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化學合成的致癌物?雞精跟味精比哪個更健康?別再被騙了

2020-12-24 爆炸營養課堂

近幾年來,味精的口碑越來越差,我們廚房裡的調味料漸漸失去了味精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雞精。味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人們稱之為化學合成物,甚至有傳言說經常吃味精可以致癌。事實真的如此嗎?

味精和雞精相比,到底哪個更健康呢?

仔細查看食品配料表的人會發現,雞精的主要成分跟味精一樣,都是穀氨酸鈉。有些雞精的配料表上清楚寫著「味精」的字樣,而且佔到了食品配料表第一位,說明添加的成分是所有成分中最多的,除此之外,還有食鹽、核苷酸、糖等輔料。

雞精比味精更加鮮美,並不是因為雞肉的成分,而是增味核苷酸等輔料讓飯菜更加鹹香美味。讓大家失望的是,很多雞精配料表中竟然沒有半點雞肉的成分,有些品牌的雞精雖然放入了一些雞肉粉或肉類提取物,但用量也非常有限。

不管是雞精還是味精,都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有人說味精會致癌,這是因為味精中的穀氨酸鈉在經過高溫加熱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焦穀氨酸鈉的物質。

焦穀氨酸鈉沒有提鮮的作用,但也不至於致癌。真正跟癌症有關的成分是鈉鹽,因為多項研究表明,鈉鹽攝入過多會增加罹患胃癌的發生風險。我們身邊不光雞精味精要少吃,所有含有鈉鹽的食物都應該控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6g,這6g不光指的是炒菜中放入的食鹽,還有各種加了食鹽的食物,比如豆瓣醬、醬油、雞精、鹹菜、醃製食物等等。

所以說,少量食用味精和雞精,是非常安全的。如果炒菜的過程中已經加入雞精或味精,就不要再放食鹽了。有研究發現,同等鹹度的情況下,放入味精會讓你攝入的鈉更低。

另外,炒菜過程中不要過早放入食鹽、雞精、味精等調味料,最好在快出鍋時再放,因為這樣放入的調味料在食物表面不會進入食物內部,不僅保留了應有的味道,還會讓身體攝入更少的鈉。

