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範大學"寶藏"教師杜萍:上課就像煮餃子,煮的過程勝過味道

2021-01-08 中國校園在線

「上課就像是煮餃子,我喜歡煮餃子的過程勝過餃子入嘴時的美味。」

在重師,有這樣一位老師,始終秉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默默地奉獻自己的力量。潛心研磨,促進教科專業發展的教師是她,進修學習,提升學生科研能力的導師亦是她,她始終懷揣著一顆平常心走在教學的漫長道路上。她就是我校教育科學學院杜萍教授,2019年「全國模範教師」。

「全國模範教師」每5年評選一次,此次評選恰逢新中國成立第70周年和第35個教師節,意義深遠。全國有718名教師當選,重慶市各級各類學校共有17人獲此殊榮。

杜萍,女,漢族,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德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師資格考試專家組成員、重慶市委宣傳部文明禮儀培訓專家團成員、重慶市首批社會科普專家。堅持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餘年,擔任《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智慧研究》《教育學》《教師禮儀》等二十餘門本碩課程任課老師。主持國家課題、市級課題共11項,主研課題20餘項,其中7項成果獲省市級、部委級獎項。在《教育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負責主編、參與專著、教材撰寫20多部。2011年她被評為重慶市「五一巾幗標兵」,並於2019年榮獲「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光榮稱號。

師生同「講」一堂課

1986年,杜萍老師來到重師,成為了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她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教學理念,主張對學生知識傳授與教學能力培養的融合、以能力為本位的課堂教學,形成形象生動、親切自然、環環相扣的教學風格。在杜老師的新課堂模式裡,學生也是老師。一節課的兩個課時,由同學們講述已準備的章節和杜老師點評補充知識點組成。

而她最初在傳統理論課上進行課堂模式改革時,卻遇到了不少問題。同學們的不解和質疑充斥著整個教室,「為什麼老師要讓我們來講課?」「老師是不是太懶了不想講課?」在改革開始的前兩年,面對同學們的質疑,杜老師也曾動搖過,「最後還是覺得這種方式對學生們更有意義,能夠加深同學們的理解。」實踐證明了杜老師教學改革的正確理念,「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杜老師的新式課堂上,同學們不同的思維理念相互碰撞,課本上枯燥的知識點變得妙趣橫生。最終,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認同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理解了杜老師的良苦用心。

同學們進行講課

在同學們講課時,杜老師總會安靜地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記錄下課堂的情況。本科班的第一節課,一位上臺講課的女同學在講課時話筒突然出現了故障,細心的杜老師看見後連忙上臺為一直扯著嗓子講課的學生調試好話筒,並笑著對她說:「可以繼續了」。「正是杜萍老師溫暖的笑容讓我不再再緊張,讓我第一次在這麼多人面前完整地講好一節課」。學生講完之後,杜老師會再次從內容上給學生講解知識、組織討論,並對學生的授課狀態做出點評。通過學生講知識,老師補充知識,師生交流知識的方式,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實踐性也更強。

杜萍老師仔細記錄學生們的表現

教學的快樂是「找到」的

杜萍老師授課

「『找到』快樂是非常重要的。用『找到』來形容,是因為快樂並非唾手可得。」

今年已經是杜萍老師從西南大學畢業後進入重師任教的第33個年頭了,可即使是這樣一位對教師職業有著濃厚的興趣的老教師,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著成為教師的強烈願望的。「原來的我並不想成為一名老師,讀了師範院校以後才慢慢對這個職業產生了興趣。」在杜萍老師33年的教學生涯中,有過歡喜也有過憂愁。「有些學生認可你,但也會有不認可你的學生。有壓力,也有挑戰。你要慢慢找到其中有樂趣、有安慰的、受鼓勵的地方,有著把這個職業做好的信念和願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

在杜老師看來,做老師不難,但要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卻是有挑戰的。杜老師很享受站在講臺上的感覺,也很珍惜和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寸時光。

作為一線教師,杜萍老師在漫長的教學時光中尋找著其中的樂趣、認可與成就,體會不同的教學感受。並且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反思來提升教學意識和能力,為自己做好每一個教學階段的規劃。「教師這個職業需要能力的積累和不斷的職業規劃,才能做到比自己的過去更好。不懈追求,不斷地通過積累和反思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意識和能力。只有扎紮實實一步步地走,才能走得更遠。

課堂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教育的意義在於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課內和課外教學的結合是杜老師所認為的教育,也是她希望達到的教育目的。

