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樂隊 能否讓你看出搖滾的精神?

2021-01-08 文談峰語

特殊的春節裡,隨機選了一部喜劇來看,是大鵬導演的第二部電影《縫紉機樂隊》。故事並不複雜,二十年前後,搖滾城市集安的變化,從破吉他樂隊到搖滾的沒落,圍繞大吉他標誌的拆遷,一群有夢想的人的自我救贖。修車行小老闆主唱,失敗的經紀人,美麗的富二代女貝斯手,為愛尋找的鼓手,還有年事已高的婦科醫生吉他手,未成年人鍵盤手,可謂是一群老弱病殘組成的樂隊。

作為一部跟《煎餅俠》差不多風格的喜劇片,看完片子能讓人感受到的笑點並不多,有些比較俗的段子,反而讓人有些倒胃口。偶爾一兩個點,呵呵一樂也就過去了,並沒有讓人記住多少。從喜劇上來說,該片聚集了一批有「笑」果的演員,但是整體上缺乏故事的衝突性,對於劇情發展起不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感覺就像是一個水果拼盤,你來一小塊蘋果,他來一大塊西瓜,你湊一口香蕉,他切一片兒菠蘿……喜好那一口,您隨意。

大鵬與娜扎

從演員上來說,大鵬,喬杉挑大梁,搞笑沒問題,于謙,嶽雲鵬,宋小寶一撥人,也算有力客串。但是古力娜扎、李鴻其、韓童生作為主要演員來說,角色並沒有太多亮點。娜扎的腿可以pk喬杉的腿,李鴻其飾演的鼓手平平淡淡,反而是韓童生飾演吉他手讓人有一些別樣的喜感,片中的一些細節也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對于吉他的愛,擦拭的動作。還有代樂樂飾演的角色也很有特點,為數不多的幾次出鏡都讓人印象深刻。

最核心讓人看完了有感受的可能還是搖滾不死的夢想,與《煎餅俠》一樣的小人物的掙扎。從豆瓣評分來看,煎餅俠是5.8,縫紉機是6.6,但是從票房來看,煎餅俠是11.62億,縫紉機是4.59億。票房還是能說明大家觀影的感受的,《煎餅俠》的笑點相對能夠爆出來,而幾個演員,無論是吳君如、曾志偉這樣的喜劇大咖,還是袁姍姍、柳巖這樣的看臉看身材的,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

中國搖滾代表人物

搖滾圈裡樂隊人員的友情參演是本片的一大亮點,可是也就僅僅是露個面了。《縫紉機樂隊》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可能就是,搖滾精神是什麼?能否找到這個核心點,並通過劇情展現出來,這部片子才算是否成功。目前來看,是小時候的夢想,是屌絲的雞血,是對理想的緬懷,還是時代的變遷?

20世紀80-90年代,中國搖滾的黃金時期,《一無所有》,《夢回唐朝》,《無地自容》,《光輝歲月》,《再見理想》,《海闊天空》……崔健、黃家駒、魔巖三傑、唐朝、黑豹、BEYOND……也許對於如今00後的年輕人來說,歷史已經有些久遠,但是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滿滿。

2019年,一檔綜藝橫空出世,以其特有的懷舊、致敬、創新的方式帶樂迷們重溫了搖滾的年代,以及屬於那一代人狂熱的青春記憶,它就是《樂隊的夏天》。可是,這樣的狂熱,也僅僅是青春的記憶,夢想的緬懷。搖滾不死,可能只是一個口號。混亂的光怪陸離不是搖滾的遮羞布,反傳統的批判現實主義才是搖滾的精神,立足現實,回歸音樂,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搖滾」。

