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日本八路」田中實 願用生命換和平
田中實是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成員中被俘較早、軍銜較高的一個。田中實原本是日軍的一個少尉小隊長,1940年冬天,他帶領著一小隊日軍及偽軍在衡水深縣和八路軍展開激戰,結果被全部殲滅。田中實本人也身受重傷,生命垂危。八路軍戰士把他從戰地帶回醫院救治,當時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院長柯棣華親自主刀,為他進行了5次大手術,才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在八路軍的駐地,田中實原本以為會遭到百般侮辱和迫害,可是讓他意外的是,八路軍不但不殺俘虜,還全力救治日本傷兵,這讓他十分感動。後來,在和八路軍敵工部同志的交談中,田中實漸漸意識到,軍國主義思想是建立在中國人民痛苦之上,戰爭只會讓更多的人受到傷害。於是,他下定決心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正義的事業而鬥爭。
田中實聽說,1939年11月,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岡田義雄3人在山西省遼縣麻田鎮八路軍野戰總部成立了一個日人反戰組織,並參加了八路軍。他深受啟發,於是,田中實傷勢剛剛好轉,就開始加入到勸解戰俘的隊伍中。他組織冀中地區被俘的日本士兵在一起,天天和他們談話,勸說他們放下武器,為阻止日本對華侵略而鬥爭。有幾個軍國主義思想頑固的日本士兵,田中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次進行感化教育,讓他們的思想漸漸有了轉變。
後來,田中實又開始籌劃在冀中也建立反戰組織。那一年,他才22歲,別看年紀輕,但他在俘虜士兵中威信很高,無論是和人談話還是工作,他都是滿帶笑容,大夥都服他,願意加入他所說的反戰組織之中。
1941年2月23日,田中實等人在八路軍的幫助下成立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冀中支部」,田中實擔任冀中支部長。在他的帶動下,冀中支部的成員很快發展到19人,他們又將如何開展反戰工作呢?
反戰同盟冀中支部,是敵後抗日根據地內成立較早的一個支部。他們在根據地先是出版了《日本人民之友》和《光明》月刊,這兩種刊物在日本士兵中傳閱,有的日本士兵深受觸動,就來投降了八路軍。另外,他們還編印了大量的宣傳品散發到日本軍隊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當時印刷條件有限,不能印製更多的刊物和宣傳品,於是他們又想出其他的法子,創作反戰歌曲和文藝作品的明信片。除此之外,他們還以書信、散文、詩歌、評論、漫畫等形式進行宣傳。在抗戰紀念館中,至今還保留著這樣一份傳單,傳單是以兒子給父親的書信形式進行反戰宣傳。
父親:
久未問候,祝您身體健康,您那兒一定是很辛苦了,我們還是和您出徵前一樣,過著半飢半飽的日子。現在已到麥收季節,家中深感勞動力不足。在插秧時由於鄰居安造君的協助,總算按時植完,而今安造君也被召從軍,家中再無人來幫忙,我雖然年僅13歲,也得像大男子漢一樣參加勞動,但仍感人手不足,十分困難,將如何是好呢?
