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與你,閒聊早餐

2021-02-16 雲宿文化

你是什麼地方人,就叫什麼早餐。

我們住在香港真幸福,任何早餐都能吃到。廣東人愛粥,老火煲出來的,當稱一個「綿」字,煮得稀巴爛,看不到米粒,但味道極佳。以為只是白粥,裡面還加了江瑤柱、白果、腐皮等等,來過香港的外省人,吃了之後,返鄉也會想念。

高級一點,加了豬內臟,就稱為「及第粥」了。「艇仔粥」由廣州傳來,至今也是香港最喜歡的粥類之一,「皮蛋瘦肉粥」百吃不厭,最簡單的「豬紅粥」,也最好吃。

如果你是上海人,那麼還是會去找燒豬油條,或者粢飯,再來一碗豆漿。鹹豆漿最好喝,加了蝦米、油條片等等,一停下,豆漿凝結為塊狀,像豆腐,也像蛋花湯。 

潮州人的吃糜,小菜多多,也難找了,米粒煮得剛剛開花就熄火,和廣東粥截然不同。還有他們的獨特早餐粿汁,是擀薄片的粉煮成粥狀的,在香港也幾乎絕跡,珍珠花菜豬雜湯,更是甭談了。

北角一族的福建人,也吃稀飯,配鹹蛋,或蒸些菜脯蛋,小魚花生等來送,只有一兩間食肆供應,大多數是在家裡做了。

當今香港人的早餐,除了到麥當勞食漢堡包、肯德基吃炸雞以外,就都擠進茶餐廳去吃 A餐 B餐或 C餐。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接受了義大利通心粉,加了幾小片火腿。煎蛋,煎香腸,三文治等配咖啡或茶,是什麼什麼餐的主角。洋東西吃不慣的人,來碗雪菜米粉,有沙茶牛肉河吃,已感幸福,不然就是什麼丁什麼丁了,我們將出前一丁的即食麵納入,當成早餐主要的食材。

不過,小時候要是被父母帶去,喝了一餐早茶,那麼蝦餃、燒賣、叉燒包等的就深入腦海,從此,飲茶成為奢侈的早餐,不管你是東西南北人,在香港,飲茶吃點心,變成磨滅不掉的記憶。一到香港,非飲茶不可。

可惜的是,當今因為貴租,舊茶樓一間間關閉,只剩下少數能做得下去,像陸羽和蓮香樓,但是如果你用心去找,還是能在好屋苑的附近尋到一兩家人,頑固地做下去,有水準地做下去。

其它的都是一些不堪入口的點心店,貨在大陸做好,冰凍後運到香港,蒸熱上桌。一看,水汪汪地,軟綿綿地,傷心到極點。

其實雲吞麵也頗受歡迎,廣東麵店,不到中午不出現,粵人不把麵食當為早餐,但有些人說,也可以找到一兩家茶餐廳是賣面的。對,那是潮州人經營,有些還賣牛腩牛雜,但做出來的面,和廣東一派是不同的。

 

香港人一到外國旅行,最先碰到的是美式早餐 AMERICAN BREAKFAST,或者就是歐陸早餐 CONTIENTAL BREAKFAST。前者很豐富,有炒蛋或煎蛋、火腿、香腸、果汁、果醬和麵包。後者就寒酸,只有麵包、果醬及茶或咖啡罷了,當然價錢也較便宜。

其實這只是個叫法,歐陸早餐中的英式早餐,可較美式的豐盛得多,先來二至三個各種做法的蛋,腸肉和香腸都是大塊,西紅柿整個,一大塊鹹布甸、蘑菇、洋蔥、薯仔包,把盤子堆得滿滿地,不管你吃不吃得完。

反觀馬來人,胃口就小得多,只有一小個菜煎葉子包裹的椰粢飯,上面有點炸小魚、花生和辣椒醬罷了,也是典型的早餐。

美味的話,還是在胡志明市吃到的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河,泰國人做的幹撈麵早餐,面也很少,配料特多,要吃得飽,還是新加坡的肉骨茶。 

昔時,星洲潮州商人還流行「煮食」。到大牌檔去,什麼滷豬腳、蒸魚蝦、炒通菜皆全,志在用來送酒,但此情此景,不復再。

 消失的還有臺灣的街邊檔,切仔面、魷魚羮、蚵仔面線等等,只要走出酒店,橫巷中一定可找到幾檔,現在代之的,是一些西式的早點。

各地早餐的水準已經沒落,無他,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不必那麼勤勞地一早爬起來做買賣;即使做,也做個輕鬆的,去煲一大鍋粥,煮一大鍋湯來幹什麼?兩塊麵包夾一片火腿不就行了嗎?

