風,沉醉不已。

文雅的女人

能知書達禮

要說起女人身上吸引人的品性有很多種,智慧、優雅、端莊、溫柔、賢惠等等。如果再詩意一點,還會有:女人如茶,韻味久遠。女人如書,百讀不厭。女人如花,淡雅脫俗。

何為文雅?

清.候方域《謝安論》:顧其數十年以來,熟見夫江東之門地聲名,以文雅為高,以風流為美。所以文雅一定博學多聞。

《東方》第五部第十章:「她穿著有花邊的蔥綠色的裙子,態度十分文雅。所以文雅定彬彬有禮,儀表端莊,不淺陋。

文雅就是,博學多聞、溫文爾雅,講守禮儀、不粗俗、不淺陋。既是一個女人的氣質,更是她對人生的態度。

楊降就是這樣一位安靜、優雅、博學多才、知書達禮的女性。她智慧而溫厚,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楊先生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影響無數現代女性。

錢鍾書的好友陳子謙先生,曾告訴讀者他一直難以忘懷的一件小事。

他寫道:「1984年5月我去拜訪錢鍾書先生,那天是楊先生開的門,她是那樣溫文爾雅,一副嬌小文弱的樣子。

當錢先生讓我坐下後,楊先生從裡屋用舊式茶盤端出兩杯茶來,遞一杯給我,遞一杯給錢先生,然後雙手託著茶盤一直背朝裡屋退下。直到我告別時,她才從裡屋出來,滿臉微笑送我到門口。

楊先生端茶的動作,特別是她的「卻行」顯然是一種舊式禮節,當時陳子謙先生覺得很不好理解,特別是對一位後生晚輩,何必如此「講禮」這般氣客?

現在想想,這就叫文化,這就是楊先生身上特有的文雅內涵。無論你如何飄洋過海,懂得多少門外語,受多少西洋風氣的影響,到頭來,骨子裡還是本民族的東西。

楊絳先生儘管留學過巴黎,翻譯過《堂吉訶德》,寫過現代劇本和小說及理論著作,但依舊那樣彬彬有禮,溫柔敦厚、溫文爾雅。

文雅的女人

淡定而從容

文雅的女人有內涵,她們慎獨慎行,淡定從容。

女人有了內涵,就像是船有了自己的錨,不會隨波逐流。

她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堅守,慎獨而行。

文雅的女人,腳下有根,這是立身之本。

朝秦暮楚的牆頭草沒有自己的堅持,她們稱不上文雅。僅有自己的堅持,但渾身是刺,像一枝帶刺的玫瑰,也稱不上文雅。

淡定從容的女人,會隨時帶著微笑,簡單的生活。

她們用閒暇時光去豐富自己的內心,讀一本書,品一杯茶,賞一束花,燃一柱香,從容的享受生活。

淡定從容的女人總能追求生活的樂趣;總能發現美麗的風景。

哪怕身心一次次受傷、哪怕生活一次次受挫。淡定從容的女人更加寬容、更加感恩、更加呈現出歷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

楊絳先生一生對抗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的態度,可謂生命正能量;她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著平靜、淡定、從容、知足,成為無數女性的精神楷模。

楊先生的《一百歲感言》可謂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年輕時曾那麼渴望命運的波瀾,到老了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是外在的花花草草,山川河谷,而是內心經過洗滌後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渴望獲得外界的認可或讚譽,到頭來才真正懂得: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儒雅的女人

博學而多才

說起文雅,很多人腦海中存在的依舊是那個出生於書香門弟,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的中國古代才女李清照。

女人的文雅,是那種飽讀詩書,自內而外滲透出的一種內斂的氣質與風度。真正文雅的女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體現出來,而無須刻意表現。

實際上,只有你平日留一些心,不難發現,那些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從他們談吐,或者周身散發出的氣質,基本可以判斷出誰才是真的文雅。

