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也缺錢了? 一款M2系列步兵戰車用了33年沒錢去換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月28日報導稱,美軍主管戰車的陸軍將領稱,幾年來削減預算已經造成陸軍戰車的升級換代嚴重滯後,有的車輛可能已滯後長達30年。

資料圖:M2A3「布萊德利」步兵戰車。

「我可以告訴大家,目前我主管下的投資低得讓人難以接受,」戴維·巴西特少將近日在列剋星敦研究所關於陸軍快速採購的論壇上說。

陸軍只能每3年將1個旅的「斯特賴克」裝甲車從將底盤改造成雙V結構,後者更能抵禦由簡易爆炸裝置引起的底部爆炸。巴西特還說,陸軍只能升級其最老的「布拉德利」步兵戰車和「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你不必是火箭科學家也能算明白,把整個戰車部隊都升級換代一遍需要30年,」他說。「把一個配置維持30年不變的想法是可笑的,這不是我們要做的。」

巴西特解釋說,陸軍的重點是逐步升級現有的車輛而不是採購一款車換掉一款車,比如現已作廢的地面戰車(GVC)本來會取代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美軍於1983年開始裝備該型步兵戰車)。GCV被取消是因為該項目變得負擔不起,而且幾年前就被降級為研究課題。

我們追逐自己抓不到的東西,耗盡精力和資源試圖實現某些技術門檻,而不是更快更好地將威力強大的系統派上用場,」他說。

陸軍正在用裝甲多用途車取代M113裝甲運兵車。M113是上世紀60年代的車輛,已經同裝甲旅級戰鬥隊(ABCT)裡的M1「艾布拉姆斯」和M2/M3「布拉德利」不合拍。

但除此之外,陸軍正在升級M1「艾布拉姆斯」、M777榴彈炮和「斯特賴克」。

巴西特說,「艾布拉姆斯」坦克仍然是世界上殺傷力最強、保護措施最嚴密和威力最大的主戰坦克,但陸軍將通過改進光學儀器、彈藥、輔助動力裝置和現代化電子設備使其變得「更好」。

此外,陸軍計劃迅速為其戰車增添主動防護系統。(編譯/何金娥)

