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我的日本早餐記憶

2021-02-07 青島出版集團

在日本住上四五天,回來時體重一定增加兩三千克。無他,白米飯香,炊出飽滿的米粒,晶瑩剔透,每一顆都好像在向你說:「來吃我吧,來吃我吧。」

日本人早上就開始吃飯。酒店裡多數有定食,侍應會問你:「御飯 ?粥?」這是因為其他國家的人有些早餐喜歡吃粥,但日本人的話,生病才吃粥的,非來一碗大白飯不可。

相信日本人的習慣來自當時的農業社會,粥容易消化,一下子就餓,還是白飯填肚為佳。如果不在家吃,家庭主婦也會將飯捏成飯糰,讓家人帶著在路上充飢。

我自己也不介意一早來碗飯,這是因為我奶媽也來自農家,常餵我吃飯,慣了很容易接受日本早餐那一碗飯。在鄉郊旅行的話,溫泉旅館的早餐更是特色,一定要好好享受。

奉送早餐幾乎是不成文的規定,白飯、味噌湯和泡菜是少不了的。從前鹽醃的三文魚最為普通便宜,早餐也必定配上一塊烤的。

這塊三文魚旁邊有一撮蘿蔔蓉,懂得吃的人會倒一點醬油在上面。

泡菜雖鹹,也會蘸醬油吊吊味,也許是昔日貧窮,鹹一點可以下更多的飯。

豐富起來,可不得了,算了一算,雖然只有一小口、一小口的,至少有三四十碟小菜。

旅館的特色,是就地取材:北海道當然是蝦蟹,大阪附近牛肉居多,到了九州島的湯布院,也拿出河豚等最高級的食材來當早餐。

重要的還是心思。東京的「安縵」,早餐裝在兩個精緻的木盒之中,打開一看,是一塊最肥美的三文魚,連我這個不喜歡三文魚的人也會吃它一吃。除了那十幾二十種菜之外,還有一碗味噌湯,是用高級魚的魚頭熬製的,或者是新鮮的大蛤,也許是細小的淺蜊,鮮得不得了。日本人還研究說淺蜊可以解酒呢。

在長野的「千壽庵」,更見細緻之處。日本早餐一定有幾片紫菜,通常是用透明膠紙包著,但也容易潮溼,一潮溼就不脆。這裡的紫菜裝進一個兩層的盒中,下面有個鐵製的兜,燒著一塊小炭,來烘焙上層鐵絲底紋的紫菜,吃時還是暖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用心。

自助早餐也不一定是平凡的,看住什麼旅館。北海道的「水之歌」,早餐雖是自助形式,但用料極為高級。當然有新鮮的三文魚卵,還有不會太鹹的大片明太子,山中野菜做的泡菜種類更多;最後那碗白飯是用又厚又重的法國名牌鍋,一人一鍋煲出來的,一看已知是美味非凡。

用什麼鍋來燒飯大有學問。典型的是用銅鍋,上面有個像木屐一樣的圓形木蓋蓋住,一炊一大鍋,打開木蓋已香氣撲鼻。有的還不只白飯,中間加了鰻魚、肉臊或各種野菜,就算簡簡單單地下些黑豆,也吸引人。

各種下飯的菜,我們最吃不慣的就是那一大顆紅色的酸梅了。

日本人相信這顆東西可以清腸胃,非要吃一顆來清清肚子不可;但我們始終覺得太酸。我最初接觸到,是跟著家父到熱海的旅館小住,早餐也拿出酸梅來,爸爸教我這種酸梅可以一試。那一帶產小顆的,沾上白糖吃,口感爽脆,又不太酸,吃呀吃,就吃出習慣來了。

雖然說粥是生病時吃的,但京都的旅館,也都供應白粥。日本人的習慣是在粥上加一種黏黐黐的醬汁,不甜又不鹹,我們還是很難接受的。

最近到東京,住的酒店多是「半島」,他們的早餐不在餐廳,而是在大廳的咖啡室。看叫西式早餐的多是日本客,外地人則愛點日式早餐,也極豐富,什麼都有,白飯和味噌湯是任添的。

但連住幾天後就覺得膩,我步行到酒店後面的有樂町站,那裡有一家「吉野家」,是我常光顧的。什麼?跑去吃那種最大眾化的鋪子幹什麼?很多朋友批評。但是日本的「吉野家」和外地的不同,那裡是用新潟的「越光」米的,早餐雖價廉,但很高級。

先叫一客定食,有一小碟牛肉、一片明太子、一碟白菜泡菜、味噌湯和一碗白飯。當然不夠,叫多一碟牛肉的大盛,才吃得過癮,再來一塊燒三文魚、一碟韓國泡菜。把牛肉的汁倒入白飯中,這一頓便宜的早餐,吃得非常滿足。

旅館早餐除了飯菜之外,也會奉送甜品和水果,最豪華的是北海道那幾家高級的,夕張蜜瓜任吃。一般的夕張蜜瓜顏色是橙黃,和靜岡的綠色蜜瓜不同,而且有股怪味,但上等的夕張蜜瓜不遜靜岡產的。

