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出漂亮明顯的星空或銀河照,一個合適的位置比任何器材都重要,普遍來說,最好留意以下的幾點:
1. 天色晴朗無雲
2. 沒有或少人造光害
3. 避免月光
如果你能遇到以上三點的條件,要拍出漂亮的星空照可說非常簡單!那麼怎樣可以好好計劃呢?地點方面,我們平常可以多留意其他攝影師拍星空會到的地區,或是自己多到不同的遠離市區的地方發掘;出發拍攝前也可以觀看天文臺的衛星圖,看看雲層的覆蓋範圍會否影響拍攝;而要避開月光。
以下是本月可觀看月圓的日子。
(二) 器材設定
要拍星空照,三腳架為必須,而快門線也推薦使用,儘量減低按下快門時產生的震動。以下為相機的設定:
焦距:套頭通常由 18mm 開始,也足夠拍攝廣闊的星空照了,因此便使用 18mm 吧!
光圈:因為普通套頭的光圈是會按焦距而浮動的(若果不變便是「恆定光圈」的鏡頭),在最廣角端 (18mm) 應該會有 f/3.5 的光圈值,在拍攝星空照可以利用 f/3.5 的最大光圈;
ISO:在星空照中,為了於有限時間內吸光,ISO可以使用 ISO400、800甚至1600,請按當時的環境光線決定; 當然也根據相機自身高感情況而定。
快門:要拍出點點星空而避免星軌,快門值不可過長,一般可按 「500 Rule" 來決定,請看以下的解釋
決定星空照快門速度的 「500 Rule" :
要拍攝出銳利的星空照,快門值不可以過長,因為地球是會轉動的,若果你曝光過久,相片便會出現小小的星軌,令星星感覺不夠銳利,那麼多少快門值才夠呢?我們可以按照外國的 「500 Rule" 來參考:
500 / 焦距 = 最大快門值
例如:我們的焦距是 24mm,500/24 ~= 21,即是最大的快門值不可超過21秒,但因為地理位置不同,我們可以按經驗來調整,例如筆者多數會用450來計算:450/24 ~= 20秒,即是用24mm的焦距時快門最慢只可用20秒來拍攝,不然拍出來的就是星軌了。
[補充] 若果是APS-C 的相機會有 crop factor,例如 Nikon D7000 的 crop factor 是 1.5x,利用 18mm 時我們便要這樣計算: 500/18/1.5 ~= 19秒。
讓你的星星動起來 最詳細星軌攝影教程
新人練手優選 學習製作絢麗星空合成照片
可以和閨蜜拍下這樣的甜蜜,沒有男票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