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2021-01-12 環球時報

據《軍事維基》報導,臺灣當局宣布,島內自行研製的CM-34步兵戰車已經投入訓練。第一批CM-34已經在2019年交付臺灣南部戰區聯合訓練中心,2020年開始進行野外導航、用30毫米炮射擊靜止和行進間目標等任務,以及發射煙幕彈。臺灣方面表示,總計將採購284輛CM-34。

【訓練中的CM-34】

所謂CM-34,是臺灣「雲豹」8X8輪式戰車家族的步兵戰車型。這個家族中的另一個型號是CM-32裝甲輸送車,"雲豹"也是臺灣方面「自行研製先進武器」的代表作之一,一度被大肆吹噓。但奇怪的是,CM-32在2007年就投入使用,作為變形車的CM-34為什麼要等到13年後才服役呢?

縱觀「雲豹」家族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它和臺獨政權的屬性一模一樣,寫滿了「挾洋自重」和「受制於人」這8個字。「雲豹」的基本技術來源於愛爾蘭提姆尼技術公司,這是一個技術實力極為薄弱的外國企業,只能為臺灣方面提供一種6X6輪式底盤的設計,也就是CM31。臺灣方面在它的基礎上強行拉長車體,增加了一對輪子,變成了8X8戰車。

有車輛設計和使用經驗的人都知道,全時全驅車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6X6和8X8車輛是有著不同的要求,任何老牌戰鬥車輛廠商都不會採取臺灣方面這種設計方法來糊弄用戶。但臺灣無法得到更多外援,只好硬著頭皮將就下去。

更大的問題在於武器系統。CM-32研製初期也打算採購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德爾科系統公司的雙人炮塔,以25毫米「大毒蛇」鏈式炮為主炮。但是美國人要價極高,炮塔單價達到130萬美元,分明是把臺灣當成了凱子。臺灣方面實在拿不出這麼多錢,只好用7.62毫米機槍和40毫米榴彈發射器搞了一種威力低下的遙控武器站,然後把CM-32降級成了「裝甲人員輸送車」,生產了378輛。裝著25毫米炮塔的型號停留在樣車階段。臺灣還在CM-32基礎上,還搞了一種CM-33指揮車。

【火力薄弱的CM-32戰車】

但內行人都知道,所謂「裝甲輸送車」是大陸軍裝備序列的產物,是一種用來輸送步兵的二線戰鬥車輛。戰鬥在第一線的是主戰坦克,以及真正的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比裝甲輸送車的動力更強、火力更猛、裝甲更厚。只有縱深較大的戰場上才能為這兩種戰車提供分工合作的機會。以臺灣的短淺戰略縱深,只要頂不住解放軍的第一波攻勢就滿盤皆輸,哪有機會搞分工?

因此,臺灣方面還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在CM-32基礎上搞真正的步兵戰車。但十多年過去了,臺灣自行研製小口徑機關炮和炮塔武器系統的努力終究沒有成功。終於在2017年,臺灣決定從美國ATK公司購買285門大毒蛇MK2型30毫米機關炮,總價1.12億美元,單炮費用39.28萬美元。這裡還沒有討論同軸機槍、炮塔結構、驅動機構、火控系統等一系列設備。如此算來,炮塔的總成本必然遠遠超過130萬美元。也就是說,臺灣在抵抗了13年後,還是結結實實地做了凱子。

雖然做了凱子,CM-34是一種好用的戰車嗎?未必,它或許比臺灣仿造美國M113的CM21先進一些,擁有空調設備,但從臺灣方面發布的照片來看,CM-34車內空間極為狹窄,步兵乘坐空間侷促,實在不是什麼好差事。

另外,由於CM-32/34的設計是舶來品+DIY,作為研製者的臺灣「工研院」機械所對底盤的性能並沒有吃透。這個缺陷在安裝小口徑武器時還不算明顯,換裝大口徑火炮就暴露無遺了。 臺灣方面幾年之前就展出過採用105毫米炮的「雲豹」突擊車樣車和81毫米自行迫擊炮樣車。按理說,這是抵抗解放軍最需要的陸軍武器。但它們至今沒有裝備,批產已經推遲到了2023年。很顯然,研製並不順利。

【雲豹突擊炮計劃2023年投產】

這裡要強調105毫米突擊炮,大口徑火炮對底盤的考驗最為嚴格。如果底盤結構強度、各方向穩定性不足,105炮一開火就會大問題。而且105毫米炮來自於坦克,各老牌軍工企業在把它搬上輪式戰車的時候,都要把原來的短後座改成長後座,降低後坐力峰值。臺灣方面是不是有這種改造能力,是要打個問號的。

然而,最大的疑問不是CM-32/34前途如何,而是臺灣方面搞這種戰車的動機。

在陸軍強國的概念裡,輪式裝甲戰車是一種快速反應的進攻性兵器。西方陸軍裝備輪式戰車,是為了便於快速全球部署。積極防禦型陸軍裝備輪式戰車,是為了大範圍機動,及時應對邊境突發事件。

臺灣幾乎沒有戰略縱深,一旦大陸發動武力統一,臺灣陸軍就沒有什麼戰略戰術機動的機會,不要說輪式戰車,就算主戰坦克都是不必要的。那麼,臺灣陸軍大量採購「雲豹」,顯然動機不純,會不會是夢想著有機會「反攻大陸」,用「雲豹」突入大陸縱深?