懷念早年的帝國酒店的早餐,雖然也是自助餐形式的,但用的木瓜來自夏威夷,有一陣很清香的味道,和當今水果店賣的不同。

這些年來木瓜都已經變了種,大量生產,吃不回從前的味道了。

通常的自助式早餐可以任吃, 但不能打包。大阪的Ritz-Carlton有一服務,如果沒有時間慢慢品嘗,他們可以把白飯加些三文魚或酸梅捏成飯糰讓你帶走,非常周到。

但說到最好吃的日本早餐,當然是你在女朋友家過夜,她一早起床替你煲的一碗白飯和一碗味噌湯,至於泡菜是不是從店裡買的,已不在乎了。

相關焦點

  • 蔡瀾:我決定活得有趣
    1959年,18歲的蔡瀾赴日本就讀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電影科編導系,期間被邵逸夫看中,半工半讀,擔任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負責購買日本電影發行到香港。六年後,蔡瀾回香港定居,擔任嘉禾電影製片經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港片的影響力向北延伸至大陸,向南輻射整個東南亞。
  • 像蔡瀾那樣生活,有趣自在,瀟灑從容
    蔡瀾作為美食家,不僅能吃會吃,還會做各種美食,他常年在外尋找美食,活得灑脫又自在,中國很有名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曾特邀蔡瀾作為節目總顧問,可見他的影響力非同一般。金庸曾這樣評價他:「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鬆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的失落或不愉快的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
  • 玩家蔡瀾 | 封面人物
    電影從蔡瀾出生起就和他有著緊密勾連。父親蔡文玄是邵氏兄弟新加坡公司的第一位職員,兼營戲院。蔡瀾家住戲院樓上,一探出頭就看到銀幕,從有記憶開始就一直看電影。長大了更狂熱,他逃課去看,最多一天趕五場。14歲他就在新加坡報紙上發表影評,高中畢業後赴日本大學學習電影編導,並擔任邵氏公司的駐日代表。回港後,蔡瀾又一度外派至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地。
  • 蔡瀾點亮舌尖上的美學人生:美食和人生總是有著完美的契合點
    主廚兼發明家霍馬爾·坎圖曾說:「我們對小時候吃的美食都有著深刻記憶……美食有著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魔力。」生活哪有什麼真的治癒,只不過是越長大越有足夠的記憶,支撐人們找到暫時讓自己好過的「止疼藥」。美食就是其中之一。
  • 蔡瀾旅行食記:談荔枝
    我也去過,看到原樹被鐵欄杆包圍住,還挖了一圈滘壕,怕被人家來偷採。這棵樹所產的荔枝當然輪不到一般老百姓吃,但每年也有所謂的接枝掛綠賣,價錢貴得驚人。有一老友是增城人,也常送些給我,兩粒裝,放在一個精美的盒子裡面,好吃嗎?一點也不好吃,還帶酸呢。這回到東莞,有人宴客,也把荔枝做成菜餚,鋪了麵粉炸出來,樣子難看,我沒舉筷。
  • 蔡瀾與你,閒聊早餐
    你是什麼地方人,就叫什麼早餐。我們住在香港真幸福,任何早餐都能吃到。廣東人愛粥,老火煲出來的,當稱一個「綿」字,煮得稀巴爛,看不到米粒,但味道極佳。以為只是白粥,裡面還加了江瑤柱、白果、腐皮等等,來過香港的外省人,吃了之後,返鄉也會想念。
  • 看日本人的早餐「我夥呆」了 日本觀察
    如果你有過跟日本人一起吃飯的經歷,就會知道,他們真的會和日劇裡一樣,在吃之前很慎重地雙手合十,說一聲:「那麼,我開動了」;或者,「我要吃了」。
  • 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蔡瀾:最好的人生就是儘量地吃吃喝喝
    倪匡說「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黃沾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金庸說「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而蔡瀾說自己像老頑童,「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 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
    職 業:作家、美食家、電影監製、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 畢業院校:日本大學 主要成就出版圖書《蔡瀾談人生》獲得了「2009年引進版社科類優秀圖書獎」 代表作品:《蔡瀾嘆名菜》、《蔡瀾嘆世界》、《今夜不設防》、《蔡瀾旅行食記》等 祖 籍:廣東潮州
  • 香港食神蔡瀾: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
