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創點亮鄉村——鄉村伴手禮開發

2020-12-27 騰訊網

鄉村,帶給人的是一種歸園田居的恬淡之感。鄉村文創可以以一種創意的方式,將鄉村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展現出來,給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來到鄉村,帶一份精緻的伴手禮,帶走的不僅是一份特產,也是一片鄉愁。

一、鄉村文創發展前景

近幾年,文創產業正在變得越來越火爆,各種「文創+」的賦能模式也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在這種形勢下,文創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鄉村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在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就提出,要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到2022年,要確保鄉村振興的相關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全國各地都在為了實現鄉村振興而努力。

在文創領域,各省市也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四川、安徽、青海、海南、廣東等地的文化和旅遊廳,都鼓勵開發優質的文創產品。其中,河北省更是發布了《2020年全省文創產業發展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了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發展方向。

通過文創的方式助力鄉村的發展,這無疑是一個能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好方法。文創目前在鄉村中也有很多不同的運用方式,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鄉村文創當中,鄉村伴手禮的開發之道。

二、開發鄉村伴手禮的價值

鄉村最大的特產就是本地產出的各類農產品,而農產品相比較於其他種類的產品來說差異化程度非常低,各個地區的同類產品幾乎沒有差別。因此,要想依靠農產品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就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讓其在競品中脫穎而出。用文創的力量來推動農產品升級為高附加值的鄉村伴手禮,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1 促進鄉村消費

現如今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消費還停留在傳統的批發或零售模式上,在這一模式下,農產品缺乏包裝、缺乏差異化營銷。作為人們生活必須品的農產品,它的消費市場廣闊,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打出品牌,讓消費者了解到其區別於其他農產品的優異品質和背後的文化和價值。因此,打造有文化、有品位、高品質的鄉村文創伴手禮就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案。

2 推動產業升級

文創的融入能夠改變鄉村以第一產業為主的現狀,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目前鄉村大多是以第一產業農業為支柱性產業,這就使得鄉村的整體產值偏低。因此,通過文創的手段為農業賦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推動產業升級,以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就是開發鄉村伴手禮的意義所在。

3 展現鄉村文化

鄉村伴手禮是通過創意包裝現有的農產品的方式進行打造的,那麼這個「包裝」就不僅僅代表著精緻漂亮的產品外包裝,還包括對鄉村文化、鄉村生活方式的展現和宣揚。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鄉村,選擇大城市生活發展,鄉村正面臨著人口流失的窘境。那麼,鄉村伴手禮的開發可以通過文創的形式,給消費者營造一個夢幻的田園文化氛圍。就像李子柒一樣,通過詩意的田園文化的展現,讓人們了解鄉村、愛上鄉村。

三、如何開發鄉村伴手禮

鄉村伴手禮的開發不是簡單的設計出漂亮的外包裝就夠了,它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1 定位戰略:搶佔品類資源

鄉村伴手禮開發第一步,就是發現、挖掘地方特色的產品,搶佔公共資源,包括產地資源和品牌資源。這些對於地方政府或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戰略部署。在這裡提到的產業資源包括產地資源和品類資源,相當多農產品具有天然強烈的產地屬性和品類屬性,產品的品質特色是否正宗是由產地和品類決定的。就像陽澄湖大閘蟹、山東霑化冬棗、西湖龍井、貴州茅臺等。產地+名稱=品類名稱,這是農產品品牌形成的獨特現象。

鄉村伴手禮的質量和特色與產地有著直接的關聯,會因為產地的不同而出現品質差異或者特色偏差。要做農產品品牌,必須首先搶佔優質和特色產地資源,佔有其產地和品牌智慧財產權,佔據品類,做品類的代表,打造自己的品牌。

2 品牌策略:文化提升價值

地方伴手禮產業的建立需要有地方的標誌性的文化,缺乏可以辨識地方特色的文化,伴手禮的屬地連接將會變弱。深挖農產品產地風土人情,講好打動人心的故事,不但能使農產品賣的價高賣得持久,更能使品牌價值倍增。因此農產品的推出,挖掘、塑造農產品相關的文化價值就是創建品牌的前提。