到底這個戰爭是為何而戰呢?朋友們說是為日本、東洋和平而戰。但是父親不在家,就是日本、東洋和平了我也不願意。如果沒有戰爭,我想父親是不能到遠離家鄉的中國去打仗,家中也不會有這樣的困難的。咱鄉小學木村老師的遺骨昨天已經送到家了,父親是否也將變為骨灰回來呢?這成為我每天擔心的事了。母親每天在背地裡一人偷偷地傷心落淚,盼望著您早日歸來。
想念您的孩子謹上
這些書信,讓不少日本士兵讀後淚流滿面,他們漸漸對這場侵略戰爭有了新的認識。
田中實還帶領著冀中支部的反戰友人,製作了一種叫做「慰問袋」的宣傳品。「慰問袋」是用漂白細布做成的,大約33釐米長,25釐米寬,袋子正中上半截印著「慰問袋」3個大紅字,字的下邊印著日本人最喜愛的櫻花。裡面裝有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將軍籤發的到解放區的通行證,還有一盒在戰場上繳獲的五顏六色的糖塊,一塊印著反戰厭戰歌曲和櫻花的白麻紗手帕,再有就是各種傳單和反戰同盟的刊物。
這些傳單、慰問袋,一部分通過八路軍敵工部發放到八路軍連隊,由八路軍連隊敵工小組散發在據點附近或撒在戰場上,一部分由敵工部和反戰同盟的成員,在部隊的掩護下,親自到日軍據點附近散發,有的公開散發在據點周圍的要衝路口,有的放在敵人可能要搜索的磨房、碾盤、廁所、民居等地方。
1944年夏天,滄州肅寧縣的日軍出來「清剿」,八路軍在周圍埋伏,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偽縣公署的獨眼龍日本顧問被俘獲。部隊把他送到白洋澱,田中實等反戰同盟成員和這名戰俘進行了一番談話,他們問日本顧問知不知道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日本顧問竟然點頭說道:「反戰同盟的傳單的我的有。八路的優待俘虜政策,知道,我的死了死了的沒有,我的反戰同盟的幹活……日本軍閥的混蛋。戰爭的讓人討厭。我的家的回不了。」可見,反戰同盟印製的傳單對他是起了作用的。
八路軍的敵工幹部為了能打入敵人內部,提出了學習常用日語的想法,於是田中實帶領著冀中支部的成員開辦了日語訓練班。他們每次都輪流到訓練班去講課,教授一些簡單的日語對話或者是教唱日語反戰歌曲。反戰同盟中有個成員名叫吉田,他來中國前,在日本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吉田既會譜曲,又會唱歌,他教唱的一支日軍士兵思鄉厭戰歌很有意思。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啦啦啦……丟下老婆孩子丟下家,來到支那打天下。今天這兒,明天那兒,白天黑夜去廝殺。家裡沒有米,孩子叫媽媽,娘啊沒辦法,沒辦法呀,盼望丈夫早回家……啦啦……」
反戰同盟的成員還經常深入到連隊,去教八路軍戰士用日語喊話,比如日本士兵們,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等等。他們非常有耐心,一遍一遍地教,直到戰士們學會為止。在盂縣上社的一次戰鬥中,八路軍戰士就用學會的日語喊話,有8名日本兵聽到以後,停止了抵抗,繳械投誠。
田中實不光帶領著反戰友人開辦日語訓練班,他還帶著幾名反戰盟友做起了八路軍的軍事教員。1942年5月,冀中軍區轉移到路西,精簡下來700多名幹部,組建了冀中軍區幹部教導團。幹部教導團主要是為了培訓幹部,提高他們軍政素質。當時教導團中極缺軍事教員,特別是缺乏教授使用日軍武器的教員。為解決這一難題,「日人反戰同盟冀中支部」有7名成員被抽調過來,做起了軍事教員。田中實就是其中一員,這些成員在日本受過正規訓練,軍事素質好,學識全面,既能講理論,又能做示範,動作準確。
田中實在幹部教導團擔任戰術教員和擲彈筒教員,他技術熟練,上課相當認真負責。在他的傳帶下,其他教員也是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所懂得的知識教給八路軍。有個教員身體不太舒服,但他依然堅持帶病教學,八路軍學員為了照顧他的身體,搬了板凳請他坐著講,他說什麼也不肯坐下,八路軍全體學員很是感動。
平日裡,反戰同盟的成員和八路軍同吃同住,有時候,隊伍裡實在弄不到什麼好的,八路軍就把小米用油炒一下給他們當飯吃。田中實知道了這樣的情況,他的心裡明白了——中國人就是自己的親人,中國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為了保護中國親人,保衛第二故鄉,田中實和他的戰友們又將做出怎樣的抉擇?
