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歌手:跨越次元的歌唱

2020-11-18 澎湃新聞

原創 北大青年 北大青年

全文共6965字,閱讀大約需要11分鐘。

本報記者

王 匯 護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

3月底的一天,你像往常一樣刷著朋友圈,忽然一句「達拉崩吧斑得貝迪卜多比魯翁」映入了你的眼帘。

好奇的你點開B站想一探究竟,發現這首名為《達拉崩吧》的神曲正位居榜首。青年歌手周深在《歌手·當打之年》的舞臺上一人分飾多角,駕馭各種聲線,此後多日霸榜前十。而其原版由B站知名音樂人ilem創作,由虛擬歌手洛天依、言和演唱,發布於2017年3月25日,迄今已有超過900萬的播放量。對於周深又一次「打破次元壁」的舉動,網友們這樣評價:「一開口就是老二次元了。」

五四青年節,你看到名為《後浪》的視頻。在何冰談到「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時,B站2020年跨年晚會中洛天依和琵琶演奏家方錦龍同臺表演《茉莉花》的畫面一閃而過。而在5月17日,浙江衛視《天賜的聲音》巔峰歌會中,洛天依與張韶涵、白舉綱再度「跨界合作」,分別演繹全新的《芒種》《萬古生香》兩首歌曲,登上B站熱搜。洛天依表示,出道差不多八年,「有很多音樂人為我創作了差不多超過一萬首歌曲」,令現場的人們驚嘆不已。

△張韶涵和洛天依共同演唱《芒種》視頻截圖

虛擬歌手在當下已經不算小眾,很多年輕人在聽到「洛天依」或「初音未來」的名字時,多少會有些熟悉感。不過,許多人並不了解「虛擬歌手」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們是如何誕生的?他們是怎樣歌唱的,唱過什麼歌曲?來自「二次元」的他們,又是怎樣逐步走入了大眾視野?

誕生

人們熟悉的虛擬歌手,多來自「VOCALOID家族」。VOCALOID是一個人造詞,是由vocal(歌唱的,聲音的)與後綴-oid(似…的,…狀的)組合而來,意指「能唱歌的東西」。這是日本Yamaha公司自主開發的一款電子歌聲合成軟體,輸入音符和歌詞,就可以合成貼近人類聲音的歌聲。

實現VOCALOID的運行,需要編輯器和聲庫兩個部分。編輯器是用於輸入和編輯人聲以進行音樂合成的基本工具,目前已經推出第五代VOCALOID。聲庫(音源)則是通過採集不同人類的聲音標本製作成的歌聲資料庫,不同聲庫的音色各有千秋。

一位虛擬歌手的「誕生」,通常由各代理公司以VOCALOID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進行製作和發售:製作方尋找合適的配音演員或歌手,按照特定方式完成各音節的錄製,製作出測試聲庫,經過測試、修復,最終發行正式聲庫。同一歌手可以先後發行不同版本和語言的聲庫,如洛天依同時擁有V3,V4的中文聲庫和V4的日文聲庫。

虛擬歌手的一大特色是鮮明的人物設定,包括角色形象、標準造型(公式服)、代表色(應援色)、年齡、性格等,具有典型的「二次元」屬性。V家女性角色居多,常被稱作「虛擬歌姬」,其中「歌姬」一詞源於日語,是女性歌星的一種統稱。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音樂軟體公司ZERO-G Limited 於2004年發行的英文聲庫Leon、Lola和MIRIAM作為世界上最初的三款VOCALOID產品,均沒有專門的角色人設。這三位虛擬歌手如今並不為多數人所知,但正是他們開啟了VOCALOID音樂的時代。

不過,讓VOCALOID成為一種潮流的國度卻是日本。2004年,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人物形象的虛擬歌手MEIKO,藉此將VOCALOID和二次元文化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其中,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當屬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發售的「初音未來」(Miku),於2007年8月「出道」。

△知名度較高的幾位日文虛擬歌手形象:從左到右依次為MEIKO、巡音流歌、初音未來、鏡音鈴、鏡音連、KAITO

此時VOCALOID文化逐漸開始進入中國。初音的洗腦神曲《甩蔥歌》火遍大江南北,人們感受到了這位蔥綠雙馬尾少女的巨大魅力。「搬運工」們將N站(niconico動畫,日本的彈幕視頻網站)的優秀作品搬運到國內,VOCALOID作為一種亞文化也在中國萌出了新芽。