以掌聲穀粒為例,看似是農產品的掌生穀粒,偏偏賣的就不僅是農產品。平凡的白米傳達出品牌想呈現的真正價值——臺灣人的生活風格。掌生穀粒就是用情感與受眾溝通,產品的每篇文案都能做到溫暖並打動人心,所以儘管它的價格稍高,卻仍然頗受消費者的歡迎。這就是用情感製造溢價空間,以情感文化提升價值。

3 產品包裝:品質化、差異化

鄉村伴手禮開發重產品、重設計、輕製作、尊重顧客。在產品上,提升產品的品質;在設計上,精細而不過度的包裝,搭配獨特的文案,落到顧客手裡的,不止是米,還有鄉村的一切情感。

風景文創自主研發的《風景與茶》

目前國內眾多農產品稱之為土特產,從土特產到貨架銷售的產品品牌還有還多環節需要包裝。土特產本身產地及品類的優勢是農產品成功的基礎,我們要做的是通過包裝設計讓產品的內在價值表現出來,從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即農產品內在品質外在化,外在形象品質化、差異化,這就是鄉村伴手禮形象重塑。只有深入的深耕於在地文化,深掘鄉土文脈,把跨界、多元、創新帶進來,產品差異化特色才能顯性出來。

風景文創自主研發的《米油記》

鄉村伴手禮開發有以下方式:

1)包裝故事化。講出每一個鄉村伴手禮背後的故事,以文創的方式表達出來,販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2)包裝創新差異化。好包裝本身讓人耳目一新,具有天生的眼球經濟。因為消費者是感性的,越是新的產品消費者越是憑藉外在主觀做出判斷,其更具有附加值和競爭力。

3)消費場景主題化。線下線上的渠道是鄉村伴手禮與消費者接觸空間,是彰顯品牌文化內涵差異的重要載體,也是影響消費者最終體驗買單的核心。

4 品牌營銷:創意驅動

鄉村伴手禮節慶化:創意策劃以特色農產品為主題的節慶文化活動,以短期聚集效應提升整個地區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比如昌平草莓節、安吉白茶節等。通過節慶活動,開展行業論壇、產品推介、參觀體驗、娛樂項目、銷售促銷等一系列活動,對產品和品牌進行塑造、宣傳和提升。

鄉村伴手禮儀式化:將重要的農產品生產活動重新包裝策劃,挖掘傳統文化,使其禮儀化、程式化,從而塑造品牌內核,達到傳播品牌形象的目的。

鄉村伴手禮產業化:利用農業的文創轉型,形成了農業對於各個產業的系統影響力,構建了縱橫整合多個產業的品牌產業鏈,獲得了更廣闊的品牌成長空間。臺灣「梅之鄉」信義鄉的親梅產業,已由原來的單純農業種植,發展成為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觀光業和文創產業緊密關聯的新興產業鏈。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

5 創建標準:推動鄉村伴手禮產業化

鄉村伴手禮做品牌的難點在於「產品本身差異化低」,非深加工農產品品質好壞極難分辨,看起來都差不多。如果要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就需要在產品標準上、在工藝標準上推陳出新,創建或者重樹品牌行業標準,做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在品類或者行業中,創建新的行業標準,引領行業,甚至引導國家標準的形成,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一個評判產品的主觀標準,從而在消費者購買決策時提供依據,這是鄉村伴手禮做好品牌的有效法則。

在資源不甚充足的鄉村,伴手禮的打造是提升鄉村消費產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專業的團隊對本地土特產、鄉村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設計開發,能夠增強產品的特異性,增加產品附加值,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文章來源:風景文創訂閱號.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其所有

