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晚有沒有湊熱鬧去看《美國隊長3》零點場?據說人很多,汗!所長慶幸能看到媒體場。昨天推送的那份「內戰寶典」你都收好了吧?
今天所長一大早就趕往香港,探劉德華的班。
這一趟還蠻有收穫,也挺帶感的!所以我得馬上告訴你今天的現場狀況,我還拍了視頻!一段爆炸視頻!
趕緊往下刷……
勤勞的天王劉德華這次既是監製,又是主演,對戲的是姜武,片名叫《拆彈專家》,導演是邱禮濤,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是阿Sa(蔡卓妍)主演的《雛妓》,這次再拍動作片,興趣還挺廣泛。
既然是探班,自然要深入劇組內部。探班地點在香港葵湧和宜合道上的金威工業大廈。所長還沒進門,迎面就撞見認識的劇組工作人員手臂夾著一捆「炸藥」出來:走進去就是大廈一層空曠的工作區域,被分成了好幾塊,
比如衣帽化妝區域,姜武在媒體抵達不久就有出現在此地,化妝做造型,還有兩個工人人員在給他捶腿(估計是為了熱身)。
由於限制拍照,所長沒拍到,不怕下面會有他的造型);化妝間區域過來就是道具製作,現場有很多長方形的工作檯,有的桌子上面還有鋸刀之類的。
媒體最先關注到的其實是中間的這堆各種型號款式的炸藥和工具箱,很帶感有木有!後來,主創們就是在這裡接受採訪的!正式的採訪和探班的時間比預定的遲了兩個小時!所長就四處走走……衣服道具,有姜武的,還發現了石修的。從這些標籤條感覺這是一個時間跨度七年的故事。注意,手錶也有幾塊不同的。不管是炸藥安置還是拆彈,感覺都是爭分奪秒的事。手錶在這裡出現,有種緊迫感。彩色繪圖,被貼在牆壁的黑板上,壓力煲+炸藥,真是細思極恐的組合,所長遇到過壓力鍋「bang」一聲,不敢想像放入炸藥….會是怎樣的景象。還有炸藥拆解、防暴裝備等,粗略看不太懂,反正感覺劇組有專業度又有逼格就是了。後勤是很重要的部分,看到姜武的水杯沒?以及箱子裡裝的阿華田、茶葉包等等。夏日炎炎,這些可是很重要的裝備。片場逛得差不多了,劉德華、姜武、邱禮濤三位主創終於能抽空過來見傳媒了。探班現場安排的是一場爆破戲,說的是姜武為首的匪幫在香港紅隧製造大爆炸引起的共振,造成紅隧指揮部全部玻璃碎掉。據導演介紹,為了完美呈現共振效果,在室內多出安放了經過嚴格計算的炸藥數量,並同時實施爆破,而因為現實限制,這場爆破戲必須一次成功,為此全組在導演指揮下做了四個多小時的準備工作。準備就緒,終於能夠把媒體拉上去觀摩觀摩了!劉德華今天其實並沒有拍攝通告,但別忘了,他是本片監製,也有投錢進來製作。說實話,在所長的記憶裡,片場裡的劉德華一直都是演員的狀態,所以當爆破戲拍攝前看見他在現場調度時,還真覺得挺新鮮的。
比如爆破現場禁止閃光燈出現,而現場攝像攝影們眾多,倘若有一個人沒有遵守估計都會壞了拍攝,華仔是怎麼做的——他先大聲喊出這個禁止條令,擔心有人沒有聽清,他還特地走到玻璃牆正中間,幽默示意「拍我」,藉此檢查有沒有設備還沒有調試好,果然有呢!
溝通完媒體,他又跟導演、劇組人員溝通,看他的手勢和走位,是不是感覺挺有範兒的?!這段視頻所長拍得可是心驚膽戰,因為現場工作人員一直在說會有巨響,還會有玻璃碎渣,所長只好邊捂著耳朵邊手持手機為大家紀錄,都不知道何時會bang一聲的看完場面,要給大家帶點實質信息了。通過華仔和姜武的介紹,兩位的角色也明了了,前者是拆彈專家,後者則是「犯罪藝術家」。華仔在現場用以前的作品去類比,他說:「以前《無間道》是黑社會落入警察之中,這次的話我演』梁朝偉』(那類角色)。」他還說,平日裡大家總以為拆彈專家應該是十分嚴肅的,他這版會有一些變化,甚至會帶點輕佻味道,「只是在拆彈現場會非常緊張和嚴肅,但回到生活會是完全超出想像的享受生活。」華仔說他已經去專業的技術部門學習了解了一段時間了。姜武此次的作用就是製作無數的炸彈讓劉德華來拆解。《拆彈專家》的英文名又叫做 「Shock Wave」。借著解釋英文片名,劉德華順帶解釋了一下今天安排媒體探班爆破戲的用意,「中文講就是震蕩波,是爆炸以後產生的效應,就像今天的爆破戲一樣,你們看不到火,看不到煙,看不到炸彈引爆,但是你們感覺到的震感不會少,這就是我們電影裡要講的內容。」警匪片一直是香港電影擅長的類型,而近幾年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和合拍片的風潮,《寒戰》、《風暴》和《赤道》這些的出現讓香港警匪片呈現了一個新的格局和變化,那《拆彈專家》這次會玩什麼?監製劉德華也透露了一些:「上次《風暴》我們搭出了一個中環,這一次我們是搭出了2/3的紅磡隧道,然後炸掉。」據悉,電影的製作費超過1.8億元,劉德華的新公司「夢造者」將全程製作。電影4月開拍,有望明年暑期上映。(有排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