1941年初冬,田中實和其他7位反戰同盟成員跟著八路軍隊伍向平漢鐵路西轉移。沒想到,在通過平漢鐵路封鎖線時,日軍發起了攻擊,有五名反戰同盟成員在激戰中走散了。八路軍敵工部的戰士都擔心他們回到日軍的隊伍, 但是第二天,這5個人在群眾的幫助下,一個一個地都先後找回了部隊,可見他們的反戰立場十分的堅定。
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發動了殘酷地「五一大掃蕩」。在「掃蕩」開始之前,八路軍就把機關幹部、日語訓練隊的學員、反戰同盟支部的盟員,混編成了若干個工作隊,名叫「冀中日人反戰同盟工作隊」。他們被分別派到了各軍分區去隨反掃蕩部隊轉移到敵佔區,對守備在大城市外圍地區和交通沿線的敵偽軍開展政治攻勢。支部長田中實隨冀中回民支隊一起活動,到阜城以東的泊鎮、交河一帶開展政治攻勢。
5月中旬,為配合根據地腹心地區的領導機關轉移,回民支隊奉命攻打交河、泊鎮。馬本齋命令焦振鐸帶領一個排偷襲交河城,田中實帶了一部電話也跟著焦振鐸在交河作戰。偷襲任務完成後,田中實接通了通往交河城的電話線,他和交河守城日軍中隊長通上了話,田中實說:「今天晚上,我們已將交河城東、北、西的3個城門打開。這次給你留點面子,要不早將你們全部消滅了。」 日軍中隊長問:「你是什麼人?」田中實說:「我是冀中反戰同盟支部長田中。」敵軍中隊長氣得大罵田中實是叛徒。敵人遭到偷襲,又莫名其妙地和日人反戰同盟通了電話,讓他們深感八路軍神出鬼沒,威力無窮。這次行動在日軍內引起很大的反響,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攻心戰。
泊鎮、交河作戰之後,回民支隊在司令員馬本齋的率領下,在孫鎮一帶活動。不久,他們接到冀中軍區電報:向冀魯豫轉移。可是就在轉移的途中,回民支隊和日軍在阜城縣東打了一場空前殘酷、激烈的高紀莊突圍戰。戰爭之中,田中實又遭遇了怎樣的狀況呢?
雙方激戰中,一部分士兵被打散了。回民支隊司令部突圍之後,命令劉子榮連長率一部分戰士斷後,尋找打散了的支隊戰士。當劉連長他們走到距村口三五百米的地方,聽見有人喊,當時沒有聽清楚喊的什麼,循聲望去,只見一個人身體有點晃悠,邊走邊喊:「劉的你來!」這時大家都認出了那人是田中實,他右腿受了傷,流了很多血,但沒有傷著骨頭。劉連長把他身上背的槍、子彈袋接過來,關切地問他怎麼回事。他比劃著,意思是說幾個日本兵見他是日本人,追著不放,他用3支槍輪流射擊,這支打熱了換另一支,邊打邊退,一直打到日本兵退去。他想到根據地武器缺乏,又捨不得扔掉這幾支槍,就這麼咬牙堅持到看見了自己的同志。
這時,村子附近還有零星槍聲,稍遠一點的地方有槍炮聲,大家都擔心敵人會返回來,決定立刻轉移。可是因為沒有擔架,沒法抬著田中實,大家要背他,卻背不動,田中實只好自己走著。沒走多遠,田中實行動實在有點吃力,劉連長只好派人到村子裡找門板或馬匹。結果八路軍戰士沒找到門板和綁擔架的東西,只找來了一頭牛,於是劉連長他們把被子、背包帶捆在牛背上,扶著田中實上了牛。哪知牛一走,身體一晃悠,別人扶著田中實的手還沒有離開,他就摔了下來。最後,幾名戰士用繩子、綁腿繩下很大力氣把被子捆牢在牛肚子上,再把田中實扶上牛背,大家才安全撤離。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田中實的右腿又恢復了健康。
1943年,敵人又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大「掃蕩」。當時,田中實隨教導團四連在豆鋪裡作戰,不幸被俘。被俘後,敵人企圖想通過懷柔政策感化他,要他發表背叛日本反戰同盟的聲明,誣陷八路軍槍殺俘虜。田中實堅決不同意,他義正詞嚴地痛斥了日本軍部發動侵華戰爭的滔天罪行。日本軍官見達不到目的,就殘忍地殺害了田中實。
得知田中實遇害的消息,冀中地區的八路軍官兵十分悲痛,大家都說他是中國人民真正的朋友。
據統計,在八路軍中的日本人,1940年,投降者佔7%,1943年達到48%。整個抗戰期間,日軍投降者達746人,被俘者6213人,其中許多人被「潛移默化」為反法西斯主義的戰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有他們的一份貢獻!
這正是:
日本八路田中實,反戈一擊是英雄。
堅貞不屈浩然氣,血灑燕趙青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