相關焦點

  • 八一八《縫紉機樂隊》究竟用了什麼搖滾符號?
    第一支樂隊——破吉他,是全片的理想模型,主要成員來自劉老根大舞臺,雖然四位「大夫」的原生角色打上了深深的鄉村兒烙印,這次穿上鉚釘皮衣仍舊開啟了搖滾天團的氣場,成為集安市的精神象徵,而我們的樂隊主唱則是為了保護紀念他們的大吉他雕塑才撿起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 縫紉機樂隊,到底和搖滾有什麼關係?!
    滾君對電影《縫紉機樂隊》期待已久。之前,官方發布一組「致敬經典」的海報,模仿國外經典搖滾樂唱片的封面,讓所有搖滾樂迷都會心一笑。這是一部消費搖滾情懷、內容空洞浮誇的作品。電影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了保衛小城集安的大吉他雕塑,延續搖滾精神,年輕人胡亮高價請來經紀人,組建縫紉機樂隊,克服金錢誘惑、家人阻攔等種種困難,終於成功舉辦演出,讓小鎮重拾搖滾夢想。
  • 《縫紉機樂隊》是搖滾內核青年的一場夢
    今天下午,APP為我推送了一組英倫搖滾歌單,聽著聽著就想起了《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一直在「我的下載」裡佔著手機可貴的內存,隨時保持被翻牌子的狀態。為了金錢出賣樂隊、向現實低頭的悲傷,大吉他被拆時所有人的無奈與不甘,樂隊重組站在廢墟上唱歌,哈雷夫婦扛著大旗率領搖滾大軍而來,曾經反對縫紉機樂隊的人們都來支持他們的那一刻……破吉他樂隊擺起搖滾手勢高歌的那時候,信念依舊,搖滾依舊。
  • 搖滾吧!夢想————淺析《縫紉機樂隊》
    影片《縫紉機樂隊》主要講述的是一群追求音樂夢想的搖滾人,整個影片主要圍繞著搖滾進行,這也是一種電影風格的新體現。在國產片中很少有以音樂作為主要選題的電影。陳正道的《重返二十歲》,在「壞奶奶」重返二十歲,意外加入了一個樂隊,做起了主唱。而影片《縫紉機樂隊》基本上以搖滾音樂為主要題材,影片中絕大部分場景都在表現搖滾。看完電影,感覺自己的手也情不自禁的做了一個搖滾手勢,全身充滿了力量。搖滾音樂總是這樣充滿了動感,充滿希望,讓人熱血沸騰。搖滾加上夢想,整部影片太勵志。
  • 縫紉機樂隊,多少人的搖滾夢!
    小編是偶然間又看了一邊《縫紉機樂隊》才突然想起這首歌的旋律。話說回來想想第一次看這電影是嘻嘻哈哈的,後來再回顧時這明明是一部喜劇又讓小編體會到了這裡面包含了許多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卻因為各種不得已的願意不得不放棄的感覺。
  • 《縫紉機樂隊》:大哥你玩搖滾,玩它有啥用啊!
    在招聘中招來了失戀女貝斯丁建國(娜扎)和專情鼓手炸藥(李鴻其),經過上門拜訪又來了天才鍵盤手希希(曲雋希)和有著「婦科聖手」之稱吉他手老楊(韓童生),就這樣六個人的縫紉機樂隊成立了,胡亮想通過一場演出來喚醒人們對搖滾的記憶,保衛住被房地產商看中的搖滾公園.
  • 電影 《縫紉機樂隊》:美育與喜劇
    簡單一點說,它不是不夠好,而是你用什麼樣的好去贏得觀眾的問題。理性一點去談市場,《縫紉機樂隊》的問題是存在的,它的類型辨識度不夠清晰。導演大鵬在市場上立威之作是喜劇《煎餅俠》,還有一部喜劇網劇《屌絲男士》,如果沒有營銷上的鋪墊,觀眾對導演和新作的認識存在著強大的慣性,也就是說,觀眾對《縫紉機樂隊》有消費意識中的喜劇類型期待,而這種期待,最終落空。
  • 《縫紉機樂隊》笑到落淚,盤點那些電影裡的搖滾人和他們的樂隊
    如今大鵬的第二部電影《縫紉機樂隊》從點映到首映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大鵬的電影都是爛片沒得可看,也有人說《縫紉機樂隊》超乎想像的好看。熱血、夢想、搖滾不死,是觀影后的重點關鍵詞。正如影評裡寫的,是「每個平凡人都因為追逐著夢想而閃閃發光」。所以,這是一部「情懷」電影。
  • 電影《縫紉機樂隊》彩蛋 讓你重回搖滾年代
    騎士樂隊 斯琴格日樂唐朝樂隊 劉義軍 正在上映的電影《縫紉機樂隊》中,滿滿的搖滾元素和各種彩蛋,令搖滾樂迷驚喜。導演大鵬拉來了黑豹、鮑家街43號、眼鏡蛇、謝天笑、新褲子、二手玫瑰、超載、痛仰、天堂、面孔、唐朝、麥田守望者等樂隊成員,把他們喬裝成路人埋在片中各處。
  • 24萬人評分,大鵬和喬杉組建《縫紉機樂隊》,情懷演繹搖滾精神!
    2017年,大鵬拍攝了一部影片《縫紉機樂隊》,大鵬、喬杉和古力娜扎主演,講述一個小人物尋回失落夢想的故事,豆瓣目前有24萬人打分,評分6.6。評分雖然不高,但影片是充滿情懷的,我能感受到一個搖滾青年對往昔搖滾時代充滿真誠的敬意。拋開劇情、演技統統不談,我在影片中看到了、感覺到了久違的熱血澎湃以及曾經的躁動之心。