    所以下次你到壽司店,先去洗手間走一圈,看了皺眉頭的話,千萬不可吃那裡的東西。正統師傅,教徒弟時,第一件事就是聞水的味道。水一臭,再好的刀法和再新鮮的食材,都無用武之地。我請過幾位日本大師來香港表演,他們一進廚房,聞到水味,就擺平了雙手:「如果水質不改善,我來了也是白費功夫的。」「但是生魚是不洗的呀。」當地廚子說。「不洗。」
  • 蔡瀾:真正的香港「食神」
    不過,這段感情並沒有延續多久,很快因蔡瀾第二年要到日本留學攻讀電影無疾而終。 不要奇怪,蔡瀾不但喜歡美食,也同樣喜歡女人。而且跟對待美食一樣,喜歡主動出擊。蔡瀾甚至說自己很少睡覺,是個搏命的人。如果蔡瀾不搏命,恐怕也不會有那麼多貴人相助。1957年起,日本開始擔任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那一年剛好16歲。不得不感嘆老一輩的人實在是早熟得很。
  • 蔡瀾 「死前必吃」清單
    金庸這樣評蔡瀾: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最早從給《壹周刊》寫餐廳批評開始,蔡瀾從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貶,壞的就說壞,反而讓讀者喜歡。蔡瀾筆下有豪華飯店,也有地邊小攤,美食的質感透過筆端散發:「為什麼讀者說我的文字引人垂涎?因為每一篇文字,都是我在寫稿寫到天亮,肚子特別餓的時候下筆。」
  • ——聊聊《蔡瀾旅行食記》
    我和愛人連著在這家吃了兩天,蝦仁炒飯裡面蝦仁之多、之新鮮、之美味,相比低廉的價格,簡直讓人想少吃都過意不去,空心菜、滷豆腐、蛤蜊湯,都令我們回味無窮。如果有我認識的朋友去墾丁,我強烈推薦這家。(見上圖)四、日本·溫泉酒店——大分縣的龜之井別莊
  • 蔡瀾先生親臨上海最火自助【鮨處松戶日本料理】
    這個品牌在香港也有許多分店哦,但特別的是,在上海的這家店,是唯一一家以自助模式經營的哦,那意味著380元可以吃到220餘種超精緻菜餚,而且和香港點單式的菜品都是一樣的原材料,是非常超值,又十分奢華的享受。
  • 同樣是早餐:中國人VS日本人的早餐習慣有什麼不同? 日本普通人家的早餐吃什麼?
    摘自:看日本如果你有過跟日本人一起吃飯的經歷,就會知道,他們真的會和日劇裡一樣,在吃之前很慎重地雙手合十,說一聲:「那麼,我開動了」;或者,「我要吃了」。吃飽了還會說一句:「感謝我有個好胃口吃到這麼好吃的飯菜。」在「全世界最健康的飲食」排行裡,日本料理榜上有名。許多人都愛吃日料,無論是日式拉麵、日式鐵板燒,或是精緻的懷石料理,都以節制卻鋪張的美感深得人心。何謂節制卻又鋪張?其實看看日本人的早餐就可以略知一二了。現在的年輕人,別說吃豐盛的早餐了,只要能堅持天天吃早餐,都已經算是生活自律性極高的。
  • 男人都有一個夢想:成為蔡瀾
    問:你回答問題是怎麼選的,怎麼老是選不到我?答:因為你問得不好。最近一個月,愛吃愛玩的蔡瀾又在微博上和年輕人互動了,以上幾個回答都得到了網友高票點讚。每年春節前開放評論,已經成為這位過千萬粉絲大V的慣例,無數網友跑過去等著蔡先生「翻牌子」。
  • 蔡瀾:簡單才是茶道,人生也如此
    蔡瀾祖籍廣東潮州、出生於新加坡、留學日本、後在香港發展電影和寫作事業,被譽為「才子」、「食神」、「老頑童」。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蔡瀾: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生活中的蔡瀾,不僅對吃頗有研究,更是愛茶成痴,但一說起「中國茶道」,他卻是一肚子的火。
  • 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蔡瀾教人做菜的節目,我看過,有氣魄。叮叮噹噹,連切帶剁,掛著耳麥說英文,一點不耽誤手上的活兒。英文說得好聽極了,菜還做得色香味俱全。眼見蔡瀾的人生,吃喝玩樂,雅俗共舞,簡直妙人一個。讀過蔡瀾寫在《學做妙人》裡的近百篇生活小品文,我頓覺豁然開朗,有種跟他一起,「洗滌」一遍人生的感覺。蔡瀾寫文,都是大白話。可話白,意境深。
  • 蔡瀾的「死前必食」清單
    編者按:《活著,就要盡興》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全新隨筆集,說美食,談美人,尋味世界,快意人生。蔡瀾的人生哲學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便是幸福。要煩惱,也要等明天再煩惱。在書店看到一本叫1000 Places to See Before You Die(《死前必遊一千地》)的書,引起我寫這篇《死前必食》的散文。
  • 香江才子蔡瀾的快意人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記憶裡,他的辦公室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一見難忘的是兩位巨星相贈的禮品:成龍的醉拳模型和周潤發的攝影作品。啟功的書法則是:能將忙事成閒事,不薄今人愛古人。」蔡瀾的辦公室還有一幅畫,朦朧之中,一位妙齡少女美目盼兮,引人遐思。我隱約記得題字:「叫你來你又不來,叫你去你又不去,你這個王八蛋,我愛你!」忍俊不禁,蔡瀾說:「那是我的繪畫老師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