「目標自學-教師導入-學生講授-教師補正-生問互動-拓展探新」的大學課堂教學模式,是杜老師在多年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杜老師的課堂,無不有著非常強的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便是其中一門課程。「在這門課上,我有一個月的時間要帶學生去小學支教,同學們做好教學設計以後進入小學課堂,開始第一次授課。通過這個實踐課程,同學們對小學教學、小學課堂、小學生有了更加具體而真實的感知。」在任教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中,杜老師悉心指導學生完成課程設計,並帶領學生到小學課堂進行實踐操作,精選本科學生的優秀教學設計,出版了專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案例與評析》,獲得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杜老師講授教學的教師禮儀課程上,和藹可親的杜老師不僅糾正學生們的形態儀體還會親自幫學生們搭配衣服。在她看來,教師是一個以表達溝通為工具的職業,在外表形象、語言交流方面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師禮儀是在校師範生成為合格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我一直在強調學生技能的提升。比如教他們站、走、坐,然後分小組來展示,學生不僅課上要學習,課下還要加強練習。」在教師禮儀的教學設置上,以服裝搭配再拍照上傳的交作業形式代替簡單的PPT播放和沉悶的板書講授,讓學生有了更深層次的體驗感和沉浸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高等教育改革隨著中國的日新月異而發展快速,杜萍老師對高校教育也有著自己的感悟。作為普通高等教育的老師,進一步改善的物質條件、提高的人文環境等物質基礎,能讓教師們煥發出更大的工作激情。

作為教務處的特聘指導專家,杜萍老師一直和青年教師一起堅守在教育一線,且連續指導了四屆共9位青年教師獲得國家級、市級教學技能大賽獎項。她常常提到:「進入後喻文化時代,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與思考能力,而且要共同探討學術。如何建設人文科學研究的共生性團隊文化,是研究水平不夠強的大學比較突出的問題。我們這一批在改革開放時代成長起來的研究者,應該在開拓研究的過程中,把先進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思維方式與文化帶動起來,履行好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杜老師把一代人的責任勇敢地扛在肩上,身體力行地感染著青年教師。

其實不僅僅是青年教師,那些在教育崗位上工作很久的教師們,也常常被杜老師感動。

優雅、知性、熱心,這三個詞是彭文波教授對杜萍老師的第一印象,但在深入的了解之後,他發現杜萍老師更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對學生、學術的認真負責,還有杜萍老師在生活中一絲不苟的模樣:倒車時甚至為了不給他人帶來麻煩而要求自己把車子停得完全筆直。

贏得同事和學生的一致好評並非易事,期間用去的時間和心血是無法衡量的。今年3月,王昌善教授生病住院時,杜老師不顧工作與家庭的繁忙,第一時間趕往醫院看望。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問候,讓來自異鄉的王昌善老師終生難忘。在修改研究生論文時,杜老師也不只是改動論文的選題方向、研究方式,還會在此基礎上修改論點,往往一篇論文修改下來,文章裡全是杜老師的批註。楊思帆老師也問過杜老師為什麼要做到這麼細緻。「如果老師都不用心的話,學生也很難用心。」對於杜老師來說,無論何時老師都要給學生做好榜樣,這是這一代教師應有的擔當。

良師益友般的存在

「恩師杜萍教授,巾幗學者也。尊道尚禮,秉德溫恭,端莊大方,馭下寬厚平和。既授餘學術之法,更傳餘為人之道......」

這些鏗鏘有力卻又飽含溫情的字句,承載了一位學子對恩師由衷的紀念與感恩。這是杜萍老師15級的研究生蔣維西同學所作的《謝師章》。回想起研究生時期,蔣維西說:「自己讀研時獲得的『軍功章』裡有杜老師一大半的功勞。」他寫論文時苦於沒有安靜的環境,杜老師就無償地把自己的辦公室鑰匙交給了他。偶爾去指導他的論文時看見凌亂的辦公桌,也從不責怪,甚至默默整理好散落一桌的資料,最後在離開時輕輕關上門。「杜老師是如此溫暖的人,她了解她所帶的每一位研究生的秉性。」在這間辦公室裡,杜老師指導了他每一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卻從未提出署名要求。

在杜老師的嚴格要求和耐心幫助下,讀研期間蔣維西便在國內公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1篇為我校A3級期刊,4篇為全國中文核心。創重慶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數量歷史新高,被評選為重慶市優秀畢業生。「我從一個懵懂青年,學會了用探究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有了一定的成績。杜老師啟蒙了我的學術意識,同時也開啟了我對學術探索的大門,她對我的教誨讓我終生受益。」

