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瞞天過海易,瞞過自己難

2020-12-27 張娜說生活

最近有一部國產電影表現十分「驚豔」,這就是《誤殺》。

這部電影翻拍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就如同原版電影名字直觀表現的那樣,《誤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叫李維傑的男人,為了保護捲入一場「誤殺」案件的家人,而瞞天過海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不同的人通過不同的視角,做出了不同的解讀,得出不同的結論。有人在探究李維傑環環相扣的「蒙太奇」式偽證手法,有人在探討以暴制暴是不是公平正義的實現路徑,有人在分析這部影片裡面若干的法律點,有人在感嘆這部影片裡展現的如山的父愛……看完這部電影,我思考的問題是,瞞天過海易,瞞過自己難。

李維傑是小鎮上一家網絡公司的小老闆,同時也是一個看過上千部影片的影迷,他與人為善,有時還有些懦弱,和鎮上的人相處融洽,是個公認的老好人,鎮上的人都很信任他。他有兩個女兒,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他對妻子女兒很好,「我是一個沒有什麼本事的男人,也沒有能力讓你們過得更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擋在你們前面,不讓你們受傷害!」這就是他對家人的承諾。

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因為抵抗警察局長兒子的欺辱和威脅,和母親一起失手造成這個官二代「惡少「的死亡。一家人眼看就要面臨沒頂之災,為保護家人,李維傑決定和家人一起掩蓋這件事。他利用在電影中看到的一些情節,通過「蒙太奇」手法偽造全家不在場證明,用一隻「替罪羊」調包,偷換了埋屍地點,製造出一系列無罪證據。甚至利用人性的弱點,藉助大家對他的信任,調動了民意,引發了社會輿論對這個事件的關注,借民眾的力量掀翻了對手,幫助全家度過了危機。

我們都知道,無論在怎樣嚴密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司法體系之下,總會有一些公平正義難以被實現。所以,那些自覺沒有收穫到公平正義的人,往往會自己拿起武器通過以暴制暴的同態復仇形式,來取得個人角度的正義,這個方法直截了當,快意恩仇。

李維傑就是如此,他處在一個警察濫用權力、吃拿卡要,公正缺失,底層民眾權利得不到伸張的司法環境裡。最重要的是,他們誤殺的對象是一個厲害的角色——母親是警察局長,父親是競選市長的候選人。面對如此懸殊的社會地位對比,為了保護家人,深諳人性、具備豐富社會經驗的李維傑,自以為通過正常渠道難以獲得權利救濟和保障,他做出了不合法卻合乎情理的選擇,這也是無奈之舉。

李維傑之所以能夠能以一己之力對抗那麼強大的對手,主要是憑著對家人的愛與責任,讓他從一開始就認為這是一場正義的較量,是實現公平的路徑,他堅定執著,充滿力量,完成了這一系列高難度的「瞞天過海「計劃。正所謂,正義到不了的地方還有愛。

然而,以私力救濟實現的正義,或許能夠讓犯罪的人受到懲罰,但同時也將自己陷入犯罪的泥淖之中。作為一個原本善良的人,報復的快感只是暫時的,其負面效果,是根本無法想像的,當事人會因為無法完成自身的救贖而陷入不安,經受無窮的心理折磨。所謂瞞天過海易,瞞過自己難,就是這個道理。

以暴制惡,惡不能止,卻很可能產生更多的惡果。保護了家人,實現了正義的李維傑就將自己置於這樣的境地,因為他的事情引發了暴亂,打砸搶燒,讓他內心十分不安。此外,他看到了來自小女兒安安的變化,因為參與了爸爸帶領全家人的「瞞天過海」,小女兒也學會了造假騙人。

李維傑終於明白了,「瞞天過海」雖然保護了大女兒,卻因為做了錯誤的言傳身教而傷害了小女兒。於是,當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 作為父親的李維傑卻選擇了的自首,坦白自己做的一切。他想用這種以身作則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誠實學會認錯。

因為愛大女兒而犯錯,因為愛小女兒而改錯。這位父親實現了自我的救贖,獲得了心靈的寧靜。

電影中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臺詞:「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惡少」的惡行有有深層次的家庭原因,從小面對的是父母溺愛縱容的不當教育方式;惹禍之後,會有父母以權力加持進行善後,沒有犯罪成本,沒有幹擾阻力,讓他更加驕縱和有恃無恐。與其說是李維傑的家人誤殺了他,倒不如說是他的父母合力將他變成「禽獸」,合力將其誤殺。

李維傑和警察局長為保護自己的孩子,同樣都選擇了不擇手段。只是來自警察局長的這份扭曲的母愛和李維傑那份寬厚的父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點,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亮點。

看完電影,在感慨主人公心思縝密的高智商設計之餘,我更思考一個問題,是誰「殺「了公平正義,讓良善的李維傑走上以暴制暴的道路?伸張正義,固然要用正義的方式,但我們更希望法律能公正到不需要我們要以暴制暴就能獲得正義,這才是減少以暴制暴的根本方法。

