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高分紀錄片你看了嗎?歷史和文物類主題片表達愈加年輕化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 

12月14日至17日,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在廣州舉行,眾多紀錄片製作平臺在發布全新片單的同時,也探討了紀錄片的發展趨勢。數據表明,年輕用戶觀看紀錄片的三大驅動要素為「興趣愛好」「充實自我」「滿足好奇」,而在內容方面,文化、人文類題材紀錄片愈來愈受歡迎。

看一下近期多類型題材的高分紀錄片會發現,當下的國產紀錄片,大題材越來越柔性、好看,小眾題材也越來越貼近人間煙火。正在播出的《中國》就是口碑不俗的宏大歷史題材紀錄片。

2020年的國產紀錄片包羅萬象、佳作迭出。尤其是當代年輕人興趣濃厚的歷史、文物、傳統文化等題材紀錄片不斷增加,彌補了市場供應端的極大缺口。

不久前,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央視播出了兩部超高分歷史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了和平》。兩部紀錄片交錯補充著看,能詳細、全面地了解抗美援朝戰爭歷程。它們採用大量珍貴的檔案、電報、文物、史料,全面、深入、準確地向觀眾呈現戰爭全貌。有觀眾說,看這兩部紀錄片每一集都因感受頗深而熱淚盈眶。

今年還有多部人文歷史題材紀錄片很出彩。正在播出的紀錄片《中國》是一部要拍出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大體量紀錄片,有著創作史詩級紀錄片的野心。它通過呈現老子、孔子、孟子等代表性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現中華文明的浩瀚圖景。這部片子最被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是其極致的「煽情美學」,視覺堪稱電影級畫面,每一幀都值得收藏。

宏觀歷史主題紀錄片現在是一個趨勢,目前待播的還有還原金戈鐵馬中的中國歷史的紀錄片《臥龍》,講述歷史上的英雄故事的《中國,我們的故事》等。

另外兩部受好評的人文歷史紀錄片是《大唐帝陵》和《從長安到羅馬》。《大唐帝陵》用高品質動畫加配音的方式系統講述了大唐皇帝陵墓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逐個「演繹」大唐皇帝的不同命運際遇。該片也涉及大唐盛世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建築、生活等諸多方面,但總體上對大唐皇帝尤其是對唐高祖、唐高宗、武則天的故事「腦補」太多,講得偏傳奇,有趣味性,但嚴謹度上不夠。

《從長安到羅馬》是中意合拍紀錄片,每集只有五分鐘,節奏快、有要點,將千年前的長安、羅馬兩地「拆解」成文明密碼、社會生活、千年藝苑、絲路商貿、軍事探尋等幾個部分,探尋兩種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對歷史的講述上蜻蜓點水、淺顯易懂。

最近的文博類、傳統藝術類紀錄片依舊精彩,引人關注的有《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中國美》《楹聯裡的中國》《與古為友》《上線了文物》《尋找手藝》第三季等。傳統楹聯中有祖國的大美河山,有名人志士的家國情懷,有歷史的滄桑變革,這些都被《楹聯裡的中國》捕捉、呈現了出來。

《尋找手藝》拍到第三季,導演張景已經賣了房、接受了捐助,還欠了債,但這阻擋不了他繼續尋找純民間的傳統手藝人,編筐的、製作傘的、製作古琴的等傳統老手藝人,都留下了珍貴的影像。《中國美》拍的是徐冰、葉錦添、白先勇等藝術家,分別講了建築、書畫、戲曲、舞蹈、音樂等中國傳統美學在當代世界大放異彩的故事。