杜萍老師和蔣維西的合照

93年入校的劉曉華所在的「20年回眸的群」從未停止過消息提醒。和杜老師聊聊最近的生活,在教師節的時候,一聲又一聲的「女神杜萍老師」讓大家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而劉曉華,這個當初茫然的貧困小夥已經變成了一名充滿信心的人民教師。20年的時間,對於劉曉華來說,能改變的只有容貌,他心中對杜萍老師的感激之情沒有減少一分。

「我曾被杜老師『營救』過。」劉曉華動情地說到。那一年劉曉華和同學們到歌樂山上玩,卻在山上和流氓發生了矛盾,被送進了派出所。一向冷靜的杜老師聽說後急得直哭,連忙和丈夫趕到歌樂山派出所了解情況。最後又託人重新打開已經因時間太晚而停運的索道送學生們下山,回到重師時已經是凌晨。

「杜老師帶給我的改變不僅僅學術上的知識,更是人格上的自信。」劉曉華出生貧寒,父親早世,由姐姐撫養長大。進入重師後一度因高考失利而萎靡不振,後來在杜老師的鼓勵下競選上了班長、學生會主席的職位。杜老師教會他的自信和做人,讓他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人生。現在的他也跟隨著恩師的步伐,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書寫下一代教師全新的篇章。

杜萍(從左至右第五位)與學生們在一起

作為重師的「老人」,杜萍老師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校訓,以自己虛懷若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每一位學生,可對於她來說,這不過是做好了老師這一個職位。

來源:重慶師範大學 採訪 | 張宇 管彤 敖雨欣 林杏 卿瑞珏 李吉祥 唐隆單 楊筱甜 文案 | 管彤 敖雨欣 林杏 卿瑞珏 圖片 | 由受訪者提供 張壽兵 封面 | 馮一凡 排版 | 敖雨欣 執行編輯 | 管彤 責任編輯 | 徐赤 何瑤 孫小珂

