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幾乎絕跡的瀘州戳牌,才是四川長牌裡的王者 - 江陽沽酒客

2020-12-20 江陽沽酒客

首先沽酒客並不推崇賭博,但是關於紙牌遊戲在中國確實歷史悠久,從王族到民俗它已經成為中國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當中除了今天風靡全國的麻將,還有好幾種是我們原創的老牌。

在瀘州長牌中,有大貳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但是另外一種長牌恐怕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瀘州一些地方老人的口中稱為「戳牌」。

何為「戳牌」,現在我們知道的一些長牌,跟大貳類似的,有「上大人」紙牌的流傳地區是以湖北為中心,「字牌」(跑鬍子)主要流行於湖南地區,而除了瀘州大貳,另一種今天已經少見的「戳牌」即四川長牌,曾經比這幾種長牌影響都大,它以四川為中心,遍及西南地區。

這種牌,實際上就是把骨牌(牌九)的花色印在紙牌上了。這些骨牌的花色,四川地區是橫著印的,其他地區如湖北也基本如此。但云南、湖南等地,有個別地區是豎著印的。

戳牌不說「打」而說「抹」,沒有人從字義上去比較二者的細微區別,或許因為撲克可以打,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戳牌只能一張一張輕輕地翻過來,將天地人和大點小點分門別類夾在左手指間,那種右手兩個指頭慢慢翻牌搓牌的感覺正好與方言「抹」是一個味道。

戳牌是三人玩的藝術,也可以四人玩,一人腰牌以後休息,輪流做莊,有時實在沒有人還可以兩人對挖。天、地、人、和、梅五、長三、板凳是正門,九點、八點、七點、五點是點,正門管正門,點壓點。天地人和依次與九八七五點可以配成組合打組合,其情形很與現今中國家庭相似,男人是男人的套路,女人是女人的套路,但一關係到孩子,男人女人又聯合成更強大的套路。

戳牌玩法,最關鍵的要素是互相拆臺,將對方一手好牌拆得烏七八糟,壯大成全自己實現唯我獨尊。最初發明這種藝術的古人實在深諳人性,表面說的是「天地人和」,實際要和牌,只能勾心鬥角妒賢嫉能巧取豪奪。非常有歷史觀和社會性。所以,戳牌有人說是奸臣牌。我們的民族,從來不缺這樣的人。

關於戳牌的來歷,因為年代久遠無從考證,它應該是最初的葉子戲演變來到,而葉子戲還有個桐葉封疆的典故。

據說繼位不久的周成王姬誦(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和他的弟弟姬虞(叔虞)。兄弟倆由大臣、書吏、宦者(太監)、侍女等前呼後從地簇擁著,盡情地追逐、嬉戲,高高興興地來到枝葉茂盛的桐樹下。

手掌大的黃褐色桐葉,立刻引起了姬誦的好奇。他躍躍欲試,侍者急忙摘下一片葉子,恭恭敬敬地遞到年幼的周成王手裡。弟弟姬虞也爭著要玩,侍者又連忙摘下一片,也恭恭敬敬地遞給姬虞。

小天子姬誦玩著桐葉,逗著弟弟說:「過來,我把它裁成玉珪,賜給你去做唐侯吧!」玉珪是天子、諸侯佩戴的珍貴玉製品。在旁的史官,聽到周成王封姬虞為唐國諸侯,便立即把他的話記了下來。

過了幾天,宰相周公姬旦詢問天子說:「幾時舉行冊封唐侯的典禮呢?」周公聽了好像丈二和尚——一時摸不著頭腦,便問:「冊封誰呢?」周公聽了哈哈大笑說:「唐侯姬虞呀。」成王說:「我和叔虞是開玩笑呢,何必當真!」隨從的史官立刻打開記錄,跪著說道:「天子金口玉言,哪有開玩笑的話,應該舉行典禮冊封他,演奏音樂歌頌他啊。」成王聽了,認為周公和史官說得很對,於是命太卜選擇好日子,舉行唐侯冊封盛典。這個後來被人們用來做葉子戲,葉子戲分出了麻將和後來的一系列長牌。

而瀘州這種戳牌的四川長牌據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所創造。長牌由各種點子組成。蜀中丞相諸葛亮運籌帷幄,輔佐劉備建立蜀國,他的智慧和才能體現在軍事上,治國方略上,同時也反映在玩長牌的遊戲中。它的玩法千變萬化,吃、碰、滑、偷、召等手法變化多端,玩起來妙趣橫生,其樂無窮。因此,玩長牌不僅可以傳承中國文化,而且還可以體現出玩者的睿智。長牌的歷史比撲克早得多,因起源於四川,故又稱之為"川牌",至今已有近二千年歷史。玩長牌,在西南地區十分流行,特別是在四川、重慶境內,更是家喻戶曉。深受老年朋友的喜歡,同時也受到青年朋友的追寵。因此,長牌遊戲中蘊藏著濃鬱的歷史文化氣息。