(作者:孔新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通過易貨的形式,我國從埃及獲得了BMP1戰車實物。這些戰車回國以後就得到了測繪和仿製,1986年仿製成功,被命名為86式履帶步兵戰車。1987年,開始少量生產,意外情況:國內早期不考慮裝備,只是給阿拉伯國家提供出口。但軍隊開始現代化發展,時代改變了需求,86式步兵戰車加入了我軍裝備隊伍。當時國際上對中國軍事技術實施封鎖,實質上那時候我軍沒有什麼選擇餘地,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說。
  • 二戰德軍改良型自行步兵炮 各種問題使服役紀錄蒙上汙點
    15公分sIG 33裝甲戰鬥車輛二號是二戰德軍使用過的改良型自行重步兵炮。以二號戰車的底盤為基礎、配搭sIG33 150mm重步兵炮作為主炮構成。它們雖然因為不斷的發動機故障和機動性缺陷,而使服役紀錄蒙上汙點,但是基於野牛II設計的固定底盤的自行火炮設計(如蟋蟀、野蜂等)則在往後愈加成熟。基於一號自行重步兵火炮在法國戰役的表現過於笨重,而且底盤太高。德國陸軍部試圖將相同的火炮搭載在性能更好的二號坦克底盤上,意圖降低其高度。
  • 美軍新步兵戰車三聯屏,裝備自殺無人機和大毒蛇
    當然這些方案,要麼就是兩棲自行反坦克炮,要麼就是步戰車底盤兩開花。不過目前基於MPF方案預生產型——獅鷲3步兵戰車技術演示車,從技術上來看還是很先進的,如果一旦成為替換M2步兵戰車的下一代型號,將是值得警惕的的對手。
  • 移動的堡壘,數位化的先鋒,國產08式步兵戰車
    步兵戰車的概念最早是從二戰後開始出現的,主要是針對裝甲運兵車只能運輸,但作戰能力不強,裝甲戰車作戰能力很強,但是又不能攜帶步兵的問題。目前已經是現代裝甲車輛中的重要一類,它可以解決步兵行動和作戰相結合的問題。步兵戰車動力十足,防護良好,又有足夠的火力,當戰鬥來臨時,戰士們可以在這樣的移動堡壘上作戰。
  • 山寨Robomaster步兵戰車V2.0
    本次推送介紹的是去年參加Robomaster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第二代步兵戰車,在上次推送裡提到了一句,還沒看過上次版本的童鞋可以戳這裡查看上次介紹一代步兵戰車的推送
  • 結結實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結結實實,很穩健、牢固、嚴實。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8卷:「家裡又喚打竹傢伙的,做一個結結實實的大竹籃。」近義詞有:敦敦實實,結結實實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狀語;用於人或物體。結結實實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結結實實(jiē jiē shí shí)成語釋義:很穩健、牢固、嚴實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8卷:「家裡又喚打竹傢伙的,做一個結結實實的大竹籃。」
  • 阿聯可以自研步兵戰車,靠進口部件組裝有啥特別呢?
    如果提起中東國家的話,許多人感覺都是一些富豪,屬於什麼東西都喜歡買的主,不願意發展自己的本國工業,這屬於一個誤解,如今紛紛搞起了自己的工業,包括軍事工業,其中阿聯特別積極,原來這個先進裝備一直靠買的富豪不缺軍工夢,如今在軍工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國產裝甲步兵戰車Rabdan/拉巴丹型,2019年2月才首次對外展示。
  • 第一種步兵戰車:可不經任何準備直接浮渡江河湖泊
    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既可協同坦克作戰,也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
  • 中國空降兵再添新利器,新型輪式空降戰車曝光
    但是,如果空降兵僅配備輕武器的話,那就是「會飛的步兵」,即使降落到了戰場,一旦遇到有重火力的地面部隊,必將損失慘重。所以,空降兵還是少不了重火器。那麼,我國空降兵又有哪些重火器呢?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談不上高科技,跟數位化更沾不上邊,但在其服役期間的幾十年中,卻屢屢創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至今,使用它的武裝力量遍布世界各地,堪稱火箭炮界的「AK-47」。還有傘兵突擊車、大口徑榴彈炮等重型裝備,也可以空投。但目前我國空降兵裝備的主要重裝備,還是03式空降戰車。