相關焦點

  • 重慶濱江實驗學校「平和教師」 系列報導⑨段萍:真情揮灑耕梨園 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6日13時20分訊(趙桂凱)2018年12月,在南岸區「戲曲進校園」嘉年華活動中,重慶濱江實驗學校川劇舞蹈《俏花旦》大放異彩,榮獲「最佳表演獎」,作為節目指導老師的段萍,也被授予「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 煮餃子,最忌水開直接下鍋煮,牢記4點,餃子勁道好吃不破皮
    餃子是我們的傳統美食,味道鮮美、餡料豐富的餃子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尤其是我們北方人,逢年過節的時候,餃子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平常也是幾天不吃就饞得慌,好吃不過餃子,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餃子好吃,但卻不好做,和面、調餡、包餃子、煮餃子,每一個步驟都非常的關鍵。
  • 煮餃子,應該蓋蓋子煮還是敞著蓋煮?教你正確做法,別再做錯了
    從和面、調餡、擀皮、包餃子、煮餃子,這每一個步驟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最後一個步驟煮餃子,很多人容易對這個步驟放鬆警惕,卻導致原來好好的餃子全都破皮露餡,煮成了一鍋片湯。好好的餃子敗在最後一步,未免也太可惜,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煮餃子的方法才行。
  • 重慶師範大學:「燭光」照巴山 「跨越」譜新篇
    一直以來,重慶師範大學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工作思路,充分發揮高校教育特色,與重慶市城口縣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實施「燭光·跨越」行動計劃,共同建立第一所附屬中學--重慶師範大學附屬城口實驗中學(以下簡稱「重師城口附中」),紮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煮餃子多久能熟?學會這「2點」,餃子煮的剛剛好,好吃不破皮
    煮餃子多久能熟?學會這「2點」,餃子煮的剛剛好,好吃不破皮!冬天來了,天氣寒冷,家裡吃餃子的次數變得多了起來,雖然餃子可以蒸、煎和煮多種吃法,但是水煮餃子永遠是吃的次數最多的。許多廚房新手對怎麼煮餃子,煮餃子多久能熟還是不太明白,雖然平時也會煮餃子,但是煮出來的餃子全憑運氣,不是有點夾生,就是煮過了頭,更有甚者把餃子都煮破了皮。
  • 煮餃子,到底要不要蓋鍋蓋?很多人做錯,難怪餃子老破皮
    因為餃子不但味道鮮美、餡料豐富,它還充滿了家的味道、愛的味道,這是其他任何食物都替代不了的。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作為中國傳統美食的餃子,製作起來也是非常講究的。和面要勁道,餡料要鮮美,就連看似非常簡單的煮餃子,裡面也有很多學問。如果餃子煮不好,就很容易破皮露餡,煮成片湯。要想把餃子煮好,一些小細節我們一定要格外注意。
  • 用這幾種方法煮餃子,餃子不粘鍋,也不會破皮
    有很多人喜歡吃餃子,有一些人會自己包餃子吃,也有一些人會去餐廳吃餃子,還有一些人會買包好的餃子在家裡煮著吃。在煮餃子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很多人,那就是煮餃子容易粘鍋,還很容易破皮。只要用以下幾種方法煮餃子,餃子不粘鍋,也不會破皮。有很多人只要把水燒開了,就會直接把餃子倒進去煮,這樣是很容易粘鍋的。
  • 你是怎麼煮餃子的?
    不過那個味道也還不錯,不過有一次吃後拉了肚子。然而甘肅人做的那個茄子餡兒的水餃。從2003年到現在,至今我也沒有吃過。當時夏季的戈壁熱氣蒸騰,條件有限。沒有豬肉,只有豬油。現在想起來當時的那個茄子味道的水餃比肉餡兒還好吃。二,關於我是怎麼煮餃子的。其實煮餃子很簡單,今天晚上我就煮了速凍的水餃,一會兒我發個圖給大家看看。
  • 煮餃子秘籍:不要開鍋就丟進去煮,三個技巧收藏好!好吃還不破皮
    說到新年新氣象,過年煮餃子的時候也需要一些技巧,否則餃子很容易破,而破了的餃子有「破財」的意思,因此碰到餃子破皮的時候,要說「掙」,這鍋餃子掙了,來年也會更掙錢。年年煮餃子卻年年破,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呢?究竟怎麼樣餃子不破不粘還好吃,下面煮餃子3個技巧,可一定要收藏好來。第一點,首先要想煮餃子不破皮,要從和面開始說起。
  • 冷凍餃子冷水下鍋還是熱水,掌握煮餃子正確方法,餃子好吃煮不破
    冷凍餃子冷水下鍋還是熱水,掌握煮餃子正確方法,餃子好吃煮不破!天氣寒冷,家裡吃冷凍餃子的次數越來越多,畢竟這種天氣洗菜淘米做飯真是凍手,有暖氣的北方人永遠不知道湖南冬天的那種溼冷。這種天氣吃冷凍餃子,當然還是水煮吃起來才暖和,吃餃子再配上一碗熱湯,舒服!應了那句「坐著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
  • 過年煮餃子,別用清水,聰明人會加3樣東西,煮出的餃子好吃不膩