2011年底,上海禾念公司發起了「VOCALOLD CHINA PROJECT」人設徵集活動,歷經一個半月的徵集後,從上千份投稿中篩選出幾份,由畫師以此為基礎進行重繪。2012年3月,禾念最終公布了五個人物形象的定稿。他們有著不同的應援色,被V家愛好者們稱為「五色戰隊」。

△VOCALOID CHINA(VC)「五色戰隊」公式服形象:從左到右依次為墨清弦、徵羽摩柯、洛天依、樂正綾、樂正龍牙

2012年7月12日,世界上第一個VOCALOID中文聲庫和虛擬形象「洛天依」正式發行,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洛天依由配音演員山新提供音源,灰發綠瞳,頭頂飛仙髻(一種始於漢代的古代女子髮型),髮飾碧玉,腰墜中國結,是一位天然呆而溫柔細緻的十五歲少女。其重要屬性是「吃貨」,被稱為「世界第一吃貨殿下」。

歷經六年時間,五位歌手聲庫的錄製和發行才全部完成。在此期間出現的歌手還有2014年禾念發行的言和, 「五維介質」之一的星塵,來自中國臺灣的心華、上海望乘代理的章楚楚和悅成。他們共同組成了中文V家的「大家庭」。

迄今為止,VOCALOID家族已擁有90餘位虛擬歌手,語言覆蓋日文、英文、中文、韓文和西班牙文。

當然,人聲模擬演唱的技術在當今時代並不稀奇,只是V家的知名度較高。較出名的還有2008年發布的歌聲合成工具UTAU(U家)。它是一個開源軟體,可以使用自己或他人的聲音自行製作聲庫,並共享給他人使用,V家聲庫則不能由個人進行製作。

UTAU開發的最初目的是支援「鬼畜」作品中「人力VOCALOID」的製作。人力VOCALOID指鬼畜作品中通過調音,讓現實人物或「非專業歌手」的角色歌唱,實際上與V家並無關聯,只是製作方式與VOCALOID類似而得名。不少公眾人物也因此在B站鬼畜區佔有了一席之地。當然,基於現實人物的聲音開發製作的音源,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虛擬歌手」;UTAU是實現人力VOCALOID的一種工具,但並非唯一方式。

此外,正式發行於2018年底的Synthesizer V引擎(簡稱SV),由國人在日本研發,在音色方面很有優勢,壯大了虛擬歌手的隊伍。中文方面現已有艾可和五維介質旗下的蒼穹、赤羽、海伊、詩岸等歌手。此外,還有MUTA、嫋嫋虛擬歌手等國內自行研發的引擎。

歌唱

B站的音樂區有專門的VOCALOID・UTAU版塊,這裡是虛擬歌手愛好者們的重要的活動陣地,其中不乏優秀的原創音樂人。該版塊中,使用VOCALOID等製作歌曲並上傳視頻的人,稱為「P主」,有時會在暱稱後加上字母「P」表明身份,即「producer」。他們使用某一聲庫在編輯器中輸入音符和歌詞,並調節相關參數,以此實現演唱的過程被稱為「調校」,也作調教或調音。

完成最基本的調校、讓虛擬歌手唱出歌曲,難度並不算大。用戶先確定一首歌的節奏和調式,然後畫出音符條,手動輸入或整體導入歌詞拼音。如果沒有曲譜,需要進行逐字句「扒譜」(耳扒),這個過程考驗著用戶的樂感和耐心。

△VOCALOID 4編輯器界面示例

但是,僅僅通過輸入音符和歌詞得到的歌唱,只是機械的、不帶感情色彩的電子音。而調節參數的過程,才真正地為虛擬歌手「注入靈魂」。

對於單個音符的表達,可以進行音高、強度和顫音的控制。整個音軌可調節的參數總共十餘種,如VEL(速度)、DYN(動態)、GEN(性別值)、OPE(開口度)、PIT(滑音)等,另外還能在適當的位置添加呼吸音。這一過程十分考驗調校水平,因此不少優秀作品也被稱為「良調校」甚至「神調校」。此外,使用特殊的調校方法還可以實現「語調校」,即讓原本只能唱出音符的虛擬歌手實現「說話」的功能。

