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兒歌日兒歌「失聲」 孩子愛唱小蘋果遠勝小燕子
現象 兒歌被惡搞,情歌掛嘴邊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最近,「80後」媽媽吳女士發現,4歲的兒子樂樂常常哼出幾句時下的流行歌曲,吃飯、睡覺、玩遊戲都在唱,奶奶讓他唱《小燕子》,樂樂卻說「不喜歡」。吳女士有些發愁,帶給她很多美好回憶的兒歌,如今逐漸被流行歌曲所替,而這些歌似乎並不適合小孩子。
-
唱傳統兒歌有利也有弊,新時代兒歌需精簡、創新、傳遞正能量
「一首受孩子喜歡的優秀兒歌,歌詞的內容一定要符合時代,通俗易懂且有內涵。旋律要夠簡單、易跟唱,一定要避免與當今時代兒童無關的內容,以及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內容。」音樂製作人、詞作家王賢宇在接受未來網(教育公眾號:newsk618)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時代兒歌的創作,需要做到精簡、創新、傳遞正能量。
-
孩子們為何仍唱著「上了年紀」的兒歌
小朋友們在唱兒歌。新華社發 六月已經過半,各種慶祝「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仍餘熱未散。大到國家級的晚會,小到每個學校的活動,兒童歌曲都是主角。然而,經典兒歌畢竟數量有限。值得關注的是,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神曲無孔不入,如病毒般傳播,影響著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家孩子一有時間就打開短視頻App,隨著《學貓叫》《海草舞》《燃燒我的卡路裡》之類的歌曲,又唱又跳。」
-
唱兒歌迎六一!全民K歌網際網路音樂教室化身孩子們的專屬「音樂老師」
六一來臨之際,全民K歌攜手「騰訊荷風藝術行動」,推出了由藝術行動幫扶的小朋友和「首席兒歌守護唱作人」青年演員、歌手王俊凱共唱的主題曲《點亮》及同名MV,同時在站內上線了「兒歌新唱」專題翻唱活動。翻唱活動的歌單還收錄了陳粒為藝術行動全新創作的《地球巡邏小分隊》以及4首從「藝術行動兒童音樂共創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兒歌作品:《未來的你加油》、《小螞蟻》、《爸爸》、《雪娃娃》。這些豐富多元的歌單內容,在給孩子們帶來全新音樂歌曲之餘,還可以供家長與孩子共唱,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
-
《看你看我》一首唱給孩子們的情歌
這是一個母親「給孩子們的情歌」我是楊燕,在不算漫長的歲月蹉跎中,一開始奔著對流行音樂的追求遠足求學,但最終卻是以古典美聲演唱專業畢業而告一段落,人生的境遇很有趣不是嗎?攝影師在為我們拍攝時問:「這是一首情歌嗎?」是的,這是我為孩子們寫的情歌,也是孩子們唱給我的情歌!孩子天真燦漫,但誰說他們不會思考呢?世事變幻,歲月遷移,愛不會變,在愛裡支撐起未來。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60」後的孩子們幾乎人人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兒歌唱得孩子們都想去北京看一看,李梅娟也會朝著北方給兒子張成指首都的方向。誰家有個地圖,也一定會把北京圈起來,那是孩子們心中最初的夢想。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 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60」後的孩子們幾乎人人都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兒歌唱得孩子們都想去北京看一看,李梅娟也會朝著北方給兒子張成指首都的方向。誰家有個地圖,也一定會把北京圈起來,那是孩子們心中最初的夢想。1974年05月01日,北京,小孩子們在天安門前跳舞北京的金山上。
-
孩子愛唱《小蘋果》 我們的兒歌去哪了?
