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革命學校將變身愛國教育基地---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2 寶安日報數字報

在新區公明辦事處下村小學內,有一排佔地約1300平方米的老式建築,被周邊的樓房所遮擋。它就是下村陳氏祠堂。曾經,陳氏祠堂作為宏偉建築,成為下村人的精神家園。抗日時期,它曾是東江縱隊早期創辦的革命學校——東寶中學的所在地,孕育出下村小學、公明中學和松崗中學。如今,經歷300多年風風雨雨變遷,由於年久失修,陳氏祠堂幾近成了危房。據了解,待修繕後,老祠堂將舊貌換新顏,打造成愛國教育基地,供人參觀、學習。

三間相連

祠堂建好後成下村人精神家園

據史料記載,上村和下村「本是同根生」,他們原是同一個村莊,稱為水貝村。水貝村的陳氏始祖在水貝拓荒,至今已有近700年歷史。1953年,水貝村因土地改革的原因,分為上村和下村。

明末清初(約300年前),陳氏家族在水貝村建起三件相連的宏偉祠堂,建築面積約1300平方米。之後,陳氏祠堂在清末民初進行過大修。

1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下村小學,在下村小學德育主任謝志華的陪同下,一起走進了陳氏祠堂。祠堂入口正上方雕刻著的「檏園陳公祠」五個繁體大字依稀可見,但是雕梁畫棟風化侵蝕,青磚牆面斑駁脫落。雖經歲月剝蝕而失去華彩,但其精湛的雕刻技藝仍清晰可見,建築上斑駁的痕跡產生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

在祠堂附近,百年大榕樹毅然旺盛。謝志華告訴記者,之前聽下村社區的老人講,陳氏祠堂建好後,一方面,祠堂作為祭祀先人的地方,香火很旺,和它薪火相傳的陳氏族人一樣,生生不息、繁衍昌盛。另一方面,祠堂也成為陳氏族人的精神家園,家族裡面有什麼紛爭都要到祠堂裡面來解決。

「下村社區居委會主任多次到學校參觀,他每次都告訴我說,他小時候很喜歡到陳氏祠堂來。他和他的同齡人小時候就在祠堂裡面讀書,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下村小學校長鄧偉東說。

時代需要

陳氏祠堂變成特殊的革命學校

「1944年冬,東江縱隊政治部為了培養抗日班幹部,決定由東寶行政督導處主辦(主任譚天度、副主任何鼎華、王士釗),創辦東寶中學,校址設在原寶安縣的公明水貝村(現屬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下村小學)陳氏祠堂內。」由寶安區檔案局、寶安區史志辦公室、東寶中學校友會聯合編寫的《東寶中學》一書的序言中寫道。

由此開始,陳氏祠堂變身成為革命學校——東寶中學。

採訪中,記者發現在陳氏祠堂外介紹東寶中學的宣傳欄上寫著:東寶中學是抗戰時期共產黨地方自治根據革命需要建立起來的一所新型的特殊的革命學校。類似於延安的「陝北公學」。學校具有明確的辦學宗旨,明確的辦學方針等顯著特點。

據史料記載,東寶中學是在1945年2月間正式開辦的,名譽校長是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學校開始有兩個班,後增為三個班,學生大約有100多人。

據了解,東寶中學的開辦,使一批懷著一股抗日救國革命熱情的來自寶安和東莞的熱血青年,積極投身到這個革命大熔爐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待修繕後

陳氏祠堂將成為愛國教育基地

1945年10月,因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東寶抗日根據地戰雲密布,國民黨軍隊瘋狂向東寶地區進攻,東江縱隊為避免損失,保存有生力量,實行戰略撤退,東寶中學被迫停辦。東寶中學停辦後,陳氏祠堂還曾作為公明中學的校址,後來下村小學也曾使用一段時間。

1956年9月,東寶中學恢復辦學。1960年9月,東寶中學更名為公明中學,現址在公明紅花山。

「以陳氏祠堂為辦學原點,培養出眾多人才。如今,公明中學、松崗中學、下村小學都和陳氏祠堂有一定的淵源,可以說陳氏祠堂孕育出了公明中學、松崗中學和下村小學。」鄧偉東說。

據了解,東寶中學舊址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2004年8月,其被寶安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公布為「寶安區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點」。

經歷了300多年風風雨雨地變遷,記者探訪陳氏祠堂時,發現如今這座曾經培養了大批進步青年的革命舊址已成危房,三間相連的祠堂內堆滿了課桌、凳子、柜子等雜物。

在2005年12月舉行的東寶中學建校60周年紀念會上,許多革命前輩建議將其修繕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據了解,下村社區和新區公共事業局已經就陳氏祠堂的修繕問題達成了相關協議。待陳氏祠堂修繕後,將作為愛國教育基地,可供下村小學免費使用。