一首優秀的調校作品,精髓不僅僅在於「無限接近人聲」的真實感,更在於能唱出獨一無二的風格。同樣一位歌手,由於詞和曲風的差異,通過調校,可以唱得大氣磅礴,也可以柔軟纏綿;可以帥氣也可以可愛;可以充滿古典韻味,也可以飽含未來幻想感。例如,2019年鬧鬧投稿的《老街北》中洛天依唱出了現代都市生活的氣息,而2015年COP投稿的《回音》中洛天依則唱出了孤獨失落、略帶哽咽的效果。

△《老街北》PV截圖

虛擬歌手的魅力在於其極強的可塑性和可創造性。不論是聲音還是角色形象,都可以在基本人設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發揮。正如禾念董事長曹璞接受採訪時表示:「你想讓天依唱什麼歌,天依就可以為你唱什麼歌;你想讓你的天依變成什麼樣,天依就可以為你變成什麼樣。」

多元創作

對於一部人聲合成軟體,「調校」是其核心功能。但縱觀一首原創曲的創作過程,「調校」只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完整的歌曲製作包含作詞、作曲、編曲(不少P主現使用電子編曲軟體完成創作,如FL studio)、調校、歌曲後期,而高質量的PV(promotion video,指包含樂曲的宣傳影像作品)也能為作品增色添彩。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的任務量通常較大,國內許多音樂團隊也應運而生,影響力較大的有詠吟軒、踏雲社、幻茶會等。團隊內部往往有明確的分工合作,在數年間接連創作了許多高質量的原創作品。

中文V家誕生初期,許多較有名的歌曲來自翻唱或者二次填詞,如《小雞嗶嗶》(初音《甩蔥歌》填詞)、《天朝理科生戰歌》(初音《千本櫻》填詞)。與此同時,原創音樂的浪潮也開始湧現,並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視頻網站上獲得播放量(也稱「再生數」)超過十萬的人聲合成作品稱為「殿堂曲」,超過百萬稱為「傳說曲」,超過千萬則稱為「神話曲」。早期V家中文曲能獲得幾千的播放量就相當了不起,而隨著受眾規模的持續擴大,達成這些目標不再是稀罕事。

據二次元領域百科網站「萌娘百科」最新統計,上傳至B站的中文V家曲中,已有1381首殿堂曲(包含傳說曲)和77首傳說曲,且原創曲居多。點開這些歌曲的PV,可以看到滿屏 「殿堂賀電」「傳說賀電」的彈幕。對於接近殿堂或傳說要求的作品,觀眾們則紛紛進行「助攻」。

△2016年P主純白投稿《白石溪》的開頭彈幕,迄今播放量已達89.3萬

目前,達成「傳說曲」成就速度最快的,是由洛天依演唱、litterzy投稿的2020年B站拜年祭單曲《萬古生香》,發布後僅16小時14分鐘,播放量就達到了100萬。攻氣十足的聲線、歌曲包含的豐富歷史典故和華麗大氣的PV,都是該作品的優勢所在。

△《萬古生香》PV截圖,描繪了中國歷史上的十二位傳奇女性

迄今為止的唯一「神話曲」是ilem創作的《普通disco》,歷經將近5年時間,於2020年2月19日達成。此外《達拉崩吧》和2016年拜年祭單曲《九九八十一》的B站播放量也已經破900萬。有趣的是,與圈內普遍講究唯美的二次元畫風不同,ilem的作品因PV簡單、內容有趣、曲風魔性而特立獨行,也因此迅速火遍整個B站,被稱為「教主」。ilem目前已經擁有20餘首傳說曲,其作品長期霸佔VOCALOID排行榜前列。

從創作風格來看,虛擬歌手領域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徵。

濃鬱的中國風是虛擬歌手作品的一類重要風格。洛天依姓名含義為「華風夏韻,洛水天依」,樂正兄妹的姓氏為古時一複姓;公式服造型也包含了大量中國風元素,賦予了他們鮮明的中國特色。這為古風及國風音樂領域注入了新鮮血液,也註定中文V家自開始就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在此類作品中,歌手們通常身著中國風格的服飾,講述著古代歷史、神話傳說、良辰美景,以及江湖、愛情等主題的古風逸事。最出名的是自2015年開始每年拜年祭的V家單曲,從三國到西遊,從神話人物到治水史,從金庸筆下的武俠群像到傑出女性群像……中國風作品的熱度大漲,與當前「傳統文化復興」的社會潮流相符合。