  • 搖滾+嘻哈 大鵬、喬杉、小青龍獻唱電影《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殺青)-最終縫紉機樂隊塑膠袋 - 大鵬&喬杉&小青龍由大鵬(董成鵬)導演,大鵬、喬杉、娜扎、李鴻其、韓童生、曲雋希主演,于謙、嶽雲鵬聯合出演的喜劇電影《縫紉機樂隊》將於9月30日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 電影《縫紉機樂隊》裡那些搖滾老炮兒
    《縫紉機樂隊》是由大鵬(董成鵬)、喬杉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胡亮(喬杉 飾)的家鄉小鎮集安,幾個背景各異的小人物為了追尋共同的音樂夢想,組建了一支與眾不同的搖滾樂隊的故事。作為一部以搖滾為主題的電影,電影裡自然少不了眾多搖滾老炮兒的參演。
  • 電影縫紉機樂隊中的全部插曲有哪些 縫紉機樂隊插曲哪裡聽
    《縫紉機樂隊》插曲大盤點  1、《塑膠袋》  推廣曲《塑膠袋》(嘻哈版)以大家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膠袋」為喻表達追夢路上一個平凡人的迷茫輾轉,隨著曲調急轉變,又換後將搖滾與嘻哈風格巧妙銜接,RAP詞清晰頓挫、直擊人心。
  • 《縫紉機樂隊》:音樂與夢想的故事
    電影《縫紉機樂隊》講述了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的故事,和青春電影的校園故事不同,這部電影以「搖滾夢想」為主線,講述了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對於逝去的搖滾、逝去的夢想而作的懷念。1從電影的名字與樂隊的名字開始講起。
  • 《縫紉機樂隊》:用流行致敬搖滾?
    《縫紉機樂隊》這樣的題材,其實已經有很多類似電影。因為某種機緣,倉促搭建的草臺班子,各種烏七八糟不靠譜的人加入,衝突麻煩不斷,亂糟糟的排演與荒誕離奇的巡演,最後卻結下深厚情誼,遭遇麻煩,陷入低谷,最後依靠演出實現逆轉。
  • 縫紉機樂隊——搖滾吧,集安
    搖滾吧,讓本不相關的六個人,相聚在了一起,起初大家的心思各不相同。有人是為了喜愛,有人是為了錢,有人是為了戀情,有人是為了尋愛,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讓他們都聚在了一起。「已經記不清楚,我從哪裡來,忘記了為什麼,而存在」。一起搖滾的夢想,把各有天分的人聚在一起,故事演到最後,眾人追求的只有心中那個最初的搖滾夢想。就算從吉他手變成剪刀手,程宮心中的那個搖滾夢還是一直永存。
  • 《縫紉機樂隊》-每一個逆襲的失敗者都值得掌聲
    深夜躺在床上,我看著《縫紉機樂隊》,我看了200英寸的投影,在電影院裡有VIP和視感坦率地說,看到大鵬就像一個自嘲的失敗者,他有一張真正的臉,那是個失敗者從他的外表可以看出,人群中沒有人會多看他一眼,他缺乏特色成為最大的特點
  • 《縫紉機樂隊》,只是覺得這個片子不是搖滾篇,是很成功的喜劇
    電影開始鋪墊了每位主演的性格特徵,程宮愛財,建國高冷,楊大爺一本正經,希希可愛;在性格鋪墊的基礎上,樂隊各種巡演為演唱會做準備,交代了更多人物情節,讓觀眾對幾位主演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因為一開始埋下了程宮為錢而來,所以後來為錢背叛樂隊把情緒推向低谷,大家都放棄了夢想;因為胡亮給騎行隊錢做宣傳,後來騎行隊經過北京,又喚起了程宮的搖滾夢,他又跑回集安,勸胡亮繼續開演唱會,大家又重新聚在一起,電影也推向最後的高潮
  • 看不看《縫紉機樂隊》你都要知道這些梗
    《縫紉機樂隊》的故事主線來源於大鵬曾經的搖滾夢,當然對此做了不小的藝術處理。當年在集安的廣場上,因為破吉他樂隊建造起了一個碩大的吉他雕塑,可以說是這座小城的精神象徵了。這部電影的套路太老,或許要特定擁有過搖滾夢的人才能被感動到,這就意味著大部分人在情感上很難達到共鳴。其實夢想是一個普世的東西,誰沒個夢想,但是《縫紉機樂隊》中的夢想離地太高,常人很難觸及。
  • 縫紉機樂隊,成就了自己心中的搖滾樂夢想
    大鵬主演的電影《縫紉機樂隊》成就了大鵬的夢想,這也是他繼《縫紉機樂隊》、《煎餅俠》之後的第二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變化就是大鵬很擔心觀眾的專注度,很明顯他在不停地抖包袱,所以《煎餅俠》有很多碎片化的東西,但是這個縫紉機樂隊我個人覺得非常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