有的人看著也挺文雅,婷婷玉立、身著名牌,但胸無點墨,談吐粗俗,一張嘴就會露餡,活像一個土財主家的地主婆、暴發戶。

讀書能將坐井觀天的家庭煮婦,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智慧女人。


古人曾有言:「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變化氣質。」

因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因而講話經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把自己腦海中的詩詞、典故、格言、諺語等等,信手拈來,巧妙運用於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中,言簡意賅。

而且這種女人有頭腦,能思考,求知慾尤其強烈,常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且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讀幾天書未必能讓自己的學識與氣質有什麼改變。

但是,讀多了,在日積月累中,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有所改變,洗滌內心,改變與家人的相處方式,調整心態,改變了你的氣質。

如果說讀書讓人博學,那只有對學習永遠如饑似渴的女人才能造就一個多才的自己。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你在學習英語;別人在麻將桌上時,你卻在登山吟誦。

楊絳的家庭充滿著恩愛、和諧的氣氛。她從小喜歡文學,如果她對什麼書表示興趣,父親就把那本書放在她的桌上。

當錢鍾書去世後,已經九十餘歲高齡的楊絳依然手不釋卷,並還在孜孜筆耕不輟,仍然用雙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報人民,回報社會。

三代出一個貴族。

文雅需要經歷歲月的積澱,需要心境的修練,也需要智識的滋養,如此才會真正擁有一份溫文爾雅和彬彬有禮。

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性。

她們像春日裡和煦的春風,溫柔而有力,恭敬而不諂媚,他們不甚偉岸,卻自有一份讓人心折的力量。

她們像一株柔韌的蘆葦,他們堅守卻保持一份溫和。韌性十足,讓身邊人踏實,而柔軟讓身邊的人不會受到傷害。

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一道道迷人的品質,匯聚成美好的風景,讓人倍生敬意,百看不厭。


「我想送你一座圖書館」


免費開放,感謝你我的相遇

音頻領讀,讓閱讀不孤單

10天陪你聽本書,一年你比別人多讀36本

-作者-

蔡玉,來源於蔡玉說(caiyushuoo),品讀中西方禮文化之美,淡定從容,詩意優雅,讓靈魂散發幸福的芬芳。十點讀書會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王丹,大連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喜歡閱讀、衷愛文字到聲音的轉換。

實習編輯:李薇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十點讀書會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好朋友喲