相關焦點

  • 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據《軍事維基》報導,臺灣當局宣布,島內自行研製的CM-34步兵戰車已經投入訓練。第一批CM-34已經在2019年交付臺灣南部戰區聯合訓練中心,2020年開始進行野外導航、用30毫米炮射擊靜止和行進間目標等任務,以及發射煙幕彈。臺灣方面表示,總計將採購284輛CM-34。
  • 日本陸軍的中型坦克發展之路,從九七式中戰車到一式中戰車
    這個情況讓日本倍感不利,因為日本是計劃採取南進方案,向東南亞和太平洋方向發動進攻,這就勢必會和美國開戰。然而現在面對美國的M3中型坦克如此吃力,這就不免讓日本倍感挫折與失望。為了挽回機房的裝甲劣勢,日本方面開始了對「九七式」中戰車的升級。原本計劃是打算製造一款長倍徑的56毫米火炮,在不削弱對步兵的支援能力的前提下,對「九七式」中戰車的反坦克能力做一個提升。
  • 美軍新步兵戰車三聯屏,裝備自殺無人機和大毒蛇
    當然這些方案,要麼就是兩棲自行反坦克炮,要麼就是步戰車底盤兩開花。不過目前基於MPF方案預生產型——獅鷲3步兵戰車技術演示車,從技術上來看還是很先進的,如果一旦成為替換M2步兵戰車的下一代型號,將是值得警惕的的對手。
  • 美陸軍精銳第2步兵師,一直靠韓國養活,裝備一流、人員龐大
    作為世界上曾經的最強地面力量之一,美國陸軍在冷戰後可謂漏屋偏逢陰雨天,在被國會多次的裁撤縮編之後,規模不斷縮減。截至目前,美軍僅有15個裝甲旅級戰鬥隊。而出人意料的是,即使是這麼點規模的陸軍,美國還要韓國幫著養。駐韓美軍一直都是韓國武裝力量的「主心骨」。
  • 威力大卻射得近,為追步兵裝雙腳:德軍38(t)「蟋蟀」自行步兵炮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稀有戰車列傳:德軍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稀有戰車列傳:德軍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簡史(上)一.伴隨火力的「呼喚」雖然坦克是「陸戰之王」,但無可否認的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 唯一「登陸」美國本土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歇菜的95式輕戰車
    一、新式裝甲騎兵—95式輕戰車日本的侵略戰爭進行到了30年代,日本陸軍突然發現自己現有的89式中戰車有點雞肋了,它看似可靠但是裝甲並不能滿足掩護步兵作戰的需求,要說裝備給機械化部隊和騎兵部隊吧,這玩意還是個小短腿,別人都跑出老遠,它還在後面像只烏龜一樣磨蹭,於是日本陸軍決定搞一種新式坦克。
  • 日本陸軍的中型坦克終末,未能起到大用的三式中戰車和四式中戰車
    為了對抗美國的M3中型坦克和日漸增多的M4中型坦克,日本拿出了「一式」中戰車,希望能夠力挽狂瀾。不過這種開發出來就落後的「一式」中戰車在戰場的表現並不好,雖然「一式」中戰車可以勉強應對M3中型坦克,可遇到美國的M4中型坦克時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 國外步兵戰車圖賞:M2A3 89式 BMP-3 美洲獅( 1 / 224 )
    美國M2A3步兵戰車美國「布萊德利」M2A3步兵戰車是M2/M3系列步兵戰車的最新改進車型,被稱為「數位化的『布萊德利』戰車」。動力裝置為441kw的柴油機,最大時速為61km/h,現已裝備美國和沙特軍隊。該車還有。M6、M7等改進型。結構特點M2A3型主要是以數位化戰場的作戰需要進行改進的。該車以標準的軍用1553B數據總線為核心,把全車各部分信息都以數字形式傳輸,並以微型計算機對各種信息加以處理,提高了戰車的指揮通信能力。
  • 飛行的傘兵戰車,從天而降的鋼鐵巨獸,蘇聯BMD-1傘兵戰車誕生史
    在第聶伯河空降戰役等大型空降行動中,落地後的蘇聯空降兵往往很快被德軍裝甲部隊快速分割包圍並消滅,在二戰期間的戰績並不如美國來得出色。 不過,這種情況在二戰結束後開始得到了改觀。隨著1946年蘇聯空降兵劃歸蘇聯陸軍下屬的兵種開始重建,蘇聯空降兵開始有一定的權利和經費來發展屬於自己的隨行裝甲戰鬥車輛。
  • 美國陸軍全介紹
    美國陸軍組建於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現役軍人758,000名,預備役軍人955,000名。預備役軍人中550,000名編成為美國國民警衛隊,405,000名編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USAR)。「GI」則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陸軍士兵的別稱。
  • 「飛行的步兵戰車」!能夠攜帶8名士兵進行作戰的武裝直升機
