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王擊凡
1. 六點起床看Live
7月11日,很多人都默默把自己的鬧鐘調成了清晨六點。這大概是2020年最多年輕人早起的一天了,就連平時愛睡懶覺的人,都願意睡眼惺忪地爬起來,只為了看一場破天荒在天還沒亮時就開唱的線上演唱會。在早開的長途班地鐵上,全神貫注拿起手機收看TME live的你我他她,確認過眼神,我們大家都是吹神陳奕迅的「Mic下之臣」。
陳奕迅的「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線上慈善演唱會,是TME live帶來的又一次「有生之年」全網刷屏系列。畢竟,生活不能缺少音樂,哪個時勢能沒有歌?從林俊傑、劉若英、五月天,到這周新鮮熱辣的陳奕迅,TME live似乎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時代潮流:在沒有線下演唱會的這些日子,我們已經開始習慣線上演唱會的慰藉與陪伴。
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我們已經有大半年沒能在線下看過Live演唱會了。仰仗於線下演唱會業務的音樂行業,也開始發起各種自救運動,而新興的線上演唱會模式,則成了「手停口停」的演唱會從業人員手上,最重要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一次陳奕迅的TME live,也會將收益捐給這些深受疫情之苦的幕後人士,助他們度過難關。
其實,「餓」了很久的演唱會觀眾,大都已經逐漸開始接受,這種抱著手機看演唱會的新模式,甚至還越發沉浸於其中。根據TME live官方所錄得的數據,願意參與提前預約線上演出的觀眾人數,總體呈上升態勢;很多場線上演唱會,更能成為綿延數天的熱搜話題,熱度從線上一路燃燒到線下,對藝人的宣傳意義,並不亞於任何世界巡演。
環顧各大平臺的線上演唱會,TME live可謂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名「優等生」。幾乎每隔一兩周,我們都能看到1-2場既重質也重量、不走量只走心的TME live,不斷掀起城中熱話。而每一場的TME live,都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設定:五月天在沒有觀眾的萬人體育場「突然好想見到你」,劉若英在老影院煥發新姿態的「陪你」……
這一周,我們又迎來了陳奕迅在TME live的顛覆式演出。演出共分「日與夜」兩場來進行,一場在清晨六點的尖沙咀海傍,一場則在傍晚五點的紅磡體育館。整個演出的時間跨度,也從晨曦初現的破曉時分,延續到夕陽西下的落日餘暉。跨越一切時間、空間的界限與限制,這也是在華語演唱會歷史上,幾乎從來都沒有嘗試過的創新玩法。
「日與夜」的演唱會設定,當然並不只是噱頭而已。在歌單設計上,陳奕迅也巧妙地為這兩場發生於不同時空的限定版表演,嵌入了與別不同的主題質感。從日場的《太陽照常升起》到夜場的《夕陽無限好》,再搭配維多利亞港的日出、紅館門外的日落等令人感懷的自然景色,陳奕迅想表達的「重啟新生活」之積極態度,其實都盡在弦外。
這次TME live的關鍵曲目《太陽照常升起》,剛好卡在了日出的時間節點上,每一句歌詞,仿佛也都在呼應陳奕迅這場顛覆傳統的表演:「一天一夜了,誰能聽到蟬在叫,街燈醒悟該休息了,要多得破曉!一天都光了,人潮如常流動了,已老了一天的心照跳!晨曦只懂普照,誰人會較誰重要,過去了的新聞新過了!」
融入日常的生活場景,正是陳奕迅的這場TME live最想要做到的。日場在維港邊上的演出,並沒有實行任何封路,那些無懼疫情、認真跑步的晨跑客,也成了整個演唱會最亮麗的背景。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他們一樣,努力活出各自的態度,不受任何外在環境因素的幹擾,也不被自己打敗,每天都像太陽一樣照常升起,就是最完美的生活了。
2. 有生之年的演唱會
作為華語樂壇的殿堂級場地,自去年十月以來,向來檔期爆滿的紅館已經有9個多月沒舉行過任何演唱會了。而陳奕迅的TME live,則是2020年紅館舉辦的第一場演出,其意義之深遠,以及對行業的正面影響,都盡在不言中。在演唱會海報上,面對眼前空無一人的紅館Y閘R閘B閘G閘,「在紅館長大」的陳奕迅,心中又在想些什麼呢?
