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的早餐都在哪吃的?
在家?在公司?在路上?
根據尼爾森的調查
近5年裡中國一線城市的上班族
80%早餐都是在路上吃的
我們再來看看隔壁的日本
根據日本網路調查公司的
調查資料顯示
85%的日本人在家吃早餐
這其中60%的人表示
幾乎每天自己動手做早餐
(佩服)
日本人覺得在家吃早飯是一種禮貌
就像日劇裡頭,早上一家人在餐桌前
吃完早餐後,各自出門
是對家人的一種尊重
讓家更有氣氛
中國人的早餐
辣的,酸的,甜的,鹹的
應有盡有 百無禁忌!
日本人大多數選擇
基本上以不產生味道重的食物為主
為了不想因為食物的味道,造成別人反感。
根據一份日本網路調查公司的調查資料顯示
在受訪者人數約21000人的調查中
將近7成(69%)的受訪者
每天都有吃早餐的習慣
另外,也有11%的人
一個星期中大約只有三天或四天左右會吃早餐
只剩下10%的日本人
是屬於偶爾才吃早餐這一派的喔!
中國人到底多少吃早餐呢?
據知名市調公司的報告顯示
在一線城市中
按時吃早飯的上班族只佔35%
一周幾乎不吃早餐的竟高達40%
相比日本人,感覺我們更忙碌啊!
日本普通人家的早餐吃什麼?
早餐作為一天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餐,可是會影響接下來整個一天的心情。中式與西式早餐當然很贊,但是當你來到日本旅遊時想要真正體驗日式生活的話,那就不能錯過體驗一下傳統的日式早餐了。
傳統日式早餐包含幾個基本元素:飯、主菜、副菜、醃菜、湯。
熱騰騰的白米飯
日本人會在早晨吃白米飯,它是日本人吸收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了。有人問,為什麼日本人早上不喝粥呢?原來在日本文化中,粥通常是認為給病人喝的,所以日本人也就沒有喝粥的習慣了。
鮮香的烤鮭魚
海魚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吃上幾口足夠滿足一上午的活力。
鬆軟的玉子燒
這是一道既簡單優雅又美味的料理。日式高湯、糖和雞蛋,巧妙地構成了蛋卷的形狀,一口咬下去松鬆軟軟,是早餐開胃提神的最佳選擇。
黏糊糊的納豆
納豆足以嚇跑許多具有冒險精神的挑戰者,雖然對很多外國人來說,納豆看起來或聞起來都很可怕,但是其營養價值卻很高。豆類含有豐富蛋白質,納豆尤其對消化系統持有驚人效果而聞名。第一次嘗試可能有點難以接受,之後或許就會慢慢習慣了。
開胃多彩的醃菜
醃菜也是下飯的最佳搭配,除了能夠開胃外,醃菜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色彩平衡,這也是日本料理講究的地方之一。
鮮美的味噌湯
一早能喝到點熱呼呼的味噌湯,不僅暖胃還能提高食慾。通常味增湯內的食材會有豆腐、大蔥和一點海鮮。
然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少有日本人選擇在家製作早餐,因為製作一份完整的日本傳統早餐,非常耗時間。所以當今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也逐漸西式化,像麵包、餅乾、牛奶、果汁是多數日本家庭的選擇。
不過不用擔心,你依然能在一些連鎖店、酒店、小型旅館等地,吃到一份地道的日式早餐。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大叔的視角,來看看日本的早餐製作過程吧!
