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樂隊》是大鵬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延續了大鵬小人物追夢的故事。國內關於音樂的電影很少,講樂隊的更是屈指可數。今天我早早的來到電影院,除了工作人員,算上我一共七個觀眾,整部片子接近兩個小時,看後覺得還是挺不錯的。
/ 《縫紉機樂隊》講了什麼? /
胡亮(喬杉)是集安搖滾王子修車店的修理工,小時候觀看破吉他樂隊演出時得到一塊撥片,勵志長大後成為一名搖滾青年。
程宮(大鵬)是破吉他樂隊解散前最後的經紀人,在北京混的十分落魄,收到價值五十萬貨款的秋褲後打算借高利貸幫樂隊打開市場時,收到來自胡亮的邀請,回到集安幫胡亮組建樂隊準備演出。
在招聘中招來了失戀女貝斯丁建國(娜扎)和專情鼓手炸藥(李鴻其),經過上門拜訪又來了天才鍵盤手希希(曲雋希)和有著「婦科聖手」之稱吉他手老楊(韓童生),就這樣六個人的縫紉機樂隊成立了,胡亮想通過一場演出來喚醒人們對搖滾的記憶,保衛住被房地產商看中的搖滾公園.
整個影片笑料很多,也比較自然,出現了很多搖滾梗,不了解搖滾樂的還真有點搞不懂,Bon Jovi超市,加州旅店、天空街、海闊路、光輝街、歲月路等等。影片中還出現了很多搖滾老炮,抵抗強拆的釘子戶趙明義(黑豹樂隊鼓手),被綁架的歐洋(面孔樂隊貝斯手),出租司機姚瀾(二手玫瑰吉他手),還有唐朝老五。
不過最讓我難忘的是包工頭謝天笑,說真的,謝天笑戴上安全帽的樣子真像在工地幹活的人。最精彩的還是片尾合唱Beyond金曲「不再猶豫」出現的葉世榮,第一次覺得離偶像這麼近。
大鵬一直是個很努力的人,拍的電影有點他半自傳的感覺。《煎餅俠》講述了他在北京艱難打拼的日子,《縫紉機樂隊》講述了年輕時的那個搖滾夢。我看完電影後腦海裡一直有一個畫面,大鵬站在離開集安火車站對著送他的親人大聲的喊「混得不好我就不回來了!」。這次《縫紉機樂隊》講的就是發生在集安的故事,放佛在告訴那些曾經嘲笑過他夢想的人「我大鵬就是行!」
大鵬在吉林建築大學時開始玩音樂。2000年先後在長春組建地下樂隊「及格樂隊」、「天空樂隊」擔任吉他手兼主唱,並舉辦專場演出。2001年榮獲吉林省大學生原創歌曲比賽第二名。2003年榮獲「吉林十大創作歌手」。音樂對於大鵬來說一直是一個放不下的夢想,這次拍《縫紉機樂隊》也算是圓了年少時的搖滾夢。
誰能想到不到二十年,大鵬實現了小鎮搖滾青年和傳奇偶像同臺演出的夢想,不管是《煎餅俠》裡的尚格雲頓和洪興古惑仔,還是《縫紉機樂隊》裡的葉世榮,大鵬的電影一直在給人們傳達一個信息,只要努力,夢想是可以實現的。
/ 夢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遙遠 /
影片裡的建築商老丁說,每個人都有夢想,當年他也是一個搖滾青年,媳婦生病後,光靠搖滾是不能讓媳婦好起來的。現實確實是這樣,那些在舞臺上光鮮亮麗的搖滾明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要靠其他工作來生活。
前段時間我跟老劉說趙明義的保溫杯在網上火了,老劉興致勃勃的問我現在唐朝,黑豹都怎麼樣了?這些都是他年輕時的偶像,一說起這些老劉就要說起他在北京學琴的經歷,當面看唐朝排練的場景。我說趙明義拿著保溫杯泡著枸杞一副人到中年的模樣了,和年輕時的搖滾青年已經不一樣了,老劉感慨時間過的真快啊。
那時候老劉也是一個搖滾青年,坐兩天兩夜的火車到北京去求學,後來一頭長髮一把山葉吉他到處演出。如今的老劉是一個小企業的中層,每天早起送小女兒上學,然後到廠裡開會,接著去現場看情況,中午食堂吃口飯午休一會,下午又去現場,五點半準時開會,討論下今天廠裡的進度和明天要做的事,然後下班回家,吃完晚飯看看電視,孩子寫完作業一家人睡覺。
有時老劉空了來琴行找我玩,彈彈琴談談音樂,講講那幾年他在北京知道的搖滾圈,什麼老五如何練琴啊,陳底裡家裡有多少畫啊,黑豹因為太流行被圈內鄙視,那時的演出如何如何,朋克幫和金屬黨打架啊,一講起來就津津有味,雖然我都聽了十多年了,他講出來的感覺就像是在昨天,我說「你那麼喜歡現在接著玩啊,你現在又不差錢」,老劉總是感慨,那時候玩音樂真的掙不到錢,日子過的非常艱苦,家裡又催著結婚,只有回來找個單位上班。現在吧,買個十幾萬的設備沒什麼問題,但是那有那個精力去搞這些,沒時間也沒人,有點時間還得陪陪孩子照顧老人,等退休再說吧。
/ 搖滾未死正當道 /
當年像老劉這樣搖滾青年還是不少的,當年崔健一曲「一無所有」讓多少青年做著搖滾夢,然而最後實現夢想的人太少了。說到中國搖滾樂肯定要提那場中國搖滾勢力94紅磡演唱會,這場經典的演唱會有人說他是中國搖滾樂的巔峰時刻,從此之後開始走向衰落。然而我卻不覺得,我更願意把這場演唱會的94年當成中國搖滾元年來看,他點燃了許多搖滾青年心中的那團火,雖然這麼多年過去,已經沒有這麼有影響力的演唱會,但是搖滾死了嗎?
相反,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搖滾樂已經開始遍地開花,各式各樣的風格都有,從地下到地上,從小眾到主流,從樓下酒吧到電視裡,一年比一年多的音樂節,搖滾樂已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文化..
然而,中國搖滾盛世來了嗎?
也沒有,還需要大量好的作品來堆積,需要更多的精神領袖,需要人們對搖滾樂深度認識,需要更多人關注參與。認識搖滾樂,不僅僅是音樂,電影同樣也是一種傳遞方式,國內還需要更多這樣的電影宣傳搖滾樂,不管電影拍的好與不好他都會鼓舞一些人走上這條道路,這樣才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參與,這樣搖滾盛世才會早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