相關焦點

  • 深度解密鄉村文創的實踐之路
    90年代後期,將傳統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藉助文創思維邏輯,將人文、科技與農業要素相融合,從而開發、拓展傳統農業功能,提升、豐富傳統農業價值的一種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現代鄉村。 鄉村文創,文創是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農業經營者,應先透過添加文化元素,找出特色、賣點、銷售點。有了賣點,再從創意角度,將賣點簡化、符號化、可傳播化,成為銷售主張或銷售論述。用文化和創意手段去改造農業,農業會把生產、生活、生態更加完美地呈現。目的為提高傳統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為文創農產品消費者提供豐富的消費產品。
  • 關於公布「老家河南 豫見信陽」 首屆十佳伴手禮的公告
    關於公布「老家河南 豫見信陽」首屆十佳伴手禮的公告根據《信陽市2020年「老家河南 豫見信陽」首屆十佳伴手禮活動方案》,從8月7日起,信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開展了2020年「老家河南 豫見信陽」首屆十佳伴手禮評選工作,經過企業/個人申報、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和複評等程序
  • 2020杭州市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順利落幕
    8月28日,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杭州市旅遊商品行業協會承辦,杭州市民宿行業協會支持參與的「韻味杭州·有禮相伴」2020杭州市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在杭州圖書館隆重舉行。
  • 【2021臺灣伴手禮】10款伴手禮推薦(二)
    ,並製作成香甜又富有嚼勁的特色甜點,成為必買的臺灣伴手禮。9.用一盞茶品味臺灣文化-臺灣茶茶是世界上僅次於水,被喝得最多的飲料,臺灣茶更在150年前即揚名外國國際。臺灣多家茶葉品牌堅持質量,只用臺灣本地生長的高山茶。
  • 建築可閱讀:設計一份伴手禮,把「上海建築」帶回家
    12月24日13:30,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正式啟動。活動當天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活動規則,並向全國文創設計師及設計團隊發出了誠摯邀請。
  • 多案例詳解臺灣鄉村文旅成功三大路徑:跨界融合、產業延伸、人才養成
    她認為,文創商品的開發必須要有「在地體驗」。她所指的在地一是鄉村本地資源的延伸,二是鄉村本地人才的養成。「不要自娛自樂的憑空想像,如果沒有體驗作為依歸,品牌和內容就會沒有根」。以下為李永萍演講全文: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永萍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鄉村振興和文旅新場景。2018年大陸提倡鄉村振興這個目標,今年也是大家舉全力關注的時刻。那麼當鄉村振興裡用了文創賦能之後,要追求什麼樣目標呢?
  • 「喚醒·重塑」設計點亮鄉村論壇在廈門東埔瑪瑙村圓滿舉辦
    為響應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11月28日,由廈門雲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的「喚醒·重塑」設計點亮鄉村設計師論壇於廈門東埔社區王鷺鷹家文化工廠舉辦。論壇基於全球化語境,以學術眼光聚焦中國鄉村發展,同時依託東孚街道鄉村平臺進行研究和實踐,力求通過設計的力量,將新文化、新產業與原生態基礎融合,激發鄉村由內而外的活力,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新典範。探索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全新的理念、思路與可持續發展模式。
  • 觀點-向勇:創意旅遊——地方創生與鄉村文創的思考與實踐
    創意旅遊:地方創生與鄉村文創的思考與實踐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夠在這邊向我們河南老家的各位父老鄉親一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2020年。剛才劉教授給我們談到了城市的消費,我這裡面跟大家談到關於我在地方鄉村建設這幾年的一些思考,一些實踐。
  • 首屆伴手禮評選·歷史上的伴手禮:古時抱書簡出行 今朝以書贈親友
    「有情有義 有禮有品」徐州市首屆伴手禮評選正火熱報名中,每天都有很多土特產、文創產品的企業來諮詢報名。說到伴手禮,您知道古人的伴手禮是什麼樣的嗎?從今天開始我們推出「歷史上的伴手禮」,從漢畫像石中尋找伴手禮的影子。
  • 臺灣姑娘行走大陸百個鄉村 用設計營造心靈原鄉
    【解說】從福建三明到寧德,從際溪村到下黨村,六年時間裡,臺灣姑娘張欣頤的足跡遍布了福建數個縣市一百多個鄉村,秉承「用設計點亮鄉村,把他鄉變成故鄉,讓遊人成為家人」的理念,她服務了二十餘個村落。  【解說】見到張欣頤時,她和小夥伴們正在討論著設計方案。