久而久之,年輕人也把垃圾食物當成人間美味,因為他們的肚子餓了。願上帝祝福他們。

美食的歡樂和愉快,是自己找回來,你們辦公室圍繞的檔口不好吃的話,那麼早一點起來,做餐豐富的吃完再上路,或者,走遠幾步,那邊有一家賣粥的特別好吃,就去享受享受吧,人生苦短,何必連早餐也得忍受無味飼料?

自己做?那不是很辛苦?其實一點也不困難。晚餐有吃剩的,別怕難為情,打包回家,翌日做個即食麵,一齊滾熱來吃好了。連白飯也包了,可做個什錦炒飯。不然把白飯滾成粥,再打兩個雞蛋下去。要吃得豪華也更容易,買個慢熱煲,睡覺之前把幾塊排骨和一兩個蘋果或梨放進去,第二天早上就有一鍋香噴噴的湯來叫醒你。

利用一切食材,發揮你的想像空間,做出一頓美好的早餐,吃下去,做人才有意義。 

作者:蔡瀾 

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微博籤約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像蔡瀾那樣生活,有趣自在,瀟灑從容
    最近,在看蔡瀾寫的一本書,書裡收錄了蔡瀾先生的隨筆散文。在書中,跟著蔡瀾先生遊世界、聊飲食、談生活、悟人生。​印象很深的還有蔡瀾描寫日本餐,他喜歡吃日本的白米飯、天婦羅和鰻魚飯,但他提到最好吃的日本早餐時,說
  • 蔡瀾:我的日本早餐記憶
    無他,白米飯香,炊出飽滿的米粒,晶瑩剔透,每一顆都好像在向你說:「來吃我吧,來吃我吧。」日本人早上就開始吃飯。酒店裡多數有定食,侍應會問你:「御飯 ?粥?」這是因為其他國家的人有些早餐喜歡吃粥,但日本人的話,生病才吃粥的,非來一碗大白飯不可。相信日本人的習慣來自當時的農業社會,粥容易消化,一下子就餓,還是白飯填肚為佳。
  • 跟著蔡瀾的步伐打卡中環!我感覺錢不夠花...
    第一天深水埗的行程之後香港深水埗各種浪…第二天要走的是蔡瀾推薦的路線前段時間看過蔡瀾的
  • 蔡瀾的花花世界
    喜歡蔡瀾的人都知道,他是一直很喜歡史努比,以及創造它的《花生漫畫》。 1月份舉辦的蔡瀾揮春展 圖片@蔡瀾花花世界如果你翻開蔡瀾的專欄,會發現,以上我說的所有事,他都稱之為「玩」。震蕩過後,老外問蔡瀾:「你是不是死過?」蔡瀾說:「我活過。」這種態度,恐怕已經超過了灑脫二字。而及時行樂的背後,是離不開的努力奮鬥。
  • 蔡瀾妻子:愛他,就陪他一起吃
    《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蔡瀾,他愛吃、懂吃、愛美女,世人皆知,但他的婚姻故事,知道的人卻寥寥無幾。他說,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調情。    蔡瀾說,方瓊文絕非賢惠型太太,他也永遠沒有享受過那種在家當大爺的待遇。好比有天早晨他犯了懶病,吩咐方瓊文為他做一頓早餐送到床上吃,方瓊文回答:「那你去廚房睡覺好了。」
  • 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蔡瀾:最好的人生就是儘量地吃吃喝喝
    倪匡說「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黃沾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金庸說「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而蔡瀾說自己像老頑童,「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 蔡瀾旅行食記:談荔枝
    在巴黎倫敦的酒店自助早餐時,看到罐頭荔枝,見洋人吃得津津有味,要是有新鮮的,那麼連手指也要喝個乾淨吧?想起唐朝當年,不知道要跑死多少匹駿馬才讓貴妃吃到,也真可憐。本文選自《人生貴適意——蔡瀾旅行食記》,作者蔡瀾。
  • 新刊推薦【舌尖上的夫妻】蔡瀾的婚姻故事……
    讀者ID:duzheweixin【編者按】《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蔡瀾,他的愛吃、懂吃、愛美女、有才,世人皆知,但他的婚姻故事卻無人知曉。天氣好、心情好、身體好、原材料也好,她才有興趣露上一手。更有趣的是,蔡瀾越想吃什麼,她就越不做什麼——明明念叨著石斑,端上桌的卻是炒花枝;當他幾乎忘了石斑時,她忽然就會端上一盤蒸得撩人肺腑的大石斑來……蔡瀾吃了半輩子美食,也認識了不少名廚大師,卻沒見過架子比太太還大的。想吃的時候,她不一定願意做,偶爾做了也不是最惦記的,等到不抱希望時,忽然又來了驚喜。他說,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調情。
  • 祝君早安:蔡瀾與你談「心」
