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茶館(kejichaguan)
上個星期,你有沒有被Eason刷屏?
《與你常在》《太陽照常升起》《你給我聽好》《防不勝防》《夕陽無限好》《後臺》《我們萬歲》……在7月11日的黎明破曉之前,在日落黃昏之時,從尖沙咀到紅磡體育館,2020陳奕迅日落線上演唱會開始了。
雖然日出場並非直播,時間也足以讓社畜窒息,但這些都阻攔不了粉絲的熱情。約 700 萬人在周六早上六點「死守本放」,大清早,演唱會的熱度就爆了。
這也是復工以來,又一次登上熱搜的線上演唱會。
線上演唱會的熱潮
陳奕迅演唱會的刷屏,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一,陳奕迅是廣受喜愛的歌手,演唱會本就一票難求。而原定去年開啟的「Fear and Dreams」世界巡迴演唱會不斷延期,粉絲與偶像已經好久未見。
第二,陳奕迅舞臺魅力極強,演唱會常出現神級舞臺。本次線上演唱會,尚屬Eason演藝生涯首次,又伴隨日出日落的美景,更顯示出別有的浪漫。
第三,夏天本應該屬於演唱會和音樂節,疫情放緩,線下渠道卻仍處於停擺的狀態,人們對演唱會的熱情高漲。
第四,音樂人,音樂行業都在積極重啟,本次日落線上演唱會也是為演制抗疫基金籌款,旨在幫助那些因受疫情影響而停工的演藝界人員。
而除線上觀看之外,粉絲還可以到上海太古匯的open mic一場歌喉。眾多鐵粉的線下合唱,讓粉絲與Eason同頻。
正如《城市畫報》評價說,只有陳奕迅能讓人周末六點起床。誠然,演唱會能迅速引爆全網和陳奕迅本人有極大的關係,但引爆全網的,不止有陳奕迅,還有行業復工、行業創新等多個話題。
無獨有偶,五月天的演唱會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在五月的最後一天,五月天包下了整座體育館,並在每個座位擺滿螢光棒,等待粉絲在線上的聚集。這種包下整個場館給你唱歌的浪漫,獲得了超3500萬人次的觀看。
此外,一個月後,五月天上架了《五月天 突然好想見到你 live in the sky》live音頻版本,適配更多用戶的不同外設,還原更多真實體驗。
線上音樂會,很多時候,並不至意味著一場音樂會。
線上演唱會的創新
無論是日出、日落演唱會,還是特殊的五月之約,兩場演唱會的舉辦,都少不了TME live的支持。
TME live,是騰訊音樂今年3月推出的一個音樂現場品牌,定位 「整合現場演出、在線直播、粉絲經濟、票務銷售、演出經紀」等演出生態。但受疫情限制,TME live目前以線上業務為主。
三月至今,TME live已經成功舉辦過楊丞琳、林俊傑、《想見你》OST、劉若英、A-Lin、花澤香菜、袁婭維、五月天等數十場演唱會,TME live也因此迅速為人們所知。
可以說,疫情是挑戰,也是機遇。
一方面來說,線下渠道停擺,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倒逼TME live加速上線,自帶熱度的歌手們為TME live帶來了流量。
另一方面,線上演唱會並非線下的簡單復刻,無論是時間、還是地點,亦或是風格和形式,都突破了演唱會固有的風格,這吸引了更多觀眾一探究竟。
此外,線上粉絲交流的渠道創新、打賞機制、演唱會的live版本上架……在線下渠道不暢的情況下,有效彌補了行業的缺失,並帶來一定創新。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音樂正在顯示更大的勢能。
騰訊音樂積極求變
按照騰訊音樂內部的說法,TME live自去年開始進入籌備階段,本就定於今年春季上線,可以說,倘若沒有疫情這隻黑天鵝,TME live也是音樂行業發展至今,必定會出現的產物。從用戶行為來說,音樂的購買和消費意識深入人心。
時間倒退四年,中國音樂行業尚在盜版猖狂之下艱難求存,而有賴於技術的更新和音樂消費習慣的共同推動,人們的音樂版權意識逐漸覺醒,購買數字專輯已經成為一件平常事。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根據TME的2020年最新一季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其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4270萬,再創新高。
與此同時,用戶不僅開始聽音樂,也逐漸開始玩音樂、用音樂。人力vocaloid技術的更新,虛擬歌姬的出現,短視頻平臺帶動原創音樂大火,讓音樂不僅只是單純的調味劑,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而從呈現方式來說,4K技術的革新、高清影像的傳輸、直播互動的出現,讓線上獲得演唱會級的體驗成為現實。
技術的更迭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正在推動音樂行業的發展,而音樂平臺也正從購買版權開始,深入產業鏈更多環節。
同樣用TME live舉例,成立之初就能邀請到五月天、陳奕迅這樣的大咖,並搞定線下演出等一系列環節,少不了騰訊音樂過去幾年的積累。而整合資源幫助音樂人得到更多曝光,幫助用戶在線上獲得更多體驗,音樂正在創造更多可能。正如騰訊音樂在成立四周年公開信中寫道:「為用戶創造美好,為產業探索前路」。
騰訊音樂也發布了全新的品牌視覺超級符號「The Wing 無限羽翼」,承載其不變的初心,與行業共同成就的藍圖。
在2020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音樂產業正煥發新的生機。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在內容生產模式、商業模式和呈現方式上,看到更多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