    其實,因為大家煮餃子的方法不同。那麼,今天學習餃子的正確煮法,保證煮好的餃子好吃不膩。首先,再次煮餃子時,我們知道餃子最初是沉在鍋底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沉在鍋底。最終,這個可能粘在鍋上,所以餃子進鍋後必須攪拌好幾次。鍋裡的水沸騰了之後,我們為了不讓水流出來放入冷水,這個時候要注意。聰明人其實不是直接放冷水,而是放冷白水,餃子皮就不容易碎。
  • 「初心不改,大音希聲」|重慶一中第36個教師節優秀教師系列報導①...
    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讓我們走進重慶市第一中學校,走近六位優秀教師的育人故事,一起見證屬於他們平凡而高尚的「教育之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0日10時13分訊(韋燕)9月10日,對於重慶一中教師張志華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
  • 用煮餃子的方法煮八爪魚,爽試爽成功,又脆又嫩特好吃
    用煮餃子的方法煮八爪魚,爽試爽成功,又脆又嫩特好吃從海邊老漁民那學來的八爪魚做法,煮起來特簡單,脆生生的好吃海邊人的就有這樣的口福,隨時都能吃到的鮮活的海鮮。但每種海鮮都有最適合食用的季節。需要煮多少長時間?今天我就與分享一下從海邊老漁民那學的做法,跟煮餃子一樣的做法,三點開。有的朋友會問什麼叫三點開?煮餃子,我們一般會在餃子下鍋煮沸後,加一碗涼水,待再次煮沸,然後再加一次涼水,一共重複三次,這叫三點開。一般的餃子,再加三次涼水,就會煮熟出鍋。八爪魚也是同等的道理。
  • 煮餃子,開水下鍋最難吃!記住4個技巧,口感筋道,不開裂不露餡
    導讀:煮餃子,開水下鍋最難吃!記住4個技巧,口感筋道,不開裂不露餡昨天是冬至,肯定有很多人都吃了餃子吧,其實我們家裡昨天也吃了餃子,但是因為我在包餃子,所以說就讓老婆去煮了,只不過她以前沒有什麼經驗。就用開水下鍋煮餃子,製作出來以後味道並不是很好。之後等我手上的餃子都包完了以後,我就又去煮了一批餃子,味道非常的不錯,因為我在裡面用到了四個小技巧,這樣子能夠幫助餃子口感筋道,而且在煮的過程當中不會出現開裂和露餡的情況。大家都覺得做餃子包餡兒的時候是很重要的,包好了之後餃子才能好吃。其實在後期放到鍋裡面煮的過程當中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一步,今天就把這四個小技巧告訴大家,讓你們以後吃到了餃子都非常美味。
  • 用煮餃子的方法煮八爪魚,屢試屢成功,又脆又嫩特好吃
    用煮餃子的方法煮八爪魚,屢試屢成功,又脆又嫩特好吃從海邊老漁民那學來的八爪魚做法,煮起來特簡單,脆生生的好吃海邊人的就有這樣的口福,隨時都能吃到的鮮活的海鮮。但每種海鮮都有最適合食用的季節。需要煮多少長時間?今天我就與分享一下從海邊老漁民那學的做法,跟煮餃子一樣的做法,三點開。有的朋友會問什麼叫三點開?煮餃子,我們一般會在餃子下鍋煮沸後,加一碗涼水,待再次煮沸,然後再加一次涼水,一共重複三次,這叫三點開。一般的餃子,在加三次涼水,就會煮熟出鍋。八爪魚也是同等的道理。
  • 煮餃子,不要開鍋就丟進去煮!記住這3點,餃子不破皮不粘鍋
    但大家發現沒,每次煮餃子時,總是會有那麼幾個破肚皮的!而說起破肚的餃子,就不得不佩服咱們國人的智慧!過年煮餃子的時候,為了取個好的寓意。如果一旦有煮破皮的餃子,此時千萬不能說破,而是要說掙!說這一鍋餃子掙了!寓意來年多掙錢的意思!老於這邊還流行一個笑話:說是一位大廚姓賠,過年的時候給老闆下餃子。拍著胸脯給老闆說:放心,有我老賠在,保準讓你一個也掙不了!
  • 煮餃子一煮就破?記住這幾點,餃子個個不粘不破,香嫩可口
    但是總有很多人在煮餃子的中途,就把餃子皮煮破開了,甚至將餃子的餡料都混合在了湯裡,大大減少了想品嘗的食慾。那麼今天老壯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煮餃子又鮮嫩又不會煮破的小訣竅吧~(1)鍋中燒上水,水開以後先加入少許的食用油(目的是能讓煮出來的餃子皮吃起來更加滑嫩),餃子不要一起全倒入鍋中,分開來放進去,同時注意要用勺子貼著鍋壁推動餃子幾下,蓋上鍋蓋大火將餃子煮開。
  • 「初心不改、大音希聲」|重慶一中第36個教師節優秀教師系列報導⑤...
    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讓我們走進重慶市第一中學校,走近六位優秀教師的育人故事,一起見證屬於他們平凡而高尚的「教育之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0日14時20分訊(韋燕)「喂,袁老師,您還在睡懶覺嗎?快起床啦!」這個暑假,袁巧巧接到一則陌生來電,讓她「受寵若驚」。簡單寒暄之後,才知道打電話的是袁巧巧初2020級的畢業學生,他們正在本部校區上著銜接班。
  • 煮餃子時,鍋蓋到底蓋還是不蓋?原來有這些講究,難怪餃子老破皮
    前陣子有網友給我留言說,自己是個廚房新手,包餃子會,怎樣才是正確煮餃子方法?為啥自己煮出來的餃子容易破皮呢?煮餃子鍋蓋到底蓋還是不蓋?今天咱們專門來說說煮餃子的問題,1、咱們平時中式麵食,用的都是中筋麵粉,要想餃子不容易破皮,可在和面的時候加點食鹽,這樣做目的就是增加麵粉的筋性,擀好的餃子皮更有韌性,煮的時候也不容易破皮。
  • 年三十兒煮餃子,不要開鍋就丟進去煮,記住這3點,餃子不破不粘還好吃
    但大家發現沒,每次煮餃子時,總是會有那麼幾個破肚皮的!而說起破肚的餃子,就不得不佩服咱們國人的智慧!過年煮餃子的時候,為了取個好的寓意。如果一旦有煮破皮的餃子,此時千萬不能說破,而是要說掙!說這一鍋餃子掙了!寓意來年多掙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