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孫鬍子。高爾基式的鬍子是他的標誌,也是他相伴多年的老朋友。當年,孫毅還是馮玉祥手下的西北軍,已經蓄起了小鬍子。後來,孫毅加入紅軍,遇見了策馬上路的朱德總司令,還有軍委參謀長劉伯承。朱德指著他的鬍子打趣說:「你可曉得,紅軍的條令規定不能留須。你為啥子要留鬍子?」孫毅答得也挺妙,他說:「人遇著危難的時候,身上的油跑了,肉掉了,就這鬍子不跑,還一個勁兒往上長。這鬍子義氣,像是人的精氣神兒,剃不得!」朱德聽了哈哈大笑,囑咐他好好留著鬍鬚。有了朱老總特批,孫毅的鬍子就一直留了下來。
再往後,孫鬍子的小鬍子還派上了特殊的用場。有一回,紅軍學校排了一齣劇目《活捉敵師長》,敵人的師長就是留著鬍子的陳時驥。因為大多數將士不留鬍子,這個角兒可就難找了。這時候,特批蓄鬍子的孫毅頂上事了,他親自上場,飾演敵師長。打從那起,孫毅就有了這個伴隨終生的綽號——「孫鬍子」。鬍子裡面的故事有好幾處,孫毅這個大名裡面又有什麼深意呢?
孫毅出身貧苦,這個大名也不是家裡起的,而是他自己的主意。按照他的說法:「殺敵為果,致果為毅。」為了殺敵人,保家國,孫毅先是在1923年加入了河南陸軍開封補充營。他在舊軍隊裡認識了一個重要的朋友——趙博生,這位老大哥跟他談心,談人生,談得最多的就是一支光榮的隊伍——工農紅軍。
埋在兄弟們心底的火種,終於在1931年的12月14日點燃了。趙博生、董振堂等人率領國民黨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發起暴動,加入紅軍隊伍。
當時,孫毅所在的二十五師師長拒不參加起義,整個部隊亂成一鍋粥,有的往南,有的往北,好多人都不知道該往哪去。孫毅看見總指揮部樓上的一桿紅旗,他的心裡有了底,他催著部隊參謀處長說:「部隊集合了,我們也趕快出發吧!」就這樣,孫毅同師部和警衛排的人一起加入了紅軍南進的隊伍。
孫毅一路往南走,瞧見前面一個熟悉的神影,哎!這不是趙博生嗎!這時候,他才知道,趙大哥已經在兩個月前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主力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長徵起步之時,本來在紅軍學校做教員的孫毅被葉劍英叫到跟前,下達指示:「為了應付更複雜、更困難的局面,中央決定組建一支新的部隊——教導師,直屬軍委領導,主要任務是保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軍委確定由張經武出任教導師師長,何長工任政治委員,你任參謀長。今天請你來,一是正式通知你,二是想聽聽你有什麼意見。」
孫毅深知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何況軍委對自己如此信任,他立即表示服從決定。緊接著,他又接到一項任務:快馬加鞭,協同其他幾位同志一起籌備教導組。很快,隊伍建起來了,孫毅手下3個團共有6000多人。
作為師參謀長,騎馬行軍,理所當然,可是,在討論領導幹部乘騎分配的時候,軍事顧問李德搬出一個說法——孫毅是從「白軍」過來的人。一個理由就劃掉了他名下的那匹馬。孫毅聽說這事,一笑了之,他說:「沒了四條腿,還有兩條腿嘛,我絕不會掉隊的。」