對於雞精和味精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相關焦點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味精有特殊鮮味,但在高溫下(超過120℃)長時間加熱會分解生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烹調中,不宜長時間加熱。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大?很多人都搞錯了,有一種是天然食物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往往都非常的喜歡做菜的時候放上一些雞精或者是味精,然而很少有人清楚雞精和味精的一些區別,而且大多數的一些人都會覺得味精和雞精也不適合放在高溫下,否則的話就會非常容易導致患癌症的風險,那麼這樣的一種說法是正確的說法嗎?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大?
  • 味精化學合成,會致癌?不敢吃味精、雞精的都看一下,專家已曝光
    導語:味精、雞精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有不少家庭做完菜都會加一點味精或者是雞精,用來提高菜品的鮮度。特別是用來調製湯品,沒有味精真的不如有添加味精的鮮。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突然有這樣的一種傳聞,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的會導致癌症。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更大?可能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純天然食物
    在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美食當中,多數會利用到雞精和味精來進行調味,可是很多人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經常吃雞精和味精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嗎?接下來不妨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有一些人認為,雞精和味精若是在高溫的烹飪下會產生致癌的風險,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 味精和雞精哪個對身體的傷害大?常吃雞精、味精會致癌嗎?
    大家是不是都應該聽過味精會致癌這個事?這其實是一個烏龍事件,雖說最終結果證明了味精並不會致癌但真相往往已經沒人關注了。味精作為提鮮的調味料,真的有那麼大危害嗎?雞精又是怎麼回事呢?醫生告訴你。味精的化學名稱叫穀氨酸鈉,味精的提鮮作用就是依賴它,穀氨酸鈉不在任何致癌清單中,即使是在高溫作用下生成的焦穀氨酸鈉,同樣也不是致癌物,只是失去鮮味罷了。而焦穀氨酸鈉還被廣泛應用到化妝品、護膚品和藥品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溼和乳化作用,怎麼會致癌呢?
  • 為何很多人不吃味精?雞精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在人體和大多數食物中都能找到的胺基酸。人們之所以認為它有害呢,原因可能有三年一化學合成,突然心臟。味精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細菌發酵,但在二十世紀中期,工廠曾採用丙烯腈直接合成穀氨酸鈉的工藝製造味精這種化學的名字,再加上化學的生產工藝,所以味精就給人一種避孕不顧健康的想法。然而這種想法未免過於牽強,因為不管是F、D、A,而是W、H、O,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後,衛星最終還是被歸類為了食品分類中的安全點位。
  •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大?多數人搞錯了,有一樣是天然食物味精味精實際上是一種由穀物經微生物發酵而製成的調味品,味精當中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覺得味精是由化學物質而研製出來的,事實上對於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 雞精和味精真的不健康嗎?兩者有啥區別?看完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對於飲食健康、養生等越來越重視了,由原來的吃得飽變成了吃得好、吃得健康,所以對於飲食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作為做菜提鮮的雞精味精卻總被人懷疑不健康。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吃雞精和味精了對身體不好,那麼是否兩者對我們的身體真的有害呢?下面小欣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 味精雞精對人體健康有害?高溫會致癌?很多人誤解了,漲知識了
    味精對人體有害?高溫處理後會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加鮮更加健康?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幾個說法,而且還深信不疑,甚至用了這兩種作料做的菜都不吃,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味精是怎麼來的:味精的化學成分是穀氨酸鈉,能刺激味蕾、增加食品特別是肉類和蔬菜的鮮味,常添加於湯料和肉製品中。1908年由日本人發現,可用澱粉或者糖蜜為原料生產穀氨酸,然後轉化而成,也可以通過工廠合成。味精對人體有害嗎?
  • 色香味和健康,一樣不能少: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味精和雞精究竟有什麼區別?
  • 雞精、味精、胡椒粉如果經常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
    大家有成見的是這兩個:雞精與味精。先來說說味精:味精的化學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這也是味精提鮮味的主要原因,1908年,日本的科學家最早發現鮮味的主要來源就是穀氨酸鈉,之後,日本工廠就開始生產「味之素」味精,深受日本人民的喜愛,可見,食用味精在人類史上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
  • 「味精大王」蓮花味精怎麼不「香」了與消費者對味精的誤解
    事實上,蓮花味精的衰落與整個行業有著莫大的關係。隨著人們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再加上"味精加熱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等謠言,這個曾經餐桌上的寵兒逐漸被替代,整個味精市場開始走下坡路。近年來,我國味精消費市場一直呈現萎縮態勢。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更大?可能很多人都錯了,有一種是純天然食物
    除了我們經常用到的醬油、鹽、油等之外,像是雞精或者是味精,也是被很多人所使用的。但是很多的人都覺得這兩種東西對人的身體都有一定的傷害,所以他們就不會去放,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首先要明白它們兩個各自的成分再做比較。
  • 雞精和味精哪個危害更大?多數人或許想錯了,有一種是純天然食物
    其實在平常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美食味道特別的豐富,而且大部分處於一種重口味的狀態,所以在製作食物的時候總會放各種各樣的調味品而在家裡很多人可能都不會刻意的去買一些基金或者是味精,但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飯菜中總是少不了這兩種東西,其實雞精和味精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會碰的,因為他們覺得雞精和味精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傷害
  • 雞精和味精,吃哪個危害更大?究竟能不能吃?許多人或許想錯了
    中國的美食數不勝數,講究色香味俱全,食物的口感好,有部分原因是我們比較擅長使用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雞精和味精就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兩種。但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不太敢吃雞精和味精了,有傳言說經常吃味精和雞精,容易致病,到底是真是假呢?雞精和味精,哪個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更大?
  •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記得小時候家裡是離不開味精這種調味料的,後來聽別人說要引起脫髮以及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家裡不吃了,換成了雞精,有人說吃雞精也不好,乾脆雞精味精都不放了,隨著近年來,健康意識的增強
  • 味精和雞精有什麼區別?
    而且口味主要是由我們的調味品甜度來控制,基本上蔥和姜蒜都屬於增香類,再加上花椒八角這些大料,但並不常用。最常用的調料要數這道鹽,白糖,陳醋,生抽,雞精,味精,蠔油這些了。事實上,這裡面「爭議」很大的就是雞精和味精,很多人到現在都不用了。許多人對雞精和味精爭議很大,其實主要是因為認為這兩種調料吃多了對人體沒有好處,很多人至今不明白,營養師揭露了真相,一起來看看吧。
  • 「味精是化學工業品,我都用雞精蘑菇精!」愛吃吃不吃拉倒!
    味精是什麼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我們說的味精。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質然後純化得到的。現代工業生產採用某種擅長分泌穀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發酵的原料可以用澱粉、甜菜、甘蔗乃至於廢糖蜜,使得生產成本大為降低。這個過程跟酒、醋、醬油的生產是類似的。生產過程中並不使用什麼「化學原料」。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遠離味精和雞精?它們真的只是化學調料?
    雞精和味精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調味劑,但很多人都對味精和雞精帶有牴觸的心理,認為這些都是一些人工造出來的化學試劑,吃多了會對人體有害。那麼味精和雞精到底是怎麼來的,它們所含有的成分又是什麼?味精與雞精人類最早發明味精是在1907年,日本的池田菊苗教授在家裡食用湯時忽然發現這些湯異常的鮮美,身為科學家的他自然不會放過身邊的這種小細節,他發現湯裡面只是加入了以前沒有加過的海帶。他很快就意識到很有可能是這裡面的海帶帶來了這種鮮味,於是開始從海帶入手進行研究。
  • 雞精和味精有啥區別,做飯到底放味精還是雞精,值得收藏
    在眾多的調味料中,比如生抽和老抽,味精和雞精,僅僅差了一個字,作用就大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一下雞精和味精到底有啥區別。 味精 我們再來說一說雞精,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