△《千年食譜頌》PV截圖;該曲發布於洛天依「出道」後的第二天,唱出了其「吃貨」屬性和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是中文V家早期代表作之一

而在現代風格的中文原創曲中,一方面是典型的二次元幻想風格,常在作品中講述一個虛構故事,也就是「敘事曲」;另一方面則是創作者將個人思想融入作品中,藉助虛擬歌手來抒發情緒,表達態度。同時,也有許多藉助虛擬歌手來演唱的流行風格歌曲,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歌曲,以及包括ilem作品在內的搞笑神曲、吐槽曲、「梗曲」等等。

當然,P主們的許多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例如,同是詠吟軒的成員,JUSF周存在一段時間內主打暗黑風格的作品,並加入了「悲劇美學」元素;Sya則把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和日常生活含蓄地寫進了作品中,甚至有一次在B站評論區打趣稱「拔顆牙便寫了首歌。」

除了各自獨立的單曲外,系列曲的創作也受到了普遍歡迎。一類系列曲整體上是一個故事,構建了某種世界觀,每首歌彼此聯繫並隱含大量細節。日文V家圈較出名的如《陽炎project》系列曲,後來被改編成動畫《目隱都市的演繹者》。而在中文V家圈,知名度較高的如DELA、雨狸等創作的妄想症系列,集懸疑、解密與精神病症多種元素為一體,每首歌講述一種類型的妄想症;純白的中華少女系列,每首歌為「五行少女」中一位人物的角色歌;COP的世末歌者系列(包括上文提到的《回音》)則呈現出不同的世界線等等。

另一類系列曲在內容上彼此獨立,但擁有共同的主題。如忘川風華錄國風音樂企劃中,每首寫了一或兩位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以及桑葚上的猴子創作的節氣物語系列等。

△左:中華少女系列專輯封面;右:忘川風華錄最新單曲《木蘭行》封面,由SV歌手蒼穹演唱,聽眾驚嘆「以為是真人唱的」

從受眾特徵來看,不論是創作者還是一般聽眾,都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徵。目前圈內創作主體多為90後(也不乏95後),愛好者則以90後、00後為主要隊伍。有些P主自洛天依「誕生」開始就嘗試創作,其中不少是「年少成名」。例如,2012年,COP開始活躍於V家圈,那時她剛剛初三畢業;同年,17歲的純白投稿了《唱給雅音宮羽》,成為中文V家早期代表作之一;2015年,還在讀高二的桑葚上的猴子創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

在圈子不斷擴大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愛好者也開始學習調校、創作,成為該領域的新生力量。某一近2000人的VOCALOID創作交流群的成員分布顯示,00後佔比達到了52%。可以說,虛擬歌手歌曲創作是網絡時代真正「屬於年輕人」的亞文化。

「出圈」

近年來,虛擬歌手的產生與發展中,也經歷了與主流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並逐漸走入了大眾視野。

在國內,2016年是「打破次元壁」的關鍵一年。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上,李宇春表演了《普通disco》,實現了中文V家的第一次「出圈」;同年小年夜春晚上,楊鈺瑩與洛天依同臺演唱同為ilem創作的《花兒納吉》。但在當時,「二次元」和「三次元」兩個圈子的人們難以相互理解,並由此產生了爭論。部分V家粉絲認為現實改編和真人演唱沒有原曲好聽、不希望其走向大眾化;部分明星粉絲難以接受虛擬歌手的電子音,不太認可二次元的事物,甚至流傳著洛天依「假唱、吸毒」的梗。但更多觀眾持有的是支持、接納的態度,迎接「破壁時代」的到來。

ilem在此之前曾說:「願我有生之年得見VC穿越次元障壁,響徹每一個三次元的角落。」

幸運的是,在這短短幾年時間內,虛擬歌手已一步步「出圈」了。如洛天依和許嵩共同演唱《深夜書店》,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和京劇名家王珮瑜演唱《但願人長久》等。由於洛天依誕生較早、人氣較高,每年都會有數次「跨界」合作的機會。

△Vsinger Live 2017 洛天依全息演唱會現場,許嵩和洛天依共同演唱《深夜書店》

目前,虛擬歌手的登臺演唱大多採用AR(增強現實)技術,現場的表演者及觀眾並不能直接看到他們,只有通過兩旁的屏幕及視頻才能看到。這也是在大型舞臺(如央視春晚)中常採用的「黑科技」。而另一種技術是全息投影,在現場就可以看到真實與虛擬交互的過程,但由於實際應用過程較複雜,通常在虛擬歌手的專門表演和演唱會中才使用。而角色的形象、動作方面,則是由技術人員事先進行專業建模。