漫漫長徵路上,孫毅的部隊領到一項任務:臨時中共中央總負責人博古決定將印刷鈔票和宣傳品的機器以及修理槍械的兵工機器統統搬走,具體工作就由教導師承擔。數以千計的機器,大大小小的鐵箱子、木箱子,十來個人才能抬起來的機器部件,全由教導師戰士肩挑槓抬,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為了趕上大部隊,教導師將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部隊通過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後,進入江西、廣東交界的大庾山,這裡到處是懸崖陡壁,加之天不作美,不時飄一陣小雨,戰士們抬著笨重的物資行走在山間小路上,這一路,簡直比登天還難。遇著特別難走的地方,難免有人掉下懸崖,就此犧牲。
很多基層幹部和戰士都對「負重轉移」的做法提出質疑。孫毅將情況匯報給 教導師 師長 張經武、政治委員 何長工,並談了自己的看法。經過認真討論,由孫毅起草電文,向軍委總部請示:今後再遇到危險路段,將多人抬的機械部件丟下山澗,減免部隊傷亡。第二天,總部復電,劉伯承親筆籤字,批准了這一請求。
長徵,何其偉大,何其艱難。1935年6月,紅軍來到夾金山下。夾金山主峰海拔四千多米,終年積雪,空氣稀薄,別說路了,就連人影也見不到一個。那天氣,就跟小孩兒的臉一樣,一會兒陰一會兒晴,一會兒下起了雨,一會兒飄起了雪。再加上紅軍部隊長途跋涉,沒吃沒喝的苦日子過得已經太久了,將士們身上連一件擋風的衣裳也沒有,要想翻山越嶺,真是難上加難。
葉劍英派孫毅帶隊前去偵查。孫毅領了命令,帶上兩個參謀來到了磽磧村。到了老鄉家裡,他了解到這樣幾點關鍵信息:一是確定行動時間,要想翻山過去,必須在上午9點到下午3點之間行動;二是拿到了一個暖身子的訣竅,上山之前多喝上點薑湯、辣椒水;第三,就是鄉親們囑咐說——山陡路滑,戰士們得各自備上一條棍子當手杖。情況摸清楚了,孫毅就此匯報給葉劍英,有效減少戰士過山的傷亡。
10月19日,孫毅所在的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吳起鎮,他用雙腳走完了二萬五千裡的徵途。
在人民解放軍的軍史上有這樣一行記錄:孫毅被專家們冠以「我軍傑出的軍事教育家」的美譽。他這一輩子做了很多年的軍事教育工作,為我黨我軍培養了大批優秀幹部。早在中央蘇區工作期間,孫毅就曾擔任瑞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員、連長、營長,後來又擔任紅一方面軍教導師參謀長。長徵一路,到達陝北,他又任紅一軍團司令部教育科科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第一一五師隨營學校改編為師屬教導大隊,孫毅接任師教導大隊大隊長。不久之後,孫毅率部深入河北阜平、行唐、靈壽、平山一帶,宣傳抗日,發動群眾,籌糧籌款。11月,晉察冀軍區正式成立,師部命令教導大隊歸隊。這時候,孫毅遞上一個請求,他要求留下來,辦軍校,帶學生,擴軍隊。培育桃李,是隊伍發展的長久之計,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和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同意了孫毅的辦學請求。
這年年底,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就在阜平縣普佑寺正式成立。學校掛牌招生,20天就來了五百多個學員。學生有了,課程定了,這幾樣是齊了,可還差著好多的事呢!經費短缺,教室沒有,懂教育的幹部更是特別難找。面對著這一攤子麻煩事,孫毅又該怎麼辦呢?