不過今天四川長牌很多人已經不玩或者不會玩了,沽酒客覺得它應該進入博物館了,寫出來當非遺來看看罷了。

附錄戳牌打法:

牌的分類及大小

天牌,地牌,人牌,和牌(都是正門的牌)(可以分別跟九點、八點、七點、五點組合成天九、地八、人七、和五,四種組合牌,組合牌中必須含有一張正門牌)正打正(天>地>人>和)

天牌和9點組合(包括三六和四五),組合後叫天九,

地牌和8點組合(包括三五和二六)叫地八,

人牌和7點組合(包括三四和二五)叫人七,和牌和5點組合(包括二三和么四),

組合牌中必須有一張或一張以上的正門牌(天、地、人、和牌),組合牌只能打同樣張數的組合牌

(天牌和九點組合>地牌和八點組合>人牌和七點組合>和牌和五點組合)

天牌和九點組合,其他的以此類推(地牌+八點,人牌+七點,和牌+五點)

剩餘的牌分為中三(三三、長三;五五,梅子,四點中的二二,叫長二,也叫板凳)(比么牌大,可以出單張或多個一樣的,沒有組合打法)(可以用正門中的天、地、人、和牌來打,相同張數管相同張數,不能用組合牌來打)

么牌(包括十一點中的斧頭五六,十點中的四六,七點中的么六,六點中的么五也叫豬豬),(最小的牌,可以出單張或多個一樣的,沒有組合打法)可以被正門中的牌打,也被上面的「中三」三種牌打

硬張就是六點中的二紅(二四),三點中的丁丁(一二),硬張不用出牌,直接放在下面,計算張數,

這裡面分為正門和副牌,正門是上面介紹的天地人和,中三,下么(從大到小)幾張,下么之間不分大小,只能由上面的牌才能打,中三之間也不分大小,只能由比他大的才能打,

副牌就是5,7,8,9點四類(從小到大),如果單獨出這種副牌,則只能由副牌來打,黑打黑(黑九>兩個黑八>黑七>黑五)

紅打紅(紅九>紅七>紅五)

具體打法及輸贏

一般由第一家(莊家)出牌,下家能打就必須打,就是手中牌比出的牌大的情況下,必須出,也可以越級打。比如出一張二三,可以由下家直接一張天牌打,也可以出一張五五,然後再交給尾家出牌,尾家也是能打得起上家,必須打,莊家出牌後,後面兩家打下後,最大的人則把自己出的牌放在自己面前,然後由這人出牌進行第二輪,把其它牌蓋上。

所以打這個牌需要記牌(上面的鬥十四不用記牌,牌翻出來的都亮在桌面上的),所以亂出更考驗一個人的頭腦,這裡面有個原則是二個閒家聯合對付莊家,所以裡面有許多計謀,這可能也是川人好鬥的一種表現,同時也鍛鍊出四川人聰明的一個原因。

勝利方法和兩種,一是勝利,一是黃牌,黃牌是黃牌者面前擺了十五張,就可以黃牌,或者不夠十五張,但手中只剩下三張時,也可以黃牌,黃牌則沒有輸贏,勝利則是十五張以上,十六張則贏一張,十七張則贏二張,十八張則贏三張,以此類推,另外還有番數,和前面的鬥十四的方法相同,不再說了,用贏的張數再去翻番。