    「飛行的步兵戰車」!月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被擊落這款被稱為「空中的BMP-1」的直升機曾憑藉優越的性能在天空中叱吒風雲在多場戰爭中大顯身手米-24武裝直升機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充分說明它是一款物美價廉高性價比的武器
  • 駐歐美軍終於有底氣:列裝配30炮戰車不用再怕BMP3
    美國陸軍的第二騎兵團也被稱為第二龍騎兵,這是美國陸軍的斯特瑞克戰車騎兵團,他們目前正在德國Grafenwoehr的訓練區使用加裝30毫米炮塔的Stryker步兵戰車進行實彈試射。第二騎兵團是第一批接收到配備了30毫米機炮斯特瑞克戰車的單位,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參加實彈試射並準備好執行其作戰任務。
  • 新加坡「獵人」步戰車為何被稱為「披甲的電腦」
    2017年3月22日新加坡國防部同新加坡技術工程機構籤署了量產「獵人」步兵戰車的合同,並於2019年開始首先裝備新加坡陸軍第42營。2019年6月11日,新加坡軍方在新日格東營軍事基地舉行了新加坡裝甲部隊成立50周年的紀念活動,新加坡國防部長吳永炫參加了此次活動。
  • 印度機械化步兵有多苦?步戰車都是夜盲,連基本夜戰能力都沒有
    其陸軍常備兵力擁有近百萬之眾,可在新軍事變革之路上莫說是信息化,甚至連摩託化機械化都未能完全實現。印度軍中不乏有前瞻之人制定合理的變革藍圖,可每次印度軍隊的高層決定實施時,就會發現困難重重。要麼是資金不足,要麼缺少合格的國產裝備,要麼沒錢購買國外的裝備。而每次一到戰爭爆發時,就會發現自己的各種準備不足,然後再籌錢緊急採購新裝備。印度機械化步兵究竟有多苦。
  • 美軍四等人花11年憋了個大招,忽悠國會給錢換槍,美陸軍緊隨其後
    美國海軍陸戰隊換裝M27,可以看作是四等人和國會老爺們一場曠日持久的鬥智鬥勇。早年,面對海軍陸戰隊的換槍請求,國會老爺們連想都沒想地就說了「NO」——步槍這種燒火棍一樣的東西,只要能使還用換?好幾任海軍陸戰隊司令都沒在這件事情上取得進展。
  • 美國人開皮卡,中國買電瓶車,為啥?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其實皮卡這個東西不止中東買過,一些窮的國家買過,美國也買過。首先來看看傳統的步兵戰車。美國的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就是一種履帶式步戰車。以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利的名字命名。1980年定型,1983年裝備美國陸軍。M2有多種型號,發動機是一臺V8康明斯VTA-903T柴油機,功率500馬力。主要武器是一門25毫米炮。後續還有M2A1/M2A2/M2A3等型號。
  • 91式多炮塔重戰車是日本陸軍的重裝甲武士,配備槍枝但毫無用處
    這款坦克的重量增加到了18噸,遠遠超出了"日本同期的其他型號坦克"。工兵和陸軍馬鹿也仔細研究了各國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他們認為集中火力在前面是不可取的,馬鹿不禁想到敵人屁股後面的樣子不能讓人產生侷促感,所以陸軍無法接受這種屁股無保護的設計。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在我國還處於特定的那個社會混亂時代,蘇軍已經裝備了步兵戰車。如同現在的核心技術被封鎖一樣,中國在那個時候在步兵戰車的研製上是沒有話語權的。我們遭遇了東西方雙面的技術封鎖,對於國外先進軍事裝備,只有看熱鬧的份。 最初並沒有步兵戰車概念,蘇聯和美國為首的各自陣營軍隊裝備的都是裝甲運兵車。
  • 服役40年都沒換,美軍最愛的「裝甲巴士」,還曾單挑主戰坦克
    自二戰後,裝甲薄、火力弱的傳統裝甲車已經無法滿足機械化部隊的需求,為了能夠在戰鬥中更好的配合步兵進行作戰,新的裝甲單位:步兵戰車就此誕生。最先展開相關研究工作的,是當時的陸軍大國蘇聯,隨後誕生的是BMP系列步兵戰車。為了對抗蘇聯的BMP系列步兵戰車,美國60年代展開了相關研究,力求研發出防護和火力不輸於BMP系列的步兵戰車,該項目的最終成果便是著名的M2/M3「布萊德利」步兵戰車。
  • 世界一流與世界第一:專家詳解國產VN12步兵戰車與VN18兩棲戰車
    ■VN18兩棲戰車:水上航速每小時30公裡全球最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自主研發了兩款新型步兵戰車,一個是綜合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履帶式步兵戰車——VN12;另一個就是目前世界上現役裝備中海上航速最快的兩棲戰車——VN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