官方媒體也注意到了虛擬歌手的魅力,如共青團中央聯合多位創作者策劃了講述大國崛起的2017中國製造日主題曲《天行健》和講述中國建築發明的祖國70周年獻禮曲《地勢坤》等作品。此外,虛擬歌手還陸續「代言」了多種產品,除了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外,還帶來了較大的商業價值。

以上種種因素都推動了虛擬歌手「出圈」的過程,讓他們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熱愛

虛擬歌手和虛擬偶像並不完全等同。虛擬偶像更偏向於是一個獨立的虛擬個體,由其運營團隊推出演出、專輯、寫真等豐富的偶像活動。而對於虛擬歌手而言,運營方本身推出角色歌曲、舉辦大型演唱會時,虛擬歌手和愛好者的關係類似偶像與粉絲;但他們更主要的作用仍然是擁有無限種可能的同人創作,正如開頭提到的數以萬計的歌曲,以及大量繪畫作品、同人小說等——畢竟,虛擬歌手的實質,其實是有著外在人物形象的音樂製作軟體。

對於創作者而言,虛擬歌手一項重要的存在意義便是有力地支持自己的音樂創作。與使用軟體進行編曲類似,他們不必親自或找人演唱,而是通過技術手段就能夠實現不同音色、效果的演唱,並且音域較廣、節奏較自由,超越了人聲的限制。虛擬歌手的出現,為更多懷揣音樂夢想的人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正如星塵聲庫的簡介中寫道: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顆渴望創作的心,每個人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創作者。她承載著創作者們的夢想而誕生,給予了渴望創作的你去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而對於一般觀眾而言,他們「粉」的不僅是虛擬歌手的歌聲和形象本身,而且在於對創作者本身的認可和支持,並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動關係。P主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將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投射在作品中,被聽眾接受並產生共鳴,這又鼓勵他們進一步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許多觀眾也紛紛加入到創作的隊伍中,帶來了更多的優質作品。

可以說,虛擬歌手在當今時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基於這種特定的符號,愛好者們形成了一個無形的「圈子」,將無意識的情感取向和價值取向融入其中,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形成了較為廣泛的群體認同。

不論歌聲從哪個次元傳來,不變的都是對音樂、對創作的熱愛。

參考資料

[1] 宋志悅.專題|創造洛天依.清華大學清新時報,2018.12.01.

[2] 李墨馨,霍一荻.人聲音樂技術的發展與虛擬歌手的傳播社會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4):246-247.

[3] 繆瀅嵐,翟華鎔.自我投射的歌者——「洛天依」詞曲內容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3):63-64.

[4] 《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org/)VOCALOID,LEON,洛天依,星塵,歌聲合成工具UTAU,VOCALOID中文殿堂曲,VOCALOID中文傳說曲詞條。