相關焦點

  • 36計解讀之第1計:瞞天過海,瞞的是哪個天?過的是哪個海呢
    36計中的第一計是瞞天過海,這個成語現在是意思是用欺騙的手段,在暗中行動,而他瞞的哪個天?過的是哪個海呢?說一位富商聽說陛下御駕親徵,特來貢獻錢糧物資,於是李世民就去了,來到老者家中,那真是富麗堂皇,鶯歌燕舞,唐太宗也和這位富商把酒言歡,可正當夥盡興之時,房間裡突然發生了劇烈的搖晃,桌上的東西全都撒到了地上,眾人奇怪的往窗外一探,卻驚奇的發現,四周已是軍艦遍布,所有人已處於茫茫大海之上了,原來那位富商是薛仁貴假扮的,而這房子就是條大船,只不過全部用帳布給遮蓋了起來,看起來像個房子,唐太宗也順利的渡過了大海所以這瞞天過海
  • 看電影《誤殺》有感
    誤殺》,思緒萬千,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愛」這個字,無論是素察母親,一位警察局局長的偏執的愛;還是李維傑和阿玉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顧一切瞞天過海保護自己女兒的愛;還是頌叔在李維傑危難時刻不坐視不管的愛,都是一種愛,一種讓人迷醉的感情。
  • 瞞天過海的「秘密」
    我們先講瞞。瞞,即隱瞞、唬騙、忽悠,遮蔽。兩隻眼睛前面全是一人深的草叢,你說你能看見什麼?瞞是計謀的開始,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不得不讓自己的某些方面隱藏起來,但是還不是完全的隱藏,還故意露一點讓別人覺得事情很簡單。就像變魔術一樣,讓你看見的永遠是想讓你看見的,而你看不見的才是最真實的。瞞有表面的也有內心的。
  • 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薛仁貴瞞天過海,遠徵高麗
    很多人在談到瞞天過海這一成語時,可能會誤以為其中的「天」是與海洋相對應的天空,其實不然,而是天子的意思,也就是古時候的皇帝。這個成語最原始的意思是瞞住上天(即天子),偷偷讓他渡過大海,直到後來才逐漸演變成表面上通過謊言甚至偽裝隱瞞自己的真實目的,在暗中偷偷進行自己的計劃。
  • 《誤殺》石神與李維傑
    看完電影後想起了 嫌疑人X的獻身有些情節總覺似曾相識同樣是母女在被迫之下的誤殺一個是熱愛邏輯推理縝密的數學家一個是熱愛看電影的小學未畢業生一個是深刻狂熱的愛情一個是令人動容的親情同樣都是混淆利用了時間,也就是誤殺裡所說的蒙太奇。同樣對於受害屍體處理的伏筆,人性的善惡對立卻又交錯混雜。雖然相似但不及東野圭吾的小說!
  • 印度高能電影《誤殺瞞天記》 | 全程高潮反轉瞞天過海!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誤殺》的時候,小編找到一部更加精彩的印度懸疑喜劇。
  • 以易演兵——瞞天過海
    所謂「陰陽燮理,機在其中」,以易演兵,援易析謀,用《周易》的哲學思想推演軍事謀略,這是《三十六計》的最大特色。在此基礎上我們約略推斷,它的作者可能是位熟讀《周易》的軍人或軍事愛好者。 需要特別指出,《三十六計》是兵法,作戰之法。同戰爭的兩面性一樣,一切兵法也隱含著對人的機心和殺戮。
  • 賀歲爽片《誤殺》驚豔首批觀眾 肖央顛覆形象瞞天過海對決陳衝
    電影《誤殺》聚焦話題度頗高的「反殺」案件,講述了李維傑(肖央飾)與妻子阿玉(譚卓飾)與其兩個女兒,在一個雨夜發生的一場意外,自此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寧靜。作為父親的李維傑,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不顧一切地決定瞞天過海……影片從多個維度去剖析此類事故裡的道德困境和艱難抉擇。在觀眾酣暢地享受到震撼的視覺盛宴之外,更觸發直擊心靈的思考,帶去警醒和啟發,可謂是年度不可錯過的口碑佳作。
  • 人易騙,但天難瞞
    人易騙,但天難瞞,我們都是俗人一個,不可能天天行善,但是一定要做個好人,有顆善心。一個人行走於天地間,只要不愧對良心,不愧對他人,就能活得坦坦蕩蕩,心安理得。做人,要問心無愧才好,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計較,不記仇,不報復,用一顆寬容大量的心,去原諒,去寬恕。
  • 中影熱映丨《誤殺》:結局很意外,卻又是理所當然!
    在看《誤殺》之前,其實比較突然,沒有看過預告片,沒有了解過電影的創作背景,甚至連影片簡介都沒看過,單純是因為那看上去挺有意思的電影海報。可事實上,因為對《瞞天過海》記憶特別深刻,所以,當《誤殺》的主人翁「李維傑」(肖央飾)出現的時候,便立馬聯想到了《瞞天過海》,隨後便發現,這部《誤殺》原來就是一部翻拍作品,雖然也有改編的情節,但整體劇情上看,《誤殺》無疑就是《瞞天過海》的中國版。當然,雖說是中國版,但故事的情節卻不是發生在中國,這或許是涉及到電影題材中的一些敏感話題吧。
  • 誤殺魔改印度電影瞞天誤殺記,電影整體可以,只是結尾沒有靈魂
    ,壞人並沒有繩之以法,這不符合我國的核心價值觀,為了能夠過審,能夠上映,導演讓父親去自首,將結局做得「圓滿」,這樣做無可厚非,只是…… 整部魔改得失去了靈魂 誤殺豆瓣評分:7.7分,瞞天誤殺記豆瓣評分:8.5分。
  • 【佳片推薦】【怎一個「瞞」字了得】誤殺瞞天記 Drishyam (2015)