面對一連串的困難,孫毅帶領工作人員耐心去做群眾工作,借農舍,借寺院,用來給學生們當教室;他親自到阜平縣教育局借來油印機和紙張,自製教材;又命令各隊隊長兼任政治指導員,兼職教員,並聘請黨政領導來校授課。
學校成立一年多,孫毅主持三期學員培訓,為部隊培養基層軍政幹部1600多人,大部分畢業生進了晉察冀軍區所屬部隊,成為晉察冀抗日武裝和根據地建設的骨幹力量。
孫毅一邊辦學,一邊搞軍政,還要應付日偽軍的殘酷「掃蕩」,沉甸甸的工作壓得他喘不過氣,加上長期營養不良,隔三差五就要鬧場病。聶榮臻聽說孫毅的情況,特別委託 諾爾曼·白求恩 為他做了一次全面檢查。白求恩大夫對聶榮臻講:「孫毅校長工作時精神高度集中,過度勞累,患有嚴重的胃病,他的生命前途不佳。」因為白求恩的鑑定報告,聶榮臻強令孫毅休假一個月。
1940年8月,孫毅受命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為做好這項工作,孫毅殫精竭慮,他曾說過:「我一生中有很多頭銜,這些頭銜都可以不要,唯一希望保留的是抗日軍政大學二分校校長。」為貫徹落實毛澤東為抗大制定的教學方針,孫毅在全校幹部大會上倡導「苦、嚴、行、正」精神。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孫毅十分注重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在全校組織的野外大演習中,把即將畢業的學員全部帶出去,輪流擔任班、排、連長,指揮部隊在敵佔區活動,武裝襲擊、擾亂日偽軍,收到了良好效果。孫毅擔任校長的五年間,抗大二分校為我軍培養了兩萬多有用人才,先後有三百多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血灑疆場,66人成為共和國的將領,更多的抗大學員成為建設新中國的棟梁之才。
1949年以後,孫毅擔任華北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51年,華北高級步兵學校改稱第六高級步兵學校,根據上級指示,孫毅親自帶領師生方陣參加了當年的國慶閱兵式。1953年,孫毅擔任軍委軍校部副部長。1978年,時年74歲的孫毅被中央軍委為總參謀部顧問,老將軍在各個工作崗位貫徹實事求是,實踐加調研的工作作風,將我軍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
孫毅脾氣直,愛較真,跟誰也是這個樣兒,就算對面是聶榮臻,孫鬍子也改不了他的暴脾氣。抗戰期間,孫毅與聶榮臻做搭檔,在一場作戰討論過程中,倆人誰也不服誰,孫毅脾氣一上來,當場拍了桌子。
事後,聶榮臻的夫人說:「這個孫大鬍子,脾氣倔得像頭牛,得找個人管管!」誰能管得了孫鬍子?聶榮臻想到一個人,就是以英勇抗日聞名的「田氏三姐妹」大姐田秀涓。聶榮臻跟夫人商量說:「秀涓相貌出眾,性情溫柔,她同孫毅一個內向,一個外露,二人結合,正好剛柔相濟,真是天生的一對。」聶夫人也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就私下裡找田秀涓聊了聊,兩個女人聊了一場,田秀涓說:「讓我想一想。」
沒過多久,田秀涓收到孫毅寫給她的情書,其中既沒有甜言蜜語,也不見海誓山盟,孫毅只是對他的個人身世作出「坦白交代」:「我家很窮,很小就結了婚,並有一個孩子,後來離家參加了舊軍隊。1931年寧都起義,棄暗投明,從此走向光明大道。因戰爭頻繁,長期沒給家裡寫信、捎錢,前妻以為我戰死了,就帶女兒改嫁,如果你願意嫁給我,就回句話。」田秀涓被孫毅的真誠打動,毅然嫁給這個年長她十三歲的老大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孫毅的夫人田秀涓曾擔任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在夫人的幫助下,孫毅也改掉了自己的暴脾氣,成了一員著名的儒將。有人說,聶榮臻真是好眼光,給孫校長找了一位良師益友好妻子。二位歷經風雨的伉儷情深如許,1989年重陽節,孫毅、田秀涓被評為全國「金婚佳侶」。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樂聽
添加朋友→搜號碼:FM1003HBLYPD (點擊複製)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掃描、長按二維碼:
河北廣播電視臺旅遊文化廣播播出頻率:
石家莊:FM100.3、AM603、AM1521
北京、天津、承德、廊坊、唐山:FM88.1
衡水:FM103.8
保定:FM97.8、AM603
邢臺:AM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