    你在任何事業上花功夫,就會愛上,之後就會著迷,著迷就會離開不了,那你就會拼命研究下去。」但願不願意在一件事情上下功夫,主要還取決你感不感興趣,談到興趣,蔡瀾分享了他大學的一個故事:「大學的畢業作品是拍一部電影,我拍的是朱自清的《背影》,前面是黑白片,父親趕回來時橘子掉在了地上,那個橘子就是彩色的。這是我很喜歡的小故事,所以拍起來就很起勁。」
  • 蔡瀾:真正的香港「食神」
    蔡瀾的身份可不只是美食家。到書店尋覓蔡瀾的著作,電影、遊記、人物、人物、時尚、主持、笑話、人生哲學等等。五門八類,林林種種,花樣多的很。簡單瀏覽一遍,讓你不由得感嘆:」看來這老頭沒暴殄天物,好東西果然沒白吃!
  • 蔡瀾: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好、睡好、玩好
    來源: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知乎上有人問:怎樣的生活狀態是最理想的?
  • 玩家蔡瀾 | 封面人物
    日本電影處於黃金時代,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的影片大行其道,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溝口健二等導演風頭正勁,他看日本電影裡,銀座整條街都燈光燦爛,「吸引你,充滿幻想力。」蔡瀾提出到日本學電影。洪芳娉同意了,「她不知道日本有一種叫sake的清酒。」當時蔡瀾已年滿16,按新加坡法律規定,需要強制服兵役。當時靠邵逸夫的哥哥邵仁枚幫忙,以人才發展為由將蔡瀾拎了出去。
  • 蔡瀾:萬千風味,都是人生
    這正是他被人羨慕且稱道的地方:不爭不搶、不急不躁,如人間散人,不經意間就走到了人生巔峰,你說氣人不? 在蔡瀾的家庭成員介紹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哥哥姐姐還是弟弟、妻子,每個人最後都有一句「已退休」,唯有蔡瀾,已近80高齡,依舊「沒退休」。你品,你細品。這實際上是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 讓人甘願排隊5h+的蔡瀾點心,又開新店了!
    ///由食神蔡瀾主創,一年賣出200w+只酥皮山楂叉燒包的蔡瀾港式點心店,一開業就火速收穫黃浦區粵菜榜第一,引來無數吃貨相繼打卡。上海人的早餐中,麻球是一大標配。不同的是,這一次吃到的芯子可不再是傳統的豆沙餡,而是咬一口就會流沙的鹹蛋黃!
  • 役物而不要役於物 ——蔡瀾
    生命並非以你活得多少歲來計算,是你活得有沒有意義來衡量。——蔡瀾做人就是努力別看他人臉色,做人,也沒必要給別人臉色看。——蔡瀾沒趣的男人,很快地衰老。"有些事,不做比做好;有些問題,不答比答好。煩惱減到最少,最好。
  • 深圳蔡瀾PHO開業了,一碗越南粉徵服你的胃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公眾號       2018年8月3日,蔡瀾越南粉在深圳海岸城正式開業
  • 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玩票似的,他還真與蔡瀾、黃霑聯手主持過亞視的脫口秀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可惜,倪匡是個愛獨處的人,移民去了舊金山,閉門謝客。蔡瀾生於新加坡。年輕時,子承父業做影視監製。曾任邵氏公司駐日總經理,成龍早期主演的大部分電影,都請他做監製。蔡瀾不僅話多玩笑多,還是天生的美食家。那些幕後舞臺,哪裡容得下他。人過中年,他先是做起了電視節目主持,後又在美食節目裡教人做飯。
  • 蔡瀾:我決定活得有趣
    愛電影如命的蔡瀾在電影行業摸爬滾打四十年後,恍然大悟:「一部電影不可能是你自己的,它是很多人的。我也想說一部電影是『蔡瀾作品』,但在電影行業是做不到的。」自稱「個性非常孤獨」的蔡瀾「在商業與藝術間徘徊」,逐漸感到無味,於是轉向寫作,寫起了專欄,因為不必再考慮宏大的製作費用和劇組幾千人的心情,也因為終於可算作是「蔡瀾作品」了。折磨?雅癖?
  • 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
    蔡瀾經紀人阿濤諮詢蔡瀾出場費,請聯絡蔡瀾經紀人助理經紀公司星冠國際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目主持人、商人。蔡瀾個人簡介蔡瀾,美食家 1955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報》上發表了第一篇影評《瘋人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957年,蔡瀾擔任了邵氏電影公司的駐日經理。
  • 蔡瀾 | 人生的樂趣,從一點點小的罪惡開始
    ▽文|蔡瀾摘自|《隨心隨意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