封面圖為Haku白設計,TID繪製的作品

圖片來自網絡,圖2為同人作品

相關焦點

  • 中國選秀新節目:「跨次元」虛擬偶像闖市場
    乍一看,在中國這個選秀節目盛行的國家,一場新的歌唱比賽並沒有什麼新奇。但《跨次元新星》似乎有些不同。這一次,所有參賽者都是虛擬的。這檔來自中國流媒體平臺愛奇藝的虛擬人物才藝競演節目有三位明星擔任評委,他們希望找到下一位大明星。雖然這一概念似曾相識,但執行方式卻與我們以前見過的完全不同。
  • 中國選秀新節目:「跨次元」虛擬偶像闖市場
    乍一看,在中國這個選秀節目盛行的國家,一場新的歌唱比賽並沒有什麼新奇。但《跨次元新星》似乎有些不同。這一次,所有參賽者都是虛擬的。這檔來自中國流媒體平臺愛奇藝的虛擬人物才藝競演節目有三位明星擔任評委,他們希望找到下一位大明星。
  • 《跨次元新星》的背後,虛擬人物主流化再進一步
    《跨次元新星》提供綜藝舞臺讓虛擬選手展現不同個性特徵及技能,也向不同圈層的人群科普介紹虛擬人物及背後的二次元文化,加快了虛擬人物進入大眾視野的步伐。同時基於對虛擬人物商業價值的考量,巨頭們紛紛布局卡位,頭部平臺愛奇藝的入局,使虛擬人物的主流化更進一步。「現在是Grabber沒有數據,還有Livelink也連不上。」《跨次元新星》首播,就遇到了大型「舞臺事故」。
  • 再破次元壁!騰格爾都愛的二次元虛擬是什麼好東西?
    聽說著名歌唱藝術家騰格爾老師又破次元壁了!作為虛擬歌手,不僅她演唱的歌曲《投食歌》(好餓好餓好餓 我真的好餓……)紅遍二次元大本營b站,而且她還在音樂綜藝節目和跨年晚會登臺與現實世界的歌手們跨次元合作。
  • 愛奇藝推新綜藝《跨次元新星》:虛擬偶像也要組團出道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3.9億,跨次元文化逐步興起。一向對年輕用戶娛樂需求洞察深入,走在青年潮流文化前沿的愛奇藝,此次再度搶先入局,推出了國內首檔虛擬人物才藝競演節目《跨次元新星》。
  • 愛奇藝《跨次元新星》的背後,虛擬人物主流化再進一步
    可見,對虛擬人物的愛,本質上同真人選手也類似,不外乎心理認同、價值補償、感情幻想投射以及陪伴感、養成感。《跨次元新星》在二三次元間架起橋梁,放大虛擬人物的魅力,借綜藝的娛樂性及流行性把神秘的虛擬人物帶到大眾面前,二進位編譯的完美形象永遠保持美貌、始終正能量滿滿且永不「塌房」的屬性,從另一個維度也巧妙滿足了「心碎秀粉」的需求。
  • 無限王者團:跨越時空走向你,虛擬偶像的真情實感
    這樣的男團,來自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與遊戲角色,又和潮流科技進行結合,這種跨越真實和虛擬之間的互動體驗,造就了「喚醒無限可能」的奇妙體驗。  不要以為「虛擬」就是「虛假」,當我們聆聽無限王者團的歌聲,會發現那些感觸和感動,化作在內心湧動的暖流,是貼心的真實陪伴。
  • 虛擬偶像開演唱會,二次元歌手踏足三次元世界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虛擬偶像行業的發展,虛擬偶像的範圍也逐漸從Vsinger擴大到Vtuber。2019年,超過6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觀看人數近600萬。B站CEO陳睿表示,「虛擬主播已產生不錯反響,用戶的參與度、互動數和付費率都很高。」 對於B站來說,虛擬偶像是其在二次元領域新的增長點,而對於虛擬偶像市場來說,具有PUGC內容生態屬性的B站恰恰也是其發展最好的載體。
  • ...推出虛擬歌手企劃《鈞天廣樂》,首曲《弱水輕搖》帶來跨次元感動
    12月25日,由酷狗音樂和酷狗直播聯合推出的平臺首個虛擬歌手企劃《鈞天廣樂》正式上線,旗下首位歌手泠瓏的出道個人單曲《弱水輕搖》及MV也在酷狗音樂獨家上線。軟萌可愛的美少女泠瓏,以輕妙甜美又具有治癒力的歌聲,給人們帶來跨次元的感動和共鳴。鈞天廣樂名稱的靈感出自出自《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其中,「鈞天」為古代神話傳說指天之中央;「廣樂」的字面意思是優美而雄壯的音樂,與廣州酷狗音樂也恰巧成為一語雙關。旗下首位歌手泠瓏就是吸收音樂力量的龍女化成人形的音樂之神。
  • 「我的虛擬人生」活動打破次元壁,A站拓展虛擬偶像邊界