  • 文創年貨、國潮好物……過年你送什麼「伴手禮」?
    圖為相關文創產品。新華社記者 任瓏攝鼠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天南地北的人熱熱鬧鬧地聚會,也紛紛選購禮物,送上新春祝福。別看這春節禮物不起眼,背後的學問不小。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走親訪友不再選擇生活中的急需商品作為「伴手禮」,傳統的點心、糧油、飲料等禮物也變得不時髦。
  • 鄉村振興提速,兩岸青年如何融入?
    三樓村擁有鳳凰梯田、千年古樟、龍鳳瀑布等充滿美好寓意的景點,抓住這一特色,我們建議打造兩岸婚紗文創攝影基地,並設計了以當地稻米為婚慶產品的「喜米」系列包裝,希望以此帶動錐慄、筍乾、洋芋粉等傳統農業活化升級,從而形成三樓婚慶產業鏈。幹坑林場被列為「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保護區」,幹坑正山小種紅茶具有很好的文創開發價值,但由於沒有統一強大的品牌支撐,影響了消費者的認知與市場行情。
  • 專家觀點|鄭敏慶: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與跨世代營銷
    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針對鄉村振興大背景,亞太休閒創意智庫執行長鄭敏慶以《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和跨時代營銷》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 寧波象山:周末劇場點亮最美鄉村
    鈕晶瑩副縣長講話10月10日晚,一場主題為「周末劇場點亮最美鄉村」的鄉村文旅周末劇場啟動儀式暨「群英薈」藝術團首演活動在牆頭鎮方家岙村喜慶開鑼。 授牌儀式鄉村文旅周末劇場項目是象山縣文旅融合工作在鄉村的創新實踐,項目設計充分融合鄉村振興、全域旅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文化志願服務等諸多因素,形成藝術助力鄉村發展的生動案例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版式設計:趙偲汝脫貧攻堅中的設計創新,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上的亮點,凸顯設計獨特的社會價值,感召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走進鄉村,致力於用設計讓鄉村生活更加便捷、舒適、美好。為鄉村設計,與為城市設計不同,更應倡導人與土地和諧共生、順應自然、因地制宜、取用有度的中國式生活美學。為鄉村設計,需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智慧,更需要尊重地方生活系統的多樣性,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
  • 美麗鄉村建設五大步驟,做好定位,主題化開發才是王道
    未來的美麗鄉村必須有自己特色主題,讓村莊能夠從所有的村莊中脫穎而出,這樣,居住者自豪,來訪者感動。第三,業態布局必須要對村莊進行業態布局,每個村都想鄉村振興,但是鄉村產業興旺是第一位的,沒有鄉村產業,人就很難留下來。
  • 妖怪做證,林志穎規劃,臺灣妖怪村的鬼點子也能成就鄉村振興!
    他和好友以動漫創作與衍生品開發為手段,塑造「妖怪村」特色品牌,本來只是一個幾分鐘就能走完的商店街,逐步發展成極具特色的文化創意鄉村。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這個妖怪村,看一個「鬼點子」如何成功「無中生有」成為一個村!
  • 「阿爾山鄉村民宿和文創人才幫扶活動」在阿爾山市開展
    「阿爾山鄉村民宿和文創人才幫扶活動」在阿爾山市開展 2020-12-18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教育,綻放孩子最美的光芒
    多年的鄉村教育實踐和角色的轉變,葉雪娥思考的不僅僅是自己怎樣教好一本書,更多的是山區教育怎樣能突破教育資源的瓶頸,她堅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堅信可以用教育的力量守護鄉村陪伴培養孩子成長。「鄉村教育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教成好學生,但是可以把好的教育給學生。」 葉雪娥說。2005年當了15年鄉村小學教師的葉雪娥調到城區水南小學,不僅擔任數學課任老師,還擔任校教導主任。
  • 途遠獲1億元A輪融資 讓鄉村旅遊不再是一場烏託邦
    利用「途遠模式」,有效激活鄉村經濟,幫助地方政府打造「造血」產業。以此,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鄉村地區的空間和勞力,更將帶動地區的繁榮發展。   途遠的目標客戶主要是地方政府及旅投公司,途遠輸出鄉村振興解決方案,幫助地方政府打造微度假目的地形態的共享農莊項目,為鄉村導入產業,帶動鄉村旅遊,激活鄉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