(視頻來源:詹姆士的廚房 ID:zmscook)
摘自:看日本
如果你有過跟日本人一起吃飯的經歷,就會知道,他們真的會和日劇裡一樣,在吃之前很慎重地雙手合十,說一聲:「那麼,我開動了」;或者,「我要吃了」。吃飽了還會說一句:「感謝我有個好胃口吃到這麼好吃的飯菜。」
在「全世界最健康的飲食」排行裡,日本料理榜上有名。許多人都愛吃日料,無論是日式拉麵、日式鐵板燒,或是精緻的懷石料理,都以節制卻鋪張的美感深得人心。何謂節制卻又鋪張?其實看看日本人的早餐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現在的年輕人,別說吃豐盛的早餐了,只要能堅持天天吃早餐,都已經算是生活自律性極高的。可是在日本,吃早餐不但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條鐵律,就算把他們的早餐說成是「巨人早餐」也不為過。
日本人身材較矮小,但在1960—1975年間,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增長了2.8釐米(男)和2.5釐米(女),被西方學者譽為「人類體質發展奇蹟」。原因在於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人就有意識地讓食物的種類儘量豐富,增加小米、玉米和小麥的攝入,並在早餐中保證銀鱈魚的攝入(銀鱈魚中含有的蛋白質,如球蛋白等各種胺基酸,其比值和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量非常相近)。
前幾年,日本大阪還出臺了一條新規定:凡早餐的售賣點,要做到「套餐中必須有魚」—如果顧客單獨點餐,店主自然無法幹涉其選擇,但只要是店中推出的「早餐套餐」,就一定要有魚肉。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跟我們一樣,也是一日三餐,但其能量佔比較科學。按熱能計算,日本人的早餐大約佔40%,午餐20%,晚餐40%。早餐品種很多,但量少,這就保證了攝入營養的均衡和豐富。
其實,很多中國人也知道「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最健康,但年輕人愛過夜生活,早上難免貪睡,起床後忙成一團像打仗,胡亂吃點啥就熬到中午了,不妨向日本人學學看。
日本受中華飲食文化影響頗深,人們也喜歡吃豆腐及豆製品,主食為大米,輔以麵食和雜糧,蔬菜水果多樣。
所謂老式日本早飯,一些小且老的飯館,會當作儀式呈奉:先是一杯清茶,一碟醃梅潤腸排毒;接下來是一份溫泉蛋,一條烤魚,一份魚糕,一份味噌豆腐湯,一碗米飯,一份納豆。鹽醃魚、醬菜或梅子汁醃姜,也可以隨時增補。
但大多數館子排不了這麼熱鬧,很多日本家庭的早餐也都是「和洋並存」,既有傳統的日式早餐,又有麵包、牛奶等西式早餐。
日式早餐通常的搭配是:一碗日本大醬湯、一小碗白米飯、海苔和生菜的拌菜、鹽煎三文魚和日本鹹菜。西式早餐則是一杯牛奶、一塊三明治、一塊三文魚、一份蔬菜沙拉,外加一個煮雞蛋。
如果再家常些,一般一碗米飯、一份味噌湯、一撮納豆以及些許水果也就差不多了。納豆這玩意,類似於印度的蔬菜煎餅或中國的香菜:喜歡的人念茲在茲,無日或忘;討厭的人食不下咽,看見那黏連狀絲絲縷縷胃裡就不舒服。但如果一家人肯在早飯時請你吃米飯、味噌湯和家制納豆,那就說明:這個日本家庭—不管那納豆讓你吃得何等痛苦,而人家還殷勤勸你多吃—是把你當朋友了。
一碗優質的大米飯,細嚼慢咽,在平凡中得到滋養。一份日式厚蛋燒,幾碟炒菜或者醃菜,一碗熱熱的湯。對早餐的嚴肅對待,回報給你的是整整一天的充沛能量。
當然,如果實在沒時間準備,也可在前一晚預備一些飯糰。
日本人吃飯不像咱們中國人,我們一份菜用一個碗盛,湯水是在一個碗裡大家分著喝。早餐一碗豆漿、一根油條,蹺著二郎腿呼嚕呼嚕吃下去就很過癮。日本人的儀式感更重,盛裝飯菜的碟子小巧、豐富又精緻。
我們在看日劇或動漫時也會注意到,日本人吃飯時即使每個人的菜式一模一樣,也一定要分成幾等份盛上來,真是分餐不怕盤子多啊。日本人最喜歡用各種小杯小碟小碗裝些小菜、小點,連醬汁都不嫌麻煩地備出幾份,每人一小碗。比如他們日常吃飯一般是三菜一湯,如果家裡有4口人,那麼至少要準備16個碗,這還不包括一些佐餐的醬料和飯碗。
既然盛菜洗碗不辭勞苦,對餐具的審美講究就這麼培養起來了。比起中式早餐來,日式早餐更注重營養和情調。一個個或質樸或精美的碗碟,每一分量的菜都不多,但卻增加了滿足感,無形中也避免了攝入過多的食量。品種豐富卻「點到即止」,全部吃光也不過七八成飽,上午工作就不至於撐得頭昏腦漲。
一位日本母親佐和子說:「在日本,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餐。我會早起,花30分鐘時間給小孩準備早餐。我們有時候吃魚、米飯和味噌湯,有時候吃火腿、雞蛋和蔬菜。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日本女性的勤勞和對家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們也被稱為「早餐正能量公主」。
女人可是天生的指揮家,讓不同的美匯集在同一個節奏上,眼觀六路,從容周全。對於很多日本家庭來說,好主婦的本事在於,能讓孩子和配偶的記憶中,存在有質量的陪伴和印象深刻的在一起的好時光。
無論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裡,是憂傷還是快樂,窗外是陰雨還是豔陽,只要清晨坐在早餐桌前,看著太太用滿手的芬芳端上熱騰騰的食物,利用最自然柔軟的裝飾擺盤,那便是人間最美的晨光。
摘自: 歐那日語,看日本,日本物語
版權說明:尊重智慧財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