這些紀錄片的特徵就是玩法靈活,努力用年輕化的表達方式去吸引年輕觀眾,讓紀錄片成為年輕人的文化高地,滋養他們的心靈。

相關焦點

  • 宅家也能漲知識 這些高分紀錄片太適合孩子看了!
    宅家也能漲知識 這些高分紀錄片太適合孩子看了!時間:2020-02-12 14: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宅家也能漲知識 這些高分紀錄片太適合孩子看了! 疫情之下,宅在家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打發空閒時間?
  • 從修文物到修房子,紀錄片「貼地」講述故宮歷史
    從修文物到修房子,紀錄片「貼地」講述故宮歷史  近日,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央視和B站火熱播出。作為熱門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再次聚焦故宮匠人與學者,細膩地呈現了古建築修繕的過程和技術,將數百年新舊交替的時光凝練出一個雋永片段。從修文物到修房子,紀錄片用影像記錄了故宮在時代變遷中煥發出的嶄新活力。
  • 看紀錄片如何講出文物的人情味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到《國家寶藏》《中國的寶藏》,近年來,眾多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將視角對準文物,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文物及其背後的歷史故事,讓文物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逐漸走入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視野。
  • 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畫面極致唯美,主題宏大不枯燥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人間世》《生生》,這幾年紀錄片市場開始甦醒,越來越多的年輕化、新表達的好片成為爆款。這批優秀的紀錄片也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注紀錄片,成為紀錄片迷。用「群星閃耀時刻」講述歷史紀錄片《中國》分為三季,第一季是從春秋到盛唐,第二季是從唐到新中國,第三季是追溯上古三代。
  •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構築中國表達的底色與底氣
    近日,正在熱播的八集歷史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第一次以歷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維度,在中華文明的大視野、中華文化的大立場下,向公眾講述著我國新疆地區的五千年歷史脈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新疆的命運始終與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 安利 | 歷史考古類紀錄片
    該紀錄片以陝西境內帝王陵、歷史現場、文物為基本資源,探索一座座陵墓墓主的命運沉浮,一位位墓主背後的王朝興衰,一個個王朝所演繹的文明成長。無論是周的禮樂文明、秦漢的制度文化,還是唐帝國的博大開放的氣勢、綿延後世的詩風舞韻,對中國的誕生與成長,均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 寒假充電站 | 這幾部高分紀錄片帶你打開一扇奇妙世界之門
    正值寒假,小編為各位大家推薦幾部中國人文歷史紀錄片,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又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甚至還有不少大膽又充滿創意的嘗試,一起去看看吧↓↓2018年,這部國產紀錄片問世以來,好評如潮,每一集只有短短的5分鐘,這在傳統的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簡直是不可思議。
  • 紀錄片!
    《我在故宮六百年》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再次將大眾的目光引向人文類紀錄片,從文物保護者視角呈現故宮古物修繕的過程和技術。不可否認,近年來,紀錄片的發展勢頭迅猛,並且獲得了非常廣泛的受眾和很高的評價,逐漸成為了一種人們所追捧的電視節目類型。 01你為什麼喜歡看紀錄片?
  • 《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開機,像劇版《我在故宮修文物》
    最近開機了一部劇,名字叫做《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在開機儀式上,官方公布了該劇的主演陣容,將由黃聖池、樊治欣、馬芯妤、林瀟、範瑞雪等主演。這部劇改編自人氣作假紫魚兒的小說,以修復文物和非遺顏料傳承為背景。
  • 最近這部紀錄片爆火!這些歷史故事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這是一部以「人」為核心的歷史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歷史場景,條文繁密的政治制度,波瀾壯闊的社會演進,均被隱藏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背後。紀錄片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與豐富有趣的內容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其實父母在家也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紀錄片,一部好的紀錄片甚至能夠比書籍更加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深思,豐富孩子的知識,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
