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大學:《感知身體,觀想於心——以「我們連覺也沒睡決定在這裡跳舞」為例》

2021-02-06 藝術學人

論文:感知身體,觀想於心 ——以【我們連覺也沒睡決定在這裡跳舞】為例

作者:黃之羿

指導教師:王雲幼

學校:臺北藝術大學

學位:碩士

院系:舞蹈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關鍵詞:身體觀、釋放技巧、拉邦動作分析、身體覺察

【中文摘要】

透過畢業製作《我們連覺也沒睡決定在這裡跳舞》探討自我身體歷程及表演詮釋的提升。本文撰寫構想主要分為四個章節來探討,藉由與多位風格不同的編舞家合作,分析此製作的三首舞碼風格、創作背景、內涵意義,通過筆者對角色的詮釋,瞭解人體骨架如何主導肢體動作觀念的養成。從排練過程至演出階段,挑戰不同以往的風格以及現代舞技巧流派,打破舊有的身體慣性反思過去所學,分析本製作過程中所獲得的身體經驗,希冀進一步提升肢體技巧與表演詮釋能力。本文的第一章「經驗的累積」,透過此檔製作分析筆者在求學階段身體訓練的累積及身體觀念的養成。第二章「解構再結構」,筆者針對自己身體風格的轉變與詮釋,透過身體技巧剖析,其中包含中國古典舞、李蒙技巧、釋放技巧等,透過學理的實踐,運用拉邦動作分析初探三種身體技法的動作質地。「解構」過往所學的身體技法經驗,藉此將中國古典舞與現代舞重新加以「結構」。找到兩者之間共通之處,將身體技巧做合理的重組與連結,形成屬於筆者自身的身體觀念,並體現於此次製作中。第三章「舞作的分析」藉由製作中的三首作品選擇,初探舞作結構以及作品生成的創作背景,輔以拉邦動作分析理論作為切入點,透過拉邦動作分析的勁力與動作外型,來探討肢體與角色情感詮釋,及釋放技巧的運用及使用的身體質地,並藉由在多種角色詮釋中,反思如何將生活化動作與身體技巧做合理的重組與連結。第四章「反思與歷程」透過此檔製作策劃至展演的全程,運用釋放技巧和拉邦動作分析的身體技法與學理觀念養成,來反思過往所學及身體經驗。並經由不斷的反芻、轉化,重新累積出屬於筆者現在的身體觀念,捨棄舊我、找到新我,回饋筆者自身及結語。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ative process involved in my graduate production, "No Time to Sleep, Let Us Dance", in relation to the meanings developed within the work.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production was the cooperation with many choreographers who have their unique movement sty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dance styles under three choreographers includ- ed in the production,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meanings embedded in the production. In my analysis, I observe how the dance production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movement concepts. I also reflect on how, as a dancer, I was challenged by embodying differ- ent styles and techniques and how I broke through the habitual vocabularies of my body move- ments. I also analyze how I have gaine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production and how my dance skills were enhanced so that I could find better ways to improve myself in performance and in interpret- ing and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titled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In this chapter, I focus on my physical training less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hat I think about body concepts through- out the school years that I was in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y body movements and my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I try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my movement qualities with the theory tool of Laban Movement Analysis(LMA). This chapter will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three dance works through the lenses of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Limon Technique and Release Technique. I have done my best to find the balance in between, connect and reconstruct and body technique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unique body concept of my own.
In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is of Dance Works,」 I use elements of LMA to investigate the three dance works of this produc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using LMA i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energy flow in each work, and to distinguish the motivation of the dance move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esent the emotional qualities that are needed for specific role.
Those last chapter, 「Introspection and Working Process,」 concludes my personal analysis for the whole production. This chapter lead me to introspect how I utilize my background in Release Technique and methods like LMA, through countless times of self-introspection and self- conversation, I have found valuable concepts about body movements. While my body as well as my mindset are transform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I have completed this production.