記者通過微信、QQ和街頭詢問的方式隨機採訪了50人,有8成市民表示,一臉稚氣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成人歌曲中複雜的情感,如今孩子愛唱流行歌曲,喜歡成人化歌曲,讓他們少了童年的童趣。還有兩成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愛新鮮,希望兒歌也能與時俱進,創作一些帶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啊啊啊,黑貓警長」「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看完以上,你是不是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這幾首經典兒童歌曲,分別誕生於1963年、1984年、1992年。幾十年過去了,大家還在唱。
-
不正確的磨耳朵,是沒有靈魂的英文啟蒙,兒歌這樣唱才是最有效的
朋友S一直很注重孩子的英文啟蒙,從孩子出生就帶著孩子聽英文兒歌,看英文視頻,進行她所謂的磨耳朵,S也會跟著一些公眾帳號讓孩子學鵝媽媽童謠,最初孩子的英文兒歌唱得很好,S很驕傲,覺得孩子英文啟蒙做得不錯,可是,慢慢的孩子越來越大,卻對英文失去了興趣,覺得英文動畫片聽不懂,拒絕看,R就很受挫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兒歌
這個時期,許多港臺歌手的歌如雨後春筍般流行在大陸地區,這時期的兒歌卻沒有新的突破,孩子們只能在兒歌缺乏的情況下,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各種流行歌上面。「當年最喜歡就是《小虎隊》的歌,他們的《蝴蝶飛呀》《水手》等許多經典歌曲,歌詞早已耳熟於心,直到現在都還記得非常清楚。」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唱兒歌學中文 | 經典兒歌 | 第一輯 | 夏川川
我喜歡兒歌,小時候爸爸教我唱過很多兒歌,家裡也有很多兒歌磁帶,反覆聽,反覆唱,一直到小學畢業。
-
「把國學唱成兒歌」 瓜瓜龍加速構建啟蒙語文護城河
(原標題:「把國學唱成兒歌」 瓜瓜龍加速構建啟蒙語文護城河) 現在
-
QQ音樂與全民K歌助力藝術行動 關注親子推動新時代兒歌唱作
在本次藝術行動兒童音樂共創計劃中,QQ音樂平臺將發起「給孩子寫首歌」活動,聯合音樂人、明星歌手以及創作達人,共同為孩子們創作契合天性的優質兒歌作品,豐富孩子們的童年生活;同時,全民K歌也將發起「和孩子唱首歌」活動,讓新時代的優質兒歌被更多人傳唱,從而變得更深入人心。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五萬首兒歌緣何無一唱響
但記者問及孩子們喜歡什麼樣的兒歌時,耿妍脫口而出的還是那些「老」兒歌,諸如《鈴兒響叮噹》《兩隻老虎》《捉泥鰍》之類。即使她教給女兒的「最新」兒歌,也是耿妍兒時唱的《小龍人》。作為一名音樂老師,耿妍並不反對孩子們對一些經典兒歌進行「竄改」。「這說明孩子們有創造力。」耿妍也不反對孩子們學唱各種流行歌曲。「社會已經多樣化,得鼓勵孩子們接觸各類形式的音樂。」
-
被低估的兒歌力量 兒歌究竟有多重要
而我們隨口就能唱上幾句的兒歌,其實是一種被低估的教育方式。 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曾經說過「兒歌是知識的百寶袋,蘊藏著人類語言的珍珠……」兒歌語句精練,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活潑節奏分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一種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方式。 兒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有怎樣的教育意義?
-
這首最奇怪的兒歌,鄧麗君不如一個小朋友唱的好
它是個假娃娃,不是個真娃娃,它沒有親愛的媽媽,也沒有爸爸,我做它媽媽,我做它爸爸,永遠愛著它……」《泥娃娃》,很多人都聽過這首兒歌,和一般的兒歌不同,這首歌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表現。孩子們唱得很開心,但有些成年人聽起來就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傷。曾經看到有人發帖詢問《泥娃娃》的詞曲作者是誰是稱——「這首歌讓我這個30幾歲的男人幾次掉淚,寫的太好了,真的感謝詞曲作者。」
-
【976微分享】你多久沒唱兒歌了《猜猜看》: 哪些我們從小唱到大的兒歌不是中國籍?
那些不可重來的時光,才是孩子們也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今晚,就從今晚開始,快些下班,早點回家,跟孩子一起唱一支兒歌吧。 我們每個人都有幾支從小愛到大的兒歌,比如《黑貓警長》的「啊—哈—啊—,啊哈啊黑貓警長……」,比如《邋遢大王歷險記》的「小邋遢,真呀真邋遢……」,不用聽音樂伴奏都可以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