    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語言: 印地語上映日期: 2015-07-31(印度)片長: 163分鐘又名: 視覺 / 瞞天過海 / Visual / The Sight誤殺瞞天記的劇情簡介 · · · · · ·  維傑(阿賈耶·德烏幹 Ajay Devgan 飾)和妻子娜蒂尼(施芮婭·薩蘭 Shreya 飾)結婚多年
  • 《誤殺》:「瞞天過海」中親情、良知、人性的思索
    李平在母親被打後,誤打中了素察的頭部,影片誤殺由此而來,阿玉發現素察已經沒有了呼吸,冷靜後的阿玉不敢報警,把素察的屍體埋進了恩叔的棺材裡,李維傑小女兒安安看過了這一幕,一直打不通家裡電話的李維傑猶豫過後回了家。維傑知道發生的一切後來到恩叔墳墓前,他腦海裡浮現出看過的類似電影,如何才能製造不在場證明、保護家人呢?
  • 《誤殺》:瞞天過海只為保護家人,肖央顛覆過往挑戰高智商犯罪片
    一位演員在某個領域表現太過出色,當然不是壞事,但長久以往,觀眾就會對TA形成思維定勢,以為人家只能演好某種類型比如以《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情聖》和《唐人街探案》等走紅的肖央。他真的不能演好別的類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12月13日,由肖央主演的《誤殺》,就要擠進競爭激烈的賀歲檔。筆者有幸提前觀看了點映場,這是一部主打高智商概念的犯罪推理片。
  • 精讀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哈嘍,我是成熟妹,作為21世紀新時代新獨立女性,獨立自主不單單只是口號,更應該時刻把學習與思考放在第一位,不斷地提高與充實自己。剛剛讀完36計裡的瞞天過海計,感觸頗深;由心佩服古人的智慧,深知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悟,願能幫助愛學習與思考的美女子。
  • 陳思誠版《誤殺》與印度版《誤殺》差別在哪?細思極恐,理智食用
    這次陳思成很聰明,老老實實買版權,將改編的魔爪從香港伸到印度,一曲《誤殺》瞞天記送給大家。 一,殺是真,但是誤殺。二,殺是真,但瞞住了。 《誤殺》瞞天記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女兒被督察長的兒子威脅,反抗時失手打死了高管之子,父親為了保護妻女設置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據,扛住了督察一系列拷問。
  • 瘋狂猜成語:為什麼說「瞞天過海」是36計中的第一計
    【出自】:清·無名氏《三十六記》:「瞞天過海。」我們經常說「三十六計」,那麼你可知道「三十六計」這第一計是什麼意思,還有,為什麼把這一計放在第一計?所謂「瞞天過海」,瞞的是什麼天,過的又是什麼海呢?《三十六計》共分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六套,前六計屬於勝戰計,是兵家處於優勢之計謀。
  • 瞞天過海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瞞天過海,瞞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採取謊言和偽裝蒙蔽別人以達到目的的欺騙行為。出自:明 阮大鋮《燕子箋 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今年大比期又臨。」近義詞有:掩人耳目、瞞天昧地、瞞上欺下,反義詞有:實事求是、以誠相待、光明磊落,瞞天過海是貶義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瞞天過海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瞞天過海(mán tiān guò hǎi)成語釋義:瞞住上天;偷渡大海。
  • 一場瞞天過海的行為欺騙------《誤殺》
    《誤殺》是一部改編電影,是一部為數不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犯罪電影。 故事的背景在泰國,主人公李維傑在這裡打拼,有倆個女兒,日子過得很貧苦。還有一個警察局長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有著數不盡的錢財,可正因如此,他變得目無法紀,囂張跋扈。
  • 《誤殺》,除了好看,還有這幾點值得好好說道一下
    《誤殺》可謂是2019年年末一隻打不死的「蚊子」,在你身邊嗡嗡的飛來飛去,趁你不備的時候叮你一口,讓你睡不踏實,索性起來清醒的和它鏖戰一夜。《誤殺》就是如此,一部劇情片,讓你看的時候全程緊張,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讓你不得不瞪著眼睛盯著大屏幕,直到燈光亮起,人群散去。《誤殺》雖然是一部翻拍片,但絕對超過原作。演員雖然都不是頂配流量,但演技讓你覺得流量就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