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散落在四川綿竹漢旺鎮殘垣斷壁中的合影照。 澎湃新聞資料圖編者按我居新城君舊城,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十年前那一刻,在四川汶川發生的芮氏8.0級大地震,致使山河破碎,許多城鎮化為瓦礫,近七萬同胞遇難。
大災面前,國人堅強不屈,眾志成城!手拉著手,生死不離!
十年過去,同胞心手相連,思念成海!銘記傷痛,砥礪前行!
如今地震廢墟已成遺蹟,新的城鎮在涅槃重生,活著的人們再次掛起了全家福,孩子們也有了新的學校。
澎湃影像志,記錄這十年滄海桑田,見證彩虹在風雨後堅強升起!
十年前的地動山搖使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曾經的全家福從此只能存留在過去的老照片中。生活在繼續,這12個曾經不幸的家庭如今有了新的全家福,他們是萬千個被摧毀後又頑強重生的家庭縮影。感恩、知足是他們現在對生活領悟。
「姐姐,我要結婚了,你的弟媳很討媽媽喜歡,她的名字和你一樣,都有一個『霞』……」——劉波
地震發生後,劉愛國(左)和馬能輝(右)沒能在漩口中學尋找到大女兒劉彩霞,一名參與救援的解放軍戰士看過照片後說,印象中救過該名受傷的女學生,也許送上了直升機。然而十年不斷的尋找,依然音信全無,馬能輝還曾因此大病一場,脊椎植入了鋼板。如今,23歲的小兒子劉波(左二)即將迎娶未婚妻朱紅霞,劉愛國和馬能輝兩口子露出喜悅的笑容。
「既然我們活下來了,就要快樂地活下去,有生之年把快樂帶給身邊的人……」——陳仕群
熱愛跳舞的陳仕群(後排左三)是北川羊角花舞蹈隊的隊長。在地震中她失去了四位至親,女兒、小兒子、兒媳以及孫子,她自己也斷了7根肋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讓她終日以淚洗面,而當時40人的舞蹈隊中21人遇難。時間的流逝讓陳仕群意識到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她開始聯繫舞蹈隊倖存的隊員,希望大家用舞蹈給身邊的人尤其是同樣遭遇的人們帶去歡樂。如今76歲的陳仕群仍是舞蹈隊的隊長,重建後的舞蹈隊又增加了不少新的成員,只要天氣好,她們都會來到北川新縣城的新生廣場跳舞。
「從來沒敢忘記,努力生活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席成全
地震前,席成全(左)本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妻兒的生命,作為全家唯一倖存的席成全,沒了家,痛不欲生,終日在悲痛和愧疚中度過。後來他遇到了葉富蘭(中),葉富蘭的鼓勵給予席成全繼續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兩人重新建立了家庭,如今大兒子已經上小學,八個月大的小兒子跟著他們倆在北川新縣城的菜市場裡賣菜,日子過得清苦,但兩口子卻覺得非常踏實。
「希望女兒能健康快樂,好好讀書,將來可以離開這座大山裡的小鎮……」 ——梁世君、劉安芳
梁世君(左)和劉安芳(右)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兒,2010年近四十歲的他們迎來了另一位女兒(中)。劉安芳前幾年取得了高級繡娘的證書,在羌繡紡上班。如今梁世君偶爾出外務工,劉安芳則在家經營小旅店,8歲的女兒梁佳欣剛上小學二年級,每天回家都會和媽媽說起學校的有趣事情,對現在的生活,一家人覺得非常滿足。
「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其他的我們都不在乎了……」——王明貴、夏高珍
王明貴(左)和夏高珍(右)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兒,震後小兒子王文昊(中)如願到來。夏高珍有著做針織的手藝,從前在映秀鎮上的一家非遺展示館裡做羌繡。如今,她與另一名大齡媽媽王群秀一起在映秀鎮上開了一間無煙燒烤館。每天晚上督促完王文昊做功課和睡覺後,夏高珍還需要忙碌至深夜。7歲的王文昊還有一個哥哥,目前在汶川一中讀高中。
