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真的有毒嗎?平時炒菜到底能不能放味精?
提起味精,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品,它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存在。炒菜加入一點味精,能夠很快達到提鮮的效果,可是有不少人都說「味精有毒」、「味精緻癌」,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
實際上味精是很安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而穀氨酸就是一種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很多天然食物中都有,並不是什麼有毒物質。現代食品工業中,味精是用微生物發酵糧食、澱粉等原料生產出來的,也就是現在的雞精,很多家庭都會用得上。
味精與食鹽搭配更佳,單純加鹽的菜,吃起來除了鹹味,可能你還感覺到一點苦澀。確實,不管味精還是食鹽,除了鮮味、鹹味,都還有苦味、酸味。在有食鹽的湯水中加入味精,鮮味會更明顯,因為酸味、苦味會被抑制。
怎樣科學食用味精呢?不宜低溫烹飪,很多人拌涼菜也愛放味精,但是味精在低溫時不易溶解。所以拌涼菜時,最好先用溫水將味精化開。合適的時間放味精,炒菜時應該什麼時候放入味精呢?由於味精不能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烹煮,即將出鍋時放味精是最適當的。
除此之外,不是所有菜都適合放味精的,因為味精的鮮味比較大,很容易掩蓋一些食物原本的味道,所以像一些海鮮類就不要加味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