這一次的TME live,陳奕迅並沒有留出以往大家最愛的Talking吹水環節。從《與你常在》《天使的禮物》到《防不勝防》《後臺》《我們萬歲》,Eason把心裡最想說的話,全部都放進自己的歌裡了。而最讓十年以上老粉大為感慨的,則是很久都沒有聽他唱過的華星舊作《黃金時代》了:「黃金廣場內分手,在時代門外再聚!」
經歷時代變遷,時隔數年後終於再度在紅館重聚的DUO band(獨欠兩位女將),也煥發出比以往更強大的正向能量。有樂迷發現,因疫情關係未能現身的岑寧兒,也在《天使的禮物》貢獻了一小段和聲音軌,與好友隔空重聚。而我們懷念的盧凱彤,也以她最親愛的吉他在TME live亮相。擺放在鋼琴上的白色花束,也是陳奕迅給Ellen的致意。
能把恭碩良、陳詠謙、張杰邦這些大忙人再次聚集到一起,重新集結而成鼓舞樂迷笑對逆境的DUO band,可謂是TME live又一次「有生之年」式的傑作,畢竟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他們同臺表演了。正如此前五月天在TME live的首次的「無觀眾演出」,亦特意選在了他們1999年第一次舉行萬人演唱會的臺北市立體育場,以示「不忘初心」。
初心,其實也是TME live創辦至今一直堅守的信念。就像劉若英的「陪你」TME live,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有生之年」。我們很少有機會可以在一場演唱會上看到,劉若英能用主持人的身份,以大篇幅的時間來採訪鼓手、大提琴手、和聲老師等幕後人士,並在言談間揭開藏在演唱會幕後的種種秘密。而這,就是一場演唱會的「初心」。
以往天王天后的世界巡演,倘若沒有來到我們所在城市的話,大家就只能在社交平臺上靠網友拍下的模糊視頻,來想像自己在現場聽音樂的樣子。突如其來的疫情改寫了這一切。有很多都從來都沒機會走進現場聽演唱會的人,都成為了TME live的忠實觀眾。很多樂迷在線上看紅館Show的「第一次」,就獻給了陳奕迅的TME live。
TME live的「初心」,大概就是降低門檻,一視同仁,讓不同經濟水平的觀眾,無論是身處城市還是鄉鎮,都能在同一時間欣賞到最頂級配置的線上Live演唱會。從社會價值的層面看來,TME live也真正做到了所謂的「文化惠民」,讓所有人都能親身感受到線上演唱會的魅力所在。即使疫情結束,2020年也註定會成為「線上演唱會之元年」。
暫時仍處於免費階段的TME live,當然並不是在做浪費金錢的「無用功」。他們正在以一場接一場線上演唱會的不懈努力,為華語音樂人打開了更廣闊的下沉市場。當越來越多潛在意義上的音樂消費者,開始習慣了在線上收看演唱會的模式之後,以往僅僅局限在一二線城市的線下演唱會,就能以線上演唱會的新方式,下沉覆蓋到更遠的城鄉中去。
自從進入數位音樂的新紀元之後,有很多樂迷都已經不再購買實體唱片了。消費線上音樂,慢慢成為了一種主流的生活方式,大家也都越來越習慣辦TME的年費會員,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在線購買偶像的全新專輯,然後再在全民K歌翻唱偶像的新派臺歌……只有線下演唱會,還仍然保留著從唱片時代延續下來的傳統。
隨著5G行動網路的全面普及,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虛擬演唱會離我們還有多遠?此前劉憲華的TME live,就在內地首次嘗試了「全景虛擬超現場演出」。觀眾無須戴上VR眼鏡之類的外部設備,就能在原有的手機屏幕上獲得顛覆想像的XR體驗,這正是像TME live這樣的線上演唱會日後的光明未來。
3. 回歸到人的溫度
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不得不呆在各自的空間裡自我隔離,而隔離期間的所造成的心理困擾,可能比疫情本身來得更令人煩躁。大概只有音樂,能成為消除隔膜的最佳神器。在「後疫情時期」,作為一門世界共通語言的音樂,能讓我們放下對未知的恐懼,衝破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繼而再重拾社交的溫度。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任何人是局外人。當世界分崩離析,身處在這一座地球巴別塔不同層數的我們,正是靠著一些像陳奕迅這樣能夠連接每一個人的集體記憶,我們才得以重新確認彼此的存在。要重啟新的生活,也必須要靠著Eason這些有溫度、有回憶的好音樂,才能把我們從哀傷、失落與絕望當中拯救出來。
陳奕迅的TME live線上演唱會,剛好也正逢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的四周年大慶。因此,TME亦順應著當下的時代主題,在上海舉辦了「好久不見,音樂重啟生活」的專場線下活動,在TME Open Mic(開放麥)音樂快閃店,把線上傳遞開去的溫暖與正能量,再以實體活動的方式延續到線下,力圖實現「線上呈現,線下聯動」的雙線操作。
TME live的這一場線下活動,邀請所有陳奕迅的上海樂迷到場,通過音樂來連接彼此,同時也用Eason的歌,溫暖彼此的日常生活。從集體合唱《好久不見》、拍照打卡留念、為TME慶生,到陳奕迅專場的線下直播共同觀看,TME live也再次拓寬了線上演唱會在線下延伸出來的種種可能。說到底,人際交流的溫度,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線下的。
黃偉文2003年寫給陳奕迅的《幸災樂禍》,其實也是一首創作於SARS期間的作品。「疫症沒有反應,就轉換血清,絕嶺上求勝」,從《幸災樂禍》來回望2003年SARS、2020年新冠肺炎這十七年間的新舊對照,或許我們才更能明白,黃偉文想要通過《沙龍》告訴你的那一句「捉緊生命濃度」。身處谷底困境,可能反而會讓我們對生命更有衝勁。
生於1974年的陳奕迅,站在維港街頭唱歌時,還是像當年十八歲一樣生猛,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因為對音樂一如既往的熱愛,無論在多艱難的時勢,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唱歌這件事。即使早已是神級的天王歌手,他依舊熱衷於研究跟音樂有關的新鮮事,甚至還敢在TME live唱《你給我聽好》的時候,把紅館直接變成小眾的Jazz Club!
在華語樂壇,大概也只有陳奕迅能夠做到,化一切不可能為可能。在我們有幸聆聽TME live獨家呈現陳奕迅線上演唱會的這個美好七月,剛好也正恰逢TME成立四周年的大日子。依託TME的強大平臺資源,展望TME live的光輝未來,他們還將在線上演唱會這一全新的領域,跟始終求新求變的陳奕迅一樣,創造出更多不一樣的新可能。
與此同時,極具學習與開拓精神的TME live,也在不斷地加快其更新迭代的速度,只為能給樂迷提供更好、也更優質的Live超現場。從beta版到現在更成熟、更多元的版本,TME Live從來都不曾辜負我們對線上演唱會的期待。看過劉若英、五月天、陳奕迅的「有生之年」Live之後,接下來TME live還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新驚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