寶安日報記者 李軍濤/文 管強/圖

相關焦點

  • 新一屆區紀委領導班子產生---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徐迅/文 李立治/圖)昨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寶安區第六屆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六屆區紀律檢查委員會;下午召開了區紀委六屆一次全會。 本次全體會議應到會區紀委委員25人,實到24人,符合規定人數。會議由張現軍同志主持。 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區紀委常委和書記、副書記。張現軍當選區紀委書記,賀遠東、王新當選區紀委副書記。
  • 香港泰拳豪門拿下泰國高手---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張浩/文 郭航/圖)22日,香港KF1富德國際搏擊聯盟第二十四戰(深圳站)——鋼鐵新人王大賽在寶安體育館副館開賽,這場高水平的搏擊比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寶安體育館副館內歡呼聲、吶喊聲震耳欲聾。繼「武林風——勇士的榮耀」後,寶體再一次掀起搏擊之風。 富德國際搏擊聯盟派出由香港知名拳王陳啟迪領銜的最強陣容迎戰泰國眾多泰拳高手。
  • 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寶安誕生兩部紅色漫畫
    傳承寶安紅色基因和優良革命傳統區委書記姚任在區六屆五次黨代會和寶安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座談會上指出,要深入挖掘、整理寶安黨史,切實傳承好、發展好寶安紅色基因和優良革命傳統。區委組織部高度重視,將深入挖掘寶安革命史,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打造「兩館兩翼」紅色教育帶,列入區委組織部2020年工作要點。
  • 紀劬勞學校:廣開新式教育先河 播撒紅色革命火種2020年12月02日
    該學校既是平湖教育發展的裡程碑,也是平湖革命歷史上的紅色搖籃。2001年,紀劬勞學校被列為龍崗區文物保護單位,並加以維修整固。 站在紀劬勞學校前,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這所學校興建的最初目的是平湖鄉賢劉鑄伯為感念慈母之恩,啟迪後人智慧。學校首開平湖國民新式教育之先河,影響力越來越大。
  • 深大創業園打造「2.0升級版」---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記者 吳吉 今天,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暨第二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拉開帷幕的日子,深圳大學創業園將實現全面「升級」。深圳大學創業園成立於2009年,學校每年投入200萬元設立學生創業基金,為大學生搭建了一個集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實踐、創業孵化的實戰平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李 娜(女)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丁仁彧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孫 歌 撫順市公安局望花分局建設派出所副所長 焉世福 莊河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青堆養路道班班長,技師 陳 平(女,滿族) 遼寧廣播電視集團(遼寧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二部副主任,主任記者 董翰博 遼寧報刊傳媒集團
  • 航空航天教育在寧波多所學校破土生根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效實中學天文社的指導老師毛錦旗已經向國家相關院所申請了一批資料,後續將結合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推出一系列天文科普和教學活動。鄞州中學航天教育科創中心指導老師樂天碩,上周末剛從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返回學校,作為哈工大航天工程管理專業的在讀博士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各類研究所進行對接既是他的課程所需,也是他帶領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基礎所在。
  • 鄧偉強:建愛國基地,澳門有先天優勢
    2020年是澳門第五屆政府的開局之年,行政長官賀一誠近日指出,澳門應該有一個愛國基地,隨時隨地系統地培養學生愛國情操,讓學生能夠理解國家的經歷,增進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加強民族自豪感。這引起國際媒體和澳門青年的廣泛關注。澳門擁有愛國教育的先天優勢。一直以來,愛國愛澳是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這種優良傳統根植於政府、商會、學校、社團、家庭的互聯共建。
  • 「臺灣省愛國教育基地」今天被強拆,昨天倔強升起五星紅旗
    臺灣彰化縣二水鄉碧雲禪寺兩年前變成五星紅旗飄揚的「愛國教育基地」,日前經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引發民進黨當局的關注。彰化縣政府隨即以擴建部分屬實質「違建」為由,要在26日執行強制拆除。來源:東森新聞網25日上午8時,「愛國教育基地」負責人魏明仁身穿解放軍軍裝,帶領支持者在基地門口舉行升旗典禮。他們一邊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一邊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行軍禮。臺灣「中時電子報」注意到,眾人行禮如儀,「神情卻似同仇敵愾般嚴肅」。臺灣「自由電子報」的報導提及,魏明仁等人已開始將寺裡重要財產打包,重要宣傳品都會在26日前搬走。