【論文目錄】

前 言

第一章「經驗的累積」 2

第一節 我與「身體」 2

第二節 我的「身體觀」的形成 4

第二章「解構再結構」 9

第一節 身體技巧與學理實踐探討 9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 9

(二)李蒙技巧 11

(三)釋放技巧 14

(四)拉邦動作分析—勁力、動作外型 17

第二節 身體技法的動作質地剖析 22

(一)中國古典舞(提沉)動作質地分析 22

(二)李蒙技巧(七項訓練重點)動作質地分析 23

(三)釋放技巧(身體使用特性)動作質地分析 24

第三章「舞作的分析」 25

第一節 《一個人·晚安》 28

第二節 《我______你》 34

第三節 《無 名》 41

第四章「反思與歷程」 47

第一節 回觀身體之歷程 47

第二節 結語 50

【參考文獻】 52

附錄一 指導教授暨藝術總監/製作人簡介

附錄二 合作編舞家簡介

附錄三 展演文宣品、節目單

附錄四 展演影音資料光碟

一、書籍

歐建平,1996,《舞蹈美學鑑賞》。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歐建平,1997,《舞蹈名人錄》。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保羅.拉夫,2002,《現代舞術語詞典》,歐建平譯。上海市:上海音樂出版社

約翰.馬丁,1994(1997),《舞蹈美學》,歐建平譯。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摩謝·費登奎斯,2017,《動中覺察》,陳怡如譯。臺北市:心靈工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達瑞爾·夏普,2012,《榮格人格類型》,易之新譯。臺北市:心靈工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 照,2017,《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讀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臺北市:本事出版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創造性舞蹈與拉邦動作分 析》。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2008,《舞者·北藝大 給專業舞者的信》。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平 珩,1995,《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書局

餘舜德,2015,《身體感的轉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Eric Franklin,1996(2007),《舞蹈意象與身體訓練》,林文中譯。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Philippe Noisette,2012,《當代舞蹈的心跳》,吳佩芬譯。臺北市:原點出版

江映碧,2001,《動作分析與記錄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ella Itkin,1997,《表演學》,塗瑞華譯。臺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鄭錦揚,2007,《藝術概論》第二版。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爾充,2016,《人體律動的詩篇:舞蹈審美論集》。北京市: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

王雲幼、謝杰樺,2009。《數位化解析情緒,優質人類生活,淺談動作分析中情緒應用之可能 性》,美育雙月刊,第 168 期,64-69,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雲幼、謝杰樺,2009。《熱門與前瞻學術議題深度報導新時代的舞蹈與科技:影像及電腦與 數位化科技之遊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十一卷一期,6-14。

王偉、張軍,1999。《不斷探求「古典舞」的內涵》,舞蹈雜誌,6 期 24,舞蹈雜誌社。

詹佳惠,2006,《荷西李蒙舞蹈技巧介紹及動作要領說明》,舞蹈教育,第 4 期,國立臺灣體 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

三、碩博士論文

李蕙雯,2008,《雙囍》—以拉邦動作質地分析反思身體訓練歷程。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 學。

黃均婷,2015),《伴途》- 探索自身。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黃彥慈(2006),拉邦動作分析時間、空間與力度元素量化之研究—以本能動作為例。桃園 市:國立體育學院。

四、訪談資料

簡華葆,2018 年 09 月 27 日,臺北市,作品《一個人·晚安》的創作理念及其自身的身體技巧使用方式與教學研究重點。

五、網路資料

1.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

https://baike.baidu.com/item/肌肉記憶

2.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95203/?index=2

3.Women in Art:編舞四十年,百多部創作,後現代舞始祖 Trisha Brown

https://hokkfabrica.com/women-in-art-post-modern-concept-of-remembered-trisha-brown/

4.吳修辰、王茜穎(2007)。許芳宜從芭蕾考三分到現代舞后。商業週刊,1001。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212