「苦難都已經過去了,相信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葉啟斌、潘東群
年後越來越多的遊客到訪映秀,葉啟斌(右)和潘東群(左)夫妻倆正忙著把原來的餐館改成小旅館。地震中他們失去了一雙兒女。震後搬到都江堰板房區安置期間,小兒子葉福康(中)來到了人世。如今已經8歲的葉福康調皮好動,喜歡爬高爬低,鄰居都習慣了吃飯的時候媽媽潘東群四處喊孩子的場景。
「娃娃健康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希望她長大能有自己的一番事業……」——董德、李澤翠
50歲的董德(左)和48歲的李澤翠(右)在映秀鎮上開了一間百貨店,地震中他們失去了一對子女,8歲的小女兒董秀莉(中)是他們如今最大的精神寄託,董秀莉特別喜歡唱歌跳舞,每當學校有演出時,李澤翠總是親自給女兒洗吹頭髮,紮起漂亮的小辮子,努力幫助女兒實現小心願。
「晨晨,妹妹長得和你小時候太像了,有時媽媽甚至一度錯覺你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微信名永遠都叫『思晨』……」——陳秀蓉
陳秀蓉(左)是映秀漩口中學地震遺址的導遊,她以切身的經歷給遊客們講解地震時的場景,有些遊客甚至流下了眼淚。小女兒徐瑊玏(中)已經8歲,鄰居都說她和姐姐長得很像。為了給予女兒更好的生活條件,陳秀蓉和丈夫徐文軍(右)在映秀鎮上換了一處住所,開了一家名為大愛民俗的客棧。
「生活簡簡單單就好,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李強、彭玉蓉
周末放假,李強(右)、彭玉蓉(左)和兩個女兒在家裡和面做包子。小女兒李湘玲(右二)的到來,填補了地震中兒子離去的傷痛。鄰居給這家人的評價是「都愛笑」,每天傍晚,一家人都會在小鎮上散步,性格像男娃的李湘玲總是家裡人的開心果。
「楠楠,你的姐姐去年結婚,今年生了個男娃,我每天背著外孫去接你妹妹放學,我們從來都沒忘記你……」——程良芳
在何明洪(後排右二)和程良芳(後排左二)的家中,電視機櫃旁的顯眼位置,有一個4個小相框拼成的大相框,分別放著夫婦倆以及三個女兒小時候的照片,離去的二女兒始終還在他們的大家庭裡。如今,55歲的何明洪和女婿(左)跑車掙錢,妻子程良芳則在家照顧外孫(前排左一)和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女兒何美霖(中)。
「大妹,你走後這十年,健康一直都把我和你爸當成親爸媽,生活中照顧著我們,就像一家人……」——倪孝蘭
倪孝蘭(二排右)在地震中失去了兩個女兒,大女兒當時的男友盧健康(後排左)地震前管她叫阿姨,地震後也沒問她是否願意就直呼「媽」,說會管一輩子。如今,盧健康和妻子龔傑(後排右)已經有了一個兩歲的孩子,卻從未忘記承諾,「一家人」常常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爸媽,你們的孫子已經四歲半,奶奶身體不好,逢年過節想起你們還總流淚,我會努力工作掙錢,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
李緣
地震奪去了一同在藥廠上班的父母的生命,當時還在念高中的李緣(左)從此只能與奶奶(左二)相依為命,從前父母在的時候,生活中的李緣如大少爺一般,連洗衣做飯的簡單事情都做不來。地震後仿佛換作一個人,不得不堅強地面對各種難題。生活把他磨練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如今的他除了努力工作外,還會幫著妻子強丹(右)做家務帶孩子,夜晚還常常兼職做代駕,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
本文圖片均為視覺中國