相關焦點

  • 懷念楊絳|關於楊絳的50件事:我欣賞的女人,這樣活著
    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稱為最好的譯本,被作為國禮送給西班牙國王。她叫楊絳。今天是7月17日,是楊絳先生的誕辰。2016年5月25日,楊絳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安靜、圓滿、豁達、樂觀。我們摘選了和她有關的50件事,或細微,或重大;或歡欣,或沉痛,讀完之後,你會明白,我欣賞的女人,原來這樣活著。希望她文字和經歷中,那種安靜從容的力量,仍可溫暖你的靈魂。楊絳本名楊季康,小名阿季,1911年7月17日出生於北京。楊家世居無錫,是當地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楊絳的父親楊蔭杭學養深厚,早年留日,後成為江浙聞名的大律師。
  • 錢鍾書與楊絳:最好的婚姻,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築就一座幸福的圍城
    說起模範夫妻,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但是錢鍾書和楊絳肯定可以算是其中的一對。錢鍾書我們大家都了解,他是我國的大學者,著有名作《圍城》。而他的夫人——楊絳,我們卻少有了解。錢鍾書曾盛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 活了105歲的楊絳:一個女人的幸福,從來不是美貌,而是謹記3句話
    作為國內知名的作家,楊絳先生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學素養,她也堪稱是女性的楷模。在2016年,105歲高齡的楊絳先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她雖然已經不在了,但她依舊留給了後人無數的財富,比如她的諸多作品,還有楊絳先生給後人的囑咐。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錢鍾書:坊間傳言,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楊 絳:坊間傳言,追我的男生有孔門72賢之多,這也不是事實。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了到清華大學借讀的楊絳。二人一見鍾情,互生情愫。楊絳是大家閨秀,出生名門,父親楊蔭杭是中國近代史上進步學者、法學家。楊絳特別擔心兩人的感情會遭到錢鍾書父親錢基博的反對。錢基博是國學大師、教育家,但是實行封建家長教育。錢鍾書的兩個弟弟就是由父母之命安排的婚姻。
  • 楊絳與錢鍾書:世上最好的愛情,是一見鍾情與你相伴攜手共白頭
    撩人心弦的情話,溫暖了楊絳的那顆芳心。有一次,楊絳在給錢鍾書的回信裡寫到:「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可是不知為何,這封回信落到了錢鍾書父親的手裡。出於好奇,錢父拆開了信件。看完後,錢父喜上眉梢。從信中的一言一句,錢父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做事周全不魯莽。
  • 民國才女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六十多年
    名門小姐變「灶下婢」,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60多年都說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勢均力敵,但實際上鮮少有感情能夠做到這一點。縱使很多感情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琴瑟和鳴的,也很少有人能像楊絳和錢鍾書那樣,彼此成就。
  • 楊絳《我們仨》: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幸福婚姻的秘密都藏在這裡
    1997年, 錢瑗逝世,享年60歲,錢瑗是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1998年,錢鍾書逝世,享年88歲,錢鍾書是楊絳唯一的愛人。兩人是清華大學的校友,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大學的古月堂,前結識了楊絳,一見鍾情的那種;1933年,兩人訂婚;1937年,錢瑗出生。
  • 楊絳:理解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錢鍾書和楊絳年輕時,曾因為一個單詞的讀音起過爭執。楊絳指出,錢鍾書的發音帶著家鄉口音。錢鍾書礙於面子,就是不肯承認。兩人爭吵許久,說了很多傷感情的話。甚至請來當地人做評判,判定楊絳說得對才罷休。等到怒火平息,兩個人又都覺得很沒意思。錢鍾書輸了自然不高興,楊絳贏了也沒感到開心。
  • 文如其人:楊絳散文的和諧淡然之美
    楊絳的散文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沒有氣勢磅礴的辯論,也沒有尖銳狡黠的諷刺,仿佛是"山中隱士百年回頭,輕輕語調跟後輩兒郎談起往事的悠然",表現出一種淡泊的和諧之美,但如果把楊絳散文和衝淡平和的周作人散文對比時,會發現她的散文後隱藏著濃鬱的悲憤感,這種悲憤感與楊絳一生經歷和處世態度有關。
  • 楊絳給年輕人的建議: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人生,發人深省