    破次元壁的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流行新趨勢,將虛擬偶像和直播列為發展重點的A站,無疑抓住了垂直賽道爆發的機遇。A站去年11月正式布局虛擬偶像,並於近日推出虛擬偶像「AVI聯盟計劃」,其VUP(即虛擬UP主)陣營已初具規模。
  • 先鋒小隊進駐《飛行少女學園》帶你體驗穿越次元的冒險
    《飛行少女學園》有知名超級女聲冠軍二次元唱將「圈九」為偶像團隊定製團歌,開啟虛擬偶像成團計劃——「101少女天團」。同時有夏天島為遊戲量身打造同名漫畫,為遊戲構築龐大的異次元世界觀。《飛行少女學園》集飛行彈幕即時射擊、戰姬收集養成、校園式場景交互、虛擬偶像聯動為一體,由業內著名的二次元畫師和CV聯合設計的近百位位性格各異的戰姬,配合精心設計的個性化彈幕技能,將帶給您與眾不同的飛機娘化彈幕射擊體驗。
  • 愛奇藝《跨次元新星》的背後,虛擬人物主流化再進一步_文藝_澎湃...
    可見,對虛擬人物的愛,本質上同真人選手也類似,不外乎心理認同、價值補償、感情幻想投射以及陪伴感、養成感。《跨次元新星》在二三次元間架起橋梁,放大虛擬人物的魅力,借綜藝的娛樂性及流行性把神秘的虛擬人物帶到大眾面前,二進位編譯的完美形象永遠保持美貌、始終正能量滿滿且永不「塌房」的屬性,從另一個維度也巧妙滿足了「心碎秀粉」的需求。
  • 跨越次元壁,更懂《靈域》和IP
    《靈域》IP辦轟趴二次元紙片人與三次元真人同屏跨服交流倘若你還是無法完全理清這赤瀾大陸和少年人們需要闖關升級的分級?也別擔心,劇版《靈域》還圍繞故事展開各類新穎玩法,通過劇漫聯動、虛擬人偶陪看劇等,打通二次元紙片人與三次元真人的「同屏」跨次元交流。
  • 虛擬偶像選秀《跨次元新星》如何口碑翻盤?專訪後期方幻維數
    從一開始亮相的虛擬人物被吐槽,到如今口碑翻盤吸引大批年輕觀眾追看,《跨次元新星》的後期製作團隊——幻維數碼功不可沒。「說實話,剛開始接到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是有擔憂的。」幻維數碼的後期監製吳雯對數娛夢工廠表示。作為一檔虛擬人物選秀,《跨次元新星》的模式在全球來看都是沒有先例的,因此在前期找到節目自身的定位和風格至關重要。
  • 次元擴列!《跨次元新星》Angelababy、小鬼、虞書欣宣傳片暨次元星...
    備受關注的愛奇藝《跨次元新星》,繼上周舉辦了「喚星日」發布會後,今日發布宣傳片,楊穎Angelababy、小鬼-王琳凱、THE9-虞書欣與選手次元星們跨次元互動,宣傳片中表達出跨越次元一起創造快樂的內涵,也讓更多網友對這檔節目愈發充滿期待。
  • 超時空類型劇《男神執事團》帶你進入的2.5次元的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秉持著這樣的想法,近年來各個領域都開始流行跨界,尤其是在自古ACG是一家的情況下,不僅是橫跨ACG三界,某些作品在有了動畫、漫畫和遊戲以後還在繼續擴展。現在二次元已經滿足不了它們了,二次元的美男美女們正走進三次元來,我們將它們稱作『2.5次元』。這些打破次元之壁的無一不是爆紅的大作,近來日本動漫《Love Live!(ラブライブ!)》
  • 《跨次元新星》打造的虛擬形象專屬舞臺成功了嗎?
    《跨次元新星》是第一檔聚焦這個領域的節目——Angelababy、小鬼王琳凱、虞書欣擔任「擴列師」(擴列指擴展好友列表),騰格爾擔任「次元博物館館長」,對進行表演的虛擬偶像們進行選拔,第一輪每位擴列師將選出三名虛擬偶像加入自己的戰隊。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十多年來,虛擬偶像的概念幾經更迭,儼然已經從"二次元"走入"三次元"。她們既是走入二次元的真人女團,也是進入三次元的虛擬偶像。對於傳統偶像產業和虛擬偶像產業而言,aespa都稱得上是劃時代的革新概念。
  • 打造跨次元偶像
    乍一看,在中國這個選秀節目盛行的國家,一場新的歌唱比賽並沒有什麼新奇。但《跨次元新星》似乎有些不同。
  • 次元擴列!《跨次元新星》Angelababy、小鬼、虞書欣宣傳片暨次元星打call視頻溫情發布
    備受關注的愛奇藝《跨次元新星》,繼上周舉辦了「喚星日」發布會後,今日發布宣傳片,楊穎Angelababy、小鬼-王琳凱、THE9-虞書欣與選手次元星們跨次元互動,宣傳片中表達出跨越次元一起創造快樂的內涵,也讓更多網友對這檔節目愈發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