  • 【報導】從網際網路數據看年輕人喜歡怎樣的紀錄片
    影視劇、綜藝看上去還在蓄勢待發之際,國產紀錄片卻新款迭出,成為各大平臺的亮眼之作。其中既有反映中華傳統文明的短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感受生命可貴和溫暖的《生門》、講述平凡人溫暖與情懷的《72小時》,也有讓人看了只想去喝一大杯果汁的《水果傳》。這些立意、定位大相逕庭的紀錄片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在網際網路上火了。
  • 這9部頂尖不同類型紀錄片,足矣承包孩子的整個暑假
    給你9部關於人文、自然、宇宙、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頂尖高分紀錄片,絕對可以承包孩子的整個暑假,文末有觀看連結哦!觀看推薦紀錄片長按二維碼,跳轉至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集合」,立即獲取說起人文類的紀錄片,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中的就是這部鴻篇啦。
  • 讓文物賣萌?央視最「不正經」的節目來了!
    央視這兩年真的大放異彩,承包了幾乎豆瓣大部分的高分綜藝和紀錄片。尤其是對於傳統文化和歷史文物的傳承。除了去年的高分綜藝《國家寶藏》之外,還有一部高分紀錄片刷爆了朋友圈。你點個外賣,刷個微博,換個衣服,哪個都不止五分鐘。但這部紀錄片告訴你:5分鐘,我們可以看一集紀錄片!
  • 東圖助學丨這幾部高分紀錄片,為孩子打開一扇奇妙世界之門!寒假再也不無聊
    正值寒假,小編為各位家長推薦幾部中國人文歷史紀錄片,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又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甚至還有不少大膽又充滿創意的嘗試,特別適合帶著孩子一起觀看↓↓2018年,這部國產紀錄片問世以來,好評如潮,每一集只有短短的5分鐘,這在傳統的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簡直是不可思議。
  • 5部讓你大漲見識的高分世界歷史紀錄片!
    此紀錄片全面、直觀、三維立體、全時空、全角度讓觀眾了解二戰,表現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在海、陸、空的各個戰場上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場面。通過該片,你可以充分了解到:史達林格勒、諾曼第登陸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戰役珍貴史實資料。雖然這個紀錄片誕生於1973年,但經久不衰,在豆瓣評分上斬獲9.4高分,曾被人評價到:「珍貴史料,既真實又人性,大型歷史題材記錄片的典範。」
  • 推薦十八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歷史迷珍藏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推薦十八部高分中國歷史紀錄片,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歷史迷珍藏。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我們有這樣的歷史可以追溯。有些人總是說,你看人家美國都不會去說歷史,你先看一下他們有多少歷史可以追溯?幾百年的歷史有什麼可以說的呢?
  • 紀錄片《本草中華》登陸東方衛視周日黃金檔,年輕化表達探索紀錄片主流路徑
    《本草中華》於9月3日周日黃金檔首播,第二期CSM52城0.85的收視表現,以及豆瓣評分8.8的高分,達到了紀錄片收視和口碑的新高位。眾所周知,周日檔向來是衛視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東方衛視的傳統優勢時段,在這個時間排播紀錄片,既顯示了東方衛視的情懷擔當,也體現出平臺方對《本草中華》項目本身的看好。
  • 「宅」家也能漲知識,這些高分紀錄片安排上了!
    一起來看看這些高分紀錄片,不僅豐富業餘生活,還能漲知識哦!紀錄片從人選到器物都更加注重傳統元素,旨在展現最東方的手工藝、審美和處世哲學,呼喚網友的國民身份認知和自豪感。出現在紀錄片中的既有90多歲的阿婆,也有漢服匠人,還有能工巧匠,涵蓋了亞洲各地區的傳統技藝。節目通過對器物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探索,展現東方獨有的文化韻味。
  • 寒假延期,看完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所思所感
    身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也是一個歷史專業的人,從一開始就對古老的文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抑或是強烈的好奇心。在家國天下的理念薰陶下,在這個充滿暖意的寒假,已經不滿足於《史記》這些文字的吸引。相比較下,更喜歡關於歷史的各類紀錄片。紀錄片可以忽視文字的缺陷,增加圖片的解釋效果,從而更加輕鬆地理解所看到的事物。在延期的寒假中,在百無聊賴的學習中,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倒是一個令人感到輕鬆愉悅的選擇。
  •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9.4高分紀錄片《非典十年祭》現在看來得及嗎
    而如今,我們再次回看這部紀錄片,會發現「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雖然這次的肺炎疫情已經發生,但片中還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消除大家現在的焦慮。關於病毒,當你不了解它的時候,恐懼感會被擴大。紀錄片介紹,非典期間,也有人會非常的恐慌,認為坐公交車都會被傳染,並且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