    楊絳先生堅守著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操守,固守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她的內心既堅硬又柔軟。楊絳先生對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建議:關於愛情、關於婚姻、關於人生,發人深省,每一句都讓你醍醐灌頂。
  • 世間最好的愛情,就是我叫楊絳,你叫錢鍾書
    [摘要]學習之餘,楊絳和錢鍾書還展開讀書競賽,比誰讀的書多。通常情況下,兩人所讀的冊數不相上下。楊絳與錢鍾書可遇不可求的曠世情緣被廣為傳頌,錢鍾書給了楊絳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1935年,楊絳陪夫君去英國牛津就讀。初到牛津,楊絳很不習慣異國的生活,又鄉愁迭起。一天早上,楊絳還在睡夢中,錢鍾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裡「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睡眼惺忪的楊絳被錢鍾書叫醒,他把一張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這樣楊絳就可以坐在床上隨意享用了。
  • 楊絳和錢鍾書,詩中的禮讚和思念
    今日詩語: 愛情最好的樣子,是楊絳和錢鍾書。 ,楊絳最突出。 她翻譯的47萬字的法國小說《吉爾·布拉斯》,受到朱光潛的高度稱讚:我國散文(小說)翻譯「楊絳最好」。
  • 雪候鳥——楊絳《洗澡》
    大雪紛飛時,這隻鳥在饑寒交迫中苦苦掙扎,卻再也追不上夥伴們的足跡……」《雪候鳥》這首歌的意境,顯然更接近這個悽慘的故事,「我又回頭去追,去追,就算我追到最後只剩冰雪,天都為我傷悲,冷得愛快枯萎,任漫天風雪覆蓋我的心碎」……        楊絳先生的這本《洗澡》,只看名字有點不明所以,但其實「洗澡」指的是解放後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洗澡」是當時知識分子們為這場運動取的代名詞,因為原本的
  • 楊絳先生生前接受的唯一一次視頻採訪╳未曾公開的照片
    錢鍾書先生去世後,楊絳先生也如出一轍。他們為什麼拒絕媒體呢?雖然外界對此也有不少說法,楊絳先生甚至還出過一本叫《隱身衣》的書。在書中楊絳曾問錢鍾書:「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結果兩人都要隱身衣。隱身於書齋,遨遊於書海,即便出門最好是人家都視而不見,見而不睹,「萬人如海一身藏(見蘇軾詩)」。當我面對楊絳先生時,我不由問起這個問題。
  • 和諧的性生活能美容,網友:愛情是女人最好的保養品!
    在《三十而已》中,王漫妮說:等到自己三十歲才發現,愛情才是女人最好的保養品。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一段好的愛情,就意味著擁有和諧的性生活,而很多專家都表示,和諧的性生活對於男性和女性都有著積極的健康作用,有助於緩解壓力,讓女性更加青春美麗。
  • 張愛玲欣賞楊絳,楊絳卻說:張愛玲長相醜還愛顯擺,作品境界卑下
    當然其中包括眾多才華橫溢的女文人,例如冰心,林徽因,張愛玲,阮玲玉,楊絳等。這其中,張愛玲曾經在信中稱讚楊絳的作品《幹校六記》寫得極好,幽默風趣卻讓人回味無窮,別有一番滋味。但是楊絳卻對張愛玲並無好感,楊絳去世後,報紙刊登了文章《用生命之火取暖--楊絳致中叔河信兩份》,其中就有楊絳對張愛玲的評價。
  • 一個女人是這樣的性格,說明「品行差」,真相竟然如此扎心
    在一段感情當中,女人一定是要在個人品質方面擁有良好德行的人。因為這樣的一個人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於周圍其他人都會贏得尊重和喜歡。當然如果你的另一半是這樣的人,那麼你的人際關係也肯定不會差。相反如果一個女人的品行不好,那麼他的身邊肯定不會有一些好的朋友,而且會顯得非常的不合群。
  • 楊絳: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婚姻|圍城|楊絳|錢鍾書|人各有命...
    錢鍾書背後的那個女人名作楊絳。(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從不與人爭,與誰爭我都不屑",楊絳與丈夫一樣都是活的很通透,很豁達之人。同時,她也被稱呼為"先生",要知道這可是莫大的殊榮,表現了世人對她的尊重。楊絳這個先生的名號可不是白得的,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見解,比如"命運"。
  • 楊絳錢鍾書:最好的愛情是既有乍見之歡,又有久處不厭
    而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正是這樣一種歲月靜好,細水流長,日久愈純。一生相伴六十餘年,他們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初遇一見鍾情的愛情簡單而直白1932年,春。那年,楊絳21歲,錢鍾書22歲,她和他在清華古月堂初見。當時的錢鍾書,帶著一副老式眼鏡,目光炯炯有神,談吐機智幽默,滿身浸潤著儒雅氣質。
  • 錢鍾書to楊絳:你是我幸福的所有理由
    錢鍾書和楊絳,就是那最幸運的人。「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樣樸樸素素的一句話,比「我愛你」更讓人心動不已。如果你相信人有前世今生,那一定也會將這樣的愛情歸類為「命中注定」。他們只是在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偶然相遇,便都覺得對方是那個自己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