也有罰牌,就是能打的時候不打,就違規,罰這個人,其它牌就不用打了,還有就是包牌,就是自己的牌不大,想割牌,卻先把最大的牌出了,最後卻沒有割牌,就算包牌,也要罰。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清張問陶,《瀘州》詩裡「給客橙」,正確讀音和來歷嗎?
    多年以後,瀘州曾經有人開設船山樓餐飲,也是想打張先生這張牌,可惜今天依然無籍籍名,商業化的東西不是不好,但是起碼在打造之初,要對文化有深層次的了解和剖析,最終提煉出它的精華,展示給世人,並且還要不斷有創造性的東西出來,當然定位和群體也重要,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僅僅有個由頭就瞎跑,最後還是徒勞無功。
  • 瀘州三大未解之謎,其中包括明朝十大懸案之一,至今未曾破解
    瀘州其實在中國的眾多城市當中,它雖然不夠突出,卻也不是名不見經傳,雖然最能讓國人記住的地方是瀘州的白酒,但是也還有一些東西,值得我們去研究和關注,關於歷史和民俗文化存在一些衝突和爭議,實際上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江陽沽酒客的態度是不信「史家無漏筆」,但是絕對不故意杜撰或者誇大。
  • 瀘州沒有海,宋代卻建一座海觀樓,古八景之一據說跟魯班有關
    瀘州以前有沒有海,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那是數億年前,地殼變化後,海不是消失了就是離這裡越來越遠了。沒有了海,隨著四川盆地一起成為內陸地帶。但是上天也眷顧這個地方,讓沱江和長江在這裡交匯,成為老瀘州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 民國瀘州地方財政概況,回首百年江陽金融歷史
    瀘州古代曾有江陽,西漢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始建江陽縣治(新近研究發現在秦朝就有江陽郡縣了)。建國前(1913年將瀘州改稱瀘縣)為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所在地,新中國初期是川南行署所在地,1983年6月建立省轄瀘州市。自古以來,瀘州就是川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交通、物資集散樞紐,素有「川南重鎮」之稱。
  • 瀘州兒歌童謠快要失傳了,這事你先不要犟,看沽酒客怎麼說?
    可是我發覺到了今天,童謠已經不吃香了,很多我們八零後和九零後當父母以後,反而今天的小孩子會說地方特色的童謠越來越少。它是地方民俗文化的見證,也是地方特色的展現,見微知著,從一個個有趣上口的童謠,你可以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甚至也是瀘州人文的一張不可多得名片,不信,今天我們就來回憶一下記憶裡的一些童謠,當然這裡主要寫八零後的,也歡迎大家補充,一起來重溫我們美好的歲月吧。1.
  • 瀘州江邊多險灘,灘灘都是鬼門關——回憶那驚濤駭浪的日子
    今天閒來無事,正好江陽沽酒客就來給大家聊聊瀘州的一些灘,(再次聲明這次談的灘只是瀘州的一部分,不要問江陽沽酒客為什麼這個灘沒有,那個灘沒有,一次性寫不完,讀書也不是一次就把百科全書看完的對不,要有過日子的心。另外如果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不勝感激。)瀘州的險灘多,光長江上知名的就有二郎灘、土地灘、大米灘、小米灘等等,那些時候,灘灘都是行船的鬼門關,過不了就淘汰。
  • 瀘州城中公孫樹,金裝上陣為江陽,不應該錯過的酒城冬季美景
    瀘州城中公孫樹,金裝山陣為江陽。冬日寒霜蕭瑟時,一絲溫暖送情來。而在盆地的四川,雖然依然能感受冬天的寒意,卻另有一番風採。比如沽酒客自己的家鄉瀘州,這一座山水城市,雖然見雪的時節,一二十年也難遇,但是缺少一樣,上天總會給你補充一樣。那就是,在冬季的時候,這座城市,還像南方那些園林城市一樣,有紅有綠,絲毫從外表感覺不到冬天到了。可是當你看到這棵樹的時候,你就明白,哦,冬天來了。
  • 關於瀘州你不能錯過的六首歌曲,最後一首我聽哭了
    當然文末有彩蛋,是江陽沽酒客自己寫的一首《瀘州》歌詞,沒有配曲,寫的一般,但是也是自己對家鄉的愛吧,希望大家喜歡。按語:抱歉由於版權問題就不插入音樂了,自行曲搜索來聽,一定不要錯過哦。當然,之前我也不太熟悉這位歌手,後來看了一下他的資料,廣東省首屆徵歌暨演唱大會獲得優秀獎;2010年激情唱響四川賽區十強,四川衛視春晚特別節目表演大賽冠軍;2015年推出原創歌曲《雲溪美》《秀美納溪》《請到瀘州來》《行者無疆》等。這首歌,不但詞朗朗上口,還是專門加入了瀘州話的說唱段落,非常具備瀘州特色,聽起來很有趣味。
  • 瀘州一碗麵,是早餐的主流配置,各個街區都有他們習慣的味道
    關於早點,其實江陽沽酒客,寫了不少拍了不少,總覺得意猶未盡。因為吃是永恆的人文主題,食物提供的營養不僅僅讓我們活著,還給大量提供養分,支配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就像瀘州很多酒廠都有自己珍藏的二兩好酒。這都是自己的愛。你要是唯我獨尊,會沒朋友的。當然你家的美食吸引四方食客,當然是一件歡喜的事情。比如在瀘州江陽沽酒客去各個區域尋蹤美味的早點,基本上以麵條為主,寫完A再到B,一一去打卡,去感受。