  • 一款M2系列步兵戰車用了33年沒錢去換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月28日報導稱,美軍主管戰車的陸軍將領稱,幾年來削減預算已經造成陸軍戰車的升級換代嚴重滯後,有的車輛可能已滯後長達30年。
  • 古典世界重步兵絞肉機:讓希臘人口嫌體直,波斯鐮刀戰車有多牛?
    作為古典時代的「重型坦克」,它往往能夠摧毀敵方步兵的密集隊形,帶來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創傷,製造極大的恐慌。當然在國內網絡上,「受累」於先秦時代的中國也大量使用戰車,所以這些鐮刀戰車也算是風評被害。因為總有一些人試圖證明鐮刀戰車是一種大而無當的武器,然後形成一種從西到東的鄙視鏈之類。那麼,歷史上這種武器到底是大而無當,只能充當鄙視鏈背景板呢?還是古典時代的重型坦克?
  • 臺灣軍力淺析 - 陸軍
    > 2016年漢光32號演習中首次雙向封閉雪山隧道進行實兵演練在宜蘭市郊還駐紮著第153步兵旅,它擁有宜蘭金六結和花蓮北埔兩座新訓中心;第六軍團在西部還有第206步兵旅,擁有新竹關西新訓中心和苗慄鬥煥坪新訓中心
  • 美媒:解放軍模擬在臺灣進行城市作戰,選擇96A坦克有些讓人意外
    文章稱,解放軍地面部隊模擬了在臺灣進行城市戰的仿真城市條件,以訓練機械化步兵部隊的作戰能力。這些測試是在臺海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進行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04型步兵戰車】  文章稱,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空中和海上都擁有壓倒性的質量優勢,但一旦開戰,需要及時使用蘇-35和殲-10C戰鬥機和055型驅逐艦等軍事資產,同時地面戰役也將需要儘快展開
  • 世界一流與世界第一:專家詳解國產VN12步兵戰車與VN18兩棲戰車
    ■VN18兩棲戰車:水上航速每小時30公裡全球最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自主研發了兩款新型步兵戰車,一個是綜合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履帶式步兵戰車——VN12;另一個就是目前世界上現役裝備中海上航速最快的兩棲戰車——VN18。
  • 印度機械化步兵有多苦?步戰車都是夜盲,連基本夜戰能力都沒有
    其陸軍常備兵力擁有近百萬之眾,可在新軍事變革之路上莫說是信息化,甚至連摩託化機械化都未能完全實現。印度軍中不乏有前瞻之人制定合理的變革藍圖,可每次印度軍隊的高層決定實施時,就會發現困難重重。要麼是資金不足,要麼缺少合格的國產裝備,要麼沒錢購買國外的裝備。而每次一到戰爭爆發時,就會發現自己的各種準備不足,然後再籌錢緊急採購新裝備。印度機械化步兵究竟有多苦。
  • 佛國戰車道:緬甸軍隊主力輪式戰車面面觀!
    和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動蕩局勢類似,一到出事兒的時候滿街都是各種輪式戰車,而新聞媒體則熱衷於拍攝這些冰冷的鋼鐵猛獸與瑟瑟發抖的民眾之間的對比。當然有一件事情是無疑的,拜蘇聯在冷戰期間的幾次不怎麼好看的幹涉所賜,一旦軍方把履帶式車輛開到街頭,輿論宣傳方面就會落下口實。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57毫米戰車炮,戰鬥射速超過95式自動步槍
    新戰車由烏拉爾重型車輛廠研製生產,換裝一套AU-220M型57毫米自動炮的新型無人炮塔,代替了以前的100+30毫米主炮配置。俄軍的新型57毫米戰車炮由4發彈夾供彈改為使用彈鏈供彈,這可能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使用彈鏈供彈的中口徑火炮。
  • 「飛行的步兵戰車」!能夠攜帶8名士兵進行作戰的武裝直升機
    「飛行的步兵戰車」! 原創 中國軍視網 中國軍視網 收錄於話題#軍事科技18個2020年11
  • 不願再做「草莓兵」,臺灣雄獅部隊,第269旅究竟有何特別?
    1978年2月,臺灣「總統」嚴家淦在卸任前夕視察澎湖防區,檢閱第779營的坦克與官兵。8月間,第269師與戍守臺灣桃園楊梅的第193步兵師對調,內運回臺,進駐高山頂兵營,成為新的楊梅師,而駐防澎湖的第779營也由第193師的第782戰車營接防。
  • 俄羅斯首款西方風格的輪式步戰車,昂首闊步,瞄準出口市場
    「迴旋鏢」K-17步兵戰車2月26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報導,俄羅斯軍事工業公司總裁亞歷山大克拉索維茨基對衛星通訊社稱,俄羅斯最新地面作戰平臺「迴旋鏢」8×8輪式步兵戰車將不久的將來獲得出口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