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益「法律診所」,當好免費的「法律醫生」,為群眾解決法律難題。
為了讓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務,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晉中市司法局持續推動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以期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內容,是2020年省、市兩級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之一,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亮點工程。為了確保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市司法局將這一工作擺在全局重點工作之首,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法律諮詢服務「開門問診」。
為了擴大社會知曉度,晉中市司法局督促各縣(區、市)司法局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播放免費法律諮詢公告。榆次區、介休市、祁縣為各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製作宣傳牌匾,使群眾了解免費法律諮詢的服務對象、內容、時間、地點等情況。各鄉(鎮)、村(社區)通過大喇叭廣播、微信傳播、散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免費法律諮詢宣傳,努力做到家喻戶曉。
「從組織隊伍、專業培訓、經費支撐三方面,對這項便民工程進行全力保障」,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科長王順德介紹。各級司法機關搭建了免費的法律諮詢工作平臺,縣級依託法律援助中心、鄉級依託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縣、鄉兩級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政法機關退休人員共300餘名「法律醫生」定期「坐診」,為群眾提供貼身的法律諮詢服務,保證了「法律診所」的正常運營。
為了保證法律諮詢服務質量,各級司法機關通過執行籤到籤退、流程監督、服務態度評價等工作制度,嚴格的考核及獎懲措施,以及完善的監督管理措施,對「法律醫生」的法律服務工作進一步規範。一周一報送、一月一通報、一季一督查、半年一總結,嚴格的監督管理,確保了各級「法律診所」的高標準運行、高質量服務,群眾滿意度持續高漲。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政府的便民工程,讓我們擁有了自己身邊的『法律醫生』。」前不久,靈石縣的陳橙從該縣某超市購買了一臺按摩儀,使用沒多久,按摩儀就出現漏電現象。陳橙多次與銷售商協商賠償卻無法達成共識,正準備放棄時看到了靈石縣司法局免費法律諮詢的宣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前往該縣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尋求幫助,最終在值班律師的指導下挽回了近萬元的經濟損失。
30087件免費法律諮詢,群眾滿意度達99.99%;提供法律援助2646件、受理辦理公證14067件——截至10月底,全市各級「法律診所」超額度、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記者 張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