  • 偏見是一座山,一百個愚翁都搬不動,但瀘州這種味道卻能化解
    因為釀酒而聞名的瀘州,被人刻意用煽情的文案說它是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大概久處蘭室而不知香,本地人不知道是否認同?作為一個地道的瀘州人,江陽沽酒客有時候也會想,幸福是怎麼釀造出來的呢?它是嗅覺,還是視覺,又或者是味覺呢?或許因為美酒需要配佳餚,最終還是跟味道有關吧。
  • 這個江邊古法,在瀘州流傳了近千年
    這句話在今天和過去都是有道理的。為什麼江陽沽酒客要這樣說呢?作為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的城市之一,瀘州幸運的讓長江和沱江在這裡交匯,再奔騰而下,通江達海。沒有這兩條江,瀘州曾經不能叫江陽,瀘州也不會因為黑水而得瀘字。這個地方都會失色不少。
  • 瀘州今夕對比,重溫我們的過去,展望未來
    本文配圖部分來自瀘州攝影家協會,感謝各位老師的用心拍攝,請不要作為商用,義務展現家鄉魅力文化,故土情緣,沽酒客一直在努力,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關注。江陽沽酒客整理了一部分,請不要嫌棄我用笨拙的文字和大家一起重溫和對比這些過往與變遷,相信我們的家鄉會越來越好。名酒節的全稱應該是中國瀘州國際名酒節是四川省瀘州市的文化節日。因為我們是酒城咱們先從它說起。首屆中國瀘州國際名酒節於1987年9月舉辦.每年一屆,從1993年起改為兩年一屆。
  • 瀘州儺戲,難得一見的古老民俗
    對於八零後的父母輩來說,對高倉健並不陌生,《追捕》裡的杜秋讓他成為當年那個年代的人的偶像。所以張藝謀也不例外。不過今天江陽沽酒客卻不是談這部電影或者高倉健,我想談談這部電影裡的主線儺戲。儺戲,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儺戲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
  • 好久不見,那碗濃濃的臊子麵,一段充滿溫情記憶的瀘州大眾麵食
    今天江陽沽酒客打算給各位介紹一道普通的瀘州家常麵食,但是卻很久沒有人做了,而且瀘州的早餐麵店,極少賣這道面,它就是瀘州家常臊子麵。有的地方有習慣稱呼它為水臊子。不過在四川川南一帶,臊子麵則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在餐館裡賣的臊子麵,是幹臊子,沒有家常的水臊子那麼複雜。這道麵食,一是在面上,二是在臊子上。面是一定要用瀘州本地的水葉子面,我這裡主要指的瀘州老城區及周邊鄉鎮,古藺敘永離我們較遠習俗上則可能不太一樣,或許他們推崇自己的豆湯麵,這就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陳仲堯 ‖此「瀘州」非彼「廬州」——為...
    該卷匯集了詩人1792年至1793年間從四川成都出發,經眉州(眉山)、嘉州(樂山)、敘州(宜賓)順江而下,再經瀘州、重慶、沙市、荊州等地遊歷所寫的詩詞30多首。《扁舟集》詩詞題目中大多嵌入旅途地名,其中第6至7頁署名有當時瀘州地名的詩共6首。
  • 瀘州家常豆花鯽魚,一道大河幫小河味,散發出家的幸福感覺
    大家好我是江陽沽酒客,瀘州人愛吃魚,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今天為大家奉獻一道家常豆花鯽魚。豆花是川南大多數人民喜愛的家常菜,看起來跟豆腐似的,但是它真的不能簡單認為是豆腐。我們吃完豆花以後,總會有剩下的豆花材料,沘幹豆花多餘的水分,剩下的就可以再做其他的美食。
  • 瀘州有條瀨溪河,不如長江沱江有名,卻是瀘縣的母親河
    而瀘州的幸運就是,地處四川盆地南緣,坐落在岷江(長江上遊)、沱江的交匯處,「肘江負山,枕帶雙流」,群山環抱,風景秀美,清乾隆時期御史張問陶曾贊曰:「灘平山遠人瀟灑,酒綠燈紅水蔚藍。只少風帆三五疊,更餘何處讓江南」。
  • 來到四川瀘州,這四種美食遠近聞名,不要錯過!
    瀘州,古稱江陽、江城,四川省地級市,是成渝經濟圈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9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享有「中國酒城」美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四川瀘州的一些特產美食吧!來到四川瀘州,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不要錯過!
  • 以前我以為瀘州嗷卵犟多,現在發覺錯了,是瞧不起家鄉的自卑
    關於沽酒客自己的家鄉的問題。或許未必引起共鳴,但是這還真是一個不應該忽視的問題。1983年之前,瀘州還是縣級市,這個時間有多長呢?得從1960年說起,到1983年劃為省轄市時,所謂「瀘州縣」23年沒有怎麼動過。
  • 瀘州八零後記憶裡的經典臺灣電視劇,除了瓊瑤,還有很多難以忘懷
    大家好我是江陽沽酒客,在寫瀘州八零後回憶系列文章中,我寫了不少國內和當時香港的港劇及電影,但是很少寫臺灣方面的,其實不是沒有,一來沒有騰出時間寫,二來覺得臺劇老師苦情戲,一度讓我認為臺灣是一個悲傷的地方。但是實際上,當你仔細梳理的時候,關於臺灣電視劇的記憶,除了瓊瑤,還有很多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