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1點,《新國貨》紀錄片於騰訊視頻獨家首播,每周三播出一集。這是一部由吳曉波頻道聯合騰訊視頻傾力打造的國內首部品牌經濟歷史紀錄片,穿越三次國貨運動和百年中國企業的歷史旅程,多角度回看國貨的發展變遷。全片通過吳曉波的獨特視角,提煉新國貨的制勝原因,解讀商業事件背後的社會、文化、歷史的肌理脈絡,是中國品牌成長的一部前所未有的記錄。
新國貨風潮是近年最引人矚目的商業人文現象。而放眼百年現代化史,從洋務運動到新中國,從改革開放到金融危機,從供給側改革到今日之中國,國貨跨越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同時也是國貨品牌的崛起和抗爭史。本土品牌的跌宕沉浮,其背後是民生,更是國運。
第一次國貨運動開始於1904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頒布大清商律,並開設勸業場,鼓勵發展商業。這整個國家開始在進行制度變革和新的商業推動。
第二次國貨運動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而開啟,社會釋放出巨大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國家經濟開始走向繁榮,國貨商品充斥街頭巷,「Made in China」憑藉低廉的價格優勢響徹世界,卻也和「粗製濫造」畫上了等號。
第三次國貨運動,起點是2015年,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了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
正如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所說:「中國的需求和供給兩側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需求決定供給。企業家生產什麼樣的產品、怎麼定價、賣給誰這件事情是由消費者決定。新中產的崛起及他們對產品需求的不斷變化,決定了國貨品牌生產的商品。」
隨著新的中產階級崛起,中國出現了很多願意為品質和美好生活買單的人,這些需求開始推動製造業的變革,推動國貨進行新一輪的升級。一大批中國本土企業終於開始正視需求決定供給的現狀,嘗試做出有著高級的審美、精良的技藝,並且能和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的產品,我們稱之為「新國貨「。我們也把這輪變革稱作「新國貨運動」。
站在第三次新國貨運動興起的特殊時間節點上,我們看到了:
● 百年老字號品牌主動擁抱潮流,老樹開新花,續寫品牌傳奇;
● 消費者的認知發生轉變,從崇洋媚外到對國貨產品青睞有加;
● 國潮席捲大街小巷,是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時尚風向,更是文化自信;
● 中國製造正逐漸擺脫「粗製濫造」的標籤,以「中國智造」再次走向世界;
● 新一代的中國製造也不再滿足於代工,從幕後走到臺前,打造自己的品牌;
● 國際力量開始迎合中國本土文化與中國本土品牌,尋求新的合作
……
這一切的變化,都被記錄在《新國貨》紀錄片裡,從國貨煥新、消費新認知、國潮崛起、國貨出海、中國智造、國際力量本土化6個維度,穿越三次國貨運動和中國百年企業史,講述國貨沉浮和品牌迭代。
吳曉波頻道和騰訊希望通過《新國貨》紀錄片,一起展示中國智造的科技力、中國品牌的創新力、中國企業的精神力、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力和消費力,為中國商業界打造一個現象級的新商業IP符號。藉此提升新國貨企業品牌形象、推動第三次國貨運動的展開,連接多方優質資源,打通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國貨品牌,為新國貨崛起賦能,為成長中的本土企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