THE ART OF BEING HUMAN 

相關焦點

  • 世界睡眠日 我們好好睡個覺
    人生1/3的時間是在沉睡中度過的它直接決定著餘下的2/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我們一起來聊聊如何好好睡覺!長時間的低質量睡眠,讓身體每天都在超負荷狀態,損傷記憶力、降低效率、增加發病的風險!據英國薩裡大學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持續一周,人體內就會有711種基因功能改變,影響新陳代謝、免疫力和抗壓等功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那些睡眠最規律的人相比,睡眠時間不規律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一倍以上。
  • 這屆年輕人,想睡個好覺有多難?
    有時候覺得,不是我們不想休息,而是我們的工作,真的是讓我們「捨棄自我」。 熬夜,已經成為一種生理習慣 Moka | 24歲 記者 年輕人睡個好覺有多難?這個問題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 我,24歲,工作2年,熬夜史卻長達9年。
  • 長期趴著睡覺,身體會「惹上」哪些危害?今天就告訴你
    睡覺幾乎佔據著人們三分之一的時間,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感到乏困就會睡覺,在公交車上睡、在火車上睡以及在教室裡趴在桌子上睡……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就是趴著睡覺,很多上班族和學生都會趴在桌子上睡覺,也確實可以暫時緩解疲勞。
  • 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指哪三覺?哪些睡覺姿勢對身體有益?
    睡眠可以讓身體得到休息,是很好的養生方式。在民間,常有「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說法,可見睡覺也有很多學問在裡面。那「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哪三覺?哪些睡覺姿勢或對身體有益?「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哪三覺?
  • 兩岸青年說│兩岸青年:我們故事自己說訪音樂才子張暢(臺北藝術大學陸生)
    兩岸青年,我們的故事自己說__訪音樂才子張暢(臺北藝術大學陸生) 兩岸青年,我們的故事自己說。
  • 在電擊棒的節奏中感受身體的失控 王連晟(Lien-Cheng Wang)臺灣藝術家在LIDO藝術中心
    王連晟簡介/數位藝術創作者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什麼意思?三覺指的是哪三覺呢?
    農村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裡的「三覺」指「顛倒覺、懶覺、蒙頭覺」。一、顛倒覺顛倒覺就是晚上不睡,白天睡覺。農村老人常常說,這娃睡顛倒了。就是說有的人白天睡得叫不起,晚上來了精神通宵不睡。顛倒覺對身體不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宇宙萬物皆有規律,順應規律就會萬事皆順,逆行而為,萬事不順。自然萬物是大宇宙,我們人體是小宇宙,大小宇宙是相通的,小宇宙必須順應大宇宙,才能事事順利。世界上大多數動物都是晚上睡眠,白天活動。
  • 《失眠療愈》:這本書能讓你睡個好覺
    正如作者所說:「睡眠好壞,不能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作為評判標準,而是以睡眠後第二天精力、體力是否夠用為標準。」很贊同作者的觀點。可是我們已經習慣了以時間為單位衡量睡眠的質量,一下子難以改變,我們該怎麼辦呢?
  •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如何睡一個好覺)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如何睡一個好覺)如何睡一個好覺提升我們白天的活力精神:首先我們要了解睡眠,睡眠分為兩種:第一是REM睡眠:即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s Movement)在此睡眠階段,眼球會不由自主地快速移動,大腦保持微清醒,身體保持休息狀態又叫淺睡眠。
  • 躺上去,睡個覺,慢慢把腰「養」好!
    這是因為我們的腰椎,自帶弧度。長時間懸空,沒有承託,就會容易側彎。再加上我們工作忙碌,坐姿、睡姿不正,會加劇側彎弧度。不及時調整,腰椎的僵硬、老損加快,久而久之,各種大麻煩就會找上門來!而且聽塑形教練說,長期讓腰部懸空入睡,還會睡平曲線,臀部又扁又平,實在太可怕了。
  • 【壹藝谷】春之蛻變 – 四季覺舞藝術假期