  • 3D電視大步向我們走來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11年,眾多研究機構和企業預測3D電視的銷售量佔比將達到30%左右,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萬臺,屆時3D電視的成本將起到關鍵作用。 3D國家隊 跑步前進 我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平板電視市場,更是全球最大的彩電製造基地。從平板電視到網際網路電視再到3D電視,每一次技術升級,國內彩電企業總是緊跟而上。
  • 專訪賀一誠:澳門應該有個愛國教育基地
    【基礎教育使用愛國愛澳教材 學校堅持升國旗】我們有77所學校,都是以愛國愛澳的教材做基礎,我們每個學校都有升國旗等等,這些都完全的貫徹下去。【想在澳門建立愛國教育基地】要說之後我想怎麼做,澳門應該有一個愛國教育基地,讓他們隨時地、系統地培養我們的學生愛國情操。最有代表性的最有說服力(的歷史)就是,為什麼我們變成葡萄牙的殖民地?
  • 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愛國愛港教育基地落戶武當山
    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愛國愛港教育基地落戶武當山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4日 15:2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4日電 (白孟堯 徐剛) 1月13日,武當山九龍山莊暨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愛國愛港教育基地改建工程開工。
  • 智慧校園建設,覓小一直在路上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了解到,從2000年開始,覓渡教育集團就始終致力於智慧校園建設,從硬體環境、軟體技術、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資源服務、教師成長等各方面展開實踐和探索。2015年,覓渡教育集團還曾榮獲蘇南地區唯一的「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先鋒學校」稱號。
  • 鄭毓秀:寶安的女兒——《來自中國的少女》《我的革命歲月》中譯本...
    寶安這片熱土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從晉代著名的「南粵孝子黃舒」、清代為民請命的巡撫王來任、近代著名外交家羅昌,到農民革命領袖、寶安第一個黨支部的創始人黃學增等,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寶安兒女百折不撓、前赴後繼,不斷譜寫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這兩部傳記的主人翁鄭毓秀就是寶安兒女中的傑出代表。  鄭毓秀,1896年出生於廣州府新安縣西鄉屋下村(今屬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社區。
  • 以網為媒 江北城鄉教育手牽手一起走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作為第一個正式入駐寧波智慧教育平臺的縣區教育局課程包,「江北直播課」未來將積極探索5G、VR、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領域,提升師生互動體驗。    「同步課堂」有了外延    運動會、英語周、文化節……    新學期,江北的同步課堂如常在城鄉學校間開啟,在寧波市惠貞書院的同步課堂,結對學校惠貞書院、修人學校、靈峰學校三方小學部語文組的老師們正在進行教學研討。
  • 鄭毓秀:寶安的女兒
    作為《中華民國民法》編撰五人小組裡唯一的女委員,具體參與了當時民法典的編纂制定,在近代婦女解放、法制建設、教育發展領域建樹頗多。——1909年鄭毓秀赴日本留學,不久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志士。
  • 為貧困山區學校接入網絡,WiFi萬能鑰匙助力數字教育
    數字時代,網際網路在教育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讓網絡進入校園,不僅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也為解決教育不均衡問題鋪平了數字道路。作為全球免費上網平臺,WiFi萬能鑰匙通過旗下夢想鑰匙公益項目,致力幫助解決貧困地區中小學的連網難題。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經過五年努力,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同時,改善教學辦學條件、消除教育大班額的工作也在同步推進。數據顯示,全國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接入網際網路的學校比例已分別為98.43%、99.07%、98.67%。
  • 寶安科技館做客 FM104.3《民生訪談》推介特色科普活動
    學術報告廳、讀書角,三樓文化科普研發中心,四樓STEAM實驗室教育基地、魔法課堂,五樓寶安青少年創客教育實踐基地,六樓寶安創新課程研發中心等設施;主樓旁邊還有拓展工程大樓,二、三樓擬規劃為高新科技展館,四樓是數字球幕影院。
  • 鄞州五鄉鎮探索繁榮群眾文化新模式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五鄉鎮於2018年9月啟動建設「鄞州區數字文化五鄉分館」,2019年1月,完成五鄉鎮文體中心和明倫村文化禮堂2個點數字文化分館的建設,配置攝錄設備、多媒體播放設備和觸摸展示屏。    「鎮財政每年在文化上的投入400萬元左右,這在全區鄉鎮中是比較大的。」
  • 非遺傳承大師來深獻藝---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創意十二月的重點活動——「2016寶安非遺傳承創意文化節」在此啟動,國家級汴繡傳承人王素花,朱仙鎮木版年畫傳承人任鶴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剪紙藝人、世界吉尼斯紀錄獲得者胡寶國現場與市民互動交流。 據悉,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森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深圳市前海海上絲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封市宋都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