    因為那時候,你的心是無畏的,你的身體是柔軟的,你和外界是融合的…..舞動離你有多遠?如果有人問:你會跳舞嗎?相信90%的人都說:沒學過,不會!真的是這樣嗎?四季覺舞:春耕夏長秋收冬藏,大自然一年四季循環不斷,生生不息。人要順應自然,隨順因緣,才能活得輕鬆自在,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導師在不同的季節,根據當下的能量場,運用不同音樂,環節和舞動,動靜結合,調整我們的身心,順應自然規律,綻放內在的生命力。
  • 許芳宜:跳舞是一種生命態度
    正當她憑藉華麗舞蹈徵服紐約的時候,她卻拋棄了大洋彼岸的無限榮光,追隨愛人布拉瑞揚一起回到中國臺灣,在那裡創辦了「拉芳。Lafa」舞團。她就是許芳宜。為了愛情的華麗綻放,她甘願選擇更為寂寞的舞臺。然而,事實卻是,這個天生為舞蹈命定狂熱的精靈,最後同時收穫了愛情和舞蹈的雙重榮譽。
  • 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是哪三覺?睡錯了,究竟會咋樣?
    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俗語有很多,不知大家是否聽過「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既然不睡覺對人體的傷害較大,為什麼會有「人睡三覺,命比紙薄」的俗語?這個俗語並非沒有道理,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民間俗語也是結合廣大人民日常生活而總結出來的帶有警惕或告誡意義的語言。而這主要是想表達錯誤的睡覺方式會對人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從而有損壽命。
  • 詩、戲劇與表演 ——臺北藝術大學林國源教授訪談
    作者林國源教授曾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早年留學法國,美學博士。長期從事《詩學》、西洋戲劇史和戲劇理論研究和教學。出版著作有《古希臘劇場美學》、《戲劇的分析》、《現代戲劇批評》、《夢幻劇》、《詩的表演:從波特萊爾出發》等。2013年和2016年暑假他被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開設《歐亞節慶文化研討》的課程。
  • 寶寶喜歡趴著睡覺,三點好處看得見,「正確趴睡」爸媽要知道
    之前有網友曬圖家裡寶寶的奇葩睡姿:有的一字馬、有的舉著手、有的扭轉身體、有的撅起高高的小屁股......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寶寶睡覺不安穩,趴著睡是好是壞?小敏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自己剛剛要睡著寶寶又醒了,就這樣整晚的折騰,小敏都要崩潰了。睡得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寶寶脹氣,所以睡覺喜歡趴著睡,而小敏又擔心這樣導致寶寶會窒息,所以等睡著後就把寶寶放倒,可是寶寶躺著睡一會就因為身體不舒服醒來。
  • 為什麼GD跳舞那麼帥,TOP卻只能跳老年Disco?
    (太陽跳舞也是叼但因顏值的關係我們不討論)為什麼長腿大胸顏值擔當的Top就做不到?你媽知道你的大長腿是用來跳這種舞的嗎?症狀主要為以下幾點:手眼不協調別人抄作業可以抄滿分你抄作業差一點及格除了字醜得老師看不懂更可能是因為你連正確答案都抄錯(手眼不協調:怪我咯)不會臨摹,畫畫無能不會扣紐扣不會用筷子這些都是資深手眼不協調患者的必備技能
  • 「不想生病,莫睡三覺」,指的是哪「三覺」?老祖宗的智慧要注意
    易經中提到:「如果不想短命,就別睡三覺」。睡眠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身體才能保持健康狀態。因此,從遠古時代到現在,「睡覺」也已經成為一種大學問題。古人總結了數千年的生活經驗,勸告「不要短命,不要睡三覺」!
  • 田馥甄竟然跳舞了!背後連三晚爆肝「全身都在痛」
    記者蔡琛儀/臺北報導 田馥甄臺北演唱會將於明(11日)早上11點在拓元售票系統開賣,開賣前一天,演唱會同名主題曲《一一》MV也正式上線,由曾操刀S.H.E《十七》的導演陳奕仁掌鏡、仙草影像團隊合作,斥資超過1100萬預算打造,從腳本、拍攝到後制耗時5個月,最複雜的後期動畫細節,更是精雕細琢花了
  • 助眠產品,真的能讓人睡個好覺嗎
    當一夜好覺成為奢侈品,也催生了潛力巨大的睡眠市場。有調查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為「睡不著」苦惱失眠「纏」上年輕人孫瑩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晚上10點躺到床上,直到次日凌晨1點多才能真正睡著。
  • Sara說 | 美麗的基礎就是睡一個好覺
    Sara當年住的哈佛商學院學生公寓 One Western Avenue但是在最近2年,睡一個好覺卻變成了特別難得的事。開始創業後,我很容易在睡前腦海中總是有很多想法,也對聲音和光線很敏感,即使當時住在一個很安靜的小區或者一個人睡也是帶著眼罩和耳塞。現在我睡前有好幾個步驟,首先在睡前不要打電話,不玩手機,我也一定是手機不拿進臥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